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食王傳

第十五章 培芽(上)

更新時間:2024-06-05  作者:小灰雀
食王傳 第十五章 培芽(上)
這個番薯的皮呈紫紅色,應該是白心番薯,如果是紅心番薯的話,皮應該紅中略帶黃色,白心番薯粘性淀粉含量高,最適合用來做山粉。現在是五月,已經過了番薯種植的最佳時機,這顆蕃薯看起來還有些干了,個頭也不大,應該是去年收獲的,想想也是,從海外漂洋過來的來,唐時還幾乎沒有大的海船,估計這還是從東南亞那通過陸路傳過來的,但交通不發達,也還是需要幾個月時間。今年如果不把這蕃薯種下去,再過段時間該爛了。要是今年種不成,就該等明年了。

當下也不管鄺大了,反正他還是孩子,無禮些也沒人在意,就像捧個心肝寶貝似的,王況捧著番薯去找孫掌柜去了。

這幾天孫掌柜卻是忙并快樂著,客棧的擴建把他忙的是不亦樂乎,這擴建完了,還要忙著招人手學徒,現在客棧因為王況在,等于有了秘密,老頭子跟了孫銘前這么些年,雖然東家沒說,他也能琢磨出來東家有保護拉攏王況的意思,絕對不能把王況擺到風口上來。原來客棧里的老人們他是知根知底的,不會亂說,但還是不放心,又特地交代幾遍。這新招人就要更上心了,得挑本分人。以前只需要過一眼就可以收下的人,他是考較又考較,這不,他現在正在考較一個比王況略大的孩子,從祖宗三代一直盤問到今早起來喝了幾碗粥,把個半大孩子問得是誠惶誠恐:這富來客棧挑的是學徒還是什么人啊?問得這么細。

看見王況捧著個布包滿臉興奮的進來,老掌柜知道指不定又有什么新東西了,恰好這學徒也問得差不多了,心下也婆為滿意,就對那孩子說:“行了,以后你就留在客棧學徒了,先在堂前跟著學著,做好了再看。”又指著王況對他說,:“這是東家的遠房侄兒王大郎,咱店里有個規矩,王大郎說的話就是我說的話,明白了?”其實這個學徒還是王況那天去道觀逛的時候,見他昏倒在地,知道又是個和自己一樣遭遇的人,就帶回了客棧的。只是王況自己已經忘了這事。

這孩子有點楞,問了句:“若是這小東家說的和您老說的不同,聽誰的?”把個老掌柜給噎個夠嗆。

“呃,聽王大郎的。”說完老臉有點紅,這孩子怎么就這么的不省事呢,這不給我難堪么,口中卻是給出了答案。一是王況當面呢,得拉攏拉攏巴結巴結,把這小祖宗伺候好了,客棧的騰達指日可待。二是這些天王況對客棧的擴建也提不少建議,個個都是好的,那眼光沒得說,老掌柜甚至有點懷疑王況家里是不是曾經經營著個大客棧。

王況才不管這些,這幾天下來,店里的人有的已經開始叫王況小東家了,那就是承認了王況的超然地位,也是對王況表現出來的能力的肯定。王況并不在意這些,對他來說,富來客棧畢竟不是自己的,而且也太小,偏安在建安這個遠離大唐中心的一隅,他的目標可是長安,那些歷史風云人物,他實在是很想見見。

見孫掌柜收下了這個學徒,王況直接就向老掌柜要人了:“孫爺爺,正好我需要人幫忙,就讓他先幫我做些事吧。”又問學徒:“你叫什么名字?”

“小子姓高,家里都叫我高三。”見小東家問他,這個叫高三的趕快唱了個喏。

高三?那不是家里還有高一高二?如果下面還有小的,那不是叫高四高五了?這年級可真夠高的,后世的時候,通常都把高考落榜第一年補習的叫高四,第二年補習的叫高五。王況發了下呆。這名叫得夠強悍。

“你要人就叫孫二吧,孫二人機靈,辦事也勤快。”孫掌柜不知道王況要人做什么,要是又整出個什么好東西來,還是讓知根知底的孫二幫忙更放心。而且這孫二還和自己沾親帶故的,讓他跟幫王況做事,也是給自己人機會。

王況聽得讓叫孫二,告別孫掌柜,又興致沖沖的去找孫二,這下孫掌柜更是可以確定王況有什么好東西要鼓搗了:老咯,要是能年輕個十來歲就好了,就能見到富來客棧騰達的那一天。

王況又跑到新辟出的食部,在王況的建議下,客棧如今分為兩部,按王況的說法就叫客部和食部,兩部獨立核算經營,對外還是富來客棧,食部的人都是以前客棧的老人。由于是內部獨立結算,在客人眼里,富來客棧還富來客棧,除了規模擴了,多了幾道美食外,其他并沒變化。

孫二正忙著招呼新來的客人:“喲,劉秀才來了,快快里邊請,您還是老位置?好咧,您稍坐,這就給您上酒。米酒半斤,豚耳大腸并一碟,外加鰍子芋泥一碗,這就給您上。”這邊瞟到王況向他走來,就問:“大郎可有什么吩咐?”

店里的客人并不多,此時還不是吃飯時間,來的自然就少。王況把孫二叫到一旁:“得空時,幫我搞半簸箕的紅泥和糠來,紅泥要半干的那種,和糠拌勻了送我院里就行了,另外找塊舊布,要眼疏的那種,還要一個淺花缽,一起都送我院里去。對了,缽要正好能盛下那些糠泥,布要比缽大。”

現下建安的氣溫還不夠高,記得后世小時候阿姨家的大表哥在初春天給番薯培芽還要加溫的,大概在三十度左右,有糠和紅泥拌一塊,糠發酵應該能達到溫度要求。跟孫二吩咐完,王況又逛到廚房去看了下,祝四娘子正忙著鹵食,王師傅忙著煮泥鰍芋子。看到祝四娘子,王況想了想,跟祝四娘子說到:“嬸嬸,這鹵吃食您可以自己試著加減香料來改下味道,比如說桂皮也是可以放些的,前幾日我是因湯里加了桂葉就沒加桂皮,二者雖然同源,但葉和皮的香還是有些區別的。”又轉頭對王師傅說:“這泥鰍芋子也是如此,可以改改味道,適應不同人的口味,比如在里面加些豆腐煮也是非常好吃的。關鍵是燜鰍子的那一步和最后加桂葉的一步,中間可以根據客人喜好增減食材,只要不相沖就可以了。有客人喜歡蔥的就最后灑些蔥花上去,不喜歡的就不灑,這要讓堂前的小二問明白了來做,如此一來就能根據客人口味調整味道,那樣就更好。”

二人大喜,謝過王況。如今二人的地位已經不比往日,王師傅是坐實了掌勺師傅的名份,現在食部的廚房還沒全建好,廚房里就他和祝四娘子二人掌勺,牛娃子(前面說錯了,牛娃子是兩個幫廚中的另一個,二不是小二,已經改回來了)去延平請人了,還沒回來。他卻不知道牛娃子已經將人帶來了,正在孫掌柜那面試呢,因為廚房沒擴建完,就沒帶來,等過兩天廚房好了,才會讓那個鄺大進廚房。等到廚房擴建好后,他和祝四娘子就將各自擁有獨立的小廚房了,這么做也是便于保密。這些可說都是拜王況所賜,你叫他們怎么能不感激王況。

如今的廚房是在原來的廚房基礎上擴建的,處在客部和食部中間,分別有兩道門各自通向客部和食部,但客人要從食部走到客部卻并不通過廚房,而是走那條新隔出的胡同,連牛馬廄和茅房都被隔出去了,這樣客人是無論如何也看不到廚房的,這都是王況的主意。唐時的衛生狀況并不是很好,大家也都沒有這個意識,但王況就是覺得別扭,出得廚房門對面就是茅房和牛馬廄,怎么看怎么覺得有些讓人不舒服就提了建議讓改了,孫銘前和孫掌柜自然照辦,沒想到這么一改,效果卻是顯著的,明顯的覺得廚房就舒心了許多。保密自然是不消說得,就連平時那總在廚房門口盤旋的倉蠅也少了許多。食王傳 第十五章 培芽(上)

上一章  |  食王傳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