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280 解職
古德里安這回是猜錯了,紅軍的增援部隊不是在半路上,而是已經到了。首先抵達庫爾斯克的是兩支部隊,一只是紅軍第47機械化軍的第58坦克師,第二只是第76步兵軍的第197師。當然,咱們這一章要說的不是這兩個師,因為在他們前面,kgb的空中突擊旅才是最早抵達戰場的部隊。
因為航程和載重的限制,紅軍的直升機群并不能一口氣從普里盧基直飛庫爾斯克。而且為了保證安全,機群還必須避開被德軍占領的科諾托普和蘇梅,所以最后能選擇的航線就是先向西飛到哈爾科夫,然后從哈爾科夫往庫爾斯克飛。
這一路上,每隔一百五十公里就設置一個加油場站,用空中蛙跳的方式一步步的往庫爾斯克靠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如此規模的行動中,紅軍的直升機群竟然沒有出現一例惡故,除了期間因為暴風雪耽誤了一點時間外,整個空中突擊部隊從普里盧基飛抵庫爾斯克可以說是神速。
而且不同于空投的傘兵,他們集合和收攏裝備需要大量的時間,而空中突擊旅幾乎是下了直升機就可以立刻投入戰斗,這種效率真心是高不少。
正是因為空中突擊旅的高效率,讓圖哈切夫斯基、葉戈羅夫和烏博列維奇等高級將領下定了決心每個集團軍都應該配置一個空中突擊旅!
這個規模可是不小,要知道紅軍現在可是有四十多個集團軍了,如果每個集團軍都配置一個空中突擊旅,這可就是四十多個空中突擊旅,簡直能嚇尿人哈!
好在李曉峰還沒有沖昏頭腦,陸航的直升機增多是必然,但是這并不代表紅軍需要如此多的空中突擊力量。在他看來,紅軍保持每個軍區有一個空中突擊旅就足夠了。這將是軍區的快速反應部隊。當然,部分重點建設軍區,多設置一到兩支空中突擊部隊也是可以的。
在李曉峰看來。紅軍并不需要太多專業的空中突擊部隊,增加足夠多的直升機,在每個軍都建立一個陸航團倒是非常迫切的,尤其是機械化軍。其恐怕陸航團都不夠,得上旅。
經過一番研究和討論之后,總參謀部建議在未來五年內在每個步兵軍普及一個陸航團(32架直升機,包括三個運輸直升機中隊和一個武裝偵察直升機中隊),而機械化軍則要普及兩個陸航團。而且裝備機械化軍的陸航團編制還有所不同(48架直升機,包括24架運輸直升機和24架武裝偵察直升機)。
實際上這一要求都有點超出了紅軍的裝備生產能力,此時紅軍步兵軍序號能排到100(除掉部隊損失和解散的部隊,實際上接近80),而機械化軍序號也能排到50(實際上只有30多),你算算,這需要多少直升機?
接近三千架的規模,決定了每年紅軍得生產近六百架直升機,而且你還得看到紅軍還在擴充當中,而且原有的直升機還會在戰斗中不斷損失。這么說吧。未來幾年內,紅軍每年至少得生產1000架直升機才能滿足需求。
這對于戰時工業能力本來就很緊張的蘇聯來說,壓力恐怕是相當的大。而且這還僅僅是陸軍的直升機,海軍要不要?空軍要不要?要知道空軍現在對直升機的興趣不是一般的大,需求是杠杠的。
好在這些問題更加頭疼的是老托,作為人民委員會主席,蘇聯的大管家,他全權負責這些問題,李曉峰的壓力還小點。
暫時先不提這些枯燥的經濟問題,回到戰場上。當kgb空中突擊旅抵達庫爾斯克之后,就立刻發揮了重大作用,當然,出彩的不是突擊旅的士兵。而是武裝直升機部隊。
在當天,德軍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裝甲攻勢,工兵開路,步兵居中,緊跟著的是成群的三號和四號坦克。尤其是四號2坦克特別討厭,其kk40坦克炮射程遠精度好。德軍每每用其在遠距離上點殺紅軍的碉堡和火力點,造成了相當的傷亡。
之前紅軍沒有太好的辦法,在1500米的距離上,t35a的滑膛炮實在不給力,基本上別想給德國人制造麻煩,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德國坦克肆虐。
可能有同志要說,怎么能眼睜睜的發呆呢?沖上去啊!紅軍坦克手一開始也是這么做的,駕駛著t35a毫不猶豫地就沖上去了,準備好好的教訓一下那些不老實的德國同行。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了情況不對。德國也是早有準備,在四號2坦克后面,還布置了相當數量的88毫米高射炮壓陣。在1500米的距離上,lak36基本上能打穿t35a的炮塔,而此時,t35a依然只能打蚊子。
不得不說,德國人的釣魚戰術用得挺好,拿四號2將t35a引誘出來,然后再用lak36予以狙殺,真心是欺負t35a的主炮不給力啊!
連續吃了幾次虧之后,紅軍也清楚了,除非是t54來了,否則僅僅依靠t35a是沒辦法跟敵人周旋的。于是干脆將部分t35a放在一線陣地充當炮臺和火力點使用。反正你丫的四號2也干不穿t35a,有種你就接近到600米以內賭命。
這一招有用嗎?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意義不太大,因為四號2在遠距離上是奈何不了t35a,但是這不等于t35a就安全了,德軍集中了大量的150毫米及以上口徑的重炮,重點轟擊紅軍坦克駐守的陣地。雖然不一定每輛t35a都會被重炮命中,但是大口徑彈藥爆炸產生的沖擊波和破片還是能打壞t35a不少設備的,比如說比較嬌貴的觀瞄設備。
而且德軍的步炮協同或者是步兵、裝甲兵和火炮的協同配合默契,在重炮的掩護下,四號坦克完全可以殺入足夠摧毀t35a的距離,這時候,大家就是互爆了。而德國坦克手的素質更高,而且瞄準設備更好,戰果自然也就更大。
反正德軍為了打破紅軍的坦克優勢,是千方百計的抓住每一個細節做文章。將戰術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所以哪怕第38集團軍官兵誓死抵抗,但還是被德軍一步步的蠶食陣地。
而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武裝直升機趕到戰場。后世總有一種說法:坦克是最好的反坦克武器。這其實是不正確的,空中力量才是效率和消費比最高的反坦克武器,不管是伊爾2還是武裝直升機。其反坦克效能比坦克高得多。
之前紅軍之所以被欺負得這么慘,主要原因是伊爾2的數量不夠,而且德軍部署了大量的戰斗機壓迫紅軍的戰機,讓伊爾2難以發揮。而直升機不同,這種在超低空活動的飛行器對于絕大多數戰斗機來說都是很麻煩的目標。沒有多少戰斗機飛行員敢俯沖到百十米的高度同直升機周旋。而且直升機因為旋翼的關系,天生的轉向就比戰斗機靈活,當戰斗機飛行員小心翼翼的在超低空笨拙的扭動身軀企圖將機炮對準那些該死的鐵蜻蜓時,直升機駕駛員則只需要輕輕推動操縱桿,尾槳使這種飛行器調整機頭指向無比的便捷。
總而言之,在超低空,戰斗機是不敢陪直升機玩狗斗的,那真心是找死。而此時德軍飛行員也體會到了這種感覺,當他們小心翼翼的壓低高度,調整機頭指向時。對手卻輕盈的忽高忽低的上下翻飛,其機頭還可以時時刻刻指向他們的座機,不斷地用機頭下方的機槍發出問候。
隨著幾個不怕死的德國飛行員要么一個閃失撞毀在地面上,要么被更靈活的對手虐得滿身彈洞,很快他們就放棄繼續去追逐這些討厭的鐵蜻蜓了,他們會說:“讓高射炮去給俄國佬的鐵蜻蜓一點教訓吧!”
那么德軍的高射炮對武裝直升機是威脅嗎?客觀的說,確實有威脅,甚至不需要高射炮,高射機槍都能威脅直升機的安全。但是,直升機并不是特別好打的目標。尤其是對那些笨重的lak36高射炮來說,很難給直升機造成太大的威脅。
一個是直升機的飛行高度太低了,大部分高射炮手都沒有訓練過打擊這種低空目標。其次是這些直升機太靈活了,它們不像攻擊機和轟炸機必須沿著固定的攻擊航路前進。它們可以前一刻躲在樹林后面。然后在下一秒鐘突然躍起,經過短暫的瞄準就立刻傾瀉火力,打完之后,飛行員壓一壓操控桿又躲回樹林后面了。不光是樹林,戰場上的山丘、房屋都可以成為它們的遮蔽物,而對于炮手來說。想要在這些繁多的遮蔽物中找到直升機的所在,簡直就是一場噩夢。就算找到了,留給他們解算射擊諸元的時間也不夠,往往是,他們剛剛測距完畢,武裝直升機已經發射完彈藥溜走了。
用德國炮手威廉的話說:“笨重的88炮不適合對付直升機,回旋和俯仰速率太低,在戰場上我們更愿意用20毫米高炮對付那些討厭的蒼蠅,甚至給mg34裝上高射槍架都比88炮效果好!”
而對于紅軍的直升機飛行員來說,他們也更懼怕那些靈活的小口徑高炮,所以為了保證生存率,他們會保持足夠的距離,畢竟小口徑高炮的射程比較短而且威力有限。他們最常用的戰法就是借助遮蔽物的掩護接近德軍的坦克群,然后突然躍起一口氣將所有的火箭彈全部發射出去,然后趕緊撒腿撤退或者降低高度重新躲起來。
為了配合直升機作戰,紅軍的炮兵也加入了進來,一旦發現了有四號坦克出沒,立刻集中火力猛烈的轟擊四號坦克身后的德軍陣地,將德軍的高炮和高射機槍壓制住,為武裝直升機爭取一波開火的時機。
應該說,這種戰術還是非常管用的,很快德軍就發現繼續釣魚戰術沒有任何意義了,因為他們放出去充當魚餌的四號坦克損失慘重,在敵人武裝直升機犁地一般的火箭彈雨下面,實在沒有生存性可言。
而這一次戰斗的結果也深深影響了德軍和紅軍的裝甲兵,德軍再一次強烈的要求給坦克配備高射機槍或者小口徑高炮,否則面對武裝直升機只要挨打的份。而烏博列維奇在親自觀看了這一套戰術的實施之后,立刻向軍委建議:“應該立刻恢復以mblt36履帶步兵輸送車底盤的自行高射炮項目。在未來的大縱深作戰中,敵人的空中力量將是我軍裝甲突擊集群的心腹大患。沒有高射火力伴隨掩護的裝甲集群生存性堪憂!”
烏博列維奇的建議自然是分量十足。之前重視裝甲集群野戰防空的只有李曉峰,其他高級將領認為有前線航空兵的掩護就足夠了,但現在看來,這是遠遠不夠的。
很快列寧格勒的相關設計局就接到了任務。要求他們在一個月內基于mblt地盤搞出自行高射炮,具體要求是能夠伴隨坦克營或者機械化步兵營向前突擊。
說起來,戰時效率就是高,尤其是這個項目引起了科京的高度重視,這位親自出馬。在三個星期內就拿出了三個方案。
方案一最簡單,就是將四聯裝145毫米高射機槍裝上mblt的底盤,相當的簡單甚至可以說簡陋。自然的這個太過于簡陋的方案很快就被淘汰。
方案二稍微復雜一點,就是將雙聯裝m1939l63式炮裝上去,這個方案似乎還不錯,但是總裝備部很快就發現,這極大的浪費了mblt底盤。用這個昂貴的底盤搭配雙37太過于奢侈。
所以很快新的方案又下達給了科京,命令他用t26和bt系列坦克的底盤繼續進行研發,而這也就發展成為zsu37自行高炮。不過該炮產量并不是很大,原因是t26和bt系列的底盤不理想。性能有限。
而最后發展成為zsu57的則是方案三,在mblt的底盤上裝一門雙聯裝57毫米高射炮讓紅軍相當的滿意,甚至在某些特殊的場合,該炮還承擔了一些緊急反坦克任務和火力掃蕩任務,也算是一炮多能。
而到了戰爭后期,紅軍在zsu57的基礎上又發展出了zsu572野戰防空系統。是的,有經驗的同志一眼就能看出兩者的區別,zsu57說白了就是一門自行高射炮,相當多時候,zsu57的作戰方式就是單打獨斗。實話實說作戰效能有限。
而zsu57則完全不同,不僅僅是高射炮,配套的指揮車、彈藥補給車、雷達車以及后勤維修車統統都實現了履帶化,這是一套完整的系統。作戰效能是大大提高了。尤其是隨著蘇聯電子工業的進步,57毫米級別的高射炮也能配備無線電近炸引信,這對于一樹之高的直升機來說威脅極大。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回到戰場本身,當紅軍的武裝直升機投入戰斗之后,德軍的進攻阻力是空前的大。在5月4日。也就是希特勒規定日期的前一天,哪怕古德里安一口氣投入了四百輛坦克,也未能撼動紅軍的防線。而轉過天來,當第37集團軍的先頭部隊抵達庫爾斯克之后,德軍就算再次投入更多的兵力,也無法前進半步了。
“敵人比我們預料中要堅強得多,”古德里安在同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官博克元帥的會面中說:“我軍進攻一再受挫,繼續進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我認為,暫時應該轉入防御,最好是做好撤退的準備。”
博克是很蛋疼的,作為一個軍人以及古德里安的上級,他認為古德里安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上頭的意思他也非常清楚,之前元首已經很生氣了,是下達了死命令,要求是務必攻克庫爾斯克的。如今古德里安又一次舊事重提,這不是找不痛快嗎?
所以他只能回答道:“我認為你的突擊集群應暫時繼續進攻,至少要攻克庫爾斯克。攻占了庫爾斯克之后再談撤退的問題比較合適!”
博克的意思很簡單,就是給希特勒一個臺階下,拿下了庫爾斯克,元首的命令也算是完成了,之所再撤退也不會讓元首太丟臉。應該說博克這是一番好意,但無疑的這還是讓古德里安很失望。
此時他心中的危機感是越來越強烈了,如果有可能,他真心不想在庫爾斯克外圍多停留一分鐘。但是,上頭竟然依然堅持繼續進攻,還非得拿下庫爾斯克不可,這不是要命嗎?
當然,古德里安知道這是為什么,無非是面子唄,現在沒有人敢正面頂撞希特勒,沒有人敢跟他叫板,哪怕是博克這樣的元帥也不敢說“真話”了。
但古德里安堅持說真話,他認為他的突擊集群已經面臨著巨大的危險,這種時候怎們能管什么面子,最要緊的是保命,只有保存實力才能在未來翻盤。
所以在離開博克的司令部之后,古德里安并沒有立刻返回他的前線指揮部,而是立刻給總參謀部和狼穴再次發了一封言辭懇切的電報,再次建議立刻撤退。
發完這封電報,古德里安立刻登機飛往利戈夫,不過當他在利戈夫降落剛剛走出機艙時,守候在跑道上的副官就給他送來了總參謀部和狼穴發來的解職電報……(
天兵在1917 280 解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