唐朝好地主 第1439章 不干凈
“下一個,徐惠。”
一名女官過來,秀女們立即都不再說話了。
“徐惠,是哪個?”
剛剛那個暈倒的姑娘俏生生的上前來,“到,我就是徐惠。”
女官有些驚訝的看著徐惠,這姑娘臉通紅通紅的,而且看這年齡有些小啊。
“到你了,跟我來吧。”
徐惠跟著進去,往崔鶯鶯她們面前一站。
崔鶯鶯也不由的驚訝,這姑娘怎么看著好嬌柔。
年齡看上去也不到十六吧。
這時有女官把徐惠的檔案放到崔鶯鶯面前。
徐惠,浙江道湖州長城徐氏女。為南朝梁慈源侯徐文整四世孫女,南陳始安太守徐綜之曾孫女,鼻祖往上臨真令徐方貴孫女。
祖母江夏黃氏,南朝陳司空沈國忠武公之女。
父親徐孝德為唐沂州刺史,入華為果州刺史,徐惠為家中長女,另有弟妹各一。
世族出身,父親是四品刺史,她的身世還是不錯的。
不過再看年紀,卻只有十四歲,明顯不符入選年齡。但年齡后面有一備注,是各道海選時官員們的備注,上面說徐惠特別有才。
有才到什么地步呢,五個月大就開始說話了,她四歲就能熟讀論語和毛詩,八歲就擅長寫文章。她父親徐孝德曾讓她試著擬離騷做詩,她寫了擬小山篇,“仰幽巖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父親看后大吃一驚,知道這孩子的才華想蓋都蓋不住,于是徐惠的作品馬上廣為流傳。
因此雖然徐惠才十四歲,但才名在江浙已經是遠揚,浙江道宣撫使特意拜訪徐家,請這位才女參加選秀。
徐家也希望徐惠有機會入宮,于是一路綠燈,來到了漢京,進了皇宮。
“居然是個才女。”
崔鶯鶯驚嘆。
然后她問了徐惠一些經史等學問,結果對答如流。大盧氏也向來自認有才,向徐惠出了題,讓她做詩。結果徐惠落筆成文,文思敏捷,限時限題詩結果也非常優美。
連大盧氏都不由的極為欽佩。
徐惠還談的首好琴,并會吹蕭,棋藝更是高超。
除了舞跳的不算特別好,歌聲稍普通,其余各方面,真是讓人贊嘆不止。
皇后嬪妃們都不由的被她欽服。
尤其是她那苗條卻又稍顯文弱的身體,更天生帶有幾分病西子的模樣,讓人我見猶憐。
幾個人一商量,都認為可以破例選中徐惠。
離開了那些鶯鶯艷艷,張超去見了鄭元璹。
御史臺最近的動作非常迅速,四處出擊,御史們彈劾了一個又一個,那彈劾奏章猶如轟擊機在密集投彈。
朝中的百官們都有些震驚到了。
平時御史臺似乎是只酣睡的小貓咪,可是如今突然就變成了一只張牙舞爪的大老虎。
這種轉變大家還一時有些不習慣。
可是這些彈劾卻不是什么風聞奏事,而是有確切實證的。
于是乎,大理寺和刑部迅速聯合起來成立了一個又一個專案組,而議會那邊的反應也一樣讓許多人驚訝。
兩院非常配合的成立了一個又一個督察組。
“我們已經把韓瑗等案的詳細案情通報給各家報社,明天開始,各報都將展開專版報道這些蛀蟲叛臣。另外,我們御史臺申請成立一家報紙,擬叫言報。”
殺雞儆猴,殺雞重要,但儆猴更重要,殺了雞必須得讓猴看到。所以配合輿論宣傳,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今大華的報業很興盛,既有那些發行量達幾萬份的大報,也有發行量只有幾百份的小報,據新聞出版署的統計,現在登記在冊的報刊雜志一共有一百多家,可謂是相當的繁華。
這些大報小報,基本上都還是受到很嚴密的管控的,在新聞提前審核的制度下,并沒有發控的情況發生。
現在官方的報紙也多了起來。
甚至許多衙門都辦起了機關報。
比如內閣就有自己的中央日報,翰林院有自己的翰林周刊,而大理寺都有自己的法制報。
現在御史臺也要辦一份言報,張超當然也是的。
御史臺光是編外的檢校御史都有兩萬個了,如果御史臺要求每個御史都訂一份言報,那這份還沒發行的報紙,已經有了兩萬銷量打底,這個發行量,肯定能拉至少不少的商。
當然,言報還是比不過內閣的中央日報的,人家不但是統領京師各部諸寺監,還管著天下諸道州縣呢,各地官府、學校都訂一份,輕松能破個萬,若是讓官吏們都訂一訂,破個十萬份都不是問題。
這年頭,辦報紙的成本很低,門檻也低。不需要什么太高深的技術了,紙張啊、印刷費都低,甚至有些小報,只負責內容,然后印刷、銷售什么的,都交給專門的印刷廠和書店等發行。
不過報紙的收益還是不錯的,這年頭越來越多的讀書人,大家也習慣從報紙上看各種各樣的新聞時事,又或者是各種見聞,又或游記等等。
報紙也賣的便宜,大家都聰明的懂得靠拉來賺錢,因此都喜歡用極低的報紙售價來推動銷量。
大報找大商,小報也有小商。
一些甚至只有幾百份的小報紙,也能靠登記一些什么商鋪開業、酬賓降價、什么訂婚喜訊什么訃告等等賺點錢。
飯店茶樓酒館客棧,到處都有報紙可以取看。
看報如今跟喝茶一樣,成了漢京人最大的悠閑消遣,哪怕是一些不識字的,也喜歡聽人讀報。
“輿論宣傳要做到位,但也要控制住局面,不能搞的失控了。弄幾個典型,殺一殺抄一抄就差不多了,敦促他們自查,只要及時悔改認錯,補交稅款等,朝廷這次也就讓他們過頭。”
張超也無意要搞的人心惶惶,該出手時就出手,該收手時也要收手。
還是那句話,不管是官員還是諸侯,其實誰都會多多少少有些問題,真要查,到時就沒好人了。
人至察則無徒,水至清則無魚。
搞的太厲害了,是會沒有朋友的。
皇帝沒有了朋友,這統治也不會久遠。
鄭元璹很好的領會了老板的意圖,做臣子的,最關鍵就是要站好隊,也要領會好老板的意圖。
老板透露點意思,下面人馬上去辦了,要辦的恰到好處,這樣自然能得老板喜歡。
漢京做為百萬人口的大都會,熱議的話題總是不斷的變化著。
這不像是那些小城小鎮,可能一個話題能夠談了一年半載的,在漢京,在轟動的新聞往往也只有三五日的時效性。
比如之前最熱鬧的莫過于皇后為皇帝選秀女。
然后這熱度馬上又為皇帝為女兒蘇毗小女王選婿取代。
再接著,又是皇帝將七位兄弟分封到苦寒的東北,去跟靺鞨人室韋人做伴,大家猜測著這是何故。
然后皇帝又分封了十位皇子,其中有三位皇子分封在漠南,就在長城外,二皇子還獨得恩寵的分封到前套的半邊沃土,引來無數封臣艷羨。
然后關于分封的新鮮還沒過去呢,今天一早,漢京的熱議話題又變了。
各大報紙頭版頭條都是韓瑗。
許多小報更是直接引用大報的報道,反正他們只要蹭熱度,也不要臉什么的。
韓瑗,南陽韓氏,一個二流的世族。韓瑗,一個寧邊縣公,不過百里封地。
前刑部尚書之子,前兵部侍郎。
本來這些組合在一起,是不可能有機會上的了各大報頭條的,哪怕韓瑗娶的妻子是長孫氏,是長孫無忌的堂姐都沒有。
可是現在,韓瑗卻上頭條了,成了京中熱議話題。
“這個韓瑗,真是膽肥啊!”
一人買下一份還散著墨香味的時報,結果只掃了一眼,就驚訝到了。
寧邊縣公韓瑗抗稅不繳、走私軍火,而且還試圖殺害朝廷派去封地的御史,并在罪行暴露之后,想要叛逃往漠北草原。
結果,被幾位御史們來了個一窩端,生擒活捉,如今韓家父子已經在被押送回京的路上。
走私軍火、抗稅不繳、謀殺朝廷官員未遂、試圖叛逃·······
這個韓瑗死個十回八回都不夠了,南陽韓氏看來這回得抄家滅族。
自做孽,不可活。
當天早上,無數人看到了韓氏自爆的新聞。
許多百姓興災樂禍,他們喜歡看那些高高在上的貴族們倒霉。
而更多的諸侯貴族們,在看到這些消息的時候,都有些心頭一緊的感覺。
皇帝這次出手好狠決,不給韓氏絲毫翻身的機會。
這是真的要滅絕南陽韓氏啊。
許多人開始對比著韓氏,想著自己的那點破事。
走私、偷稅、漏稅、領地里的加征攤派,誰沒有過。
原來大家也都習慣這樣了,似乎大唐的時候也沒有誰真正認真查過這些,可是現在看來,朝廷是零容忍了。
一個韓瑗,百里封地的縣公,說殺就要殺,說抄就要抄,連點余地都沒留。這韓家幾代辛苦掙下的爵位,算是沒了。他們辛苦經營的封地,這下也成了泡影。
走私逃稅賺再多的家業又有什么用?
皇帝一句話,他們父子就坐上了囚車,等到了漢京,走個過場上個審判庭,然后就要掉人頭了。
一些屁股很不干凈的貴族,想到韓瑗父子的下場,不由的心里打了個冷顫。
“快,叫管家來!”
唐朝好地主 第1439章 不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