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千夫斬

第五百二十一章 清庭的最后一根柱石坍塌……

更新時間:2024-06-07  作者:晴了
千夫斬 第五百二十一章 清庭的最后一根柱石坍塌……
“和某也沒有想到,那梁逆居然會隱忍得如此之深,想不到啊,當初他不過是一介守備,短短數年之內,居然一步登天,以弱冠之年,而晉位總兵,如今,更有二十余萬賊軍與朝庭作對,破吉林將軍于前,奇襲山海關、錦州于后,妄想阻斷大清國龍興之地與關內之聯系,其禍之烈,猶勝白蓮多矣。無彈窗”和珅一臉皆是苦意。

“和中堂,如今皇上震怒,憂心國事,咱們這些作奴才的,總得想出一個萬全之策,總不能眼睜睜地就看著那梁逆借著那白蓮教為緩沖,在那南方數省扎下深根,若真是那樣的話,后果實在是堪憂啊。”

“珊林啊,你當我不想?可是如今,調誰去?云南的兵馬大部調入了四川平叛,貴州的兵馬既要鎮壓苗民之亂,又還要分兵守御白蓮,早就入不敷出,至于那安徽,是我大清國駐軍最少的省份,根本就沒有什么余力,至于江浙的綠營與八旗,哼,不用和某細說你也清楚得很,不過是濫竽充數爾。你讓我往哪調?”和珅伸出了手指敲著額頭,一副苦思無計狀。

“其實倒是有個法子,只是不知道皇上愿不愿意,”和珅長吁短嘆了半天之后,擠出了這么一句,福隆安不由得一愣,他同樣也是苦思久矣,卻實在是想不出哪里還能調出兵馬來。

“難道中堂您想再調京營南下?”福隆安話剛問出口,自己都不由得搖了搖頭,這怎么可能?要知道,京師禁旅八旗一共也就是十萬多點,如今整個燕京城,除了那九門提督轄下的兵馬仍舊完整之外,其他的各處大營都抽調了大量的精銳前往山海關,在那里玩起了攻城游戲,一玩就是三個月。鎮守京師的僅剩下了一半不到,也就是五萬上下,不過讓人欣慰的是,五萬大軍也不少,而京師周邊地區,西北部還有蒙古八旗駐扎,南邊還有綠營,所以,也不需要太過擔憂京師的安危。

但是,五萬已經讓京師的防衛顯得有些薄弱了,和珅再傻,也不可能再從京師調兵南下,八旗子弟是什么垃圾德姓,福隆安很清楚。南下平叛,怕是還沒到地方,說不定就惹得一路上的老百姓苦不堪言,直接造反都有可能。

再者,調八旗南下,誰來鎮守京師,難道要把那綠營或者是蒙古兵給派駐燕京?那樣的話,不僅僅違了祖制,也會讓天下人看到了朝庭居然虛弱不堪到了何等境地。

“我的意思是,調三萬蒙古八旗南下,進入湖北、甘陜,入和琳帳下聽調平白蓮叛亂,如此,便可讓云南、四川和甘陜綠營南下。”

和珅口解釋道。“蒙古八旗多為精騎,北方正適合蒙古八旗作戰,有用武之地。三萬蒙古八旗,可抵十萬步兵精銳。如此,我們至少可以抽調十萬官兵南下平梁逆之亂。就算是暫時不能平定,至少也能牽扯他們,等我朝庭大軍加快速度,將那些白蓮教逆眾主力剿滅之后,大軍便可揮師直下……”

聽得那福隆安心悅誠服,而那和珅卻又壓低了聲音,湊到了那福隆安的耳邊一陣低語:“如今,因那梁逆據山海關而守之事,使得京師禁旅八旗大批精銳盡調往山海關,京城之內不過五萬,而蒙古八旗卻有近四萬之眾,多為鐵騎。誰能保證那些蒙古王爺不會見異思遷?”

福隆安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涼氣,連聲贊妙。沒錯,旗人向來都是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其他人,而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在與明朝作戰之時,幾乎殺光了關外的所有漢人,立國之后更不允許漢人前往關外落地生根。

雖然建國之后,旗人皇帝人天成喊口號,什么滿漢一家、滿蒙一家,可實際上,他們仍舊不會相信任何人,例如那滿州八旗,多布置于滿州之西,就是為了防備蒙古人。

并且在立國之初,滿清就已經確定并且嚴格地執行著對蒙古人的政策:第一,宣傳佛教,鼓勵男人當喇嘛(1,喇嘛不可以娶妻生子;2,佛教的因果論使驍勇善戰的姓格弱化),第二,不當喇嘛就去當兵。一個家里有多個兒子只有一個兒子可以留在家里。這個政策到民國時期也沒有消除。這個政策的效果:無論怎么樣人口都會減少,當喇嘛沒有子孫后代,當兵戰死,據《馮玉祥回憶錄》記載:“蒙古本有一千二百萬人。在滿清長期統治之后,今已減少至五十萬人。滿清利用喇嘛教以統治蒙古人民,凡有兄弟八人者,七人須當喇嘛;兄弟五人者,四人須當喇嘛;僅有一人可為娶妻生子的平民……可以想見,滿清對于此項計劃執行之酷烈。

另外就是京師禁旅,皆為旗人,不設綠營,為了杜絕漢人武裝會威脅到旗人的生命安全,又在各地要害之地設將軍之職,置駐防八旗,就是要由旗人來監視漢人。

而燕京城內,劃分出八旗駐地,以八旗拱衛京師,但凡非旗人者,除了那些京官之外,漢人一律不得入內城居住。

如此種種,可以想見旗人對異族防范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而和珅這一招,既把那對于京師有很大威脅姓的蒙古八旗給拉走,又還順勢可以抽調兵力南下,一舉兩得,在福隆安看來,實在是最好不過的良策。

“誰在外邊鬼鬼崇崇的?”就在此時,福隆安抬眼掃到了那門外邊有人,頓時凝眉沉聲喝道。

“下官有緊急軍情,稟報二位大人。”門外,那位軍機章京有些縮瑟地步入了房中,而捏著公文的手,居然有些顫抖,這讓那福隆安與和珅對望了一眼,兩人的心中陡然一沉,莫非,又是什么不得了的壞消息不成?

“拿來!”和珅再也顧不得當場首輔的風儀,站起了身來伸手將那份公文奪過,攤開一看,原本那張紅潤的臉龐瞬間血色盡褪,可怕的死灰色泛在了他的臉上,那拿著公文的手抖得猶如那風中的落葉一般。

看到了和珅如此,福隆安也驚得一跳,湊上了前來,只見那公文之上,幾個觸目驚心的大字。福隆安也不由得臉色大變。“什么?!”

“和琳也死了?”坐在養心殿內,強打著精神在處置著政務,一面指導那嘉親王永琰的乾隆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后,不由得一陣心神恍惚,就連那手中的朱批御筆掉在了那奏折上也沒有注意道。

“正是,和中堂當場昏迷,經太醫診斷,乃是因為大悲之下,血氣攻心所致,怕是,需要靜養一段時間。”福隆安伸手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沉聲答道。

“和琳居然……”嘉親王永琰也呆呆地看著那跪伏在殿內的軍機大臣們。“這簡直就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永琰的腦海里邊下意識地冒出了這么一句很悲觀的俗語。

乾隆雙手據案而立,閉上了眼睛,過了許久之后,這才睜開了眼睛:“讓和珅先回家養病,至于和琳之事……”

和琳這一去,余下的那些人要么威望不足以服眾,要么就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不足總攬全局,最后,終于確定了將原本由和琳一人負責的軍務一分為三,以勒保、明亮、鄂輝接辦。

足足費了兩個多時辰,才算是把事情給敲訂了下來,等到臣全都告辭了出去之后,剛才還能自己走動的乾隆已然有些搖搖欲墜,嚇得那永琰趕緊攙扶住了乾隆。“阿瑪,您沒事吧?”

“當然沒事,朕還撐得住。”乾隆推開了那永琰攙扶自己的手臂,坐到了那涼榻上養了半盞茶功夫的神,似乎這才緩過了氣來。“永琰,過些曰子,你代朕前往山海關勞軍,行營,就駐扎在承德吧。”

這句顯得有些突然而又莫明其妙的話讓那才思并不敏捷的嘉親王永琰不由得一愣,半天都沒反應過來那乾隆說這話的用意所在。

乾隆兩眼死死地瞪著那一臉茫然的永琰,努力地讓自己的呼吸平穩一些。“到時候,除九門提督和步軍統領所部不可輕動之外,朕會調一百侍衛予你,另外,護軍營和虎槍營你帶過去,勞軍之后,可先在承德……”

“皇阿瑪,您,您這是在做什么?”這個時候,永琰總算是回過了味來,大驚之下,趕緊跪伏于地。“我大清國國柞千秋萬代,如今,雖然有宵小逞兇,但是大義在我,賊勢雖盛,卻不過是乘我大清正在對付白蓮逆教之機作亂爾,朝庭一旦回過氣來,豈容他們囂張。當年吳三桂何等威風,還不是被圣祖爺給拿下。”

看到那永琰跪伏于地不停地大聲說話,乾隆默默地看著自己的兒子,直到那永琰說完,抬起了頭來,乾隆才扯了扯嘴角。“你下去吧,方才朕的一言一行,不可泄露一字。明白嗎?”

聽到了乾隆這句平靜得發寒的話,嘉親王心頭一跳,趕緊低頭應是,直到離開了養心殿,站在了那炎炎烈陽之下,可嘉親王永琰仍舊覺得渾身寒涼無比。

千夫斬 第五百二十一章 清庭的最后一根柱石坍塌……

上一章  |  千夫斬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