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大民國 第 782 饑餓的人民共和國 十三還有嗎?
印度gcd中央新駐地,班加羅爾,自由宮。大文學
滿座的印g中央政治局委員和蘇聯高級顧問們肅然而坐,看著每人面前擺放的一份簡報都定定地發呆。而魯易就坐在會議桌首座的位置上面,目光陰沉地掃視著眾人,同樣一言不發。
窗外,是邁索爾王國時代遺留下來的占地面積極廣的庭院,陽光明媚,庭院里面百花齊放,好一派生機盎然,但同樣的陽光灑進來,到了這間會議室里面,在這低沉抑郁的氣氛下,都變得陰沉起來了。
那份簡報上的內容并不是關于軍事問題的,而是另一件自1934年秋季開始就困擾印度gcd的大事,3.5億(現在肯定已經沒有那么多了)印度人民的吃飯問題!吃飯在印度這個人口眾多的國家一直是個問題,在印度革命勝利以前,每年都有一些印度人因為沒有飯吃而餓死!不過總體上說,印度并不存在整體性的糧食短缺,餓死人的原因更多在于分配不公。事實上,印度一直以來都是大英帝國最重要的糧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后就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糧食出口國——之前俄國是世界第二大糧食出口國,一戰前每年都能出口一千多萬噸糧食,在俄國gcd上臺以后,俄國糧食的過剩問題就奇跡般地得到了解決。而這個奇跡在一年前就已經降臨到了印度人民共和國的頭上了,而且還是在印度沒有實行農業集體化的基礎上。真算得上是青出于藍了。
不過出現這樣的情況也不奇怪,因為印度gcd雖然暫時保留了印度農村的小農經濟模式,但還是在糧食流通環節實行了嚴格的統購統銷制度。也就是說。所有印度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除了口糧、種糧和公糧之外,都必須以印度人民政府規定的價格,賣給唯一的糧食收購和銷售部門。而印度人民政府給出的糧食收購價格又是極為低廉的,更讓印度農民無法接受的是,他們用出賣糧食所得到的印度人民政府發行的紙幣,又沒有辦法購買到他們所需要的工業品。大文學
由于戰爭的破壞和帝國主義的封鎖制裁。印度的輕工業生產早就陷入了癱瘓,印g上臺以后雖然對印度工商業實行了社會主義改造,但是革命前的印度并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雖然工業基礎并不算差,工廠也很多,但終究是大英帝國工業體系中的一環。或者說的更確切一些,印度的工業就是英國工業的一個生產車間。市場、原料、技術、管理、資金等等都掌握在英國人手中。而且這些要素大多都不在印度的土地上。印g接管的工業就好像是一個大型工廠中的某個車間,根本沒有辦法單獨運營!所以也生產不出足夠的工業品去和農民交換農產品……而且印度人的某些生活習慣和東亞人種又不一樣,他們不大喜歡存錢,既然不能用印g的錢買到他們需要的東西,那么他們就不愿意出售糧食,甚至還主動減少了1934年的冬小麥播種和1935年的春播面積。由此又造成了印度政府的1934年秋糧收購計劃和1935年冬小麥收購計劃全都沒有完成。至于1935年的秋糧收購計劃又因為華軍占領了東西旁遮普邦和孟加拉邦這兩大產量區而徹底淪為了泡影。
一場印度歷史上最嚴重的饑荒恐怕已經漸行漸近了!
根據印度人民共和國糧食人民委員部的估計,目前生活在印度gcd統治區的人口肯定超過2億,其中需要糧食人民委員部提供口糧的城鎮人口超過3500萬(印度革命勝利前的城市人口超過6000萬。在扣除已經淪陷和將要淪陷的城市,再加上逃亡到印g控制區的不甘心當亡國奴的印度老百姓后。大致上得出了這個數字)。而在這4000萬人之外,印度的糧食部門還需要為印度紅軍的500萬指戰員(這個數字是勞動人民委員部提供的)提供軍糧。
也就是說,糧食人民委員部理論上須要為多達4000萬印度人提供口糧!而實際上需要依靠糧食人民委員部提供口糧活命的印度人要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大文學因為印度的糧食生產向來是集中在北方地區,特別是東西旁遮普邦、孟加拉邦和恒河流域這三大塊。而印度南方土地由于雨水過多造成土地貧瘠,且多是山區,自然災害又比較頻繁,不適合種植糧食(那里是印度香料、茶葉、煙葉等經濟作物的重要產區),所以長期以來都需要從北方運進糧食。在印度革命勝利后,絕大部分經濟作物都沒了市場,所以印度南方的幾個邦也只能改種糧食,可是那里的糧食產量又不足以養活當地人口,只能巴望著印度人民政府救濟。原來東西旁遮普邦和孟加拉邦在手里面的時候,雖然糧食也是不夠,但是大家勒緊褲腰帶好歹還能維持一下,可現在只剩下恒河平原這一塊產糧區,要怎么可能養活那么多人?
印度糧食人民委員薩提亞.巴克塔坐在那里一個勁兒嘆氣,今天這份簡報就是他領銜起草的。把印度人民共和國將要遇到的糧荒的規模和起因都闡述的明明白白,卻偏偏沒有解決方案!因為他估計即使戰局不進一步惡化,恒河產糧區不淪陷,印g轄區內也將有3500萬人沒有辦法得到最基本的口糧!而且還是建立在其余2億多人都勒緊褲腰帶的基礎之上的……
“巴克塔同志,煩請你說明一下我們應該如何解決糧食困難的問題。”
魯易的聲音忽然在巴克塔耳邊響起,這個表情苦惱,個子矮小的印度gcd政治局委員站了起來,他似乎不想看到會議室里面的任何人一樣。只是低著頭結結巴巴地道:“沒有辦法呀。真的沒有辦法了!如果東西旁遮普邦還在,還能通過減少定量,節約使用糧食來維持。可是現在。只剩下北方邦和比哈爾邦,而且比哈爾邦還處在前線,隨時可能遭到華軍入侵……就算沒有入侵,這兩個邦也沒有辦法同旁遮普和孟加拉相比,頂多能征購到200萬噸小麥或稻米……”
他說得有些顛三倒四,但是總的意思就是一個,沒有辦法!一直正襟危坐的印度乍里亞突然道:“我們不是有可以極大的解放生產力的社會主義制度嗎?怎么會解決不了糧食問題?”
巴克塔扶了扶眼鏡。有氣無力地看了這個印度革命事業的接班人一眼,低聲道:“對農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公社化運動’計劃倒是已經制定好了,但是公社化可以解決的僅僅是糧食收購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題。不可能立即提供印度農業的生產率,而且在蘇聯農業集體化的過程中還遭遇到農民的抵制……牲畜被大量屠宰,農業播種面積大幅下降……如果這樣的情況出現在印度,恐怕將會造成難以想象的后果……”聽到這話。列席會議的蘇聯顧問鮑羅廷的臉色一下就陰沉下來了——巴克塔說的那些話可都屬于謠言!蘇聯官方是堅決不承認的!
魯易在這個時候也低聲喝道:“巴克塔同志。請你注意一下言辭!”
巴克塔愣了一下,知道自己失言,嘆了口氣就站在那里一言不發了。魯易也不理睬他,而是又點了印度人民政府總理高士的名字:“高士同志,你是人民政府的大管家,現在就由你和大家說一下,我們應該如果糧食困難克服糧食困難吧?”
高士這個印度總理現在看起來非常疲憊,最近軍事上的連連失敗和印g的遷都讓這個印g二號人物很有些疲于應付。每天休息的時間只剩下不足3個鐘頭,眼袋深深的他緩緩地站了起來。看著魯易沉默了好一陣子,好像在做什么激烈的思想斗爭一樣:“我贊成乍里亞同志的看法,解決目前困難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用社會主義制度改造我們的農村,改造我們的農業,向蘇聯學習,實行效率更高的集體化農業生產模式……”
他的話還沒完,巴克塔就高聲打斷道:“高士同志!您在說什么呢?您難道不知道實行了集體化的蘇聯農業比旁遮普和孟加拉沒有淪陷前的我們更困難嗎?您難道真的不知道當年蘇聯農民是怎么抵制集體化的嗎?如果我們的農業再遭受這樣的打擊,那么餓死的就不是幾百萬人,而是幾千萬甚至是一億人啦!”
這番話一出來,整個會議室里面的空氣一下子就緊繃到了極點。魯易、高士、鮑羅廷和乍里亞等人的臉色都陰沉的快要滴出水來了。乍里亞強壓著怒火冷冷道:“如果我們不實行公社化運動,糧食人民委員部能完成1935年度和1936年度的糧食收購計劃嗎?”
“那是不可能的!”巴克塔猛地搖搖頭:“原先的計劃是建立在孟加拉和印度西北沒有淪陷的基礎之上。現在三大糧倉已經丟了兩個,糧食人民委員部還怎么完成計劃?難道要去奪取農民的口糧嗎?”說到這里他好像猛然明白了什么,接著又重重搖頭:“不行的,那樣是不行的……口糧是農民的命根子!沒有人會把命交出來的,糧食人民委員部也沒有這樣的力量!”
“可是我們需要糧食,軍隊需要,黨員干部需要,還有班加羅爾的居民也需要!”魯易接過問題,冷冷地道:“而且我們也知道糧食人民委員部完成不了這樣的任務,所以我們才要發動農村公社化運動……只要在印度農村建立起千千萬萬的農村公社,將糧食生產嚴格管制起來,由我們印度gcd牢牢掌握,這樣我們就能得到糧食了。所以我建議立即展開印度農村公社化運動!現在就由政治局進行表決吧!同意的請舉手。”說著他就第一個舉起自己的左手。
“同意。”“同意。”“我也同意……”在一片同意聲中,巴克塔也只能舉起自己顫抖的左手。作為糧食人民委員,他對蘇聯農業集體化政策有著非常深刻地研究。很早就知道了這種制度的本質——那不過是蘇聯政府想要無償獲取農民勞動果實的方法!農業集體化的最理想狀態,不過就是農民將一年勞動所得的糧食,在扣除必須的口糧和種糧后,全部上交給國家以支援工業建設。但是這種理想的狀態是很難達成的,因為農民也是人,也有他們自己的想法,也有那么一點點私欲,想要得到更好更富欲的生活。不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勞動果實被別人奪走,他們會想盡辦法抵制,那怕這種抵制將會嚴重破壞農村生產力!在抵制無效后他們還會消極怠工,那怕消極怠工的后果很可能會把自己餓死……(。。)大文學
鐵血大民國 第 782 饑餓的人民共和國 十三還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