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回到明朝做千戶

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

更新時間:2024-06-06  作者:老白牛
回到明朝做千戶 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
最新網址:www.mhtxs.cc

一住棉花糖www.mhtxs.cc,精彩。

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

阿智回來后,黃來福吩咐將各樣高產農作物種子收好,令五寨堡糧食局及農技局研究培育,爭取早日出優良品種,以推廣天下。至于阿智的安排,黃來福念他勞苦功高,升他為來福營家丁一百總,繼續在自己身旁護衛。

此次黃來福回來,主要是設立五寨堡奇技局的事,以促進五寨堡及周邊民間科技的發展,因此在萬歷二十三年(1595)十二月初九日,五寨堡奇技局成立,由黃來福親任局長,由王啟年兼任副局長,平時事務由王啟年主理,專門重獎民間的各樣發明,如果該發明被五寨堡官方及商賈們用于經濟活動,每年還可以得到相應的分紅。

消息傳出,加上《五寨堡新聞報》的大力宣傳,引起了堡內外的普遍關注,雖然有些對黃來福不滿的文人又在罵黃來福正事不干,又在弄一些奇技淫巧的東西,你是總兵還是匠人啊?不過在《五寨堡新聞報》的宣傳下,這些聲音被忽略了。

第二天開始,就有許多人拿著自己所謂的發明,來到五寨堡奇技局,希望能被承認。此后更是人流不斷。到新年時,經過審核,有一部分人得到了獎勵,典型的就是岢嵐州破落秀才凌峰,還有神池堡大煤礦一個普通礦工武小桂。

萬歷十八年(1590)黃來福發明水泥后,到萬歷二十三年時,經過幾年的發展,不斷的推陳出新,水泥在五寨堡及周邊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修橋鋪路蓋房,都免不了要使用它。不過水泥雖是很好的建筑材料,能頂住很重的重量,但是不能做棟梁,因為容易斷裂。對于水泥的事,黃來福早己拋到九霄云外去了,他很忙,這些小事怎么能進入他的內心中?

不過對于這個問題,岢嵐州一個叫凌峰的秀才卻是留上了心,最后解決了這個問題。

凌峰生于岢嵐州一個富足的家族,不過傳到他這一輩時,卻是家道中落,家人都對凌峰抱以很大的期望。不過讓他們失望的是,凌峰雖中秀才,在當地也有一定的才氣名聲,不過卻是無心進士,只是愛好雜學,和王啟年有點類似。他看到水泥使用的便捷,還有不能做棟梁的這個問題后,便終日琢磨,更是無心讀書。家人父母看他如此,都是非常疼心,不過任他們如何責罵,凌峰都不為所動。

從萬歷二十一年一直到萬歷二十三年,凌峰一直在琢磨這個問題,他的后院中種著一些花草,需要許多大花盆。不過當時買不到這么大的瓦盆,用木盆價格又太貴。凌峰看到水泥后,便靈機一動,自己動手,用水泥做了一些大花盆。不過在他來回搬動水泥花盆的時候,許多花盆卻裂開了,讓他很痛心,于是他用鐵絲一圈一圈的將花盆纏起來,再涂上一層水泥,等水泥干后,他發現這種花盆特別結實,就是用錘子敲打也不會裂開。

凌峰很是自得,他有一個好友,平時也愛好雜學,一天來到凌峰的后院,看到他的鐵絲水泥花盤,新奇之余,便向他說道:“鐵絲與水泥可用于花盤,自也可用于長梁房屋,當今黃軍門己在五寨堡設立奇技局,重獎天下奇技之士,子岳兄何不到五寨堡去碰碰運氣?”

凌峰被說得心動,便協同好友來到了五寨堡,向奇技局獻上了自己的構思思維與實物。黃來福一見之下,卻是震驚不小,沒想到十六世紀末的鋼筋混凝土在這里出現,這可是極好的建筑材料,想想后世高層建筑的大發展,或許大明建筑業的發展大契機就在這里。

當下黃來福毫不猶豫,下令重獎凌峰,獎金一千兩銀子,以后他的鋼筋混凝土如有商賈使用,還必需向他交納一定的紅利。獎后,黃來福還宴請了凌峰等人,席中,他提出的一系列改良發展建議也讓凌峰各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回到家后,凌峰頗有衣錦還鄉的味道,消息傳出,整個岢嵐州當地都轟動了,沒想到才整個破花盤,就能得到這么多的賞金,真讓人難以置信。而獎金一千兩銀子,放在后世來說,就是六十萬人民幣,對于凌峰這樣的破落家道來說,如果省點使用,不說一輩子,也足以讓家人幾十年內衣食無憂了。

而凌峰受獎后,原來整日責罵他的父母妻小,立時換了一張笑臉,逢人便說自己這個兒子有出息,自己家人是如何的支持他搞創意,才有今日的成果。而原先因為凌峰愛好雜學,使得家道越發破敗,當地人對他的冷嘲熱諷,也轉眼不見了蹤影。明末風氣奢華,商事大興,各地頗有些笑貧不笑娼的味道,只要你能賺到錢,那就是本事,管你是文人還是商人還是匠人,也管你搞什么。凌峰的例子,讓很多人心動起來。

至于事件的另一位主角武小桂,也頗有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味道。武小桂本是神池堡大煤礦一位普通的礦工,因為五寨堡及周邊軍堡州縣這幾年的發展,需要的煤鐵越來越多,這讓神池堡大煤礦及神池堡大鐵礦的開采越來越興旺。

礦石開采出來后,最重要的是運輸問題,起初,不論是神池堡大煤礦,還是神池堡大鐵礦,都是采用背煤背礦的方式,當地礦工及一些婦孺,人人烏黑,人背肩挑的,從礦井中,背出一筐筐的煤或是礦石。這樣的結果,是勞動效率非常低,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后來各礦山中出現了拖筐運煤或是礦石的方法。這種拖筐,比人工的肩挑身背,會快捷些,不過缺陷還是很多。武小桂在煤礦中做工多年,當然深知這其中的問題,他是個機靈的人,平時也在琢磨如何多運礦石,有一天,他想了一個法子,就是從山上向坡下平放兩股圓木,讓中間的距離相同,一根接一根地擺到山下。裝滿礦石的斗車,就可以順著兩股圓木往下滑,一直滑到山下。

這樣的方法,由于制作簡單,由上向下運送重物也很省力,一時大受各礦山歡迎。武小桂也成了神池堡的知名人物。

年末時,黃來福設立五寨堡奇技局,許多工友便慫恿武小桂前來奇技局試試運氣,看過文書代寫的詳細該物說明后,黃來福同樣震驚,這就是十六世紀末的木頭軌道啊,換上鐵做的軌道,就是鐵路的鐵軌了,或許有一天,火車也能提前在大明出現也不定。

不用說,黃來福同樣下令重獎武小桂,獎金同樣是一千兩銀子。消息傳出,加上《五寨堡新聞報》的推波助瀾,成為轟動一時的話題。而武小桂驟得大獎,自然是一連暈呼呼了多日,這個普通的礦工,沒想到當時只是自己隨意所為,就能得到如此厚待,激動之余,也推動了他向科學技術方向發展的決定。五十年后,也就是崇禎十七年(1644)時,當他與凌峰二人一起發明鐵路火車時,或許就是因為今天來的機遇造成他的發展結果。

有了武小桂及凌峰的例子,鼓舞之余,五寨堡等地的發明更是層出不窮,事態的發展,一直順著黃來福的初衷預想發展。

時間過得飛快,眨眼己是第二年初春,離春耕時節己是不遠的。

萬歷二十四年(1596)正月二十九日,太原府。

太原府管轄有十余州縣,其治下榆次縣,向來是魚米之鄉,商貿興旺。東陽鎮是榆次縣諸鄉鎮之一,這里河網密集,土地肥沃,雖是一個鄉鎮,卻云集著諸多擁有良田美宅的商賈地主。不過明末北方土地兼并厲害,縮小到東陽鎮也是如此,這里除了大地主外,自耕農己少,多為租種土地的佃戶們。

田家是東陽鎮有名的大地主,其家族在東陽耕傳近百年,擁有土地近萬畝,佃農無數。往常里,這些佃農們租種著田家的土地,幾十年都是如此,雖然清苦,生活倒也過得平靜。不過過了年后,卻有一些小道消息竊竊傳來,讓各人議論紛紛,憂心忡忡。今日大家被田家的管家吩咐集中到曬谷場議事,更是證明了眾人內心的擔擾。

有消息說,新接任田家事務的田家大少爺田之壟,剛從什么五寨堡的地方歸來,有意學啥子的“大農場計劃”,要將大家的身份從佃農改為雇工,而且可能不再需要這么多人手,可能會解佃解雇一部分人。關系到大家的活計問題,這怎么不讓眾人擔憂?

雇工大家不是不知道,在榆次這個地方,多的是長工或短工,活計不定不說。依大明律,雇工打罵家長者杖八十,徒二年,家長打罵雇工人無罪。雇工人折傷家長,罪至絞,家長折傷雇工人,減罪三等。雇工謀殺家長,已遂未遂均處死,家長毆死雇工,杖一百,徒三年……

種種由來,可說是非人的生活,哪有做佃農好?生活自主,每年耕種后,余下的,就是自己的。而且多年下來,家主與佃人己經形成固定的關系,家主為了自己的租稅,輕易也不會驅逐或者剝奪佃農的耕地。有些和善些的家主,逢年過節,還要客氣地請佃農們吃酒。唉,也不知道田家大少哪根筋不對,為什么大家不相安無事呢?

眾人的竊竊私語中,田家大少田之壟在管家及幾個家人的陪伴下,進入了曬谷場內。不過在走路的同時,田之壟還有內心盤算沉思著,心神也沒有從五寨堡歸來的震驚中回醒過來。

他從去年秋進入五寨堡,一直過了年后才回的東陽鎮,那些天中,他目擊了五寨堡的繁華與活力,還有堡外那些農場的優越及興盛,給田之壟帶來很大的沖擊。真想不到,那個地方,幾年前只是個窮困無比的軍堡。對于五寨堡的領頭人黃來福,田之壟佩服得五體投地。

黃來福年紀與他相仿,卻做下了如此大的功業,田之壟暗暗在內心決定,自己也要干出一番大事業來。首先自己可以學的,就是五寨堡的大農場計劃。

回到明朝做千戶 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

上一章  |  回到明朝做千戶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