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民國大文豪

第三百五十一章 甲午風云

更新時間:2016-03-21  作者:薪越
民國大文豪 第三百五十一章 甲午風云
相對于普通觀眾的難以選擇,那些社會名流則更為苦惱。

普通觀眾可以根據報紙上的宣傳,個人的好惡等因素選擇其中一部電影,反正講述的都是同一件事情,看一遍也就行了。

明星電影公司制作的電影口碑一向很好,不過張時川在上海電影圈名氣同樣不小。

而且,華影在宣傳上非常賣力,拿真實的軍艦作為噱頭。

卡爾登大戲院為了招攬觀眾甚至舉辦了抽獎活動,獲獎者可以到日本軍艦進行一日游。

在宣傳自己的同時,華影不忘記打擊對手,抨擊明星電影公司的片子是粗制濫造,是在游泳池里拍攝出來的,用的都是道具模型。

來自后世的林子軒自然不會被這種陣勢嚇到。

后世的電影公司為了宣傳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什么花招都能想的出來。

林子軒在報紙上打廣告,只要來看《甲午風云》的觀眾就送主演的簽名海報,還有機會和主演們親密接觸,合影留念。

他還抨擊《中日戰爭》是一部日本人拍攝的電影,張時川是日本人的傀儡,呼吁中國人不看日本電影。

這個時候雖然有“漢奸”這種說法,但還沒有普及開來,含義較為模糊。

雙方的宣傳戰火藥味十足,讓普通觀眾難以取舍。

對于社會名流而言,這是一次站隊。

兩部電影同時放映,看哪一部電影就表示傾向于那一方,沒辦法取巧。

面對明星電影公司和中華電影公司的邀請。有人干脆裝病,兩邊都不去。

林子軒在上海的影響力很大。日本人也交游廣闊,雙方拼的是人脈和底蘊。

林子軒專門讓人記下前往卡爾登大戲院給日本人捧場的上海名流。這不是為了秋后算賬,而是讓自己以后小心這些人,不要和他們交往。

通過這一次的電影放映能夠看清很多人的政治傾向。

12月31日,晚上七diǎn整,《甲午風云》準⊕dǐng⊕diǎn⊕小⊕說,.▽.●o

時首映。

因為有過試映會,媒體記者在報紙上寫過報道和影評,劇透了不少內容,觀眾都有心理準備,即便如此。林子軒還是嚴禁十六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入場。

根據電影協會的審查制度,他把這部電影劃歸到未成年人不得觀看的等級。

不少電影圈的人認為太嚴格了,不就是戰爭片嘛,有什么不能看的。

林子軒不能說電影里有旅順大屠殺的片段,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電影開始放映。

《甲午風云》的前半段圍繞著鄧世昌展開,著重表現了他成長、求學、任職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介紹了清朝海軍的來歷和發展狀況。

接下來對比了清朝和日本兩個國家最高領導層對于戰爭的態度。

一個是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國,一個是噴薄欲出的近代國家,一個膽怯,一個好戰。

慈禧在揮霍無度。清政府的官吏們在中飽私囊,日本天皇卻在對著臣民發表激情的演講。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脫亞入歐,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國力日漸強盛。

1888年,日本產業革命出現,急需對外的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

但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國內本身就資源匱乏、市場狹小,因此以天皇為首的日本統治集團急于從對外擴張中尋求出路。

于是。日本參謀本部制定了“清國征討策略”,這是日本最早侵略中國的作戰計劃。

電影中。日本明治天皇對著手下的大臣說出了日本侵略中國的圖謀。

為了日本能夠生存下去,能夠更加富強,所以必須侵略中國,甚至是整個亞洲。

天皇演講這段是洪慎在廣州拍攝,日本天皇等人都是復旦大學戲劇社的學生扮演。

這位扮演明治天皇的學生以前或許參加過游行示威、街頭演講等活動,在演講中表現的慷慨激昂,很能震動人心。

這時候,觀眾席上出現了喧嘩聲,這是日本浪人在抗議。

日本人雖然參加過試映會,不過對林子軒并不放心,便派日本浪人來參加首映,在電影放映中間鬧一鬧,影響觀眾的情緒。

日本浪人大多是在日本國內混不下去的貧困武士,或者地痞無賴。

他們隨著商船來到中國,為在中國的日本人做一些走私交易,或者打打殺殺的事情。

日本浪人看到天皇演講的時候非常吃驚,尤其是聽到演講的內容。

就算那位扮演天皇的中國演員用的是中國話,還是能感受到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

林子軒在影院內安排了人員,盯著那幾名日本浪人,一看到他們想鬧事,便上前制止。

這些人是馮敬堯的手下,在法租界混的,下手比較狠,把鬧事的日本浪人拖出了戲院。

電影繼續放映,中日海戰即將打響,戰爭的導火索終于來了。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清朝乞援。

日本認為發動戰爭的時機已到,便誘使清朝出兵朝鮮,從而導致中日兩國在朝鮮交兵。

戲院內,當看到一艘艘北洋軍艦被日本軍艦擊沉的時候,觀眾心中極為憤懣和壓抑。

這些沉沒的軍艦都是道具模型,只是做的較為逼真。

在混戰中,北洋艦隊一直沖殺在前的“致遠”艦受到“吉野”、“高千穗”等日本軍艦的集中轟擊,多處受傷,船身傾斜。

關鍵時刻,鄧世昌憤然道:“倭艦專恃吉野,茍沉是船,則我軍可以集事。”

于是,他下令致遠艦朝著吉野號撞去,意圖同歸于盡。

這里有幾個特寫鏡頭給艦上的官兵,每一個人都是直視前方,毫不畏懼,抱著必死之心。

觀眾看到致遠艦上官兵拼死一搏的場景,紛紛熱血沸騰,鼓掌叫好。

這就是電影。

在現實中,鄧世昌或許沒有下令撞擊日本軍艦,或許也有官兵貪生怕死,但在一部宣傳愛國主義的電影中,他們必須這么做。

只要觀眾受到愛國主義的感染,這部電影就算成功。

隨著致遠艦的沉沒,鄧世昌的犧牲,北洋海軍幾乎全軍覆沒,哀傷的音樂響起。

觀眾沉浸在悲傷的氛圍中,等待著影片最后的結局。

然而,畫面一轉,來到了旅順城內。

在黑白畫面的電影中,一抹紅色出現了,一個穿著紅衣服的小女孩在人群中行走著。

雖然是熱鬧的集市,人來人往,卻給人一種陰森恐怖的感覺,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將發生,那個小女孩更像是一個幽靈或者鬼魂

一瞬間吸引了觀眾的目光。(

民國大文豪 第三百五十一章 甲午風云

上一章  |  民國大文豪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