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國公 第二百八十二章 容忍限度
第二百八十二章容忍限度
“大人,這些扶桑人倒是有耐心的很”王猛站在城樓邊上,看著城外那些距離這里不遠扎營落座在那里的扶桑大軍,有些莫名其妙的說道,“他們這封勸降的文書送過來都已經過了八個時辰了,我們到現在都沒有給他們答復,而他們倒是也不急,就這么等著。”
“咱們早就知道了他們的打算,知道他們不過是要激起我大明朝廷的憤怒而已,如今他們這樣,也不是不可理解。”張凡說道,“不過,我這里倒是有些疑問。以前咱們這里也不是沒有被大批集結的倭寇攻打過,有幾次他們甚至都已經是直逼應天府了。但是他們被打退了之后,咱們不是也沒有找他們什么麻煩嗎?如今他們怎么就能確定,這種行徑咱們一定會報復他們?”
“這個……實際上大人您是有所不知。”王猛回到道,只不過他的話語中有些閃爍其詞,甚至還轉頭看了看四周,確定周圍沒有什么外人,或者是不應該聽到這些話的人在,他才再次開口說道,“之前那幾次倭寇的大批集結、襲擊已經是發生在很多年前的事情了,那個時候戚大人也才是剛剛赴任登州府,距離這江南之地實在太遠了。
“那個時候,就發生了一次倭寇大舉入侵的事情。后來,民間、甚至是官場上傳聞的就是像大人剛才所說的那樣,大批倭寇趁這我朝毫無防備之際,攻打過來,勢如破竹,長驅直入直逼應天府城下,直到后來才被朝廷大軍驅趕出去。
“但是其實當時的事情并不是那樣的,我也是在北疆當兵的時候,聽我的上官所說的,他可是親身參加了那場驅逐倭寇的仗。當時的情況,其結局雖然和大人聽起來的差不多,但是中間的經過那可是差別甚大,可以說是直接改變了那次事件的整個意思。
“一開始說的的確是沒錯,也的的確確是有著上千倭寇攻了過來,當時估計他們也是偵查了我們這邊海防的兵力,躲過了兩處警戒。但是在他們到達距離他們登岸地方最近的松江府之前,他們就被人發現了。而松江府當時的知府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后,自然是立刻下令緊閉城門。當時那些個攻過來的倭寇都是一群烏合之眾而已,無馬無槍無炮,靠的不過是那一股子狠勁和手中的刀劍而已。并非正規軍隊的他們既沒有方略,也沒有紀律,而且他們之所以會來咱們這里就是因為他們太窮了。所以毫無攻城器械的他們,根本就就不可能撼動松江府那緊閉的城門。但是他們又不甘心,就這么空手而回,再加上若是他們繼續等在松江府那里,就很有可能被聞訊前來的大軍剿滅。
“沒有辦法的這群倭寇,只好繼續往咱們這里過來。一路上路過了蘇州府、揚州府,但是他們一路上路過的州府全部都是早早的就得知了消息,也都早就緊閉了城門。這群倭寇根本就是毫無辦法,也只好也是一路往西過來,只要見到是哪個州府的城門是關閉的,他們就路過。所以當時的戰報才會說‘大批倭寇集結進攻江南之地,如今已經直逼應天城下’,雖然消息確實是屬實,但是其實根本就不是那回事。
“當時,卑職的上官也只是名普通的伍長而已,那是他第一次上戰場。他們聽到軍中的調令之時,都是緊張的要死。哪里知道等到大軍開到應天府的時候,那些倭寇根本就是見了他們掉頭就跑,他們中有的人甚至都沒有看見倭寇到底長什么樣子。”
張凡聽完了王猛說的話之后,根本就不知道應該說什么,說實話,他的心里面現在非常無語。朝廷當時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明明就根本沒有發生什么嚴重的事情,然而之后對民間放出來的消息確實嚴重非常。而且居然沒有人識破,或者是談論過。張凡有這種想法并不奇怪,但是只不過當時的百姓只是聽說城外有大批倭寇來襲,這才是關閉城門,但是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外面到底怎么樣了,所以他們也是以為倭寇侵害的非常嚴重,而且朝廷也是這么說,久而久之,也就變成了張凡所聽到的這個版本了。
“也就是說,那一次朝廷之所以沒有對倭寇進行什么討伐,主要是因為那批倭寇根本就沒有造成過什么實質性的傷害。”張凡說了這么一句。
“不錯,正是大人所說的這樣。”王猛說道,“朝廷關于會否討伐雖然沒有明文來規定標準,但是我大明朝開國百年,其間也不知出了多少事情,關于會否討伐其實早就有了不成文的規定。
“若是敵人大舉進攻,入侵到我大明國境之內,但是他們并沒有大肆屠殺破壞,那么朝廷基本在他們退去之后是不會派兵討伐他們的。但若是其造成的傷害過大,那么不管敵人的勢力再是龐大,那么朝廷也會派兵前去討伐,就像當年的劉六、劉七起義,還有討伐海盜汪直一般,即使朝廷的大軍前期不利,損失了許多人手,但是朝廷是絕不會放棄的。”
“那么依你來看,這一次這些扶桑人有沒有達到他們的目的?”張凡問出了他如今心里面最關心的事情。
“大人,其實以卑職之見,這批扶桑大軍早就應該退回去了。”王猛說道,“其實他們根本就不必攻過來,只靠著之前的那批倭寇就足夠了。畢竟那些倭寇已經是擊破了咱們三座城池,而且都是大州縣,到時候朝廷根本就不可能善罷甘休的。畢竟這有城池被敵軍攻破,其意義簡直就等于我朝國土被他人攻占,這無論是朝廷還是皇上,都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原來如此。”張凡說道,心里不由得想來,這古代的封建王朝當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自從西漢開始,中原之地同外族作戰可謂就是正式提上了官方日程,而當時的口號“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更是霸氣、強悍到了不得了的地步。
而之后的幾個朝代,無論混戰還是統一,無論當時的統治者是昏君還是圣主,無論當時國家的戰力是強于外族還是弱于外族,對于外族的入侵,哪怕是對邊境的小小滋擾,那都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可是自打到了宋朝之后,這種理念仿佛是受了什么刺激一般,一下子就完全改變了過來。仿佛從那個時候開始,因為國力的下降,使得整個國家都發生了變化一般。甚至到了南宋滅亡之時,整個中原大地已經全都被鐵木真所建立的蒙古給占領了。
直到元末起義軍四起,最終,朱元璋將蒙古人趕了出去,這才算是恢復一些往日的風采。而之后的朱棣,不論是其作為燕王而就藩北平府的那么多年,還是起成功奪權之后,坐上大明朝皇帝寶座的那些年,其對于清楚元蒙殘黨對于中原大地的威脅一事,更是不遺余力,五次親率大軍出征漠北,更是在第五次出征之時,病死于榆木川。此事在當時更是被朝廷和大明朝的皇室后人真相傳誦,而朱棣更是成為了歷史上除了開國皇帝之外,第二個真正有實力和功績被追贈“祖”這一廟號的皇帝,其功績可見一斑。
也是打從那之后,這風氣也才是有所回轉,大明朝知道現在,無論是皇帝再過平庸,權奸再過弄權,對于北方那全都是沒有一絲好說話的。
但是對于倭寇這種自從元末就出現了的特殊存在來說,朝廷的做法可就是有些曖昧不明了。一來這些人都是無主之人,他們犯了錯總不可能怪罪到扶桑如今的當權者身上去;二來他們實在是沒有造成過什么特別大的混亂,對于那些普通百姓的損失,朝廷其實有些不太想要過問,畢竟還沒有到那種國破家亡的危境。這種情況知道戚繼光的出現才有所好轉。
剛才,王猛已經是明確地告訴了張凡,朝廷容忍的限度。而如今,更是一個本就想要當個好皇帝的隆慶坐在皇位上,城外的那些扶桑人其實已經是達到了他們的目的,光是他們先期派遣過來的那些個倭寇就已經占領了三座城池,這已經是讓朝廷沒有饒過他們的理由了。更不要說他們后面派過來的這些正規軍隊,如今已經是攻占了蘇州城,而現在更是要攻占這座揚州。這絕對是朝廷和隆慶所無法容忍的。
而且主要的是,不管這些人是屬于扶桑國那個勢力名下的人馬,他們都是有主之兵,朝廷都是有方向可以去追究責任的。
因此,張凡現在多么想要派人,甚至是他如果會說扶桑話的話,他都想親自下了城樓去告訴他們,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趕緊回不要再攻打這里了,這么做是沒有意義的。只不過這件事情也只能在心里面想想而已,而城下的那些人,那是早晚都要再來攻城的。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重生之大明國公 第二百八十二章 容忍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