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平凡的明穿日子

第三百四十七章 談判

更新時間:2014-05-23  作者:寧小釵
平凡的明穿日子 第三百四十七章 談判
不等派往朝鮮國的官吏返回,徐灝便帶著兵馬從虎山長城經過短短大半天的行軍,返回到了后世丹東境內,無視于朝鮮村落,直接越過數百米的冰封河面抵達朝鮮平安道,派出五百騎兵光明正大的直指平壤城。

平壤因為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向來是朝鮮半島最大的門戶重鎮,高麗王朝立國后宣稱:“平壤古都,荒廢雖久,基址尚存以固藩屏,為百世之利云云”,于是大量收留各族百姓,遷徙境內諸州軍民以實之,對外號稱大都護府。

騎在馬上的徐灝覺得很是蛋疼,不怪后世明明小國卻非要自稱大韓民國,這祖上根本就是一個德行。

平壤作為朝鮮西京也有‘柳京’之美譽,高麗時期經過多年經營,平壤很是繁華,城內遍布柳樹,高麗著名詩人鄭知常贊美“紫陌春風細雨過,輕塵不動柳絲斜。”

作為抵御外敵的重鎮,平壤也算是多災多難,先后被契丹、女真、蒙古反復入侵蹂躪。

元朝時期,平壤是遼陽行省之東寧府,隸屬朝廷直接管轄,一直到了1290年,應高麗忠烈王的請求,日暮西山的北元為了拉攏屬國,遂把東寧府歸還給了高麗,但仍為元朝的間接領地,控制著高麗國王。

徐灝沒打算把平壤收回來,有些過于深入朝鮮境內了,起碼暫時沒有,失去了重鎮的朝鮮國絕對不會甘心。

晚上燕軍兵臨通商大城的義州城下,混跡于城內的五十明朝商人隨即強行砍殺守衛,奪取了北門。

幾乎沒有遇到抵抗,數百守軍馬上宣布投降,徐灝騎在馬上對著跪在雪地里的數十個朝鮮官員。居高臨下的冷笑道:“趁宗主國不備,大肆侵占我領土,你等可知罪?”

阿哈出站在一邊冷眼旁觀,暗道威風八面的朝鮮官員見了大明將軍竟猶如奴隸見了主人一樣恭順,倒是見了女真人比惡狼還要兇狠。

從四品的府尹李誠趕忙辯解道:“稟報將軍。下官是奉王命前來收容逃難百姓,設立商市而已,并非是有意侵占。再說此地自古就是我族繁衍生息的故鄉,怎么成了上國土地?”

徐灝冷笑道:“洪武二十年月,李成桂招募五百女真潛渡鴨綠江,欲寇我遼東。阻止先帝在平安道恢復鐵嶺衛,可有此事?”

李誠解釋道:“可是到底沒有設立,而且平安道向來乃我朝土地,望大人明鑒。”

徐灝說道:“漢朝時這里乃四郡之地,爾等的故鄉在最南邊,侵占土地還有理了?我懶得與你爭辯。來人把這些人全部剝皮示眾,他攆回去。”

朝鮮官員一聽臉都綠了,很多人大叫道:“將軍,我等祖上都是漢人,非是兩班貴族。”

“等等。”徐灝揮了下手,想了想吩咐道:“暫且關進大牢里,如果李成桂不給我滿意答復的話。縱火屠城!”

不提李誠失魂落魄的只身而去報信,第二天一早,徐灝親自主持祭拜先人。元朝末年,也是在這寒冷的冬季,曾有四萬紅巾軍為了報復高麗人協助元軍鎮壓起義,踏冰渡過鴨綠江接連攻破了靜州、鐵州、麟州和西京平壤,轉戰千里。因人地生疏缺乏給養,被高麗調集大軍反撲,加上天寒地凍大量軍士被凍傷,使得戰力銳減。最終近乎全軍覆沒,僅有三百人幸免。

來年三月,紅巾軍以戰船七十多艘由海上進攻高麗沿海,但因各種原因失敗了。

為了復仇,十月二十日。十余萬紅巾軍再次渡過了鴨綠江,攻陷四洲之地大敗高麗軍主力,隨后高麗人采取堅壁清野之策。十一月,兩軍在安州會戰,高麗大敗,兩位上將軍戰死,指揮使投降。

由此高麗軍全線潰退,紅巾軍乘勢攻破慈悲嶺,迫使高麗王難逃利川,紅巾軍攻占王京開城,焚其宮殿,很多被土地兼并深受壓迫的農民百姓加入了紅巾軍,據說多達十數萬人之多。

李成桂就是因大破紅巾軍的戰功奠定了日后篡位自立的本錢,將近二十萬紅巾軍的戰死,徐灝不會忘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此時的李氏朝鮮和大明一樣剛剛立國不久,解決了國內土地高度兼并和腐朽的王室貴族,正處于國力蒸蒸日上的全盛時期,因此徐灝不能率軍肆意而為。

明朝的突然出兵對于朝鮮的朝廷震動很大,退位的李成桂已然老邁不復當年神勇,疾病纏身常年遠離漢城在鄉下靜養,歷史上英明神武的世宗李芳遠因政變未遂被殺。

今年二十歲的國主李芳碩遂問計于掌握大權的大臣,外祖父鄭道傳。

鄭道傳說道:“那上朝將軍即是助大王平叛的徐灝,曾有恩于國,近日傳聞燕王屢次大勝官軍,派徐灝帶兵征討遼東,不過一個月就打了下來,期間發生兩起駭人聽聞的屠城,所以依臣之見應該即刻放還境內漢民,如此徐灝自會退兵而去,不然激起了其怒氣,恐怕后果會不堪設想。”

天資聰穎的李芳碩稍微沉吟,欣然道:“那派出使節就以此為條件,解決鐵嶺衛難題,讓明人承諾平安道乃我朝領地,最好要回遼陽以南的所有土地。”

可還未等派出使者,就聽聞明軍已經裹挾了義州城周遭近萬百姓,帶著所有東西退回了鴨綠江以北,只留下一座空空如也的城池。

因徐灝不代表天朝,鄭道傳無奈派遣幾個禮曹官員前往遼陽談判,對于老成持重的臣來說,動兵乃是迫不得已時的最后選項。

徐灝并未走遠,就在河對岸豎立起了安東都督府的招牌,談都不談鐵嶺衛的領土問題,留作日后要挾朝鮮的借口,要求先歸還所有漢民,然后才釋放手的八千朝鮮百姓。

很快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為求息事寧人的朝鮮痛快答應歸還兩萬人,而歷史上永樂朝歸還了一萬五千人。并且承諾提供兩萬人的糧食和種等,倒是死活不給耕牛和其他任何值錢東西,禮曹官員把這人民財產看得比命還重。

朝鮮國也就比遼東富裕一點點,人民生活水準不提也罷。立足未穩的徐灝并不想和朝鮮鬧僵,承諾按照眼下沿著長白山鴨綠江的疆界互不侵擾,互相開放貿易,至于長白山以北的遼闊區域,雙方很有默契的都沒提及。

等到漢民遷徙的時候,徐灝選擇三山海口即后世大連安置兩萬久居朝鮮的漢民。作為承諾全部分給將士們為佃戶,開墾的荒田都算作獎賞,徐灝絲毫沒有迎接同胞回歸故土的覺悟,完全當成了自己的私產。

把這些事都交給于鵬去操心,大連旅順有著遼東最好的天然海港,算是將來的基業重之重。而且距離遼東腹地最遠,和山東隔海相望,不怕有將領反叛。

他自己坐鎮遼陽,命張鑫去營口匯合沐皙的船隊籌備擴大港口和修建船廠等事宜。

返回遼陽后,燕王府派來的將領率三千人進駐了錦州和沈陽,接管了城防。徐灝便開始著手調換遼陽各衛所的千戶百戶,安插自己人接替因戰死或投降空缺出來的大量位置。一點點的逐步掌控遼東。

有了底氣后,下令從軍戶里挑選了一萬青壯年組成遼東軍,命沐皙為指揮使抓緊時間操練士卒,熟悉火器,名義上是準備進關參戰,實則不動聲色的要徹底擺脫燕王府對于自己的控制。

營口位于遼東半島樞,遼河入海口左岸,西臨渤海遼東灣,與葫蘆島隔海相望。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氣候溫和,降水適,光照充足,農耕條件非常優越,乃遼陽府下轄的出海口。好吧以上出是百度!

遼陽府有著徐灝所需要的一切資源。成片成片的原始森林和金銀鐵銅等礦藏,足以養活數百萬人的黑土地,只等著去勘探開發。歷史上的營口是國最早興辦近代工業城市,也是民族工業發祥地之一。

除了建造海船外,在沈陽等地陸續開設內河船廠,道路不暢必須要優先發展河運,以節省人力物力。

徐灝準備派馬和等王府官吏跟隨阿哈出遠赴黑龍江和松花江一帶,繪制地圖和詳細河道,招撫各族。

東北有著久的航運歷史,從先秦到遼金時期,水運的活動范圍逐年擴大。

兩江流域有著長達兩千多公里的天然河道,而且可以興修水利灌溉附近農田。徐灝認為只要能保證和平安定,甚至無需官府動員,有的是漢人會源源不斷的前來冒險,到時賣給火槍自衛,為了安居樂業不愁漢人會一直往北往北再往北,直到遷徙到無法生存的地域為止。

歷史上就是如此,哪怕滿清頒布流民歸還令,也未能阻止生活所迫的華北大批漢族農民流入吉林黑龍江一帶,更別提后世轟轟烈烈的闖關東了。

徐灝對著馬和說道:“你要找到元朝曾征服過的骨嵬人,就在大海對岸有個非常大的大海島,骨嵬人在兩岸有居住地,要想辦法招降他們,此外海島上還有其他民族生存,好像叫做阿伊努人。”

博覽群書的馬和笑道:“此事不難,前朝曾派萬人軍隊,船千艘攻打過骨嵬人,此后連年交戰,骨嵬王善奴遣人請求歸降,成為開元路的治下邊地。有了前例應該不難打交道,我多帶些茶鐵器等。對了,據記載那一帶的吉里迷人善于造船,可以招撫聘為船工。”

徐灝笑道:“都依著你,等到了我在地圖上畫的長春,那里有敵我不明的部落,要事事聽從阿哈出的,到時自有猛哥帖木兒等女真人趕來一路保護你,但還是要小心謹慎。”

當下徐灝親自送別鄭和帶領的三百人探險團隊,帶著輕舟等物資朝著女真人世代繁衍的地區以及令后世的庫頁島前進。

平凡的明穿日子 第三百四十七章 談判

上一章  |  平凡的明穿日子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