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之北洋崛起 第三十三章 謀權
1905年初巴塘事件爆發,這個對于后世的馬元亮根本不知道。而他現卻了解到這又是一件有英國影子的暴亂事件。但是也可以說滿清官員也有應對不當的原因。
提督馬維騏帶帶提標五營進剿,這時陳宦也跟著一起就處理巴塘事件。
馬元亮也不屑這個時候拿出準備好的證據。
“德明!最近過的怎么樣,工程心不辛苦”。1905年春,馬元亮出現在成渝鐵路工地,他面前就是一個位在庚子國變時他收攏來得鐵路學堂的學生,郭奎永成渝鐵路助理工程師。
“謝大人關心,工程不辛苦,就是感覺自己學的不夠。當時戰亂書也沒讀完,要不現在能更好的發揮出來”。
“呵呵!沒事慢慢學,以后咱們四川也要辦鐵路學校,要多和德國人學習,等以后學有小成我送你們去留洋,咱么國家落后呀,以后都靠你們了”。
馬元亮老氣橫秋的安慰著。這時他發現郭德名腳長穿的布鞋,盡然漏著一個大母腳趾。
“公司沒給你們發膠鞋嗎”?
馬元亮臉陰沉下來,自己辦企業絕對不能辦成衙門,如果有些人連著些后勤之物都敢貪污挪用他可不介意少那么幾個人。畢竟這不是法治的后世,這里全憑自己的意志為主。
“不!啊!發了,我有點舍不得穿,所以就。。。”郭德名臉有些發熱。
“呵呵!放心穿,以后每年都有兩雙”馬元亮拍了拍他得肩膀。
馬元亮來自后世,深知物資供應對軍隊的重要性,對于清末這種半封建辦近代的軍隊,他也沒有辦法,只能做到盡量用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畢竟這幫人是為自己賣命的。
這膠鞋就是其中以一種,除了像美國購買了一批外,又用德國人的鐵路貸款又把自己的綦江鐵廠擴大了一倍,而且又與從美國洋行合資的形式,那里訂購了一套硫化橡膠生產裝備和膠鞋的壓膜設備。
其實這個東西并沒有什么科技含量,但是美國人硬是以專利的方式白白占去了30的股份,要不這些設備馬元亮也搞不到。
鐵路的建設非常之快,四川畢竟是人口大省。光從布政使司那里在籍的就有5000多萬人,人力充足,幾萬勞力奮戰在鐵路線上,按照規劃,成渝路明年中期就能通車,這也是川漢路最好修的一段。除了歸宜段地形復雜修建難度太大外,渝歸路也就是橋梁施工是個麻煩。
“大人,與美國人談下來了,二少爺電報”。
胡中山恭謹站在馬元亮的身側,而馬元亮正在奮筆疾書。
“念吧!我聽聽”
馬元亮并沒有停下筆,不時還要思考一下。
“與美國昌達洋行簽訂,有美國出資及技術,我方出勞力及土地建立興業成都及重慶自來和電燈公司,我方持有股份55美方占有股份45。我方特許其經營二十五年,二十五年后經營權歸還我方,有我方經營時利潤按股份分紅”。
“哦!這么說二十五年內我沒一分錢都沒賺,還要搭上土地和修建人力的成本,而且這個昌達洋行我怎么沒聽說過”。
馬元亮無語了,這自己二哥就談出來這么一個東西,自己可能還要賠上不少。
“這個洋行是美國公使找來的,而且史密特領事也在里面有參與,美國方面也保證興業電燈自來水公司建立的火電站向我方的天府煤礦采購”
“這幫美國投機客,告訴美國人一定要保證資本充足如果他建不起來,我介意親自管理這家公司”。
馬元亮說得不錯,確實是美國人見到這里有利可圖,而且是大利。由于美國在20世紀初忙于國內爆發式的發展,所以在華的各個美國洋行貿易,已經被英國占領了更多的份額。這也導致美國公使等人找不到很好的美國洋行辦理此事。但是馬元亮也是白操心,美國公使等人已經和花旗銀行獲得資金辦理成都與重慶的電燈自來水業務。這個時候的美國比后世在大陸時的國民政府的腐敗程度,不遑多讓。
苛刻的要求帶來的極大的回報,一個月后美國公使高調的宣布支持馬元亮的川漢鐵路建設,而他向國內銀行家們卻拋出了更有可行性的成寶路建設計劃。而馬元亮私人雇傭的美國地址工程師和勘測人員也開始向攀西挺近。
陳宦剛剛從巴塘回來,就被錫良叫的到了總督府。
“陳宦你的新軍編練的怎么樣了”。
錫良不動聲色的看著陳宦,因為他今天早上接到了一封,湖廣方面的來信。呂大森等人起義失敗后查處亂黨文件時發現的一條重要線索,陳宦在入幕自己之前盡然與這些亂黨會過面而起偶有聯系,這叫錫良不得不防。
這也是馬元亮通過自己大哥在湖北為官,偽造的證據。胡重山確實查出陳宦與民黨有來往,但是沒有什么具體的證據。要想絆倒陳宦就必須有確鑿的證據,而且現在陳宦也中規中矩的,以馬元亮后世的記憶來看,這個陳宦也是個革命投機者。并非真實的革命黨人,所以假冒的證據并不涉及到謀反,要是做的太過了,估計會引起錫良的懷疑。最好的結果也就是在在錫良心中埋下一根刺,直到他發芽為止。
“卑職已經編練成四川新軍10營,只是現在這軍械還有不足希望大人調撥”
陳宦可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以為是錫良對這新軍編練之事感到比較著急。畢竟這川滇鐵路公司辦理后,路還沒看見一個影子但是這個銅元局與新軍擴編都開始了,軍械也都調撥的比較充足。而錫良為了緩和法國領事的關系,這法國山炮也是沒少買。
“恩!你與程文葆各領五營,分為兩路,程文葆駐防成都,你就駐防到城外鳳凰山吧”
錫良,已經對陳宦起了戒心。但是還要考驗他一段時間。時間長了總能發現點蛛絲馬跡的。
7月,四川武備學堂停辦改為陸軍小學由馬元亮任堂長,川督錫良開辦四川陸軍弁目隊,陳宦任隊長兼常備軍統領。
“二哥,你看家里資金有沒有富裕,咱們也可以開一個現代的工業學校。大學咱們辦不起。不如開個專科學校。以培養技術工人,和初級技術人員為主”。
馬元亮自從當上陸軍小學堂堂長之后,也開始重視起教育來了。畢竟百年樹人,而且現在自己這幫兄弟們衷心是夠了,但是多是些封建腦袋,不是說他們多么忠君愛國。而是他們對于自己有點封建般的迂衷。
對于這點是不想看到的,自從去年四川派出7名去日本士官學校留學的學生,馬元亮以前也派去了幾個人,這些都是他為民黨準備暗棋,但是這個幾個人也是文化差了一些雖然和興中會打得火熱,但是是火候差了點還在成城學校呆著哪。
“哦!你這個主意倒是不錯,但是那里找老師呀,回國的那些留洋生都是朝廷的寶貝。能來咱們這里的不多。錢倒是還比較寬裕,實在不行還可以找些士紳募集一下。我這里能拿出10余萬兩”。
“我在拿出10萬兩,這樣就有20萬兩估計差不多了。可以給各地大學堂和中學開高新去哪里挖人,還有叫咱們各廠的外國工程師技工也可以做老師,可以這些人額外的補貼。在找魏司叫他幫聯系幾名真的大學教師主要是機械,冶金,土木方面的老師。不用太多十名以內,要不咱們也負擔不起”。
“好!我一會就去聯系魏司領事。這學校叫什么名字,辦在哪里,我們都招一些什么樣學生”。馬元起可以說對自己這個三弟是言聽計從的。
“辦在成都吧,畢竟重慶有洋務學堂。學堂分為中專部和高專部,中專部可以多招收一些有一定文字基礎的貧苦學生學制四年,一年為西洋基礎科學,叫他們在咱們的工廠半工半讀,或者簽訂一個五年或者十年的長期合同。而高專學制三年對全國招生,對于貧苦學生同樣辦理。這個學校就叫成都高等工業專科學校吧”
馬元亮終于邁出了對自己祖國有建設性的第一步,他以前的作為在后世就可以說是完全的賣國。而以馬元亮為首的西南軍閥集團的教育工作也從這里開始。
“起立敬禮”。在軍法兵的接近于吼叫的聲音中各個軍官開始起立敬禮。這個是一個大禮堂,可以說這個三層禮堂是成都附近最近代化的建筑。紅磚水泥的墻面灰瓦鋪頂。一層是禮堂,可以開會,也可以看默片。二層是一個小舞廳和一些近代室內游戲項目,而三層一個小禮堂和一個大會議室,這里也有個名字叫四川團練巡防軍官俱樂部。
一層到二層是對德國專家和馬元亮所各辦產業技術人員開放的,以便這些人在閑暇時有近代娛樂項目可以消遣,但是說是對他們開放其實來得人并不多。
而現在眾人所在的第三層,正在上演著這個時空的一件歷史事件。
“看看吧!大家有什么意見,可以提出來如果合理我認為可以修改”。
待軍法兵把一份份文件,發放到馬元亮嫡系手下的手中時,馬元亮又開始了他民主會議進程,雖然每次都不太成功。
《中華復興會章程》這個以19世紀后期德國,國家社會主義為基礎,里面夾雜了很多后世馬元亮看到一些法律法規,還有一些他自己胡編亂造的東西,形成的一份政黨黨章。
其中提出推翻皇權,建立共和,民族融合,普及教育,改良地權,發展工業,振興中華的主張,可以說這個與馬上就要出現的SAN民主義,相對來說并不激進。因為SAN民主義在工業生產上帶有特別明顯的自由資產階級烙印,而農業生產上卻有點一廂情愿的味道。
馬元亮這個《中華復興會章程》明確的提出了,民主的建立政府,以國家社會化的方式整合小的手工業生產者,使得他們進行合作生產,國家進行統購統銷。對于大工業,國家用減免稅收等方式發展自由的商品貿易。但是也強制的提出在經濟危機情況下的國家干預等辦法。并且提出很多諸如國家建立重型工業在走向正軌后交由私人或者集體進行私有化改造等。
并且提出以后世勞動法為樣本,又參考了歐美一些列強的勞工法律。提出了十小時工作制禁止童工等。而與工業不同的農業則以后世臺灣地區土地改良的辦法如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來進行。
而與工業不同的是,農業實施辦法盡然提出了,明確的時間表。其中提出至1913年全川地區必須完成,對于川邊地區部分執行。這也是馬元亮根據后世的經驗,要想象臺灣那樣不流血是不行的。只能借用19101913這個動亂時間來完成。而與其對應的教育篇,公務員,教師,軍人等社會保障也寫近其中。
可以說這個東西說是黨章,更像是一個法律條文。完全都是馬元亮異想出來的。
光瀏覽這些,這幫人就看了一上午,對于這些軍人來說簡直就是遭罪。而張志翔卻是看出了些門道。
而為了完成以上計劃,馬元亮下午又下發一份文件
《四川軍人實業公司章程》簡稱《川業公司》
當眾人強提精神看著的時候,閱讀能力比較強的都已經把文件翻到了后面,眾人的眼睛也盡然亮了起來。
“這個章程,是我名下的所有產業。我知道您很多都是隨我投過北洋軍的,現在的地位與職位也多很高,也都頗有積蓄。但是我還是要把這個公司的紅利分給你們,以后凡是官佐按供職時間和軍銜每年的年末發給你們一些錢。上午你們也看了,我那個中華復興會章程即使咱們以后取得政權,在工業和社會保障方面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這個并不能解決大家的燃眉之急切。這錢可能每年發的不多,因為公司還要擴大,只要公司逐漸壯大大家的錢也會越來越多。
你們分紅中一部分存在我這里,在你們中有人離開我們這團體的時候,我會連本帶利都返給你。如果你們都坐滿退休,只要這個集體還在公司還在,這也將是你們退休,傷殘,戰死的保障”。
馬元亮這知道個年月不是有信仰就行的,信仰堅定的都戰死了,剩下就是升官發財的了。所以為更好的掌控手下這點武力。不惜把手中的產業全部分出去,畢竟軍官還是少數。對于以后的職業士官與士兵,他打算和公務員,教師一起納入政府費用負擔中解決一部分,還有川業公司也能解決一部分。
最起碼要做到戰死的不寒心,傷殘的有飯吃,退役的有工作。
民國之北洋崛起 第三十三章 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