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戶 第257章 新戰陣
最新網址:www.mhtxs.cc
一住棉花糖www.mhtxs.cc,精彩。
第257章
新戰陣
把總王貴秀領著一百余火銃手們站成一排,他們原先的裝備,都是標準的野戰裝備。
身上披著鐵甲,頭上戴著八瓣帽兒鐵尖盔,身上斜背著火藥罐及鉛彈火藥包,腰間別著一把長刀。此外還有搠杖、錫鱉、銃套、飲水、干糧等。
種種下來,負重怕要達到幾十斤。
不過黃來福認為,有了隧發火銃及紙殼彈筒后,在火銃強大的威力及射程下,敵人能威脅到自己士兵的可能性己經大大減少,盔甲等物,怕是以后沒必要披掛了。
畢竟火銃手們輕裝上陣,是歷史事實所證明的。
減輕了步兵的裝甲后,可以大大提高士兵們在戰場上的機動靈活性。特別是可以大大節省了自己制作盔甲的錢財。在士兵們的裝備上,其實每人的盔甲錢向來是大頭。
因此此時演練射擊的士兵裝扮,便是依黃來福的要求,一百多人都不裝甲,僅戴一個頭盔。腰間別的雙手長刀也換成了刺刀。
特別是各人身上原來背的火藥罐及鉛彈火藥包,也換成了一個彈藥袋,內中裝了六十發的紙殼彈筒。
這身打扮,讓火銃手大感輕松。
依黃來福所說的紙殼彈筒擊發步驟,王貴秀不時發出口令。
首先第一步,火銃手將精鐵打制的隧發鳥嘴銃拿在手中,打開火門,然后右手從彈藥袋中拿出一個紙殼彈筒。這紙制彈筒外面覆有油脂,里面己有定量的火藥及一顆彈丸。
接下來,火銃手用牙咬掉紙殼彈筒的尾蓋,用嘴含住彈丸,然后將彈筒內的火藥倒入火門內一部分,關好火門!
最后,將紙殼彈筒內剩下的火藥及彈丸塞入槍管內,用通條將彈丸與紙殼捅好,便完成了射擊的準備!
比起原先的裝藥步驟,紙殼彈筒可說是大大節省了時間,依五寨堡普通的燧發槍兵們的裝填速度,使用紙殼彈筒后,平均每人一分鐘都可以打出兩發。如王貴秀之類的優秀火銃兵,每分鐘打出三、四發都不是問題。
而放在平時,優秀火銃兵們,每分鐘最多打出兩發的子藥。如果是早前的火繩槍,每分鐘能打出一發就很不錯了。
一百多火銃手們是親身體驗的第一人,紙殼彈筒裝藥如此之快,各人眼中都是露出興奮的神情,不過他們還是持槍嚴肅而立著。
王貴秀一聲令下,各人將擊發器打開,紛紛熟練地將隧發鳥嘴銃對準前面八十步遠的木牌,前手托住鳥銃的腰腹,用照星遠遠地瞄準著。
王貴秀一聲喝令,各人紛紛撥動了板機,“啪啪”聲響,白煙冒起,火藥味不斷傳來,前面的木牌紛紛被擊中擊碎。
幾輪裝填射擊后,黃來福身旁眾將都是露出興奮的神情,沒想到這紙殼彈筒裝藥射擊如此之快,如果用到戰場上,那還誰能抵擋得住?
對于新事物一般人總是恐懼的,黃來福原先提出紙殼彈筒的概念時,就算黃來福是主將,部下們還是有些疑慮,眼下紙殼彈筒的實際使用,己經征服了他們的心!
各人紛紛向黃來福進言,希望以后在軍中的火器,都使用這種紙殼彈筒!
不用說的,黃來福自然是吩咐劉天祿以后大批量的生產紙殼彈筒。而且以后五寨堡軍工廠,要將重點放到隧發火銃,紙殼彈筒,刺刀等的生產上來。
至于盔甲腰刀長槍等物,黃來福相信隨著隧發火銃的普及,這些東西以后都將慢慢被淘汰。
現在刺刀與紙殼彈筒都造出來了,要檢驗他們的效果,便需要相關的演習。
由于現在軍工廠內的隧發火銃產量有限,所以現在除了黃來福的家丁營來福營全部配發隧發火銃外,余者就是黃來福的嫡系營五寨營,還有老營堡的鎮虜營有配發一部分的隧發火銃。
隧發火銃的不同配置,自然需要相關的軍陣配合,而為了這場演習,各將們都是忙開了。
時間很快到了萬歷二十七年的七月底,這天一大早,在五寨城附近的岢嵐山腳下,來福營及五寨營正展開一場軍事演習。
黃來福頂盔披甲,策馬立在一個高坡上,用千里鏡只是看,旁邊是一大群將官們的簇擁,同樣是用千里鏡看,此外還有眾多的旗牌手,吹鼓手們環繞在身旁。
來福營及五寨營假設為甲軍及乙軍,相互對攻,由于山西鎮靠近塞外,所以假設一方是明軍,另一方自然是胡人騎兵了。
在黃來福軍隊的編制中,與別的大明軍隊一樣,都是以營為制,每營基本上三千人。每營都有步兵,騎兵,還有一部分的輔兵等。
其中,12人為一隊,有隊長1人。3隊為一旗,全旗37人,旗總1人。3旗為1局,112人,百總1人。4局為一司,每司449人,把總1人。2司為一部,899人,千總1人。
三部合為一營,加上一些旗手,吹鼓手,火藥匠,醫士,醫獸等雜流,一營計約三千人。
一般在黃來福的一營兵中,都有步兵兩部人,約在1800人左右,此外還有一部的騎兵九百人。還有輜兵數百人。此外就是一些炮兵了。一般來說,一營兵中,有戰兵約在二千多人。
此時是來福營設為明軍,人數設為一營三千人。五寨營設為入寇的蒙古騎軍,人數在兩萬人左右。
假設來福營在空曠地帶遭遇了大量的蒙古騎兵,來福營將士雖然人人有馬,也有一部分騎兵,但顯然的,以騎戰與蒙古人博戰是不劃算的,特別是有隧發火銃的情況下,因此楊小驢還是決定以步騎合戰,就地防御。
此時來福營是以司為基本戰術單位展開,四邊是兩部四個司的步兵隧發火銃手展開陣形,護住中軍,其中每司中的每局112人,又都是保持三列橫隊,列與列之間間隔約1米,局與局之間間隔約為10米左右。每面都是寬約在百米左右。
這樣的四面陣形,這樣的三列橫隊,保證了全營任何時候的射擊火力都來自于整個正面。而且還有源源不斷的火力射擊。
同時近千騎兵與輜兵雜流中軍旗手等,也都布置在陣內的中軍附近,這些騎兵全部都是下馬,同樣以陣形展開,他們同樣配發隧發火銃,此外還有馬刀或是長槍等裝備。
他們除了等候追擊外,還將作為步兵的預備隊使用。
在必要時,他們還可以作為突擊隊,時不時地殺出陣內作為反擊。
這是黃來福依自己筆記本電腦中收載下來的資料,還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想出來的新戰陣,而且與眾將商議過,非常適合隧發火銃的威力。就不知道演習情況如何。
由于這是刺刀陣與紙殼彈筒使用的第一次,作為來福營游擊的楊小驢自然是興奮非常,雖說是演習,他他還是抱著嚴肅的態度來進行。
早在演習前,他早己下令每局的百總檢查士兵們的彈藥情況,每人身上彈藥包中的紙殼彈筒足不足。此外他還下令軍士們更換新的火石。
作為隧發火銃,火石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火石的重要性,來福營的軍士們每人都有一塊備用,每個營中還都保有相當數量的儲備。
相對的,晉西北一帶火石資源還是豐富的,在五寨堡軍工廠中,開采火石通常是在潮濕的天氣里進行,干燥后,由熟練工人粉碎、整形后使用。
而隧發火銃制造成功后,來福營的軍規,戰斗前,火石是必檢的項目之一。在戰斗前夜,營的軍將們都會提醒士兵們,更換一塊新的火石,明天會有大用場!
士兵們早己是展開陣形,全部人的槍管上都套著刺刀,明晃晃的一片寒光!當然了,由于時間緊迫,軍工廠還沒造出足夠的刺刀,所以一部分士兵們以尖物代替。
現在有了隧發火銃,此時來福營軍士們排列的陣形己是更為緊密。而為了避免影響射擊,來福營將士們的軍服己是越來越緊身,現在更是脫去了盔甲,軍將們只戴著一頂八瓣帽兒鐵尖盔,身上少了幾十斤,人人大感輕松。
當然了,也有一部分的軍士們心下不安,雖說各人認為自己的隧發火銃犀利,更是有了紙殼彈筒,射擊的威力及速度大大加強,但出于慣性,各人認為,沒有了盔甲的掩護,將來博戰時,會不會有些不必要的傷亡?
只有楊小驢等人是對此充滿信心。有了隧發火銃及紙殼彈筒,再裝備盔甲,己無必要。
早在先前時,遠遠在外的騎兵中的探馬隊早己急搖黃旗,說是有賊人大部到來,人數在萬騎之上。中軍大旗下的楊小驢用千里鏡看得明白,他心中暗贊,有了這千里鏡,己方應對的時間就充足多了。
再從千里鏡看得明白,賊人大軍己是開始進攻,一路騎兵主攻,數路攻擊己方兩側及后路,
中軍一聲令下,眾將士們準備作戰,眼下來福營中早己不使用拒馬,只有四邊每司的戰陣旁,都擺著幾門戰車火炮。
由于此次設定是在空曠遠方地帶作戰,所以來福營軍中帶的都是輕型的戰車火炮,威力及射程都不是很大。
黃來福在千里鏡內看得明白,心想萬歷帝己經許可山西鎮造炮,相關的火炮制造,要提上議程了。而且車陣的機動性也是差了一點。
軍中的無敵大將軍及大佛狼機威力倒足,射程也不錯,每每達到一里,就是重了些,每每達到千斤,運送不易。看來自己要設法搞一些那種西式的六磅炮、四磅炮、三磅炮等,這樣隨軍出擊時就方便多了。
五寨營扮演的入寇蒙古人騎兵沖到約二百步時,他們開始加速,此時幾面的戰車火炮開始射擊,當然了,這只是象征性的,并不是真的射擊。不論是火炮還是隧發火銃內,內中都只有火藥沒有彈丸。
依實際情況時,一部分五寨營扮演的入寇蒙古人騎兵認為被火炮打中,而退出戰斗。不過損傷不大,很快,余者數路蒙古騎兵還是繼續沖擊。
中軍哱啰聲響后,陣形四面此起彼落的號令聲,隧發火銃兵們立時準備戰斗。
每面中,士兵們都己是排成三列橫隊。原先他們都是站著,此時號令聲響后,立時前兩列跪了下去,第三列還是站著,同時第三列中一整排裝了刺刀的隧發火銃對準了沖上前來的想象敵人騎兵!
很快的,敵人騎兵沖進了百步之內,中軍一聲銃響,一聲長喇叭響起,立時這列火銃兵一齊開火,接下來是第二列站起來開火,最后是第一列開火射擊。
如此周而復始,依隧發火銃的威力及使用紙殼彈筒的裝填速度,雖是演習,眾人也可以看得很清楚,那些沖上前來的蒙古騎兵根本也沒有靠近的機會,以他們的戰斗意志,每面一司五百人的火銃手三列射擊后,大多就會潰敗逃散。
就算有一些悍敵冒死沖上前來,四面軍陣明晃晃的刺刀立起后,那些馬匹也根本不敢靠近,而在這里,中軍陣內的騎兵們己是沖了出來,夾擊沖陣的蒙古騎兵,到了這里,不崩潰的敵人己是沒有。
通過這個演習,高坡上的黃來福是看得滿臉笑容,身旁眾將也是個個興高采烈,紙殼彈筒及刺刀陣的使用,隧發火銃手們己經完全可以作戰,不再需要刀盾兵們的護衛了。
而且這個完全使用隧發火銃,加上刺刀陣的威力,也是讓眾人看得目瞪口呆。
回到明朝做千戶 第257章 新戰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