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穿越之紅警抗戰

第三百零五章 收復蒙古

更新時間:2013-04-24  作者:雨祥兵
穿越之紅警抗戰 第三百零五章 收復蒙古
第三百零五章收復蒙古!

華夏民國歷1941年5月12日,徐樹錚將軍的部隊開進了庫倫。阿甘

這是歷史上,華夏軍隊開進蒙古最壯觀的一次,代表的意義,非同小可。

由此時開始,蒙古徹底的回到了華夏的懷抱。

這一天,絕對是所有華夏百姓值得永遠記住的一天,因為在同一天,新華軍歷經三場全國范圍內的大戰役后,將國軍主力完全粉碎,至此,華夏的內戰也落下了帷幕,華夏黨毫無爭議的成了新華夏的當家政黨。

被擊潰的國軍不足萬人,他們在華民黨蔣委員長的帶領下,一路向著西北的方向潰逃,他們的目的地再明顯不過了:蒙古。

此時的蒙古已經成了徐樹錚的勢力范圍,而徐樹錚早年之時,曾經和華民黨的創始人孫中山有過生死之交,所以,華民黨才會舍棄臺灣而奔向蒙古,以期在徐樹錚的幫助下東山再起。

對于這一切,徐樹錚并不知情。他只知道,自己的大軍即將開進蒙古收服庫倫市,成為華夏蒙古的最高長官。

當他揮軍進入庫倫時,為了向蒙人炫耀武力,他預先命令各部隊:每一輛卡車限載20名官兵,并將每一士兵所攜武器,盡量顯露在外面。從車外看,真是“雄壯威武、刀槍如林”。

兵車進入庫倫市區以后,又特意繞著幾條店鋪連綿、人煙稠密的街巷徐徐前行,然后才開向庫倫西郊的紅城(袁世凱時期修建的駐軍營區)。

但是當車輛進入營區之后,士兵并沒有下車,而是由軍官監視著,要士兵們都伏于車廂之內,然后從外面用巨幅帆布覆蓋起來,使車外面看不到車內有人。

安排妥當之后,車又重新開離營房,在離庫倫的不遠處混入新來的兵車行列之中,一同進入庫倫市區。就這樣往往返返,把那些未見過世面的蒙古人看得眼花繚亂,簡直就不知道華夏軍隊開來多少人馬!

接著,徐樹錚命令將當日上午神日帝國駐軍的繳械事件傳遍庫倫全城。使一般的蒙古人對這位年老英俊的徐將軍(徐的實際年齡69歲,不過看起來好像70出頭)敬若神明。

蒙古百姓紛紛傳言:這位白胡子花甲年紀的元帥和風頭正盛的紅星軍是結盟關系,他和紅星軍的指揮官宋飛,都是當代華夏的保護神!

庫倫西郊的紅城營房,原是袁世凱派人督建的。其規模之大,足夠五個師居住。

而徐樹錚進駐庫侖的部隊僅有一個旅。其編制名額雖然比一般部隊多,有8000多名官兵,但是仍然無法住滿這么大的一所營房。

但是徐樹錚卻早有安排:他在軍隊到達之前,即規定每一個連要住進容納一團人的營房,而且須在各營門外邊布滿衛兵,并嚴禁當地人接近營區,以免泄露真相。因此蒙人以為各營房內皆住滿軍隊、數目至少應在5萬人以上,卻不知道這里的部隊還不足1萬人!

老謀深算的徐樹錚的這一布置雖然是對蒙古人的心理戰,卻收到了顯著的效果:外蒙王公攝于華夏軍隊勢力“浩大”,紛紛俯首稱臣。

徐樹錚一進庫倫,立即使用雷霆手段軟禁了哲布尊丹巴活佛,并把蒙古“內閣總理”巴德瑪。多爾濟“請”到了自己的司令部,迫他正式向全世界發表公開聲明,“呈請廢除華俄蒙一切條約和協定”。

隨即,徐樹錚按照趙大力在電報里為他出的“點子”,又迫巴德瑪。多爾濟上書,請求與哲布尊丹巴活佛及其他蒙古王公200余人,“進京拜謁主席”——其實就是軟禁了他們,好借機鏟除蒙古原上層親蘇勢力,為培養“親中”勢力爭取時間。

通過東方軍團傳來的消息,徐樹錚已經知道了華夏內戰結束的情報,并在第一時間表示了臣服之心,卻對蔣委員長的投靠,沒有任何的表達。

接著,徐樹錚命令薛箓率兩個團鎮守庫倫,他帶領其余部隊馬不停蹄地趕赴恰克圖、烏里雅蘇臺和科布多等戰略要地,并親自率領兩個團的部隊占領了唐努烏梁海。

唐努烏梁海是清代烏梁海三部之一,因境內有唐努山而得名。它位于科布多和烏里雅蘇臺的北部,葉尼塞河上游地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從戰略上講,是外蒙古的北方屏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唐努烏梁海歷來屬于華夏領土:清代平定準葛爾部叛亂后,這里歸烏里雅蘇臺定邊左副將軍統轄,共設有五旗:庫蘇古爾烏梁海旗(庫蘇泊一帶)、托錦烏梁海旗(大葉尼塞河上游)、薩拉吉克烏梁海旗(小葉尼塞河上游)、唐努烏梁海旗(在唐努山陰)和克穆齊克烏梁海旗(赫姆奇克河流域),共轄四十六佐領。

歷史上:1864年,俄國通過《華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去西北十佐領。1911年,中部二十七佐領為俄國強占、東部九佐領為當時宣布“獨立”的喀爾喀封建領主占領。徐樹錚按照趙大力的建議,更改了他原來準備收復中東部三十六佐領土地的原定計劃,占領了唐努烏梁海全境,將17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全部收回。

按照雙方的約定,趙大力派出東方軍團三個團的兵力,將已經肅清了沙俄殘匪的西北部地區的防務交給了徐樹錚部。然后,他們迅速撤離了該地區。

按照蘇砂政府與庫頁島自治區政府的有關協定,這一地區屬于“歸還華夏的西北領土部分”。為了表示“東方軍團未參與此事”,趙大力派出的三個團奉命脫下了紅軍軍裝、換成了迷彩作戰服,秘密進入了唐努烏梁海地區,將沙俄殘匪收拾干凈。

當接到徐樹錚到達的確切日期之后,他們才又穿上紅軍軍裝,大張旗鼓地進入了這里,并接管了所有的政府機關。然后舉行正式交接儀式,昭示“紅軍將此地交還華夏”之意。

這是張福榮的主意:現在,東方軍團的主要任務是打通遠東交通線。如果過早暴露他們插手蒙古問題,反而會提前引起蘇砂對他們的警惕,不利于今后雙方在遠東問題上的合作。

所以,現在還不到與蘇砂翻臉的時候,還是隱蔽一點、盡量減少摩擦的好。東方軍團在撤離之前,見徐樹錚駐守邊境的部隊火力不足,特意給他們留下了100支突擊步槍和彈藥。

蘇砂方面對訂房軍團的做法也無可奈何:人家嚴格按照“協議”辦事,將這里“正式代表蘇砂紅軍”交還給了華夏,完全符合“協議”的精神。

實際上,東方軍團把唐努烏梁海交給華夏政府主要是出于戰略上的考慮:這里地處內陸、交通不便,又被蘇砂和華夏政府包圍著。在沒有統一西伯利亞遠東地區以前,這里不利于長期駐守。

只是,現實卻很令人感到可惜,這位徐樹錚將軍還真如周瑜一樣氣量狹小:雖然他心里非常清楚這次收回蒙古的軍事行動趙大力的東方軍團居功至偉,但他仍然因為忌恨趙大力收編他的部隊,在他給華夏政府的“述職報告”中只字未提東方軍團,把所有的功績都記在了他徐大將軍的名下。

當然,他也有政治方面的考慮,畢竟庫頁島自治區政府與華夏新政府在目前看來,關系還沒有明朗,如果自己過早的投入庫頁島政府一方的話,勢必也會引起華夏政府的猜忌,到那時,估計還沒有捂熱的位子,就要讓給別人來做了吧。

年老之時,獲此重任,擔當蒙古地區的最高行政軍事長官,徐樹錚還沒有過夠這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土皇帝的癮呢,自然不想過早的斷送自己的政治前程。

同時,對于蔣委員長的投靠,徐樹錚也有了自己的處理辦法,除了蔣委員長本人之外的其余華民黨殘余,一并捆了送到北京,以此來表示自己的忠于華夏黨的決心!穿越之紅警抗戰 第三百零五章 收復蒙古

上一章  |  穿越之紅警抗戰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