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完美時代 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抄福特的底
對李牧來說,如果要做汽車產業,絕不可能只做一個特斯拉。
就算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但這個大勢要在全球范圍內鋪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即便在國內,想要真正做到汽車銷量里,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比例五五開,估計最要也要2020年以后,甚至2030年以后。
在這之前,汽車市場的大部分江山,還是會被傳統燃油汽車霸占。
而且,李牧最喜歡做的事情是資源深度整合,這種整合不是要把捷豹、路虎或者沃爾沃整合進特斯拉,成為一個更牛的特斯拉,而是要把捷豹、路虎、沃爾沃以及特斯拉相互整合,整合成更牛的特斯拉、更牛的捷豹、更牛的路虎以及更牛的沃爾沃。
把特斯拉在電傳動上的優勢拿出來,把捷豹在豪華轎車、運動跑車上的優勢拿出來,當然,趁他們還沒有衰退的太嚴重之前;把沃爾沃在家用乘用車上的優勢以及在安全駕駛上的優勢拿出來,再把路虎在四驅、全地形適應上的能力拿出來。
沃爾沃的產品線雖然很全,但一直相對小眾,光靠他自己,累死也不可能賣的過豐田,但是如果沃爾沃搭配特斯拉,走混動路線,或許就能在混動這個方面彎道超車,直接把現階段混動最強的豐田趕超過去。
混動車、新能源車在前期雖然銷量不大,但是在社會精英階層的影響力還是很強的,在美國,類似硅谷這樣的精英聚集地,盛行一種特殊的道德優越感。
就比如那些互聯網公司的大佬,身家上億美元,住著上千萬美元的豪宅,卻非要開著一輛幾萬美元的豐田普銳斯,為什么?就是因為他們需要這種道德優越感。
當他們開著幾萬美元的普銳斯出門的時候,他們就有一種強烈的、“我在保護地球”的優越感,然后就可以站在高處,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那些開普通燃油汽車,甚至大排量燃油汽車的普通人。
所以豐田普銳斯才會在北美的精英階層備受追捧,企業CEO、高管、大學教授、基金創始人,幾乎人手一輛普銳斯。
未來,純電的特斯拉,混動的沃爾沃,有可能就會成為這些精英階層的新寵。
隨即,李牧詢問戴維森:“有件事我想拜托你幫忙,能不能幫我約個時間跟福特高管聊一聊,我對他們手里的沃爾沃以及捷豹路虎感興趣,如果他們有興趣出手,我可以考慮拿下來。”
說著,李牧又道:“對了,如果有其他汽車方面的資源,也麻煩幫我介紹一下。”
戴維森驚訝的問:“你想把沃爾沃、捷豹、路虎都買下來?”
李牧嗯了一聲,說:“如果價格合適的話,都買下來也不是不可以。”
戴維森說:“可是這三個品牌現在都在虧損,而且虧損的還挺嚴重,恕我直言,你現在沒有汽車領域的相關經驗,,沒有一支專業的團隊幫你搞定全球的供應商以及銷售網,短期內根本不可能盈利,最后很可能會是一筆巨大的損失。”
李牧笑道:“不要緊,再過段時間就要開始啟動IPO相關工作了,一旦順利上市,至少會募資數百億美元,隨便拿出十分之一來,也足夠把這些品牌拿下了,至于虧損更無所謂,就當是玩了。”
說著,李牧又道:“說不定明年我就弄個拉力車隊,再過兩年就弄個F1車隊了。”
陳澤做夢都想著弄個車隊,但也不敢奢望搞F1,現在正弄著一幫卡丁車手,在順義的賽車場每天訓練,在他的規劃里,將來能弄一個三級方程式車隊就已經是他最大的夢想了。
至于為華夏培養出一位真正的F1賽車手,這基本上是陳澤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一級方程式賽車手的要求極其苛刻,多數都是從小就開始接受系統訓練,從五六歲坐進卡丁車起,就不斷的燒錢燒錢燒錢,一路燒到20歲,不但要有足夠的錢燒下去,還得有足夠的天賦,不然也熬不出頭。
培養F1賽車手,一定程度上比培養一位一線球員還要困難,起碼足球不是一項燒錢的運動,天賦足夠的情況下,有一個足球就夠了。
巴西那么多在街頭土坷垃地踢球的少年,很多人最后成了一線球員甚至世界頂尖球員,但沒聽說過誰在貧民窟蹬前驅三輪,能把自己蹬成F1賽車手的。
所以,李牧的想法,跟陳澤不一樣。
陳澤是想培養出一位華夏F1車手,李牧更想搞一個屬于華夏的F1車隊。
比方說今年買了沃爾沃、捷豹、路虎,然后就去國內搞個新的品牌,新品牌很簡單,直接把這三個品牌的技術整合到一起就行了,如果國內團隊整合不好也不要緊,自己重金砸去挖最頂尖的團隊,德國人、日本人或者瑞典人、意大利人,不就是錢嗎?牧野科技有的是錢。
等新品牌搞起來了,就直接砸錢搞車隊,無論是拉力賽,還是英國房車賽,還是方程式,只要是砸錢能搞定的,都砸錢來做。
先砸錢從三級方程式的底盤以及引擎供應商手里買現成的,把三級方程式車隊搞起來,再砸錢到歐洲買頂尖的F1技術以及車隊人才,雇傭海外車手,哪怕整個車隊連車手帶后勤全是洋人也沒關系,因為它的總部基地在華夏,車隊以及品牌的歸屬在華夏。
只有這樣,才能夠把這項運動的真正精髓引入到華夏去,讓華夏人民意識到,我們自己有這個東西,而且就在我們自己家里,這遠比舉全國之力培養那么一兩個人才,然后送到海外去要好得多。
換句話說,如果國內能夠有水平足夠高的足球聯賽,那么把國內球員送到五大聯賽,就不如放在國內聯賽更合適,因為大環境的提升,永遠比個體的提升要強得多得多。
如果華夏真的培養出一位F1賽車手,而國內又沒有車隊的情況下,這位賽車手就只能在其他國家的車隊里、披著其他國家的戰袍征戰F1,萬一技術實力達不到絕對出色,一直吊車尾,那存在感簡直弱到掉渣,很難激起國內民眾對這項運動的真正熱情。
但是,如果把一個車隊引入華夏,就等于是搬進來一整套的體系,自己還不會不要緊,先花錢請外國人來搞,只要這套體系搬進來,終有一天能夠把華夏的車手,華夏的工程師團隊培養起來,到那個時候,整個國內的汽車產業都會有所提升。
一旦體系有了,整體實力上來了,好的車手必然也會陸續被發掘培養出來。
戴維森有些搞不明白李牧的趣味。
如果是愛好,那搞搞足球俱樂部也就算了,畢竟足球俱樂部花不了太多錢,而且不牽扯到什么產業鏈、供應鏈、銷售鏈的問題。
汽車跟足球俱樂部那可真是差別大了,看起來一個汽車品牌好像很風光,但除了能賺錢的那幾個頂尖品牌之外,剩下的基本上都很苦逼。
一半以上的汽車品牌是虧損或者微盈利的,投資幾億甚至幾十億美元搞這么一個企業,一年虧大幾千萬甚至上億美元真的是太正常了,也有十億美元級別的汽車品牌,辛苦一年下來凈利潤只有幾十萬美元的,無論前者還是后者,對持有人來說,都是一塊燙手山芋,一個盤不活的巨大資產。
福特就是個標準例子,困難時期,手底下的幾個品牌都虧的一塌糊涂,捷豹一個季度就能虧掉上億美元,一年虧損幾個億。
沃爾沃和路虎則是時好時壞,這個時好時壞,壞是指一年虧掉幾億美元,好是指一年虧個幾千萬。
而且,大型工業的虧損,就跟失去動力的飛機差不多,上百噸重的重量從上萬米高空直愣愣的栽下來,想救活它談何容易。
隨便一個汽車品牌的生產線,占地面積都不可能小得了,用地成本、廠房車間的建造以及維護成本、設備的維護、更新、折舊成本,都是大數目。
運營一條生產線,至少得有上千名工人,光是人力開支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還需要一支成本高昂的研發團隊、管理團隊、銷售團隊,這成本一點也不比生產線工人低;
不僅如此,想造車,就要從全世界數百個供應商手里采購各種零部件,美元向長了翅膀一樣,從工廠飛向世界各地。
龐大的生產線一開起來,就等于是一捆一捆的美元一刻不停的往里扔,扔進去的是錢,造出來的是車,車運往世界各地,再換回錢來投入到生產線,如此便是一個跨越全球的大循環。
但是,車賣不掉怎么辦?成本一直投,出來的產品卻換不成錢,或者換不到足夠的錢,一個月持續不斷的投入了一億美元,除了一堆庫存車之外,只回來五千萬美元,這一下就是五千萬美元的缺口,想維持生產線不停,就只能再往里面砸五千萬。
這時候,車打不開銷路,無論是廠家還是經銷商手里,庫存車越來越多、資金壓力越來越大,最后沒辦法就只能降價銷售,否則經銷商怕是先扛不住要退網了。
作為一個十幾億甚至幾十億美元估值的汽車企業,面對每年數億美元的虧損,幾乎是無力回天的,可是生產線又不能停,一旦生產線停了,經銷商、工人立刻就會作鳥獸散,那樣一來,整個品牌瞬間陷入癱瘓,這個估值十幾億甚至幾十億美元的車企就會立刻變得一文不值。
這種時候,扛不下去的車企唯一的辦法,就是趁著還沒涼透,找個大型汽車集團把自己賣掉,大型汽車集團往往覺得自己體量大,渠道廣,賺錢的實力也比較強,自以為能讓這個品牌起死回生,于是決定抄底一把。
只不過福特運氣不好,幾次抄底都抄在了半山腰上。
不過,戴維斯并不知道,福特不只是在半山腰抄過底,還在山底下割過肉。
沃爾沃、捷豹、路虎,都是福特的“抄底之作”,最后虧得一塌糊涂,沒辦法只能低價賣掉,結果被別人抄了個真正的底。
現在,李牧想做的,就是提前抄福特的底。
重生完美時代 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抄福特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