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順明

第四百五十二章 開封 楊承祖

更新時間:2024-06-05  作者:特別白
順明 第四百五十二章 開封 楊承祖
第四百五十二章開封楊承祖

崇禎十六年的臘月前后,真是一個多事的冬天,王海率領精兵五千在朝鮮扎下根,大同總兵陳永福在大同那邊安置好了兵馬。

開封城的富貴人家在周王府被焚毀后,戰戰兢兢了一段時間,終于發現這膠州營并沒有在城中搞大清洗的意思,這才是放下心來。

看著開封城外那些收攏流民的屯田田莊,開封城的大部分人都是意識到山東的力量根本無法阻擋,別小看這屯田田莊,在整個河南大災荒的時候,大明官府想要搞卻始終是沒有搞起來。

反倒是加派各種苛捐雜稅,官員在其中上下其手,把更多的人逼反。

可山東的這個屯田田莊辦起來,明明是把良人平民變成農奴,可大家依舊是愿意來投奔,等于是給膠州營憑空的增加人力物力。

開封城外第一次有大批的流民,而城內的百姓卻不驚慌,城門每日開放的時間也不會縮短。

因為這屯田田莊的設立,山東派來了大批的人員,可還有很多人員都需要在本地招募,這也是開封府的許多文人士子,大族子弟都是找到了吃官飯的途徑,河南巡撫李仙風苦笑著發現,盡管自己已經逐步向山東交權,可是山東在開封府的影響增加卻遠遠快于他交權的速度。

大批的物資運來,保證了府庫空虛的開封城能安然過冬,看著城外那些屯田田莊的耕種情況,大家也都能判定明年城內的吃喝是不必愁了。

開封城內的平民百姓、高門大戶,在這五年來,第一次感覺到了安心和安全,這讓他們對膠州營的好感更盛。

至于城內的貴人和商家,貴人們對山東運來的那些物資眉開眼笑。即便是開封城全盛時候,市面上也沒有這般地繁榮,貨物也沒有如此的琳瑯滿目,這些來自江南和外洋的東西果然是比尋常的精致。

從前這些奢侈品和貴重貨物、精巧玩意,開封城和洛陽城也不是沒有,可能買得起的,那得是周王府、福王府這樣的頂級豪門,如今家里只要是有錢。這些東西也能享受的起了,這不就是山東帶來的福利嗎?

而那些商人們本來是面臨破產地邊緣,誰想到靈山商行進入開封之后,對他們庫存的貨物都是全部的收購,開封城中商戶的物資大多是來自山西、陜西的貨物,在河南或許不算什么新鮮東西,可在山東和南北直隸,卻很有銷路。靈山商行也不是做的虧本買賣。

可靈山商行的這個做法,卻讓大部分商戶緩過氣來,手中有了活錢,開封城在解圍之后市面又是驟然繁榮,他們也趁機跟著發財恢復。

大批的外來人員。在城外那些屯田田莊地建設,這些都需要大批的物資,有些物資是黃河上運來,有些則是需要在開封城內購進。這同樣是讓開封城內的商業更加的繁榮。

富貴人看到了好處,商人們得到了實利,老百姓得到了溫飽,文武官員們則是在更早的交換中得到了山東地承諾。

要說還有什么人不滿的,那恐怕就是開封城內有心參加膠州營的青壯們,按說良家子不當兵,可隨著黃河上的運輸交通愈發地繁華,山東的情況那邊也是越發的了解。值此大勢,參軍取得功名才是好男兒所為。

可山東這邊對軍兵的要求很高,他們就算是投軍山東往往也不理會,眾人心中都是氣憤,心想如今的開封城統領武將袁時中不也是流賊出身,他都能做到這般位置,手下的那些軍兵都能成為山東的士兵,我們為什么不行。

目前在開封和歸德兩府之地。沒有膠州營的嫡系武將。只是歸兩個人統管,一名是開封游擊袁時中。一名是歸德守備賈大山。

賈大山地這職位算是官復原職,不過如今他可是膠州營的嫡系武將,這身份地位都是升了一大截,而袁時中則是在那次的變亂中,站在了正確的一方,因為他的起點比較高,這次也是給了一個開封游擊的官職。

不過袁時中的這個開封游擊卻不是那種大權獨攬的武將,歸德守備賈大山不在歸德,而是在開封駐守,他是作為袁時中地副將,一些大事都要雙方商議決定地。

快要臘月的時候,開封城內城外那些有心參軍地青壯都以為來了個好機會,因為有大敵從洛陽府那邊過來了。

目前開封城內城外,將近一府城、三個縣城的地方都只是這開封游擊袁時中的六千人駐守,人未免是太少了一點,守衛都有些人手不足,肯定會招募新兵,這也是當年闖軍圍攻開封城養成的習慣。

每次流民大軍兵臨城下要開始攻打之前,城內的王府、巡撫官署、布政使司衙門還有知府衙門都是花錢募集青壯,發放兵器,讓青壯們去守備值勤,防備外敵。

不過這樣的情況下,山東駐扎在開封城內的兵馬依舊沒有什么招兵的動靜,很多年輕人都是沉不住氣去軍營那邊打聽,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答案。

青壯兵源那里來,很快就有了結果,城外的各個屯田田莊都是動員了起來,被選作護莊隊的那些莊丁民團,紛紛開進城內,在軍官和士官的安排下各就其位。

屯田田莊的護莊隊,開封城外的這些訓練時間很多都不滿三個月,還屬于很生疏的階段,但做事什么的,多少都有了點規矩,紀律和棍棒教育出來的士兵,就會順從而堅決的執行軍官的命令。

這些半年前還是饑餓流民的莊丁民壯們就是如此,別看他們訓練的時間短,相對于大明目前許多軍隊僅僅是把農夫抓緊軍隊來,發給他武器就讓他們去打仗作戰,可要強出太多了。

看見這些屯田田莊,城內的青壯們才明白過來,要想給山東當兵還要這個過程。護莊隊和軍隊,一個是減免繳納,一個是有報酬和優惠,對于前段時間還是瀕死的流民來說,這可是個不錯的福利,這樣的福利自然要給那些對山東忠心耿耿,并且是嚴格控制之下地屯田戶們。

結果開封有了個頗為可笑的現象,那就是尚能溫飽的平民子弟。甘愿去屯田田莊做屯田戶,為的就是想要在護莊隊里面訓練,然后參加山東的軍隊。

從山東派來的屯田田莊莊頭和書辦們知道了這種現象,的確是有些啼笑皆非,不過這些平民青壯這么白白的放過去,總歸是可惜。

結果在開封城外特意設立了這樣地田莊,這個田莊之中的成員也都是這個田莊的護莊隊,他們種田的任務并不重。只要能滿足自己的溫飽吃用就好,同時軍事訓練的時間也要遠遠的大于普通的屯田田莊。

這也是一個新生事物,喚作“軍屯”,一個軍屯差不多兩千人左右,相當于半軍事化地組織。這個軍屯的人員并不是農奴,他的人員淘汰是按照軍事化的考核進行,如果有不合格的人員,則是被淘汰。同時補入新人。

相對于經過幾個月訓練地正牌護莊隊,軍屯即便都是良家子也不可能有優先補入軍隊的可能。

但軍屯卻有他自己獨特的用處,一共兩個軍屯,卻是用來維持開封府城和周圍三縣的治安,山東地武裝鹽丁是山東獨有的,而且和膠州營以販鹽起家的情況相關,依照這武裝鹽丁來維持治安也是應有之義。

可其他的地方卻不同,其他處根本沒有武裝鹽丁這個存在。往往駐扎在當地的士兵還要兼著維持治安的任務,這樣往往還牽扯分散駐軍的精力,并且正規軍維持治安,也是非常的不合適。

不過開封城地這個軍屯之法,卻頗為的有效,一來是軍屯大多是本地子弟,對地頭人情各項事情都是熟悉,他們去做什么。地方上的抵觸也是少很多。二來是經過膠州營的正規軍事訓練,并且打散分布在各地。保證他們的忠心,而且還可以防止本地人和本地子弟勾結的種種弊端。三來,本地青壯想要參軍而不得,這畢竟是給他們了一種折衷的方法,膠州營固然可以在其中抽取精兵,他們也不會走到對立面去。

說起來,整個大明天下,能讓良家子主動參軍的,恐怕也就是這山東地雄壯軍隊了。

因為這個軍屯地措施,開封城附近的屯田頭目在崇禎十六年地山東考績之中,被周揚、寧乾貴、顏繼祖三人共推為卓異,今后前途無量。

實際上,開封城在十一月底的這次危險,讓山東新進控制的這塊地盤頗為的緊張,中牟、陳留、蘭陽三縣的居民都是匆匆的朝著開封城躲避,坐落在城池之間的屯田田莊也是風聲鶴唳,極為的緊張。

河南巡撫李仙風這邊已經是接到了各個屯田田莊報上來的情況,說是屯田田莊已經是出現了逃亡。

李仙風知道自己至今還在這個位置上,并且開封游擊袁時中在民政完全是讓自己來做主,軍政上也是過來詢問,還是李孟對他的看重。

能在闖營百萬大軍的圍攻下支撐這么久,李孟對河南巡撫李仙風頗為的欣賞,并且這李仙風是少有的李孟見過面的大明高官,那次見面,李仙風的從容淡定很讓李孟欣賞,而且這個人不是死讀書的,而是那種懂實務的,這的確很合李孟的胃口。

本來袁時中到達開封城之后,河南巡撫李仙風已經是開始逐步交出權力,周王一家被接到山東后,李孟自然和自己的岳父有幾次深談。

李孟發現,不管是在山東的巡撫顏繼祖,身邊的孫傳庭,還是周王木恭鎬,都對李仙風的評價不低。

既然這李仙風有這樣的能力,又在山東面前表現出來了充份的識時務,李孟手下對這樣的人才又是急需,自然要給予留用。

現如今的天下,有眼光的人自然能看出來誰是欣欣向榮、蓬勃朝氣,誰是日落西山、行將就木,李仙風對能有這個機會。當然是珍而重之。

誰想到才順風順水了沒多長時間,就有了這么一個大考驗擺在了面前……

差不多是是十一月上旬的時候,在尉氏縣地南邊開始有消息斷斷續續的前來,說是有一支規模相當大的軍隊從豫南一帶北上,目標就是這開封一帶。

豫南那是流民大軍,也就是現在大順控制的地盤,那邊過來的軍隊肯定是流民大軍,自從李自成火并了羅汝才之后。大順那邊一直是頗為的安靜,只是聽說李自成派手下的兵馬在湖廣和豫南、豫西一帶肅清明軍的殘余和那些武裝民團,并沒有什么大行動地跡象,難道一直是積蓄力量等待這秋冬時分動手。

開封游擊袁時中和李仙風商議之后,自己帶著三個團共六千人的兵馬從開封城南下,到朱仙鎮一帶設防。

開封府的尉氏縣,實際上是膠州營和流民大軍默認的分界線,雙方在這里保持了差不多百里的軍事空白帶。既然闖營要動手,那膠州營也只的是迎戰了,盡管雙方此時都應該在消化到手的地盤和力量,不應該突然開戰。

賈大山回到歸德府又是帶來了兩個新組建的團,開封城留下了半個團和護莊隊、軍屯來鎮守。其余地三千人則是由賈大山帶著南下,去加強朱仙鎮一帶的守御力量。

河南巡撫李仙風可不愿意就這么放棄到手的大好前程,盡管此時他的職責是專心民政文事,可按照大明的規矩。巡撫實際上是一省地軍政長官,李仙風索性是在城內募集了青壯民力,作為運送輜重糧秣的后勤隊伍,一并帶著前往朱仙鎮一代。

別看大順是新建立不久,可對于地方上的控制力卻比大明強出了不知道多少倍,而且轄區內對非大順的人防范地極嚴,山東鹽幫幾次想要把探子布置下去,都是失敗了。而且還折損了不少的人手。

情報不順暢,就導致對豫南一代的順軍部隊動向不太了解,開封游擊袁時中所能作的也就是嚴陣以待了。

等賈大山和李仙風率領的后續部隊來到這邊的時候,袁時中手中掌握的部隊算上民夫青壯,好歹也能達到萬人以上,勉強可以進行一場阻擊戰了。

對于他們來說,困難的確是不少,而且袁時中和賈大山手中地部隊。都是二線部隊。火器的配備并不算多,長矛兵的訓練相對也是不足。

想想大順的兵馬若是想要北上。肯定會選派最精銳的兵馬前來,大順的兵馬動輒十萬幾十萬的規模,如何抵擋得住。

這段日子,不知道大順控制區的情況如何,但在膠州營控制地區域內,加急地快馬來回的往來,傳遞著各種消息。

不過來到了朱仙鎮地袁時中等人卻是盼到了一個好消息,在鳳陽府的征西將軍陳六已經是許諾,如果情勢危急,他所率領的兵馬肯定會從南直隸出兵,攻擊順軍的側翼,而且在兗州府的兗州軍也會隨時增援。

但是在十一月下旬的時候,卻有十幾名騎兵從尉氏那邊跑進了袁時中的大營。

這十幾名騎兵一進山東兵馬的大營就被抓了起來,但這些名士兵卻口口聲聲說自己是來投降的,奉命前導而已。

這個消息,倒是讓河南的這幾位吃驚不已,細細詢問才知道,這十幾名騎兵是羅汝才舊部楊承祖的手下,來這里打前站,通風報信的。

楊承祖是曹操軍第一勇將,眾人當然是聽過他的大名,這樣的人居然來率部投降,實在是匪夷所思。

也就是這個時候,眾人才知道李自成和羅汝才火并的確切消息,那楊承祖是羅汝才手下的第一愛將,既然羅汝才被李自成所殺,那這火并逃出的消息,倒也是合情合理。

按照那十幾名騎兵的說法,楊承祖從樊城那邊逃出來,開始幾天還好,緊接著就是被李自成調集的各路兵馬圍追堵截。

按照楊承祖開始的想法,一路北上,走豫西去往潼關,然后去陜西或者是山西。投靠官軍或者是自立一方。

可郝搖旗的部隊正好是布置在豫西一帶,那可是闖營最精銳的部隊之一,雙方大戰連場,開始的時候盡管楊承祖接連得勝,可郝搖旗卻沒有太大地損失,卻成功的拖住了楊承祖的兩萬多兵馬。

然后田見秀和劉芳亮率領的兵馬隨后趕了上來,即便是楊承祖驍勇,即便手下是羅汝才最精銳的一支部隊。可在對方占據優勢的圍攻之下,還是遭遇到了一場大敗,部眾折損過半,這才是突出重圍。

向外跑幾乎是不可能,楊承祖此時倒是大膽果決,反倒是殺回了豫南腹地,這倒真是讓闖軍措手不及。

可去了豫南,空間也就局促了很多。而且豫南一帶,武裝民團的力量頗強,這些人可不會講究什么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楊承祖地兵馬也是流賊反逆,他們肯定也會跟著攻擊。盡管楊承祖在沁陽和確山一帶還曾經打開了局面,可很快就是支撐不住了。

聯軍第一驍勇大將,流民軍隊之中山頭林立,楊承祖卻也是有自立為王的意思。可局勢不由人。

目前大順內部的力量越發的整合,斷然不會允許有楊承祖這個異類存在,畢竟李自成消化羅汝才的兵馬已經是差不多了,可楊承祖這個第一親信,驍勇大將在外面一天,原本羅汝才的那些舊部就未必會安心。

楊承祖這支部隊幾乎是必須要剿滅的,郝搖旗、劉芳亮還有賀錦率領著闖軍的骨干部隊陸續地趕到了汝寧和南陽交界的地方。

這一次大戰,楊承祖這邊只剩下了三千多人。到了這般地步,楊承祖可無法在豫南一帶繼續立足,一次稍微大的戰役,都可能是全軍覆沒,能保全自己都是兩說,唯一之計只有投降招安一條路了。

楊承祖面對官軍的時候,幾乎沒有輸過一次,百戰百勝。大明的軍隊到底是個什么貨色。他心中也是有數,去投降當年自己地手下敗將。他還真是拉不下這個臉面。

在確山一帶,盡管消息閉塞,可楊承祖也知道如今開封城是在山東的庇護之下,并且城守武官正是當年的小袁營袁時中。

這袁時中當年可是被順軍追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手下兵馬只剩下了百余名地親衛,當日間以為天下的英豪這等人物就要除名了,誰想到到了現在,小袁營袁時中居然是山東兵馬赫赫有名的一員大將。

渦水那邊的戰斗楊承祖也參加了,他可是看到山東兵馬如何的強勁,那一戰,流民大軍可是傾盡全力,但卻被山東兵馬殺的大敗,死傷將近十萬,楊承祖心里也有數,如果山東想要擴大戰果的話,完全有可能。

投降到這樣的強軍手中,才不冤枉了自己一身本領,打定了主意地楊承祖就開始一路向北,本來北面是郝搖旗的部隊,不過楊承祖卻用了很簡單的手段脫身,的確很簡單,楊承祖幾乎是把自己的金銀積蓄送給了郝搖旗。

這可是一筆巨款,郝搖旗這個人自從進入河南之后,就以貪財貪權著稱,楊承祖這些兵馬已經是不成氣候,看著也不會對大順造成什么傷害,能放就放了。

就因為這個小小的空隙,楊承祖率軍趁夜突圍,一路朝北趕來,過了郝搖旗這一關,盡管接下來還要繞開幾支兵馬的尾追堵截,可空間已經是頗為的寬闊,總算可以從容調度。

可在尉氏以南,楊承祖率領著手下地兵馬和闖營地大股軍隊捉起了秘藏,這么大規模的兵馬調動,又是消息流傳不暢,在尉氏背面地開封境地,自然是會認為順軍準備北上攻擊,作出了嚴陣以待的局面。

楊承祖這樣的猛將都來投降我膠州營,可見山東的威名赫赫,但李仙風和袁時中、賈大山,卻有個共識。

那就是楊承祖這次到底會不會是詐降,一定要小心對待,不管是李自成還是羅汝才,這等詐降的勾當不要做的太多,而且這楊承祖率領三千多名兵馬前來,如果大順兵馬借機在后面跟著出來攻擊呢。

因為開封城的巨大,所以山東特意為開封城防鑄了許多大炮。這次都被袁時中不管不顧的全部帶了過來,

盤算著楊承祖一干人出現在朱仙鎮南部的時間,袁時中安排士兵和民夫修筑了一個簡易的土城,說白了就是把營地加固下,把那些擺放在開封城頭上地火炮一并安置在了這里,整個的營地居然有四十多門大口徑的火炮,整個就好像是刺猬一樣,這還不包括袁時中手下五個團的十幾門野戰炮。

即便是這樣袁時中也是做了最壞的打算

。如果真是闖軍過來,袁時中最起碼要守住這個營地,并且拖住對方,等待其余幾處的援軍,至于戰勝,那是不敢想的。

十一月二十八那天,楊承祖和他的兵馬出現在袁時中一干人等地視野中,后面沒有什么大股的追兵。只是這楊承祖一隊人。

看到這股部隊的時候,袁時中等人都是大吃了一驚,誰也沒有想到所為的第一驍勇大將居然是這番模樣,看起來就好像是開封城剛剛開城的時候,各處來屯田田莊投奔的流民一般。羅汝才的手下名為流民部隊可實際上待遇和不錯,萬萬不至于這般的凄慘。

楊承祖和他身后地士卒都可以稱得上是皮包骨頭,手中打著一面白旗,身上的衣甲都是凌亂破爛。絲毫沒有什么勇將強兵的模樣。

派出去的探馬也已經是跟著楊承祖這支部隊撤了回來,探馬帶回來的消息讓袁時中和李仙風總算是松了一口氣,按照探馬地回報,大順的兵馬追到尉氏縣的時候,就不再向前,僅僅是在尉氏那邊多留下一隊留守的兵馬,就僅此而已。

看來這闖營地兵馬還真是克制,但袁時中此時還不知道。鳳陽府的山東兵馬作出了西向的動作,以鳳陽府和徐州的幾個位置,或者是入開封府南,或者是逆流入湖廣的東部,不管是那邊的動向,闖營都不能輕松對待,自然不會再在開封這邊再生事端。

就在一年多以前,以小袁營袁時中的身份地位。和楊承祖見面交談還要謙恭客氣。可時至今日,看著有如乞丐的楊承祖跪在自己地面前。磕頭求告,請求開恩招安收留,袁時中還真是有些感慨。

山東對于招降,對不同的軍隊有不同的對待,對于滿清的軍隊一般都是絕對不接受對方的投降,殺光為止,對于大明的軍隊則是遣散或者是編成屯田戶,變成自己的農奴,對于流民兵馬,則是要仔細甄選,看看能不能有合乎山東需要的兵源。

楊承祖這三千左右地殘兵敗將,看著凄慘,但仔細想想,卻是從湖廣到河南,一路苦戰逃跑過來地兵馬,百戰余生,這可都是實實在在的老兵,有戰爭經驗,又是在血火之中打拼出來地,這樣的兵馬都是精兵種子,肯定是要留下的。

這次在尉氏縣發生的實情,等于是雷聲大雨點小,盡管開封周圍全力動員戒備,可結果不過是接受了一支三千人的降軍罷了。

這也是開封城這些官員士紳,甚至是袁時中和賈大山等人對膠州營的威勢估計不足,卻想不到自家的實力已經足夠震懾敵人了。

當然,這也和闖王李自成的策略有關,目前大明天下有四股勢力,大明、大順、大西和山東。

大順和大西張獻忠軍名義上是盟友,而且張獻忠目前和大順沒有什么實質上的沖突,大明和山東是大順的敵人,兩個敵人之中,自然要選擇較弱的那個動手,而沒有必要先觸怒強敵,招惹麻煩。

李孟實際上判斷的沒有錯,李自成目前除卻整合自己控制地盤的人力物力之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都已經是停止了下來,他也是在準備接下來的大戰。

大明督師侯恂本來在開封北岸糾集了七萬兵馬,卻仍然覺得不夠,又是去往山陜之地搜刮邊兵,朝廷對這支兵馬寄予厚望,給了各種的好處和許諾,盡可能的把這支軍隊的補給和裝備補齊。

目前朝廷還能拿得出的力量有四支,一是左良玉手中的部隊,二是高第和吳三桂手中的部隊,三是南京鎮守太監盧九德的部隊,四就是這督師侯恂的部隊。

左良玉的兵馬骨干在朱仙鎮一戰已經是損失殆盡,現在這二十多萬兵馬都是烏合之眾,見到順軍就要望風遁逃,完全不值得一提,高第和吳三桂的兵馬要防御滿清,盧九德的兵馬要守住江南腹心之地,都是動不得的,唯一能機動野戰的兵馬也就是這大明督師侯恂的部隊了。

據說陜西總兵賀人龍,延綏總兵高杰、山西總兵許定國,榆林總兵白廣恩,這些還算是能戰的將領都會跟著督師侯恂出關,這算是大明在北五省僅剩的力量了,打敗了這支部隊,等于是陜西、湖廣、河南幾地都是連成一片,李自成的力量會更大,在角逐天下的大局中就越有把握。

李自成的計劃就是打敗吃掉這大明最后的機動力量,讓自己和山東的力量對比取得優勢,并且一步步的壓過。

看起來,李自成的每一步都是為大順對山東做準備,而山東李孟這邊則是全無章法,還在朝鮮那邊做起了文章,如此發展下去,可不是什么好事。

降將楊承祖率領三千多名兵馬,被安排在中牟縣附近的屯田田莊之中休整,但到了崇禎十六年臘月初,開封城卻有傳聞,說是巡撫李仙風密奏朝廷,請朝廷先行招撫楊承祖,為自己增添一股生力軍。

這楊承祖的降兵要是在河南恐怕會被山東吞并,不如讓忠心的大同總兵陳永福收留,就讓這楊承祖和手下兵馬去往山西大同吧!

順明 第四百五十二章 開封 楊承祖

上一章  |  順明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