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食王傳

第四二四章 墻倒眾人推

更新時間:2024-06-06  作者:小灰雀
食王傳 第四二四章 墻倒眾人推
第四二四章墻倒眾人推

簡直要發狂了,才回來多久又讓跑一趟

幸好沒規定時間,還是有理由推脫的,好歹要等幾個nv人生產完才走,其實也沒什么大不了,應該和黑龍被要走有關,而且,可能是事情發展太過迅,黑龍沒到長安,就又讓人來通知王況請牢記李世民人情味也是比較濃的,知道王況不想走開,所以不規定時間

要黑龍,不外是追蹤人或物,而且,應該還是經常發生的,沒個線索,所以要借黑龍的嗅覺命案應該也是不會,否則若是頻繁的命案,消息早也就傳到建安了,由是,基本可以推定,當是尋物或尋人的可能xg高一些

尋物而已,在王況眼中,這唐時還真沒什么是屬于那種絕頂機密的物件,丟了,我再搞個好的不就結了只要給出原樣,至少,機械類學士在這些原始的東西基礎上加以改進,還是不難的

,還是大白話,還是讓來人帶信回去,不過就是個家中妻妾待產,大約一月余便可動身前往的意思,反正李老2知道自己懶,知道自己也好耍賴,這又不是第一次了,頂多到時候低眉順眼讓他罵幾句罷了,比不上林穎芝她們重要

信使前腳剛走,朝廷詔書后腳就來,這回卻是建州大事了,正式的將常舉的結果了下來,本來這也無須如此興師動眾的,以往的舉士,所有舉子們都是等在長安落腳處,自有那差人敲鑼打鼓的將喜報送去,但這次王冼奪冠,建州又是一口氣中了十名,獨占天下鰲頭,為了彰顯朝廷的重視,也是有ji勵其他各州的意思,所以就特地的給建州下了詔書表彰

柳老夫子這個博士自然是首功,狀元是他的弟子,而且這一口氣,就是在他任內的事,功勞自然是他大頭,其實如果要把師徒關系廣義化,這十名都算是他弟子因此柳老夫子因教化有功從正九品上的中州博士變成了正六品上的太學博士領建州博士職,這也是頭一個,以后若是還有州能有這么樣的成績,但不是第一個,所以也就不再有可能有如此豐厚的賞了

自然其他義務在建州各學館授課的老夫子們也都得了封賞,最高的那個,因探花是他帶出來的,得了個從九品上的州學教授職位,其他高的有流外二等的州學助教,最差的也得了個流外六等的縣學助教

建州的辦學模式也得到了正式承認,州學館改為州國子學,也就是州學,縣學館改為縣國子學,也就是縣學,算是有了正式的編制,以后各州也都要仿建州例,不過其他州的博士教授助教就是要朝廷選拔了,沒了柳老夫子他們這樣的福氣和后世不同,古代的博士是最高榮譽,教授么,大概只能算是某個領域有點影響能教導學生的,類似后世的博導,助教則相當于后世的講師

黃良和林明等人之前已經得過嘉獎,也不好才獎過又獎,所以只是褒獎了幾句,勉勵他們戒驕戒躁,繼續努力,如有所成,一并賞賜

這么一來,建州的官職亂,要知道整個大唐,還沒有哪個州一下涌出這么多教授和助教的,二十多名,都快趕上國子監了,其他州,頂多就是一個州博士,兩名教授,四名助教而已,助教按年齡段分段負責教學,教授則是負責管理,博士則是負總責,所以,一定程,博士就是一州的教育局長

如此jg簡的機構,在王況看來簡直是不能再簡了,但就這個定論,據送詔書的天使說,朝廷上也是辯論了好多天,都說太過龐雜,最后還是唐儉一句以建州一口氣中了十名和其他州比并不為過而定了xg,就這么定了下來,也是啊,許多州還一個沒中呢,等于是七個人連一個都沒帶出來,人家建州二十多人帶出了十名,怎么算多

王況只有苦笑,后世一個縣教育局就那么多官員,建州如今州學編制還不如后世一個縣的一半呢,要是把各個學校的正副校長和正副教導主任等等都算上的話,這就是人少了并不是說現在建州人少這么說的,建州如今也算是普及了教育了,所有學齡兒童全都上學,孩子又幫不了家中什么忙,上學又有貼補,哪家不愿意的建州的人口現在已經快到三十萬,按比例算的話,在上著學的就有四萬,若再加上那些都已經開過蒙而在家自學的及雖然沒有資格參加常舉但也因無事可做而一樣上學的小娘子,這數字起碼要再加兩萬上去

如此龐大的學子基數,就是隨便拿十個州加起來也沒建州多,出十名進士也就算不得什么了可以想見,隨著以后各州的辦學跟上,中舉也將會越來越困難,看來需要給他們另尋出路了,不要到時候來個萬中取一,或者十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取一,那就會造成負面影響了

當然也有另一種辦法,那就是擴大官員規模,但這是飲鳩止渴,后世占地球百分之二十二的國人卻要養活世界百分之的公務員,還不包括那些所謂的事業編制,這些事業編制中的許多雖然不是公務員的,比如說各官方協會的,隨時可以上位,比如說教育系統的,也是隨時可以上位,都是國家干部,除了稱呼不同外,其他都是一樣享受,真要細算起來應是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養活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官員這是多大的負擔

當然沒法一蹴而就,總是要從長計議,時間還有,各州還沒有建州這樣的實力可以做到全民免費教育,倒也不急就都還從建州開始試行,把建州當做一個實驗場,不過這個試驗場要承擔的風險卻是不高,許多都是已經被證明了有效的,王況不過是讓其提前千把年出現而已

月底,黃大回來了,果然是沒追上,但也是一路上鬧出很大的陣仗,每到一州一縣,黃大都大張旗鼓的請求當地配合,說是有人擄了建安侯的人去,并說明相貌,于是就被人聯想到了前些時候從他們那經過的虔州兵來,這些人帶著的可不就是兩個人么,可不就是如今炙手可熱的游擊將軍口中的那兄弟倆一樣的相貌么

黃大雖然沒追上人,卻也是一直追到了三十里鋪這才停下了腳步,二百騎兵進長安可不是小事,如果是步兵倒也罷了,可這是建州兵,跨越這么多州已經會招來非議了,再進長安,那不是給人機會所以,到了三十里鋪,黃大連自己只身進長安都沒做,就打道回建安了

果然,黃大回來后半個月,也就是林穎芝她們快臨盆的日子臨近,林翰不放心小妹而趕來建安的時候,帶來了消息,那兄弟倆送到工部,直接就被閻老頭送到了林府,還參了虔州鎮將一本,接著,各州刺史參虔州鎮將的本子也紛紛送到了朝廷,這可是個賣好給建安侯的機會,誰都不是傻子,都想上趕著示好

于是大理寺接手了案子,傳兄弟倆問話,果然是建安侯派去小梅關學打鐵的,這下罪名落實了,虔州鎮將的家人也拋棄了他,反身一口告他忤逆,目無國紀這個下場可想而知

那虔州鎮將出自哪家王況好笑,做人做到這個份上,還真真是眾叛親離,倒霉鬼一個

鄖國公府上見王況mihuo,知道王況是個不愛記人名的,林翰又補充了一句鄖國公張亮,當年被密告有不軌,酷刑下據死不認與當年還是秦王的陛下有牽連,后陛下上位,封其為長平郡公,前年遷鄖國公

張亮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王況卻不記得那么多,他只記得有那么幾個,所以對張亮沒什么印象,加上張亮也是一直領兵在外,王況是一面都沒見過的,但是王況卻知道一條,凡是死之前就封國公的,基本上都上了凌煙閣的,當然上凌煙閣的未必都是對李世民從一而終,有那么幾個還是參與謀反,晚節不保的,也得虧李世民大度,并不因其謀反而將其以前的功勞抹殺了,張亮就是其中之一,后來因養五百義子,事發而被腰斬

既然是還活著就封國公了,那基本也是個牛人,只是王況對他不太感冒,連自己的子弟都不先護一護的,其人心xg可知張亮為人首鼠兩端,原是李密部下,靠的就是告密上位,也就是在李世民和李建成中站對了隊伍,后來又是被人告密而事發,史載他是倜儻有大節,外敦厚而內懷詭詐,說白了,就是小人一個,勢力眼一個,偽君子一個是以,他也只淡淡說了一句不理他,隨他去

林翰原本以為王況會開口說給張家回報一點的,沒想卻是這么個答案,楞了楞也就回過味來,二郎不看好他呀,得,那咱林家以后也躲著點,再說了,這事情明擺著就是你張家不對,在律法上你行事是站得住腳了,但在道義上那就是為人所唾棄的,這是如今朝廷所不容的,這個虔州鎮將,若是沒人參他,那么他這一任干完也就要滾回家了,現在有人參他,又是那么多人參,當場奪職不用都算是輕的了,搞不好還要連累了張家日后的前程,國公又如何長孫家夠牛,還不是對咱家二郎客客氣氣的

由是此事就此揭過不提,王況要忙的最要緊的便是林穎芝她們幾nv的生產,這可馬虎不得

最最全的

食王傳 第四二四章 墻倒眾人推

上一章  |  食王傳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