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電力強國 491 儀式感
“我見的人多,他肯定不簡單,張逸夫也沒必要帶華北局的同事來這個鑒定會,這不找事兒呢么?”方思綺瞇眼望著另一端的賈巒松,“再者說,他聽到你質問張逸夫為什么不坐在主席臺上的時候,表情也很平靜。”
“就是反應慢或者裝深沉罷了,這個年齡的孩子都這樣。”華長青依然不以為意,“還是關心咱們該關心的事情吧,恒電的這個產品怎樣都無所謂,我們要觀察學會對自動化的態度和扶植力度,畢竟我們產品的鑒定也就是早晚的事。”
“你對這個產品就沒有任何興趣么?”方思綺又問道。
“微機保護國外已經開始普及了,美國中學畢業的電工都會操作,沒什么新鮮的。”
“可這次是國內自主研發啊,多少院校都沒搞出來呢。”
“拭目以待,看看他們能做到什么程度。”
聊天的功夫,主要人物已一一登臺。
主席臺上最中央的,自然是那位傳奇人物,中國繼保的奠基人,李明和教授,他是繼電保護專委會主任委員,同時也受學會委托擔任本次產品鑒定評審委員會主任。李教授戴著一副黑框眼鏡,頭發已經所剩不多,無論是動作還是表情上,都沒有鄒世亮的那種老而彌堅,也沒有岳云鶴的那種仙風道骨,怎么看都是一位普通的,固執的老學者。
確實,搞不同專業的人,性格上也必然有所不同,繼保專業沒那么多天馬行空的東西,也沒那么多想象力,要的就是穩定。穩定,和穩定,就是要在對邏輯不斷的梳理中一點點提升。要在一次次試驗后更加穩定,巨大的計算量與枯燥的邏輯好像已經耗盡了這位老人的精力。
位列他左右的是兩位專委會的副主任委員。他們同是電力部和電科院繼保方面的重要領導,再旁邊才是恒電的主研人員陳延睿。
就像張逸夫要向賈巒松介紹一樣,方思綺也在不斷地向華長青介紹,對于各色人等的記憶力她簡直是反人類的,在介紹到陳延睿的時候強調說道:“這個人現在是恒電的老總之一,從前是北方電院的教授,原先都是他鑒定別人,現在輪到他被鑒定了。”
“等等。他也是繼保專委會的人?”
“不是,他是電力系統自動化專委會的,曾經做過主任委員,前幾年換屆的時候才交給電科院的人。”方思綺不忘提點道,“搞自動化項目的鑒定,逃不過他,雖然他現在不是主任委員了,但影響力依然相當大。”
華長青驚問道:“可以這樣么?企業的人也可以當鑒定委員么?”
一個競爭對手的人來鑒定自己的產品,在美國資本體制中浸淫多年的華長青深知這意味著什么。
“暫時沒有這方面的明確規定,畢竟這么多企業出現。也只是這兩年的事情。”
“這件事我還沒聽說過,也就是說如果這個規矩不變的話。”華長青的眼力和思維自然不差,很快悟到了其中的關鍵點。“作為企業,勢必要爭奪專委會里的席位了。就像美國兩黨爭議員席位一樣。”
“這個……我還說不清,畢竟現在也沒有幾個企業,更別提有資歷進專委會的人員了。”
“很快,像陳延睿這種人會越來越多,我們要注意這一點。”
“沒關系,科電的班子主要是電科院的,不少人都是學會的會員。”
“我呢?我可以進學會么?”
“這我不知道,但你是美國什么學會的人吧?”
“是的。我是美國電子電機工程師學會,高級會員。”
“你可以放棄那個么?”
“怎么可能?那個學會比這個學會高端太多了。”華長青一副難以理解的表情。
“好吧……”方思綺嘆了口氣。這家伙明明很明白,卻又堅持一些沒有意義的東西。
會議主持人是專委會的副主任。電科院的一位處長,高級工程師,他就此對著麥克風宣布,關于恒電epr866a線路微機保護鑒定會,正式開始。
項目主研陳延睿開始介紹研發過程、技術創新、產品介紹……,大家邊看邊聽,就像賈巒松說的,這更像是一個發布會。
“感謝電機工程學會,感謝各位領導同仁給予我們的信任,下面由我對產品進行基本的說明。”陳延睿首先沖臺下揮了揮手,“為了更直觀一些,辛苦我的同事將樣品送上臺。”
會場最后面的兩位技術員會意,就此抬起了866a的樣機,一路搬到臺上,緩緩放下。
這臺樣機大概相當于一臺20寸電視機的大小,由米色的金屬外殼包裝,正中央有一個不大的電子面板,顯示基本參數,旁邊有三個指示燈,下面有個小鍵盤,用于操作,對于見識過未來的張逸夫來說,它顯得太笨重,太落后了,既沒有小巧漂亮的外殼,也沒有清爽的人機交互界面。
但對于在場大多數人來說,它卻是如此精致,難以想象這里面是怎樣的芯片與軟件。
這個場景也是張逸夫刻意設計的,不要讓參會者會前看見樣機,不要一直講枯燥的數據,也不要一直對著試驗報告討論,要有這么一個閃亮登場的儀式,要讓大家意識到這個產品的偉大。
“諸位,在談產品之前,我想簡單聊聊我國繼電保護發展。”陳延睿完全不需要稿子,侃侃而談,“建國后,我國繼電保護學科從無到有,用了10年的時間學習,消化,吸收,掌握了這個學科,建立起了自己的隊伍。之后在主任委員李明和教授的帶領下,我國的繼電保護事業逐漸與國際接軌,設備制造也逐漸跟上來,其中最重要的里程碑無疑是李明和教授與蘇南自動化研究院的合作,我們終于在80年代達成了真正的技術突破,結束了500kv線路保護依賴進口的時代。”
“而后在李明和教授的帶領下。我們在集成電路保護方向也接連告捷,完整的系列產品逐漸開始取代傳統晶體管產品,一代代的技術突破。使我國繼電保護節節攀升。”
“也就是大約十年前吧,我第一次聽說了微機保護這個東西。當時我還在北方電院,是一位學校出去交流的教授提起的,他說我們還在搞集成電路的時候,國外已經開始微機化了,我就問他什么是微機保護,他解釋了很久我也沒法理解,最后我就記住了這么一句話特別復雜高效的集成電路,我們可以在芯片內進行邏輯判斷。而不是在電路上。”
“我當時就納悶,再復雜不也是集成電路么?你出了兩年國,回來裝什么大尾巴狼?”
聽聞此言,不少人都笑了起來,陳延睿用一種自嘲的方式,聊了聊自己當年的無知,誰又不是從無知過來的呢?計算機從無到有,剛出現在國內時可是相當高端的配置,只存在于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的專門機房里,想上機必須申請、排隊、換白大褂。還要限制使用時間。再看現在,在場不少人工作都要圍繞著這個新鮮玩意兒,誰又能想到當年一個“特別復雜高效的電路”會成為現在乃至未來幾十年的主流呢?
陳延睿待大家笑過。輕松下來后,才繼續說道:“當時,這位教授就跟我提,說微機保護前景非常好,希望能爭取經費做研究,我問需要多少,他說至少50萬。我當時就驚了,那可是80年左右,50萬?得是國家的一級項目才能得到這么大筆的經費。而這位教授要搞的東西,我們沒人理解。都當是他自說自話有前景罷了。也是,當時接觸學校研究室里的微機都是要排隊的。你申請半天,不一定能摸幾個小時,這會兒突然有人告訴你,要把機房里嬌貴的寶貝放到發電廠變電站當繼電保護用,有誰會相信吶。”
又是一陣哄笑過后,陳延睿道出了遺憾的事情:“最終,他沒爭取到經費,不久后就辭去了學校的職務,去了美國,微機保護這個東西,也在我心中埋下了根子。”
陳延睿在臺上說著,下面華長青已經樂呵起來:“我知道是誰了,這個人在美國已經把企業搞起來了,我還跟他打過交道。”
張逸夫在旁邊咽了口吐沫,這位大哥就踏實在美國混吧,多謝您讓了口飯給小的。
臺上陳延睿卻并未指名道姓,繼續說道:“后來,等我見識到了真正的微機,我才意識到‘特別復雜高效的集成電路’這個比喻,是多么的不恰當!它根本不是集成電路!”
臺下響起了更大的笑聲,不少人都鼓起掌來,老陳去了企業以后,這幽默感也上升不少啊,整個人性格都解放了。
“從那時起,我們才真正認識到了微機的強大,不僅是電院,菁華、天大、科大、交大,隨著一臺臺微機的引進,我們才真正鬧明白了微機保護究竟是一個什么形態,我們才真正得到了研發環境,這時我才意識到,幾年前那位教授提出的方向,是何等的正確,如果他當時講明白一些,再堅持一下,我可能早就支持他了,就算經費批不下來,我們砸鍋賣鐵自己干都沒問題!”(
ps:關于微機保護,還是需要簡單提兩句,現實中在80年代中期我們就已經拿出成熟產品了,一位留洋教授在國外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并拒絕對方的盛情挽留,選擇回大學任教,而后他幾乎單槍匹馬在實驗室中創造了中國微機保護。到90年代,實際上已經開始進入了穩定時期,大舉推行,涌現了一批出色的科研人員和企業家。時至今日,我國的微機保護和自動化已經是絕對的國際領先水準,感謝在那個時代敢于放下鐵飯碗,書寫傳奇的老師們,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這部分歷史,里面充滿了澎湃的事跡和傳奇人物。
而作為小說,肯定是不能真的去聊他們的,里面的所有人物皆是虛構,即便是似曾相識的歷史,其走向也因主角的出現而產生微妙變化,直至相去千里。
好好的故事進行著,突然聊這些肯定會影響到閱讀代入感,但出于對前輩老師們的尊重,理應在此點明書中的這段歷史與現實中的不同,我們的腳步和創新能力,比書中敘述的更快。
再閑聊一句,齊橙齊大教授的《材料帝國》出實體書了,同志們這才發現他是大學教授!正牌北師大教授哦!!教授推過我的書!哈哈哈!
最后,國際慣例,給您添蘑菇啦!
超級電力強國 491 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