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辛亥大軍閥

第六百五十九章 裝甲洪流(三)

更新時間:2014-04-04  作者:雨天下雨
辛亥大軍閥 第六百五十九章 裝甲洪流(三)
安州東部的山丘土路之上,大片大片的坦克和汽車正在冒著淡淡的白煙向南方駛去,大量T6中型坦克在這條鄉間的土路上艱難的跋涉前進,重達二十噸的車體把道路碾壓的不成樣子。

T6坦克,乃是中國陸軍在整個二十年代乃至未來數年內都會是陸軍的主力坦克,這種在一戰后研發的坦克研發的時間比較早,但是這些年來中國陸軍一直都沒有停止對T6坦克的改進,尤其是問題貧乏的動力系統更是改進多次,多次的大規模改進導致T6坦克存在著多種改進型號,包括T6式原型,T6A,T6B,T6C,T6D等多種,其基本設計雖然沒有更改,但是防護和火力以及動力這三相重要系統都是改過了,換裝了發動機,換裝了新式的坦克炮,陸軍中目前廣泛裝備的乃是T6C為主以及少量的T6D型號,而之前的型號大多也是經過返廠大修改進到了T6C。T6C相對于原型車而言,防護依舊保持二十毫米的垂直裝甲,但是在車體內部改進了彈藥儲存方式以及改進了滅火系統,一定程度上有效的仿制車體內部的彈藥殉爆,火力雖然依舊是57毫米的坦克炮,但是卻極大的改進了火控系統,使得射擊精度更高。相對于防護和火力的改動,實際上改動最大的還是動力系統,T6式坦克的前面幾個型號雖然性能算得上優秀并在1923年中日戰爭中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但是T6式坦克以及T7式坦克卻是暴露出來了極大的動力系統的故障,大量坦克在行軍途中被迫因為拋錨而失去戰斗力。

所以戰后陸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謂是下了極大功夫的,由于國內汽油發動機技術的限制,陸軍被迫花費了大代價特地從美國引進了新式的汽油發動機技術,而新式汽油發動機的技術同樣被應用到了T7式重型坦克的改進上,并繼續發展后成為下一代T8式輕型坦克和T9中型坦克的動力系統。

而全面換裝了發動機之后的T6C型坦克繼續作為中國陸軍的主力坦克而服役,哪怕是1928年T9式坦克開始小規模服役了后,依舊沒能動搖T6式坦克的主力地位,這點從中國陸軍所擁有的T6式坦克的數量上就可以看得出來,截至1930年中日戰爭爆發之際,中國陸軍一共擁有七百余輛T6式坦克,占據了中國現有的近千輛坦克中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而實際上T6式坦克的產量高達一千四百多輛,因為很多1920年前后生產的早期T6式坦克因為性能缺陷而退役了一百多輛,此外1923年在中日以及對俄作戰中也損失了約一百多。另外T6式坦克不但是中國陸軍的主力坦克,同時也是俄羅斯國防軍的主力坦克,俄羅斯國防軍也裝備了大約兩百多輛的T6式坦克。

因為T6式坦克的產量非常高,所以陸軍對T6坦克的改進一直都比較上心,如果不是因為車體內部結構的限制,陸軍都打算把T6式坦克也改成傾斜式裝甲了。

此時,疾馳在朝鮮原野上的中國裝甲部隊的主力就是T6C式中型坦克,其他的還有少量T7重型坦克以及T8輕型坦克,加上大量的半履帶式車輛以及輪式車輛,一起組成了中國裝甲部隊的鋼鐵洪流。

再第十七軍為裝甲部隊打開了缺口通道后,這支鋼鐵洪流如同洪水一樣碾壓了日軍在縱深地區的零星防御,然后極為快速的穿插到了安州和芥川之間,并迅速深入日軍防御縱深約四十多公里的地方。而這個時間,第一裝甲軍的前鋒部隊距離平壤已經不足二十公里,說是朝發暮至也不為過。

中國裝甲部隊的快速突進自然是引起了日軍極大的恐慌,日軍除了從東線以及西線調集兵力試圖阻攔中國的裝甲部隊外,也是加強了平壤地區的防御。要知道上一次中日戰爭期間就是被中國的裝甲部隊從芥川方向突破而直抵平壤,從而造成安州前線奔潰。這個教訓可一直被日軍記在心里,所以這一次戰爭中,日軍并沒有把兵力一股腦的全部填入到了安州和芥川前線,而是以安州、芥川以及平壤一起,構成了一個三角防御圈,加上平壤作為此時日軍在朝鮮作戰的重要防御地點以及大后方,部署的兵力可不少。

日軍一方面在平壤的地區展開防御,另外一方面也是嚴令安州和芥川的部隊進行反攻,試圖讓安州的日軍和芥川的日軍重新取得會和,并切斷第一裝甲軍南下的補給線。

而這也就是為什么安州前線的第十七軍以及第十四軍會遭到日軍大規模反攻的原因。

“這兩天日軍的反攻規模雖然很大,但是第十四軍和第十七軍暫時還是能夠擋下來,安州東北部的缺口已經穩固,而且后續第十四軍的部隊已經陸續跟上去。”沈綱對著地圖向陳敬云解說著目前的朝鮮戰局。

“如果第一裝甲軍的行動快速的話,預計明天就能夠抵達平壤外圍并發起攻擊!”沈綱繼續道:“不過到時候第一裝甲軍也會遭到來自日軍多個方向的火力打擊,后援部隊如果不及時的話也會造成較大的麻煩!”

陳敬云點頭:“那安州那邊呢,現在第一裝甲軍已經成功調動了那么多的日軍部隊,安州那邊什么時候可以拿下來?”

沈綱道:“這個要看戰局的具體發展,日軍雖然抽調了一部分兵力攔截我軍第一裝甲軍,但是在安州方向的日軍依舊不少,保守估計至少有五個師團以上的兵力,而當面的我軍目前只有第十四軍的三個師以及第八軍的一個師,而第八軍的另外兩個師目前還在清川江的北岸。短時間內無法形成對日軍的兵力優勢!”

朝鮮戰事的發展是雙方持續增兵的一個過程,一開始在安州雙方只有一個幾萬人,中國的是第47師,而日`本的是第五師團,然后隨著時間的過程,雙方的兵力慢慢增加,現在平壤、芥川、安州這一片區域日軍至少已經集中了十幾個師團的兵力。而中國部隊也是已經集中了一個裝甲軍,兩個步兵軍的兵力,另外第八軍已經抵達清川江北岸準備投入戰斗。以上三個步兵軍和一個裝甲軍就是中國陸軍在戰前部署在東北一帶的主要機動部隊,雖然東北地區的第二集團軍還有其他的部隊,但是也不能全部抽調到朝鮮來,還得留下一些防守部隊,所以是從國內的其他地區抽調部隊。中國陸軍已經進行了動員,大批的部隊正在國內其他地區通過鐵路運輸奔赴東北,之前部署在河北地區的第六軍已經集合完畢,目前已經抵達鴨綠江的丹東,正準備進入朝鮮投入作戰。

“要形成兵力優勢的話,估計還要三到四天左右!”沈綱如此說著。

陳敬云點頭,對于朝鮮的作戰計劃是他親自批準的,所以對于作戰計劃還是比較了解的,又是說了一陣后,陳敬云道:“參謀部要做好下一步的作戰規劃,另外還要注意彈藥供應的問題。”

沈綱明白陳敬云說的什么,那就是隨著中國陸軍的火力加強,物資的消耗量也是成倍的增加,而后勤部門為了供應朝鮮作戰可是花費了不少的功夫,而且隨著前線參戰部隊越來越多,那么后勤的壓力就會越來越重,現在單單憑借一條朝鮮鐵路要滿足數十萬部隊的后勤供應,難度是非常大的,后勤部的人已經是多次要求前線部隊節省彈藥。

出了陳敬云辦公室后,沈綱也沒有在總統府里有過多的停留,很快就是走出了總統府然后直奔參謀部而去。

一個月前中日戰爭爆發后,現任參謀部總長徐離善上將被陳敬云調往東北擔任第二集團軍總司令一職,而參謀部總長這個位置自然不可能空出來,陳敬云也沒有考慮太多,就直接任命了沈綱為新一任的參謀部總長。

而這說起來,也是沈綱第三次擔任參謀部總長了,沈綱第一次擔任參謀部總長是國內統一戰爭的北伐時期,當時他接任袁方成為了國民軍第三任參謀部總長,當了三年后被調任,由袁方再一次接任為第四任參謀部總長。但是在1920年的時候,沈綱再一次被陳敬云任命為參謀部總長。1923年中日戰爭爆發后,沈綱被調往東北任東北戰區總司令,參謀部總長一職由馬成接任,戰后東北戰區撤銷后沈綱算是功成身退,和其他上將一樣只能擔任國家軍事委員會的中央委員。1927年后馬成從參謀部總長的位置上退下來,然后由徐離善上將接任。

而等戰爭一爆發,陳敬云直接把徐離善派到了東北,任職第二集團軍司令,于是乎陳敬云又把沈綱再一次拉到了參謀部總長的位置上。

中國陸軍的現有體制里頭,參謀部總長表面上是陸軍的一把手,但是軍方的大戰略一般都是陳敬云親自敲定,而在1923年后,中國陸軍中的參謀部作戰次長以及作戰司的越來越重要,參謀部的常務也有參謀部常務次長。所以更多時候參謀部總長就是慢慢變成了類似管家的角色,擔任陳敬云和陸軍之間的溝通橋梁。

相對而言,集團軍司令這個職位就擁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吸引力,雖然說集團軍也歸屬于參謀部指揮,但對于國內的那些上將來說,集團軍司令一職的吸引力要比參謀部總長的吸引力大的多。這個從當年的沈綱從參謀部總長的位置上調任到東北戰區任司令,現在的徐離善也是從參謀部總長的位置上調任到第二集團軍擔任司令。

不多對這些沈綱倒是沒有太大的心思,他自問在國內陸軍的地位已經足夠高了,功勞也足夠大了,雖然他年紀不算大,但是這些年已經是處于隱退的狀態了。其實不但他如此,其他的幾位陸軍大佬除了少數幾個外,大多數人也都是處于隱退的狀態。

雖然大家都沒有明說,但是也都是怕著陳敬云來個兔死走狗烹的,所以當年陳敬云把全部上將級的將領一股腦塞進了國家軍事委員會里,而且大多都是沒有擔任實職的時候,這些軍功顯赫的軍方大佬們都是心里明白,陳敬云這是防著他們,所以一個個平時都是低調的很,一般很少離開南京。

這種低調舉動也正合陳敬云的心意,如果這些軍方大佬們肆無忌憚的頻繁活動,來一個什么擁兵自重的話,他少不得要學學朱元璋的。

這種關系是非常微妙的,一方面陳敬云需要這些軍方大佬們穩定軍隊,同時也需要這些軍方大佬們在關鍵時刻擔任要職,比如現今戰爭期間的幾個集團軍司令位置,除了那幾個軍方上將大佬外,其他人可沒膽子坐下去。另外一方面陳敬云也是時刻防著這些軍方大佬擁兵自重,所以基本上戰事一結束就會立馬把他們又調回南京來。

沈綱對自己被陳敬云重新任命為參謀部總長沒有太大的驚喜和意外,只是覺得,這一次戰爭過后,自己的勛章里頭應該能夠多一枚朝鮮戰爭紀念勛章了吧!

辛亥大軍閥 第六百五十九章 裝甲洪流(三)

上一章  |  辛亥大軍閥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