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齊讓軍隊休整,準備清晨就對真定發起第二次的攻擊,這一次他改變了部署。
南安門的軍力最多,難以拿下,他決定率軍從西燕門突破。
只要殺入城中,制造混亂,遼隊內所有矛盾都會化解,到時候宋軍士氣低迷,就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而在真定城中。
燭火通明的屋中,幾十名將軍簇擁著付子嬰,正在看著桌案之上擺著真定城的防御圖。
現在真定唯一的不足之處就是對于其他地方的情況了解不多。
望云關是否已經被遼軍拿下?
其他地方的支援到了哪個位置。
這一切的事情,付子嬰不知道,也就是因為不知道這些情況,他對接下來的部署就要做出一定改變。
今日這樣正面出擊,明顯就不太合適了。
付子嬰在猶豫,其他將領也在思考同一個問題,赫章作為一門總兵,他覺得,就應該和今日一般,跟遼國騎兵在城下血戰一場,當然也有其他的總兵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現在走投無路的是耶律楚齊,他們振奮軍心士氣的目的已經達到,無需在城下跟遼國人決戰,他們應該拒城而守,再堅持兩三日,等到更多的前線戰報送到這里,在做下一步的安排。
而付子嬰聽完其他人的話后,始終沒有表態,安靜的思索著。
這邊大宋將領們商量如何對付遼軍的時候,蔣進先的情況也不好過。
蔣進先被憤怒的遼國人差點殺了,好在還是留了一口氣,高高的掛在桿子上。
這種情況下,這個男人的精氣神一夜之間消失的干干凈凈。
至于一旁的張永,更沒有好下場。
所有的遼國人都知道耶律楚齊是聽從了張永的挑撥,才率領他們不遠千里的奔赴到了這個鬼地方。
在真定城下大敗一次,讓數萬遼國勇士死在了這里,但這些遼國人又不敢將怒火撒在耶律楚齊的身上,那這個哄騙耶律楚齊張永便成了遼國勇士們發泄怒火的對象。
張永被十幾名遼國勇士了衣服后,砍掉他作為男人的象征,之后將他掛在蔣進先的旁邊,然后用他做靶子,開始比賽誰射的更準。
然后,再后者的求饒聲中,一名遼國勇士毫不猶豫射穿了他的腦袋。
他從未想過自己有這么一天,會是這樣凌辱的死去。
不僅如此,殘暴的遼國人在張永死后,并沒有放過其尸體。
諸多的遼國人還是彎弓射箭,不一會兒,張永全身都被射滿了箭矢,一個不大的身體中竟被射了上百支的箭矢,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個被掛起來的仙人掌。
而在一旁看著的蔣進先,臉色煞白,低著頭閉著眼睛,一點聲音都不敢發出,怕引起這些殘暴遼國人的注意。
不過這些遼國人從頭到尾都沒有想過殺了蔣進先。
這是耶律楚齊的命令,他覺得蔣進先還有利用的價值,畢竟是大宋朝堂里的人物,總有一些消息對遼國有價值。
到了第二日日出的時候,耶律楚齊才發現了被吊起來半死不活的蔣進先,與早就死絕了的張永。
他并沒有懲罰那些遼國人,而是命人將蔣進先放了下來,交由他得親兵看守。
此時的蔣進先精神極度萎靡,和死了沒什么區別。
耶律楚齊沒心思多理會他,整頓軍馬,準備再一次的進攻真定城。
很多部族的首領被殺,導致那些部族的人離心離德,耶律楚齊知道他們的想法,便將親衛留到了后邊壓陣督戰,讓其他部族的人先行沖鋒。
這道命令出來后,便有很多部族的勇士不服,但卻是沒 有一個人敢說出來,因為這里占據大多數的還是遼軍,他們如果反抗不僅僅自己會死,家人一樣活不了。
這樣就很好選擇了,反正都是死,何必連累部族和家人呢。
而后這些人便在耶律楚齊的命令下,朝著真定城蜂擁而去。
十里沖鋒,喊殺聲直沖云霄。
而真定城中也早就做好了準備,戰鼓聲咚咚作響,宋軍士氣高昂的等著遼國人的到來…
宋軍在付子嬰的主持下,這次用了比較保守的打法。
守城。
正如總兵將軍們所說,他們打擊遼國人氣焰的目的已經達到,無需在城下與遼隊死戰。
而遼隊在耶律楚齊親兵的督戰下,再無退路,朝著真定城發動了一波一波的攻擊。
他們看似主力直撲南安門,卻只是表面現象。
而在西燕門雖然聲勢較小,卻是由阿荼樂親自率軍出征攻擊,而耶律楚齊也將大部分的督戰力量放到了西燕門處,自己則率領數千人的親兵在南安門外督戰。
迷惑宋軍做出錯誤的判斷。
瞬間西燕門的守軍壓力大增。
而在城墻上的付子嬰等將也是看透了耶律楚齊的計謀,從各處壓力不是很大的城門處抽調后備軍力去支援西燕門。
而赫章在付子嬰的命令下再次率騎兵沖出南安門,將遼的進攻隊形沖散,而后直奔耶律楚齊的中軍陣營。
直搗黃龍。
一味的防守沒有作用,只有在外部的進攻,才能減輕西燕門的壓力。
耶律楚齊眉頭一皺,他的主力部隊都在西燕門,因此不敢直面應對赫章等人的沖鋒,率領本部軍馬先行徐徐撤退。
耶律楚齊退的雖然慢,攻擊南安門的遼隊還是立刻發現了他們的動作。
接下來的反應就很明確了,逃跑。
所有云梯都被抽調入了西燕門處,他們這些人扛著臨時制作的短小云梯,看似叫喊著沖鋒,實際上根本就對南安門沒有一點威脅。
這也是為何自己這方攻著城,人家卻敢城門大開沖出來。
一眼就看出了耶律楚齊的計劃。
遼軍四散而逃,也不是去支援西燕門的進攻,就是單純的朝后方逃。
而耶律楚齊只有數千的親兵,當然不能被宋軍纏上,當下身邊的號角不斷的被吹響,想讓遼軍攔截沖鋒的宋軍。
可在這里的遼軍,大多都是其他部族的人,人心早就散了,看著宋軍殺出來,即便聽著號角的命令,也只當作是沒有聽到。
耶律楚齊惱怒之極,可此時毫無辦法。
他若是遠離戰場,他的旗幟遠離戰場,那么整個遼軍就會土崩瓦解,當下便收攏陣型,抽出了自己的彎刀。
雖然各部的遼國人聽到耶律楚齊的號角聲不動聲色,但分散各處的遼國本身的軍隊卻是緊急抽調,趕往南安門處。
耶律楚齊是遼國的皇親,而且與那些被吹噓出來的不一樣,他的威名,他的戰績全是由他一刀一刀拼殺出來的,因此才能得到統領整個幽云十六州的資格。
耶律楚齊抽出彎刀,而后高喊一聲:「大遼的勇士們,隨本王沖鋒,殺光這些漢人。」
遼國的精銳騎兵高喝一聲,紛紛舉起了手中的彎刀,在耶律楚齊的率領下,沖向赫章所帶領的宋軍。
赫章看到耶律楚齊不再逃跑,冷笑一聲。
就是那個人,就是那個人,讓自己吃了好幾次虧,最后因為敗仗被關進大牢,今日終于再次的見到了他。
赫章所率領的宋軍像是一只箭頭狠狠的插入了遼軍的心臟。
第一次 他們接觸到了耶律楚齊。
耶律楚齊想著只要攻破了西燕門,進入真定城宋軍就會土崩瓦解,大勢已去。
同樣的道理對于付子嬰,對于宋軍來說也一樣,只要殺了耶律楚齊,沒了他的同齡,遼便會淪為一片散沙,對于宋軍再無一絲之危脅,這場仗就贏定了。
雖是耶律楚齊也在沖鋒,可身旁的遼國騎兵卻是有意無意的靠近他,替他們的首領擋住危險。
站在城頭上的付子嬰一臉平靜的看著遠處的交戰。
宋軍已經對耶律楚齊的本部形成了合圍。
雖然城下漫山遍野都是遼國的士兵,但是誰都看的出,這些人斗志已無,只想著找機會逃跑,也沒有人去支援耶律楚齊。
這樣讓宋軍無后顧之憂的對耶律楚齊的本部展開攻擊。
只要殺了耶律楚齊,這場戰爭就結束了。
赫章不愧勇猛之名。
他一槍便能挑翻一名遼國士兵,看著不遠處的耶律楚齊,赫章眼中幾乎容不下任何多余的東西。
只要斬殺了耶律楚齊,不僅自己的恥辱會被洗刷掉,他還會成為這次真定保衛戰的頭號功臣,他的名字會被大宋銘記,被史書銘記。
名垂青史,這可不是那些文官的夢想,也是所有武將的夢想。
一支三千余人的遼國騎兵被阿荼樂緊急抽出,徑直的趕往南安門。
這樣一支逆流而上的騎兵很快就吸引了城上守將的注意。
沒有受到遼軍正面進攻的城門,立即派出自己的部下進行阻截,而后派人通知付子嬰。
付子嬰得到消息后,思量了片刻,也將南安門所有的宋軍騎兵盡數派出,由留守南安門的甲印喜帶領,支援赫章。
殺了耶律楚齊,一雪大宋這些年的恥辱。
這個誘惑對于付子嬰來說,不比耶律楚齊攻入真定城來的小。
即便是失敗,也需要嘗試。
戰場很快發生了改變。
請: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