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風流 第521章 藍圖末筆
對北庭的戰后處理,相當簡單,因為已有前例可循。他們的可汗欲谷設,被秦慕白送往了長安,效仿吐蕃的贊普棄宗弄贊,去做個太平郡王,從此再無重返西域的可能。
或許,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前例,欲谷設與泥熟啜才“敢”投降——大唐善待戰俘,顯然是打消了他們的最后顧慮。面對不可戰勝的關西軍,在種族夷滅國家消亡與安渡余生歸順大唐之間,北庭突厥人選擇了后者。
但是對于大漠梟雄泥熟啜,關西軍軍中有一股很高的呼聲要將他“正法”,以告慰秦叔寶在天之靈。而且泥熟啜也主動向秦慕白請死,薄布恃勤與欲谷設等人又一同求情,搞得秦慕白有些為難。
強龍難壓地頭蛇,但如果有地頭蛇幫忙,那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原本秦慕白還想現在用一用泥熟啜這個人,但眼前他的身份實在是太過敏感,只得暫且作罷。于是秦慕白安排他“托病不出”暫且回家養老,并派了一些人專程保護他。
與欲谷設及泥熟啜一同投降的還有二十多萬軍隊。這支軍隊,良莠不齊,多半是臨時拼湊強行征募而來的各部族平民子弟。秦慕白將其中一半的人放歸家園讓他們與家人團聚,贏得了一片喝彩與贊美之聲。在余下的軍丁之中,秦慕白擇優錄選了五萬精壯編入關西軍騎兵隊中,使得自己麾下的隊伍進一步壯大。
雖然秦慕白等人已經盡可能的抓緊時間,但接手弓月城以及收編降兵這些善后事宜,也足足進行了十日有余。此時,派往康國的信使也走了一個往返,秦慕白與蘇定方取得了聯系,便得知了蘇定方在薩姆河的戰況。
早在月余之前,蘇定方率軍前往薩姆河駐防,以抵御隨時可能入侵的大食人。一直在河岸西側等候內應消息的大食統帥努爾曼,雖以戰風彪悍用兵果斷而聞名,但面對從未踏足的西域土地,他顯然是比較謹慎。在得知東岸的康國大舉增兵、又未得到內應的可靠消息之前,努爾曼一直按兵不動,在西岸駐兵觀望。
薩姆河是位于康國北方的一條河流,是整個西域對西方的一道天然屏障。康國常年在此駐軍并修筑了許多軍港防務。就算康國的軍隊一向十分孬種,但努爾曼帶著一群旱鴨子想要從水路上強力突破殺入西域,也并不容易。因此努爾曼才苦心孤詣的在康國培養內線,以求里應外合踏足西域。
現在內應沒了消息,東岸卻斗然增兵十余萬,努爾曼查覺到了顯然是情況有變。現在,他只能選擇退兵,或者是強行攻關突破薩姆河。但他對對方的統帥、兵力與布防情況已經不再了解了,這讓他十分的猶豫。
于是,努爾曼駐兵觀望猶豫不決,蘇定方按兵不動固守防線。雙方在薩姆河兩岸僵持了一個多月,居然一箭未發一兵未動,如同兩頭兇猛的野獸在搏殺之前,都在蘊勢觀望,以求一擊得果。
得知這個情況以后,秦慕白心中稍稍安穩了一些。此前他一直擔心,兵力懸殊又異地作戰不知對方深淺的蘇定方,很難抗得住阿拉伯戰神努爾曼,更加讓他擔心的是武媚娘的安危。
現在,既然已經平滅北庭掃除后患,秦慕白便可以放心大膽的前往康國了。但這并不代表弓月城這邊的事情已經完結。
西突厥南北二庭,是西域的兩股最龐大勢力,二者一邊相互較勁,一邊在西域經營勢力藍圖。他們的麾下,網羅了大量的西域小國與部落。現在,南庭已經毫無疑問成了大唐的附庸,北庭初定,秦慕白必須在這時候拿出一個可行的方案,對其他的小國與部族進行招降與安撫。
這些工作,秦慕白將它交給了南庭的可汗薄布恃勤。
秦慕白將他請到弓月城,跟他說,自己會上表朝廷,表述南庭幫助大唐平定北庭征服西域的“功勞”,請準大唐皇帝陛下封薄布恃勤為第一任“北庭都督府”的都督。
也就是說,秦慕白除了將會把安西大都護府安置在弓月城,還會在轄下安置一個專門管理南北二庭善后事宜的“都督府”。這樣一來,土生土長的汗王薄布恃勤,就成了大唐的屬官,成了秦慕白手下的“部門經理”。
讓薄布恃勤這位突厥的汗王來處理突厥人的事情,再合適不過了。
薄布恃勤一直心慕大唐,南庭也一直與大唐通好。能夠做到大唐的“都督”將來還有可能因功授爵,他歡喜還來不及,因此滿口答應了。
后來秦慕白聽說,薄布恃勤上任后所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泥熟啜給請了來。具體用了什么法子,秦慕白不清楚也沒去問,總之,曾經的大漠梟雄泥熟啜,現在已經成了“部門經理”手下的“打工仔”。
按照秦慕白的打算,只等奏表到達朝廷,接下來的幾年里,原本歸屬于南北二庭的西域土地,就將劃分為大唐的州縣。那也就意味著,從此以往西域不會再有突厥可汗與南北二庭的牙帳存在,只有大唐的封疆大吏與州縣城池。
弓月城一戰,薛仁貴威震敵膽,秦慕白兵不血刃,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大唐從高昌國開始,往西域拓疆千里,徹底解決了西突厥這一股盤踞在西域的最強大勢力。按照秦慕白的話說,從此,大唐將在西域“只手遮天”了。
秦慕白留給薄布恃勤十余萬大軍坐守弓月城,并留下了薛仁貴這位突厥人眼中的“戰神”,輔助他料理善后。然后,秦慕白自己親率二十余萬大軍,以宇文洪泰為先鋒,向昭武九姓的宗主國——康居國,全速挺進!
從歷史淵源上講,昭武九姓是大月氏的后裔,后來又與匈奴、粟特人混血,從來就不隸屬中原也不同于中華民族。按照秦慕白心中的構想,西突厥南北二庭這樣的國家與部族,向來與大唐為敵,是一定要對它進行征服與融合的。而大月氏后裔與粟特人,從歷史淵源與地域種族上講,都不適合對他進行征服與融合,只能用為鄰邦與輔翼。
這里面不存在軍事難度的問題,而是涉及到大唐的國際形象與對外國策。征討西突厥,大唐是吊民伐罪師出有名;平定南北二庭對其進行民族融合,是受到南庭友盟的邀請發兵,最后大唐幫助南庭統一了西突厥全土,薄布恃勤“主動”愿意投效大唐。這些都說得通,在情在理。
大月氏后裔的昭武九國歷來就自成國體獨居一方,與大唐素無瓜葛。如果對昭武九國也采取征服與融合的手段,那大唐就將被指為“侵略者”。現在,秦慕白出兵的名義,也是出于康居國王的“邀請”,前去幫助友好鄰邦對抗即將入侵的大食國。
雖然秦慕白并未收到什么所謂的“邀請函”,但有主管康國軍事與外交的首輔大臣武媚娘在,秦慕白與她之間的這層關系,就是請函。
很早以前李世民和秦慕白商議西域大計時就說起過,西域這地方,邦國種族林立,宗教繁雜信仰不一。因此要處理西域問題,軍事并非首要,外交最需謹慎。在君臣二人構建西域藍圖之時,不約而同的認定了一個原則,外交安撫為上,軍事征伐為下。像高昌國這一類與漢民族淵源頗深的小國,可以放心大膽的對其進行征服、勸降與安撫融合;對西突厥這樣的宿敵對手,務必要進行強有力的軍事打擊,處理方案與吐蕃類似;而對于康居國、大宛這樣的昭武九國,可以與他們建立睦鄰友好的外交關系,尊重并保留他們的國家獨立與民族完整,讓他們成為大唐在西域的左臂右臂,與對西方阿拉伯世界的第一道屏障。
秦慕白來自于21世紀,對國際外交的認知自然是超越大唐朝代的人。但李世民也能有這樣清醒的認識,秦慕白不得不對他十分佩服。李世民,他雄武英明,但并不好大喜功妄加指責自尊大。他清楚的知道“雙拳難敵四手”與“知足常樂”的道理。不管大唐如何強大,中原畢竟是一個以九州內陸農耕為基礎的國家。在他有生之年能夠盡可能的對外開疆拓土,這當然是好事。但如果一味的對外進行軍事擴張,事及必反,勢必應了那句“國雖大,好戰必亡”。
因此,李世民劃定的西域藍圖,就以蔥嶺為界,與大食及西方諸國分山而治。而在蔥嶺以東,務必還需要另外一個國家,作為大唐的友好鄰邦來輔佐對抗大食。這樣,既有一個軍事緩沖地帶,大唐又能最大程度的謀取絲稠之路上的巨大商業利潤。
一舉數得!
而這樣計算來,以經商為主業的昭武九國,無疑是大唐最佳的西域“合作伙伴”。
這就是,李世民與秦慕白所一同勾畫的西域藍圖。
秦慕白就按照這個藍圖一筆一筆的勾畫過來。
現在,他已經站在了康居國的國都,薩末建城之前。準備開始勾畫,整副藍圖的最后一筆。
“這就是后世所稱的薩馬爾罕城!——真是一座華麗而唯美的城池!”連秦慕白,也發出了這樣的驚嘆。
長安風流 第521章 藍圖末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