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

建國(5)

更新時間:2010-01-01  作者:當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 建國(5)
學子們的考試科目分為三場,第一場考經義,也就是四書五經,第二場考試實用文體寫作,第三場靠時務策論,也就是給你個事情讓你分析,頗有點應用文的意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經義,這是取士的關鍵。

那時候的考生們不像現在的學生,考試前要復習很多內容,對他們而言,只要背好四書五經就行了,題目只能在這里出,不可能有別的題目。范圍相當小,背起來容易,而且寫文章時有規定的,一般不超過五百字,不象現在的某些命題作文動不動就要千字以上,這么看來,當年的考試似乎要容易些,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關鍵在于格式和個人發揮,八股文分為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出題、中股、后股、束股、收結幾個部分,其中精華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這四個部分你不能隨便寫的,必須用排比對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這種寫法十分古板,你想多寫一個字也不行,真是害人不淺,很多人都是一邊寫一邊亂編,只為了湊,達到對偶的效果,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齊,細看下內容,廢話滿篇。

痛苦的不僅是考生,還有出題的老師,四書五經只有那么多字,各級考試都從里面出題,而出過的題一般是不能再用的,于是老師們奇計百出,把四書五經上下句割裂開,單獨拿來出題,如把一句話斬頭去尾,只用中間的幾個字拿來考人,這種語句不通,張冠李戴的詞句,連老師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何況學生呢

結果就是糊涂考糊涂,出題的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考試的人也不知道,這樣考出來的是什么人才?

八股說到底是一種形式而已,就算古板,應該也不會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別急,明朝統治者們還有殺手锏,這一招才是最厲害的。

明朝規定,所有的文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須仿照古人立言,要按照圣人的思想去寫文章,這個圣人是誰呢——朱熹

朱熹曾經給四書寫過注,也就是標注他自己的理解,然而這些理解被統治者看上,要求所有的學子必須按照朱圣人當年的思維來答題。

天可憐見!朱圣人當年可能在上茅廁想出一句,寫下來,吃飯時又想出一句,寫下來,本來就作不得準,而過了上百年居然要所有的人按照他的思維方式來思考,確實是一種折磨。

這可就苦了明朝學子們,叫天不應,誰知道這家伙當年到底是什么樣的思維,只能自己慢慢猜,慢慢把握,所謂搞不懂就問人,搞得懂就教人,實在沒有人懂就去問神,對這些學子而言并不只是玩笑而已。

無數考生午夜夢回,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就是朱熹那并不俊朗的外貌和并不魁梧的身材,久而久之,有些醒悟過來的人就開始問候朱熹的父母及祖先,似乎這樣才能出口惡氣。問題在于罵完后還是要考啊,不考就沒有官做,這是實際的問題。

在固定的思維,固定的模式下,明的學子們開始完成他們的文章,讓我們不得不驚嘆的是,在如此困難的環境下,考生們仍然寫出了很多錦繡文章,在下曾經看過兩篇八股狀元文,文辭優美,立意深刻,想到這些文章他們是在如此多的限制下寫出的,實在令我們這些后生晚輩佩服不已。

八股考試的弊端是很多的,選出的人才很多都是書呆子。著名的明朝學者宋濂形容過八股選出來的某些人才,“與之交談,兩目瞪然視,舌木強不能對”,活脫脫一副白癡面孔。

但八股文還是有一定用處的,比如吳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中曾經寫道“八股文若做的好,隨你做什么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可見,八股文是很多文體寫作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限制下,很多優秀人才更能脫穎而出,如后來的徐階、高拱、張居正,哪一個不是八股文拿高分的?這些人才是高手中的高手。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 建國(5)

上一章  |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