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
文華殿上日講。
張四維,申時行二人在側。
這一日為天子進行日講的是林延潮,黃鳳翔。
日講之初,是由黃鳳翔向天子進講中庸,現在已是講畢,侯在一旁。
此刻在殿上,則是林延潮與小皇帝講尚書。
先書而后經,一貫是日講的流程。
林延潮向天子道:“堯典中堯將禪舜曰,詢事考言,乃言底可績。虞書中,皋陶向舜進言曰,率作興事,慎乃憲,欽哉!屢省乃成,欽哉!此二句乃四圣治事理政之要,望陛下能記在心底。
小皇帝問道:“這兩句何解呢?”
林延潮并沒有直譯而是改用白話轉譯道:“堯要將帝位禪于舜時道,(堯)觀其行聽其言,(舜)你的每一句話都落在你的實績上。下一句是皋陶向舜進言,圣人(舜)為政,依法令而行,每一項政事無不慎重,而再三省,督臣工所為。”
“下一句為君道,上一句既是臣道,也是堯的君道,由此可知蓋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不難于聽言,而難于言之必效。若詢事而不考其終,興事而不加屢省,政事必亡。”
林延潮說完,不僅小皇帝,連張四維,申時行也是捻須不住點頭。
小皇帝從心底贊嘆道:“卿家真貫通經學,能博古方能通今,說得好,朕有所得。”
同時小皇帝對張四維,申時行道:“這也是為何少師向天子推行考成法之故吧!”
這會輪到張四維,申時行他們臉上一片驚喜連連了。二人一并躬身向皇帝道:“陛下舉一反三,真乃圣明之君。”
小皇帝聽了嘿嘿一笑,面上眉飛色舞。
林延潮也與張四維,申時行一般,聽了小皇帝一句道破,也是一陣驚喜。他說這些話時,隱隱也有考量天子悟性的意思。
見小皇帝立即明白了他話背后的意思,身為天子的講師,林延潮如何能不高興。沒錯,天子是少年心性重了些,但無可否認,實在是一位聰睿之君。
如此林延潮也有信心,繼續擔任講臣下去,否則他就要另外想辦法,來完成自己修齊治平的目的。
當然小皇帝絕對不知道林延潮方才那一番話是為了稱量一下他的水平,而是享受在被臣子發自內心夸獎的愉悅中。
同時他也從中學得為君為政之道,對林延潮的治學佩服之至。
若是林延潮如張居正那般的大臣也就罷了,但問題眼前這個年輕人明明與自己年紀差不多嘛,為何什么方面都甩開了自己好幾條街呢?
小皇帝心底有幾分不服氣,但卻誠心地向林延潮問道:“林卿經史嫻熟,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平日有何檢身之要,讀書之法?”
這話就超過經學范圍,有點離開課堂知識了。
林延潮微微一笑,心道小皇帝又進自己套路了。
于是林延潮道:“講臣讀書日用有八法,早起,養靜,持敬,讀經不二,讀史,習文,作字,養身。”
接著林延潮又細細解釋了這八法。小皇帝聽了不由皺眉道:“卿家每日行此八法,可有閑暇處置政務?”
林延潮道:“這是講臣為布衣時所用,釋褐之后政事相雜,只能說盡力而為。”
小皇帝聽了點點頭,心底想自己每天有數不完的奏章要批改,此外還要花時間遛狗玩耍,陪陪后宮的妃嬪,哪里有這等細致的功夫。林延潮這讀書八法雖好,但自己不可能如他這樣痛下苦功啊。
不由小皇帝面上道:“林卿家,真克己修身。”
林延潮知小皇帝言語不衷,接著道:“其實提領八法,只在于勤,恒二字。”
“勤與恒二字何解?”
“不譏人,不晚起。”
林延潮方才說得讀書日用八法雖好,但對于平常人而言做到太難,但‘簡化版’的不譏人,不晚起,卻是每個人可以身體力行的。
小皇帝贊道:“善,不譏人要時時懷自省之心,一時不譏人容易,日日不譏人太難,故而如讀書用功一般,日日要勤。”
小皇帝再次施展了舉一反三的技能,不免有點得意洋洋,臉上一副爾等還不快來夸夸朕圣明的意思。
林延潮知道天子還賣弄小聰明,不過卻不能再奉承下去,于是道:“陛下所言極是,不過講臣認為還有一條。”
“哪一條?”
“學問要有所樹立,需從不求人知而始。”
此話一出,小皇帝頓時滿臉尷尬。他孔雀開屏的心思被林延潮一語道破了。
看到小皇帝吃癟的樣子,眾人心底都是暗暗好笑。
不過林延潮也是有些過了,雖然講官有規勸天子,引導天子向學之職,但譏諷還是不行的。
殿上申時行在旁呵呵地笑了兩聲,張四維,黃鳳翔也是一并地附和地笑起,這才化解了小皇帝的尷尬。
小皇帝也知林延潮是為了盡自己講臣之職,故而才直言的,心底并不怪他。小皇帝問道:“林卿家學問如此精深,不知是拜何人為師?”
林延潮正色答道:“講臣的業師乃前蘇州知府,姓林諱烴,非恩師弟子不能有今日。”
“林烴?”小皇帝沒有聽過這個名字,于是向申時行,張四維問道,“能教出林卿家這樣的弟子的,必乃博學大儒,他是哪一年的進士?”
申時行道:“回稟陛下,仲山兄乃臣的同年,都是嘉靖四十一年的進士。”
小皇帝點點頭道:“原來是歷經三朝重臣,眼下他官居何職?”
申時行道:“原先守制在家,期滿后吏部起復他為廣東按察使,但仲山卻上表朝廷,言父親年邁,需在家侍親,故而辭之。”
小皇帝聽了嘆道:“真忠孝之臣啊!這樣人才不能為朕所用,真是可惜。”
想到這里,小皇帝道:“筆墨伺候。”
一旁正字官給小皇帝奉上筆墨。天子持筆起身,來到屏風后面揮筆寫下數字。
林延潮也聽說過小皇帝屏風書名的事,還聽說自己的名字,也在這文華殿的屏風之上。
這一次林烴拒絕了自己請重新出山的意思,但林延潮不死心,于是想了這個法子,向天子推薦自己的老師。(
大明文魁 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