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席卷天下II 第三百七十一章 亂世的序幕(二)
洛陽城,大將軍府,議事廳。
秦峰、曹操、袁紹,都在廳中等待。
三人心情各不相同,但都帶著熱切。
曹操和袁紹熱切何進終于開始了鏟除十常侍的行動。而秦峰熱切“歷史的快車”,正在高速開往亂世。
還是那句話,讓秦峰開創一個亂世的局面,十分艱難,他必定因此失去名聲和威信。只有“歷史的快車”按照原有的歷史開往亂世,對秦峰才是最好的局面。
三人等待許久,就有些座不下去了。
曹操起身,就在廳中轉悠了幾圈,最終忍不住問道:“子進,你看此事能成嗎?”
秦峰琢磨了一番,道:“我看夠嗆,太后恐怕不會同意進宮殺十常侍那些人。”
袁紹頓時頭大,道:“不可能吧?太后可是大將軍的親妹妹。”
秦峰了解歷史,因此透徹的很,聞言淡淡道:“親兄弟還明算賬,別說兄妹了。”
曹操和袁紹不相信會是這樣一個結果,但他們沒有多說。又全部座了下來,開始琢磨若是果真如同秦峰所說,可如何是好?
另一方面,何進在南宮御書房,見到了何太后。
何進見禮問安,何太后問了問母親平安,何進說了一番家話后,就說到了正題,道:“董太后提拔十常侍統領禁省,參與政務,太后為何不免去他們?這些宦官懷有異心,昔先帝之時,就屢次加害百官,不可不除。”
何太后一陣冷笑,何進看的有些發毛,他從來沒有見過妹妹這么陰冷的模樣。
何太后冷道:“外面皆說你要謀大事,你是要造反嗎?”
何進大吃一驚,道:“妹妹何出此言,你我骨肉一奶同胞,哥哥豈會造反?昔日我家還是平常百姓之時。哥哥起早貪黑,全是為了你們,妹妹竟然如此說,哥哥實在寒心……。”
何太后面色緩和了一些。她信了大多,但還保留了幾分,就說道:“中官統領禁省,是漢家歷代的規矩。先帝新棄天下,爾欲誅殺舊臣。非重宗廟也。既然你沒有如同外面傳言一樣謀求“大事”,就不要殺十常侍了。你殺了十常侍,還會有八常侍,七常侍,你難道都要殺掉嗎?”
“這……。”宦官是要有的,果然殺了十常侍還有七常侍八常侍,何進無言以對。好一會后,才道:“太后說的那些流言,就是十常侍散播的,若是留他們。早晚必被其所害。“
何太后早就從何苗那里得到了一些信息,聞言冷笑道:“大將軍,你輔佐新君,不行仁慈,專務殺伐,今無端又欲殺十常侍。世人不明就里,見你要殺陛下近臣,安得不亂想?須知周公恐懼流言時,周公時皆有留言。若是大將軍行周公之事,流言不攻自破。”
何太后隨后說道:“大將軍可以回去了。大將軍應該多想想怎么實施政務,輔佐陛下開大漢盛世。而陛下身邊,豈能沒有近臣服侍?”
何進郁悶不已,唯唯告退。
十常侍馬上就得到了消息。張讓喜道:“太后已經和何進有了間隙,我們有太后做靠山,何進無法奈何我們。我們當養精蓄銳,等待再起的機會。”
于是乎十常侍彈冠相慶。
洛陽城,大將軍府。
何進回來后,秦曹袁起身接住。
曹操和袁紹就忙不迭的問事情如何了。他們本以為事情成了,沒想到何進一陣搖頭嘆息,道:“太后不同意殺十常侍……。”他就將太后所說,照搬說給秦曹袁三人聽。
曹操和袁紹吃了一驚,不由欽佩秦峰的眼光獨到,看的透徹。
秦峰便感到一切都在歷史當中,并為沒有影響到歷史,而感到慶幸。但他不知道的是,他拒絕了何太后的交往,已經深深影響了歷史。若是他和何太后交往,作為何太后唯一心愛的男人,何太后就這些事情,一定會找他商議。
那么他一定會面臨一個兩難的情況,那時候他不同意殺十常侍,立刻遺臭萬年。他若是同意殺十常侍,何太后必定會聽他的,那么歷史就會大變,何進就死不了了。
看來,冥冥中自有天意,雖然秦峰影響到了歷史,但也是影響歷史向原本的軌跡發展。
早前曹操和袁紹因秦峰所說,也在琢磨太后不同意該怎么辦。
現在果真是不同意,袁紹一方面服氣秦峰的神機妙算,一方面就提議道:“大將軍,可調兵直接進宮殺了十常侍,到時候,也由不得太后。”
秦峰啞然,他發現袁紹也夠狠的,有時候比曹操還狠。
何進大搖其頭,道:“汝等也要為我考慮一下,沒有太后同意的情況下強攻進去,我將來如何面對太后?我也不是造反?惹怒了太后,免了我的官職,如何是好?“
眾人一想,也是這么回事。何進也不是造反,惹怒了太后,就算不被免官,何進也會失去太后的支持,失去太后的支持,大勢已去。對于何進來說,就是得不償失了。
袁紹,曹操便感到,何進一定不會強攻進宮的。
于是袁紹又出了一個主意,這個主意,是歷史知名的主意,他說道:“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盡誅閹豎。如此,就不是大將軍所為,大將軍就可以推脫不知此事,一切都是外兵為了清君側所為,太后那里就好交代了。”
當袁紹說出這些話的時候,秦峰渾身一個激靈,他也就知道,亂世的序幕,終于是開始了。
這一次,殿上,誰能舉印,這一次,殿下跪拜的千百人中都會有誰?
是秦峰終結亂世,還是曹袁劉中有人崛起。亦或是秦曹袁劉含恨收場,在謎底揭開前,誰也無法說的清楚。
曹操聞言臉色大變,就要開口。秦峰一把就把曹操拉住了,道:“稍安勿躁,且聽大將軍怎么說。”
何進露出十分贊同的模樣,拍案而起道:“此計大妙。陳琳,陳琳呢?”
少頃,大將軍府的主薄陳琳來到。
何進就喜悅的說道:“陳主薄。消滅十常侍就在近日,如此如此這般這般,你馬上寫一篇絕佳的檄文,我好派人發檄至各鎮。召赴京師。”
秦峰瞅了一眼陳琳,這位文采橫溢的人物,看來就是天生寫檄文的。一篇檄文天下大亂,一篇檄文北方一統。
陳琳聽說要消滅十常侍,原本十分高興。隨后聽到是召集外兵進京殺十常侍,頓時大驚失色。
現在的外兵形勢,已經不是以前。
以前,地方兵都是中央招募、訓練,軍官也是朝廷任命的。但各地叛亂不斷后,兵力缺口很大,朝廷的效率有限,無法快速有效的募兵訓練,再派遣各地鎮壓各地叛亂,朝廷因此迫于奔命。
所以就實行了州牧制度。州牧制度后,地方兵都是地方上招募的,地方上訓練的,軍官也是州牧任命的。雖然快速有效的鎮壓了各地叛亂,但中央也失去了對地方兵的控制力。
陳琳不單單只是會寫檄文,他立刻勸說道:“此時不可,俗語云: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國家大事乎?今將軍仗皇威,掌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誅宦官,如鼓洪爐燎毛發耳。但當速發雷霆,行權立斷。則天人順之。如今卻反外檄大臣,臨犯京闕,英雄帶雄兵聚會京都,難保有懷有異心的。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亂矣。”
陳琳的意思,簡單點說,就是何進掌握中央的兵權,總覽朝綱,殺十常侍只需要下定決心,就易如反掌。若是外兵進京進宮,宮禁和城防就會易手他人,若是人家反戈一擊,就會取代何進。
曹操呼應道:“此忠言爾。”
袁紹大怒,合著他說的就是讒言了?他氣紅臉道:“大將軍執掌天下兵馬,誰敢放肆?”
其實,到了現在,敢放肆的人太多了。就連袁紹都敢勸說何進強行闖入皇宮,這就是造反,其他人還有什么不敢的?
只不過,許多人對于一些事情看不透,這才有了各種各樣的“離奇”事情發生。當然,看透的人認為“離奇”,看不透的人認為本來就應該如此。“歷史會作出評價”,這也是這句至理名言的由來。
何進聽完陳琳的話后,哈哈大笑起來,道:“此懦夫之見也。我是大將軍,豈會怕外兵,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可也。”
袁紹急忙道:“就是就是。”
曹操臉黑,他一把推開秦峰拉住他的手,出來說道:“宦官之禍,古今皆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于此。若欲治罪,當除元惡,但付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兵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料必敗也。”
何進大怒,道:“孟德亦懷私意耶?”
曹操的意見和陳琳一樣,就是何進自己把這事給辦了。只要帶幾個獄卒進宮,就能抓住張讓,何須這么多事。
而何進大罵曹操懷有私心。
雙方的對答,和歷史上一模一樣,一個字都不帶錯的。
何進怒道:“如此就是忤逆了太后,孟德你有私心!”
何進糾結就糾結在忤逆太后這里了,事情若是按照曹操說的來辦,何進就是忤逆太后,他就要面對太后的怒火。他就會因此失勢,沒有一點翻身的機會。而曹操不會面對這樣的怒火。
所以,何進認為曹操有私心,而袁紹說的才是體己的主意。
曹操看到何進態度堅決,他沒有再多說什么。但是曹操看到秦峰的時候,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立刻道:“大將軍,何不聽聽子進怎么說?”
秦峰原本置身事外挺愜意的,沒成想曹操要拉他下水。這決定亂世來臨的歷史事件,可不是一件好事。若是參與進去,一個搞不好就會遺臭萬年,名臣良將都是很看重名節的,對于將來爭霸就會極其不利。(
三國之席卷天下II 第三百七十一章 亂世的序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