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回到明朝做千戶

第190章 收獲與成本

更新時間:2024-06-10  作者:老白牛
回到明朝做千戶 第190章 收獲與成本
最新網址:www.mhtxs.cc

一住棉花糖www.mhtxs.cc,精彩。

第190章

收獲與成本

當然了,除了五寨堡稅課局外,五寨堡的這個局那個局,都是打著黃來福私人幕府的名義,并不是公開的官員組織。借黃來福一萬個膽子,他也不敢公然改變大明的官制。

而且上面那些老軍官們都榮休優養了,每月拿著朝廷十幾石的俸米。當然了,五寨堡每年大批的農場作坊商稅分紅,讓他們看不上這點銀錢。

況且五寨堡早己升為五寨衛,黃來福是五寨堡的世襲指揮使,由于他是從衛所系統升任為總兵官,就算他將來從總兵官的位子榮休后,仍是回來做他的五寨堡指揮使,并將指揮使的位子傳給自己的子孫后嗣,世代不休。

而各個老軍官的子嗣,如江大忠,楊小驢,何如鎮等人,就算身上加著百總,千總,守備,游擊,參將的頭銜,也是五寨堡世襲的指揮同知、指揮僉事、衛鎮撫、正千戶、副千戶、百戶、試百戶、所鎮撫等職。名面上這些人仍是各司其職,但實際上,他們的權力職責分布,早己按照黃來福意想的去辦。他們的利益,都是與黃來福連在一起。

看著在場的人等濟濟一堂,黃來福頗有種意氣風發的感覺,他首先開口道:“各位大人,今天招開這個盤點會議,也是承上啟下的意思。五年前,同樣在這里,我曾與各位大人招開一個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會議,眼下五年過去了,五寨堡的發展成績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有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各位大人的盡心竭力,精誠團結。在這里,我要說,五寨堡第一個五年計劃只是開始,以后我們還要有五寨堡第二個五年計劃,第三個五年計劃,第四個五年計劃等,一直將五寨堡建設成為晉西北一顆璀璨的名珠!”

熱烈的掌聲,顧云娘也是用迷醉的眼神看著黃來福,她最喜歡看丈夫這種意氣風發的樣子了。

接下來是各人的匯報。

首先是五寨堡糧食局副局長,五寨堡移民局局長,五寨堡礦務局局長顧世寶發言:“黃軍門,各位同僚,經過五年的發展,五寨堡現有莊田三十處,田地四千頃(四十萬畝),年產糧約九十萬石,產出穩定。八角堡之地,有田地兩千頃,年產糧約二十萬石。還有老營堡之地,有田地三千頃,年產糧約三十五萬石。此為各堡之地的產糧總數……”

當然,顧世寶這里只說些各堡莊田產糧大概,細節的東西,他有專門的文書發到黃來福手中。

“此外,在各堡莊田支出中,五寨堡各莊田共有莊丁九千四百四十六人,每人需月糧五斗,九千余莊丁,年支出糧米需五萬六千六百七十六石。此外還有五寨堡莊田每年的豐收獎,年終獎,約支出糧米三萬余石。另有種子農藥肥料,水利莊田修繕,草料馬料農具耗損等,支出糧米近十五萬石。如此,五寨堡各莊田年支出糧米約二十五萬余石。這其中的支出中,種子農藥肥料是大頭……此外還有八角堡莊田的支出……老營堡莊田的支出……”

眾人都是聽得吸了一口氣,看來大規模生產的支出不小啊,只有黃來福神情平靜,這些支出,都是在他的意料之中,而且比起后世,自己農場的支出還算小了。

黃來福后世曾在網上看過一篇報道,一家有田地八畝,每畝高產小麥一千斤,依市價,再加上國家全年所有補貼,八畝地年收入為四千元。不過扣除種子、化肥、農藥、澆灌、機耕等方面的費用成本后,半年的生產期,一家兩個勞力月收入不到三百元。這還算不錯的了,很多人種了一年的田,到了秋季收獲后算賬,自己收獲寥寥,甚至虧本的都有。

就是因為種子、化肥、農藥的投入越來越大,造成成本越來越高。在國外一些大農場的經營中,年利潤有三成,兩成的,都算是經營不錯的了。不過因為有高投入,才有高收獲,要想保持五寨堡等地莊田的高收成,這種持續的高投入是必要的。五寨堡每年莊田成本才占收入的三成,己經很不錯了。

而由于每年存糧黃來福都是在二十萬石到三十萬石之間,所以余下的糧米,黃來福都是賣于商賈們,每年得到大批的銀子存于庫房中。

不過顧世寶接著報道一個消息引起黃來福等人的關注,就是由于這幾年各莊田中普通使用農藥及肥料,各田地的肥力己是有所下降,造成的惡果是莊田土地板塊,還有需要的肥料更多。

顧世寶問黃來福該怎么辦?黃來福沉吟了一會,肥料的使用,雖然可以提高土地的產量,不過過度使用農藥及化肥的惡果他也是知道的。

由于五寨堡土地眾多,不需要如大明內地一樣的精耕細作。所以黃來福決定采用十八世紀英國的諾福克輪作制。這是一種四區輪種制,即分別種植苜蓿、小麥、蘿卜和大麥,不讓任何耕地休閑。苜蓿可以給小麥準備好土壤。而小麥又可以為蘿卜準備好土壤,蘿卜可以為大麥準備好土壤,大麥又可為苜蓿準備好土壤基礎。類似黃來福搞的生態循環五寨堡大畜場一樣的原理。

這種輪作制,雖然產量沒有大明內地的精耕細作產量高,但還是比較附合五寨堡肥田養地的實際情況的。當下黃來福吩顧世寶,從明年開始,各堡農場中,開始實行這種輪種制。

每堡的農田中,都分為若干區,分別種植紫花苜蓿、蕪菁、小麥、大豆、油菜,蘿卜與大麥等物。利用大豆與紫花苜蓿等豆科類肥田固氮,改良土壤的特性,提高土地的肥力,又可以作為豬羊等物的優良飼料。幾年后,再輪換回來,有效利用土地。以往五寨堡各農場的大豆與紫花苜蓿等物,只是在田間地角種植,怕占用了田地,以后要大規模了。

聽了黃來福的話后,顧世寶大聲地答應了,雖說黃來福從來沒有種過田,不過他對農業的認知是讓顧世寶等人非常佩服的。

接下來顧世寶又匯報各地移民及各堡礦務之事,從萬歷二十一年十一月開始,邊關移民就形成了滾滾的人潮,到了今年年底,這一年多的時間中,己有十幾萬的山西省及外省移民移到了清水河及黃浦川河一帶,為當地土地及農場中,帶去了急需要的人口男丁。

這些人中,有一大半是拖家帶口的各地流民,他們由五寨堡移民局備案,及領取關照執照的商賈們在各地招收帶領,為塞外各個農場所吸收,在當地安心屯種。

余下是到塞外買地的各地民戶或是官員富戶子弟。這些人出塞時,他們需要購買多少田地,需要先到五寨堡移民局負清田畝的購買費用,然后到塞外圈地。然后報告回來,由移民局確認及發給田畝地契。以后這些田地就歸他們世代所有,并且前三年還可以免稅。這造成了大明內地民戶到塞外的圈地潮,有些人自己不能耕種的,就雇傭招募人等前去耕種,成為塞外農場之一。

這些購買塞外土地的費用,成為黃來福一個新的財源,又為他將來的經營塞外,奠定了民眾基礎。當然了,有些邪惡人等,多是官員富戶,他們連這些購買土地的費用都不愿出,言道塞外都是無主之地,憑什么都歸你黃來福所有?

這些人偷偷地出塞,到各地圈占土地。對這些人,黃來福也不客氣,他在老營堡的鎮虜營,除了護衛塞外各農場的安全外,還負責查勘塞外各土地之事。這些人,在私自圈占土地后,都被冒充馬賊的鎮虜營將士砍死。他們的家族得知消息后哭訴,黃來福也沒理會的興趣。

而關于各堡礦務之事,眼下統歸五寨堡礦務局處理。眼下黃來福控制礦產權的有五寨堡,神池堡,老營堡,及寧武關四地。

四地中,除了五寨堡水泥廠,神池堡大煤礦,神池堡大鐵廠,寧武關大煤礦是黃來福參股經營外。余者礦點,各地商賈大豪,都可以申領采礦許可證,在余點開礦,每年需交納多少課稅。每年統一由五寨堡礦務局管理巡視。

不過由于水泥廠污染嚴重,黃來福準備將五寨堡水泥廠關閉,遷移到神池堡去。以后五寨堡不再開礦,就專門經營農業,商業貿易好了。而由于五寨堡水泥廠,神池堡大煤礦,神池堡大鐵廠,寧武關大煤礦實在是這幾地的礦業大鄂,不歸五寨堡礦務局管理。余點就算有一些礦主開礦,每年征得的課稅也不過幾千兩。當然,就算如此,比起其它一些州縣,這成績己經算是很不錯了。

接下來是五寨堡城市管理局局長,五寨堡稅課局大使,水泉營堡稅課局大使何朝勛發言匯報。就五寨堡城市管理方面,還有老營堡,寧武關等地的城市管理規劃中,很自豪地談了一些成績。特別是五寨堡現在有花園軍堡之稱,這與軍門的指導與管理局上下同仁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何朝勛重點匯報五寨堡稅課局這幾年的發展,還有水泉營堡稅課局這些時間的成績。

回到明朝做千戶 第190章 收獲與成本

上一章  |  回到明朝做千戶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