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仙臨 第五一六章 開壇講道
隨著精純地火的涌入,煉器坊內,陡地傳來一陣陣驚呼,卻是其中的煉器師們發現了各自的儀器的變化,不過,隨著君昊以神念傳訊之法,道明其中緣由后,眾煉器師卻是不驚反喜。
也難怪,煉器這一行,除了需要煉器師本身具有高超的技藝外,外物也同樣必不可少,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火源了,沒有足夠強大的火源,別說煉制法寶,能否將那各式各樣蘊含有天地靈粹的靈物順利融煉提純都難說?
而君昊來煉器坊的目的,正是想要借著道行大進的機會,提升火源的質量,使得祛魔法寶的煉制,無論質量還是速度都能大幅提升。
不過,有一點卻是出乎了君昊的意料,那就是天物星竟然會孕育出焚世白蓮這種極品的星核地火。
“焚世白蓮雖好,但對于如今的自己來說,作用已是不大。還不如讓其好好呆在地底星核之中,為煉器坊提供源源不斷的火源。”
在做完該做的事后,君昊并沒有在煉器坊多做停留,以免打擾其中煉器師的工作,而是出了煉器坊,直上天道峰巔。
立于峰巔之上,君昊右手指地,輕喝一聲,頓時,一座石臺自其腳下拔地而起,直入云間,接著,抬手再指,峰上土石驀然蠕動,形成了一個個石質蒲團,列于石臺之下。
“三日后,吾將開壇講道,功至元嬰境者可來天道峰頂聽聞大道。”
盤坐石臺之上,君昊倏地開口,其聲若洪鐘大呂,徹響天地之間,聞者無不心神大震,只覺隨著那話聲,一股玄妙奧義流淌心間,以前的礙難疑惑瞬間得解。
只不過一聲唱和,就有如此威能,這般大道又如何能夠不聽?
一時間,數以千計的修士踏空而來,若非君昊早已言明,功至元嬰境者才能入峰聽道,這數量非得翻上十倍、百倍不止。
雖然離開壇之期還有三日,但一眾修士卻也不急,各自尋了蒲團坐下,靜靜等待。
就這樣,三天轉眼即逝。
這三天,不斷有其它星球的修真者聞訊而來,待得君昊正是開壇之時,天道峰頂已是密密麻麻坐滿了人,大略一數,卻是不下萬數。
雖然峰頂之上數萬人濟濟一堂,但卻一片空靈靜寂,即無人竊竊私語,也無人喧嘩鬧騰,全都凝神靜坐在那蒲團上,靜靜等待著開壇之日。
終于,這一日,一直閉目凝神盤坐于高臺之上的君昊,他睜開了雙眼。
那目光清冽如水,不帶絲毫煙火氣,但目光及處,無論是誰,修為高低如何,卻是盡皆都有一種被看穿的感覺,讓人不由為之凜然。
“旬日之前,吾偶有所感,得悟大道,不敢自吝,今與眾道友聞,望眾生皆聞大道,得脫凡塵”
隨著君昊開口,一股玄妙之音仿佛自天而落,紛紛灑灑,天花亂墜。那大道綸音更是化作金蓮朵朵,次第綻放,散發出無盡清幽之氣,彌散在那天道峰巔,使人聞之,則如醍醐灌頂,讓人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與此同時,方圓萬里之內陡然大放光明,絢爛明耀,徹照人心,祛除人心之中一切魔意惡念;更有無盡元氣化做甘霖而落,沐浴其中,百病不生,諸邪不侵,一切塵垢濁氣盡皆化去,使人清透明澈,再無絲毫憂愁煩惱。
如此這般,君昊一講就是一月。
這一月間,諸人聞道,各有所得,間或有人突破桎梏,引得天劫紛至,但見得君昊輕描淡寫一揮手,一切即煙消云散。
就仿佛君昊乃是這天地主宰,掌控一切。
一月時間轉瞬即逝,忽而,君昊閉口不言。
頓時,那天花、那金蓮、那明光、那甘霖,一切盡皆消逝,沉浸于大道綸音的眾位修士也是紛紛醒轉。
“此次講道到此為止,半月后,功至金丹者可來天物星聽聞大道。”
隨著君昊話聲,眾修士雖然意猶未盡,但卻不敢有絲毫違背,躬身一禮后,即紛紛散去,等待半月之后的第二次講道——第二次講道,功至金丹者可至,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元嬰,乃至大乘境的修士。
如此,又半月,整個天道峰密密麻麻,卻是為無數修士占領,若非不敢有所逾越,君昊所在的高臺都不得幸免。
這樣的情形,君昊顯然早就有所預料,所以,才會有“可來天物星聽聞大道”之言。
一如既往,隨著君昊開口講道,天地陡然大放光明,元氣凝結,化為朵朵金花,又有甘霖普降,掃除一切凡塵污垢。
如此這般,每隔半月,君昊即開壇講道一次,每次持續一月。
第一月,功至元嬰境者可至;第二月,功至金丹境者可至;第三月,功至先天境者可至;第四月,凡乃修真者,皆可聞之
如此,待得第四次講道,各色能夠游走虛空的艦船來回往復,不斷將分布在中央星域各處的修真者運送至天物星,待到最后,那密密麻麻的修真者幾乎將整個天物星都淹沒。
這樣的勝景,卻是萬年難得一見。
不過,四次講道之后,君昊即閉關不出,似乎又有所悟。
至于無數聽聞大道之修士,那就更不用說了,個個境界突飛猛進,不過短短半年時間,五行界之修真者,新晉大乘境者不下百數,新晉元嬰境者高達數萬,新晉金丹境者則以數十、百萬計
由此可見,這短短半年時間里,五行界修真者的實力出現了何等巨大的變化,說是翻天覆地都不為過。
而這還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君昊所講之道,其中包含了大量克制天魔的道法神通。這些道法神通全乃君昊攝取天魔之魂,搜其記憶,得知天魔秘辛,然后結合天地大道參悟所得,全都是針對天魔之法。
如此一來,待得天魔入侵,這克魔之法必然人皆習之,到時,任那天魔再如何猖狂,也必將折戟于五行界。
末世仙臨 第五一六章 開壇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