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第538章 行行出狀元
稻穗飽滿沉甸。
李世民把袍腳扎起了腰里,把褲腿扎高,袖子也挽的高高的,一只手里拿著一把三角筐網。
李則扛著一把抄網跟在后面。
蕭瑀、陳叔達兩位曾經的皇子,如今的宰相,則一人提著個木桶跟在后面。
長孫無忌更是跟李一樣換上了背心短褲,看起來是想一展身手,來個混水摸魚。
其它幾位宰相也都是挽袖子扎褲腳,鞋也脫了,襪子也除了,打起了赤腳走在梯田間的田埂上。好在現在夏天,不比春天時田埂上的濕滑。
水稻抽穗之后,田里的水管理非常重要。并不是一定得一直要水,有時還得放干水。但什么時候放水,什么時候曬田,曬多久,曬到什么程度,這都是需要非常有經驗的莊把式把握。
水稻抽穗后,很容易倒伏,這個時候就需要曬曬田,控制水稻繼續長苗。等差不多,又得保水,不能讓水稻干著,具體把握,很復雜。
李他們下田的時候,稻田里已經曬過一次田,重新又放上了水。曬過田后,有一個好處,就是田里的泥不會如沼澤一樣,一腳一去很深。曬過的田放上水后,泥變的堅固了一些。
走在里面,倒也不會艱難。
“那里有魚!”
李世民興奮的喊道,田里留了水溝,倒不是太深,但魚游過,還是有波浪的。
房玄齡拎著一個筐過來,“陛下,用這個罩。”
那個竹筐有點像是個雞籠,就是下面底沒有筐上,上面有個小口。在水淺水清的地方,看到魚,直接罩下去,把魚罩進去,然后伸手進去捉就好了。
小河小溪里,魚多的地方,這個工具還是挺實用的。
李世民輕手輕腳的站住,轉身接過房玄齡遞上的罩筐,慢慢的湊過去,然后猛的一下子罩下去。
水花四濺。
“罩到沒?”
后面幾個宰相問。
“罩到了,罩到了,在筐里亂竄呢。”李世民湊下頭看了幾眼,然后得意的回頭。
捋了一把袖子,李世民彎下腰去,把胳膊伸進筐里去捉魚。
魚雖被限制在那個小筐里了,但還是很拼命的在亂竄。
滑不溜秋。
李世民好幾下都沒捉到,不過他沒氣餒,反而興致很高。
“不止一條,好像有三條,魚不小。”
李也從后面過來,湊在一邊看熱鬧。
若是讓一個農夫來,三兩下都給捉住了,哪還需要這么費力。
不過李也沒去幫李世民,大家辛苦這么久,難道來這里度假休閑放松一下,最重要的當然是那種動手的樂趣。
就跟許多人去釣魚一樣,釣半天,最后魚又放回去了,他們又不是圖魚來的,只是為了享受釣魚的樂趣。
李世民吃不起魚?他沒有人幫他捉魚?
摸了半天,濺了一身的水花,李世民終于撈到了一條,高興的哈哈笑。
一條足有一斤多重的鯉魚。
“這魚肥,一會烤了吃,做個記號啊,這魚是朕捉的。”
李家雖把李耳當成他們家祖先,但在唐初,還沒有諸如不得吃鯉魚這種事情。這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時候,才越高越厲害,最終還下詔禁斷天下采捕鯉魚。當然,這道詔書,也不是因為鯉魚跟李姓有關,而是跟道家有關。因為道教徒深信龍為鯉魚轉化而來,并將其引入經典之中,于是鯉魚就成了道家敬仰的圣物,神圣不可侵犯,還稱之為赤暉公。
信道教的人,是絕不會吃鯉魚的。
當然,道教在唐興盛,還是在玄宗時期,在此之前,道教也還沒有那么的興盛。連皇家也不過是拉了老子李耳做祖宗給自己臉上貼點金而已。
吃鯉魚當然是沒有問題。
李世民就很喜歡吃鯉魚。
詩經里甚至有詩云,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豈其娶妻,必宋之子?意思是說,難道吃魚一定要吃黃河里的鯉魚難道娶妻就一定要娶宋國子姓貴族的姑娘?
這詩里透露出來的,正是當時春秋陳國吃魚的風氣,以黃河鯉魚為最好。
一直以來,鯉魚都是酒宴上的美味佳肴,還是人們送禮的珍貴禮品。
拎兩尾黃河鯉魚去走親訪友,那是倍有面子。
連孔子當年娶妻生子,兒子叫孔鯉,都是因為魚昭公聽說孔子生了兒子,派人送去了鯉魚恭賀,于是孔子直接就給他兒子取名孔鯉。
鯉魚吃法多樣,最貴重的就是黃河大鯉魚,越大越好,然后最流行的吃法就是魚膾。李家田里的鯉魚不大,這種鯉魚跟條大鯽魚似的,直接烤著吃,或者用來腌制是很極佳的。
蕭瑀拿桶給李世民裝好那三條魚,里面還裝了些水。
李世民看著桶里三條鯉魚,充滿成就感。
大家輪流罩魚,網魚,一會功夫,總算人人都收獲了好幾條。
提著自己的收獲,皇帝宰相們都很高興,雖然一身的水,還有好多泥巴,但依然很開心。
路過田邊水渠,李停了下來。
“怎么?”
“陛下,這里有好幾個黃鱔洞,有黃鱔。”
黃鱔可是好東西,不論是切片炒,還是直接整條的炒成一圈,都是很美味的。黃鱔肉帶著甜味,鮮美,而且還很補。
就是沒有鱗,看起來跟條蛇似的。一些大的黃鱔有過一斤的,甚至有兩斤的,這種黃鱔以前也稱虎皮鱔,或者黃皮鱔,頭很大,而且很兇,會咬人的。李小時候在外婆家玩,有次雨后,有虎皮鱔從水溝里跑到路上來了,李伸手去抓,右手食指虎口處就被咬了一口。
而且咬了還不輕口,李就一路哭著,一路甩著,帶著那條鱔魚回了家。然后外公拿炭火一碰,它就松口了,那條鱔魚整整一斤多,外婆把它剖開剪成段,鱔魚辣椒炒了一大盤,吃的李深深記住。
后來李跟著表哥們也學會了在田里扣黃鱔,認黃鱔洞,認黃鱔路。基本上,后來他都能一眼認出哪是新鮮的黃鱔路和洞,也學會了扣黃鱔的技術。
李站在邊,先左右看了一會。
一般來說,黃鱔會在水田或者溝里打洞,他們的洞會選在很松軟的田埂上或者田里,有進洞,肯定就有出洞,而且洞口肯定會有路。
路就是痕跡。
“這里肯定有一條黃鱔,而且是一條大黃鱔。”李信心滿滿的道。
“你這么看兩眼就確定有黃鱔?朕不信!”李世民覺得李在吹牛。
李哈哈一笑。
摳黃鱔,那先得經驗豐富,老光老道,一眼就能看出黃鱔路,順著路就能找到洞。當然,找到黃鱔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還是懂得摳。
要不然,你現了,也摳不到。
黃鱔可比魚難捉的多,真正的滑不溜秋的。
“看我的。”
李走到那洞口,伸出手開始摳一邊的洞,然后一只手放在另一個洞前,張網以待。
慢慢的摳了幾下,扒開了洞口的草,李打草驚蛇,故意一下下的捅著那個洞,驚動黃鱔。
直接掏洞,想在洞里捉黃鱔一般較麻煩,還不如把黃鱔趕出洞更快些。
果然,才幾下,那洞里的黃鱔就有反應了。
一下子竄出了洞口。
剎那間。
說時遲,那時快,李那只右手早已經動了。
穩準狠!
有如無影手一般,李用食指和中指,既準確又狠力的夾住了那條黃鱔。
黃鱔在李的手里卷起,李夾著黃鱔得意的舉了起來,向李世民和宰相們展示。
起碼有半斤重,這算是大黃鱔了。黃黃的,絕對是虎皮鱔。
李世民佩服的五體投地。
“果然是術業有專攻啊!”
“那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啊。”
“狀元是啥?”李世民問。
李才想到,一時說漏,如今還沒有狀元呢,科舉里成績最好的,也一般只是稱狀頭而已。
“就是狀頭的意思。”
“哦!”李世民這下明白了。
“告訴朕,怎么摳黃鱔?”李世民問。
頭上的太陽挺大的,戴著頂草帽,也很曬人啊。可李世民興致很好,李也沒辦法,只好教他如何找黃鱔路,認黃鱔洞,最后讓李世民自己操作。
“陛下,也可以直接用腳踩另一邊的洞,逼黃鱔出洞!”
李世民學的挺有模樣的,幾腳下去,黃鱔出來了。
李世民邊忙伸手去抓,可惜,沒抓著。
黃鱔在水田里蜿蜒飛竄,跑的很快。
李世民根本追不上,幾個宰相手忙腳亂,前堵后追,也沒能抓住。倒是李,幾個箭步,趕了上去,兩個手指一夾,就夾住了。
“陛下,抓黃鱔,不能拿手去抓,得用兩個手指的關節卻夾,夾的力道最大,可以不懼黃鱔的滑溜。”
李世民不甘心,繼續抓。
結果抓了半天,總算是抓到了一條。
“陛下,日頭很毒,不如早點回去吧!”
李世民滿意的夾著那條比筷子也大不了多少的倒霉黃鱔,樂呵呵的道,“嗯,回去吧!”
君臣幾個總算是開始往回走,隔著很遠的地方,一大群的內侍、侍衛們,等的早就是忐忑不安了,這么大太陽,萬一皇帝曬的中暑了,那就糟糕了,好在皇帝總算回去了。(
唐朝好地主 第538章 行行出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