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 三百二十八章 海上君王號
“那也不成,不光鋼梁生銹之后會一層一層的往下掉渣子,所有挨著鋼梁的木頭也會爛,比鋼梁爛得還快。我和老大造的第一艘小船現在已經廢了,就扔在造船廠里,除非連船底一起換,否則根本沒法下水。另外兩艘爛得也很厲害,我們哥倆琢磨著,應該越是常年在海里跑的船就爛得更快,第一艘船只在金河里使用,所以爛得稍微慢一些。要不你親自去看看,能不能想出啥辦法不讓鋼梁生銹?”看到洪濤還不死心,溫老二又加上一條,還有試驗品可以證明。
“……別看了,我也沒招兒……”洪濤吧嗒著嘴,可惜一個字兒也說不出來。他知道溫家二老說的防銹問題確實存在,也沒有夸張。普通的鋼鐵不耐腐蝕,海水的腐蝕性又很強,現實應該比他們說的還嚴重,這是科學,不是自己這張嘴能抹殺的。
如何防銹,這玩意可就是高級技術了。船用防銹漆在后世也是尖端產品,自己不知道是怎么弄出來的。就算知道也沒用,除非能造出純粹的鐵殼船,把防銹漆涂滿船底。木殼船的底艙就沒有一艘不漏水的,這是材料的性質決定的,一旦有海水進入底艙,龍骨必然會被浸泡。想隔一段時間對龍骨進行全方位涂刷是不可能的,這個工作量和更換龍骨沒啥區別。
至于說20世紀初西方人的鐵脅木殼船是如何防銹的,洪濤沒研究過,但是大概道理能推理出來。他們的鋼梁龍骨材料肯定不是普通的碳素鋼,而是加入了錳、鉻、鋅之類的元素,是合金鋼,本身抗腐蝕的能力就比較高。再加上有防銹漆技術,就沒這么容易被海水腐蝕了,至少不用一年多就換一次龍骨。只要這個時間能拖到五年以上,就勉強可以使用了。
問題是不管是合金金屬還是防銹漆,金河帝國目前都弄不出來。能把工字鋼生產出來就已經很逆天了。別忘了現在是十三世紀,全世界人民連普通鋼材都用不上呢,要是金河帝國直接玩起了合金特種鋼,恐怕到不了明朝年份。第一枚運載火箭就要升空了。
科學是很多門復雜學科的綜合體,想快走一兩步可以達到,想一步跳老遠,基本沒可能。必須均衡發展各個學科,才能相輔相成的促進整體科技向前發展。
“算了吧。我還是造艘大木船當旗艦啦,沒這個命啊!您二老也別閑著,這艘大木船的設計圖也得和我一起出。”從激情狀態里切換到理智模式,洪濤也覺得自己有點盲目自信了,重新調整了心態之后,他無可奈何的做出了最終決定,自己的新旗艦還是木制大帆船。
這種技術洪濤已經摸透了,不用再繼續鉆研下去,所以他又要偷懶,嘴上說是讓溫家二老和他一起設計。其實就是想一推六二五,自己光動嘴皮子,活兒全讓人家干。
“其實大木船也挺好的。陛下不用太急,大炮那么難的東西都能搞出來,找到不生銹的鋼梁肯定也成,無非就是耗時間慢慢試嘛。讓齊祖他們別閑著,我們哥倆也想看到陛下坐著五根桅桿的鋼梁大船出海,然后再閉眼蹬腿呢。”看到洪濤蔫頭耷拉腦袋的倒霉德性,溫老二反過來開始安慰這位帝國皇帝。洪濤心里清楚自己距離鐵脅木殼船有多遠,但是他們倆不清楚。按照以前的慣例,只要自己想弄啥東西,再難、再神奇,也能在幾年之內搞出來。所以他們對自己充滿了信心。
“對,咱不急!您二老多注意注意身子骨,等這艘船造出來,我帶著大家去一個更遠的地方看看。哪里終年全是冰雪,一塊冰有小山般大小,一年之中半年都是白天。太陽永遠不落,剩下半年全是黑夜,每天只能看到一兩個小時太陽。”別人對自己有信心,自己就得兜著。有了這份希望在,生活得就更有意義,前進的腳步就不會停。
洪濤很快就從失望中解脫了出來,連六十多歲的老人都滿懷希望,自己這個四十多歲的小輩兒干嘛要失望呢?順嘴把南極洲拋出來,再給兩位老人家鼓鼓勁兒。忽悠人嘛,這件事兒對洪濤來講永遠不是難事,隨口就來。
排水量兩千噸以上的大帆船!這是木制風帆戰艦的頂級產品了,也是帝國造船廠技術能力的體現。為了設計和建造這艘大家伙,整個造船廠甚至整個帝國都把吃奶的勁兒使了出來,真有點勞民傷財的意思。可這是全體國民的意思,他們樂意這樣做,好像自己的皇帝牛逼了,他們就跟著牛逼一樣。
這件事兒洪濤反對也沒用,在他建立的這套政治體制里,皇帝的權利已經開始慢慢被套上韁繩了。大家經過幾年的熟悉過程,也逐漸開始習慣了這種誰說了都不算、凡事兒都得來回商量的模式。盡管洪濤身兼數職,權利還是很大,但國民們都開始主動的參政、議政,不再把皇帝當成神一樣供著,他們認為對的東西,皇帝也不敢輕易反對。
自己的主張當然不能自己帶頭反對,洪濤也勉為其難的接受了這個福利,和溫家二老一起投入了繁復的船只設計工作中。用金河號為藍圖,用了二個多月的時間,把這艘設計排水量兩千五百噸的大戰艦建造圖紙弄了出來,還給它起了一個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名字:海上君王號!
剽竊!又是赤果果的剽竊!難道說洪濤除了剽竊,就想不出一個更給力的名字嗎?他確實想不出來,一個理科生,又沒有啥太高的藝術修養,連給自己孩子起名字都是怎么省事怎么來,如果不剽竊的話,這艘船沒準就叫胖頭魚號、海豚號了。反正它的摸樣確實胖乎乎的,尤其是吃水線以下,鼓鼓囊囊的就像啤酒肚。
海上君王號龍骨長五十五米,船身長六十三米,寬十二米多,長寬比超過了五,在風帆戰列艦里算是很瘦的了。四根桅桿全部都是五十一米高,帆型還是采用了巴肯廷型,前面兩根桅桿全是四層橫帆和翼帆,主桅和后桅都是斜衍縱帆,船頭的斜桅上掛五面三角飛帆。為了讓航速盡可能的提高一些,洪濤不得不舍棄一些火炮數量,把船身盡量拉長、船腹盡量內斂。
最終設計出來的海上君王號可以裝載四十門155口徑和三十八門135口徑加長艦炮,分別分布在三層火炮甲板上,下面兩層都是155重炮,甲板上還有十門80毫米甲板炮。一次全補給之后,可以攜帶一百二十噸彈藥,在標準狀態下連續航行六個月。按照海上君王號的身材,本可以輕易突破二千五百噸、載炮量一百門以上,但是那樣的話船體寬度還得增加,需要四層火炮甲板,對航速的影響非常大。
由于選擇了縱帆為主的帆型,還采用了大量合金銅滑輪組和棘輪絞盤之類的輔助設備,海上君王號的標準載員被壓縮到了四百人,戰時最大可擴編到七百人左右。由于缺乏大數據模型和試驗設施,光靠圖紙很難計算準確這艘巨艦的標準航速和最高航速,只能是根據經驗大概預估,標準航速應該在八節左右,最高航速不超過十一節。
這個速度離洪濤的期望差好遠,甚至比不上蛟鯊級。不過新船有一個優勢,它能應付幾乎所有方向的風,不會像橫帆戰艦似的,一遇到頂風航速就嗖嗖往下掉,屬于適用性比較強的船只。()
南宋不咳嗽 三百二十八章 海上君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