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遠征 320 下一個對手
320下一個對手
就在巴基斯坦收復領土戰爭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萬里之外的大周王朝國都鎬京,卻已經開始在研究下一場戰爭。九大王級玩家諸侯成員組成的國是議會,一直在試圖解決一個重要的戰略問題——敵人是誰,盟友是誰。
這個問題的答案并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在時刻改變。一旦時局環境發生改變,那么答案也馬上隨之發生改變。隨之而來的,則是調整具體的戰爭策略。
四五個月前,中國玩家的頭號對手是俄遠東公國、西伯利亞公國,二號對手是日本列島。俄遠東和西伯利亞人口不多,但是有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而日本有充沛的NPC人力,兩者一旦結合,足以動搖中國玩家在東北三省(燕國)的根基。
為了扼殺北方這個威脅巨大的敵人,燕、趙、秦等三大諸侯國的中國玩家聯手發動了遠東和西伯利亞戰爭。從秦小白率軍占領海參崴軍港那一刻起,俄日之間的聯系被切斷。俄遠東和西伯利亞玩家兵微將寡,后續乏力,開始崩潰,全面敗退出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
到現在為止,俄國玩家已經退出了西伯利亞,退到了鄂畢河以西,烏拉爾山脈以東一帶的地方,依據鄂木斯克城重堡進行防守。而中國秦、趙玩家,則在鄂畢河以東一帶的西伯利亞城活動。
在這個地方離雙方的大本營都很遠,雙方的軍事力量都已經達到了極限。俄國莫斯科玩家很難調集軍隊跨越烏拉爾山脈展開反攻。再加上歐洲各個國家的牽制,使得俄國也不敢傾國之力向東反攻。中國玩家也難以穿越西伯利亞凍土,繼續朝前推進。而且中國勢力拓展的重心轉移到了海上,打垮俄西伯利亞公國之后,對陸地上的推進不太積極。
兩國的玩家僵持在這片土地上,戰火時續時斷,只是偶爾發生一些小規模的軍事沖突。
俄遠東公國和西伯利亞公國崩潰之后,便不再是中國玩家的頭號的敵人。
在東海地對面,隔著近千公里海域的日本列島。隨即從二號對手一躍成為頭號對手,也成了中國玩家重點打擊的目標。
燕、齊、吳、楚、魏、魯六大諸侯,聯手操縱了對日跨海戰爭。這場戰爭不僅僅中國玩家參與,還有朝鮮半島的朝鮮和韓國玩家,順便捎帶上了東南亞各國的玩家,組建了亞約組織。
實事顯示出。日本玩家并沒能表現出比俄國玩家更強的軍事天賦,他們也沒有在中國玩家地強勢攻擊下支撐多久,日本海軍艦隊覆滅之外,被死死的限制在了日本島嶼上,被打成了半個殘廢。中國和俄國、日本的戰爭結束,俄國和日本,都下降為低級別的對手,不再對中國玩家的安全構成重大威脅。俄國在歐洲部分的主要實力還完好無損,只是距離中國太遠。無法交戰。而日本,則是真正的喪失了戰斗能力,一半的島嶼都被亞約組織的聯軍占領。
俄日不再是威脅。緊隨之后地對手。成了南亞次大陸地印度。
印度地潛在實力。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超過了俄遠東和日本。既有豐富地NPC人力。有遼闊地土地。肥沃地耕地養活人口。并且有大量地礦藏等資源。它同時擁有俄遠東和日本地優點。而避開了兩國地缺點。最重要地是。它在南亞次大陸。在印度洋。遠離中國和西歐。四周沒有太強大地國家可以對它造成威脅。
唯一遺憾地是。印度地玩家不太強。
面對印度洋上弱小地對手。印度顯得極其強大。但是一旦對上中國這樣強勁對手。則一下顯示出了其巨大地缺點——缺乏強力和高效地組織。手腕不夠有力。戰爭意志力也不夠強硬。
印度就像是一個臃腫肥胖而且遲鈍地巨漢。看上去力大無比。卻無法適應那種劇烈碰撞地擂臺對抗賽。而中國。則像是一個目光敏銳。肌肉發達。身形矯健。而且手持一柄利器(火器)地鐵塔壯漢。
兩強相碰。印度玩家在和中國玩家對抗中。迅速落到了下風。無法適應這種變化。也難以扭轉形勢。
中國艦隊兵出印度洋之后。在斯里蘭卡扎根,支援巴基斯坦收復領土之后。印度在印度洋上的影響力開始迅速衰退。印度玩家的實力,僅僅限制在了陸地上,海洋將不再屬于印度玩家。甚至中東各國和印度洋上地各國的玩家,也不再需要看印度玩家的臉色行事。
中國玩家的競爭對手,從近在咫尺的俄遠東公國,到千里之外日本,再到上萬里外印度洋上的印度,對手在逐漸遠離中國本土,到原來越遠的地方。
在東亞范圍內,絕大部分的對手已經被中國玩家肅清,剩下的,基本上全是同盟國。在印度洋上,除印度以外,絕大部分地國家也已經開始轉化為中國地同盟國。
不出意外的話,印度將會在中國、巴基斯坦以及中東五大國地聯手軍事行動之下,被迫退出巴基斯坦的領土。中國玩家也沒有打算去占領印度本土,只要印度退出巴基斯坦的領土,那么印巴戰爭將結束。
九大王級諸侯國是會議上,各大諸侯的玩家代表,在激烈的辯論一個問題——下一個敵人是誰,下一個盟友是誰?
這些玩家代表,代表的是九大王級諸侯的利益和意志,在諸侯首領的授意下進行辯論。
算起來,現在有資格和中國玩家做對手的,已經并不多。
畢竟中國玩家已經控制了從北冰洋,到蒙古,到朝鮮半島,到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的遼闊地域。中國的自身實力,以及亞約組織的小弟國數十個之多,北亞、東亞、南亞,都已經是中國的絕對勢力范圍,而且已經甚深插足到了中亞(巴基斯坦)地帶。有巴基斯坦這個盟友存在,中國玩家可以輕松的對中亞施加影響力。并且逐步影響和控制中亞各國。
除了中國勢力圈以外,還有歐洲勢力圈(德、法、英、俄為首)、北美洲勢力圈(美、加為首)、南美洲勢力圈(巴西、古巴、阿根廷、委內瑞拉等十多國)、中東勢力圈(土耳其、兩伊、埃、沙特、敘等十多國)、非洲勢力圈(南非、蘇丹、利比亞等組成的非洲聯盟),總共六大勢力存在。
中國玩家,只能從其它五大勢力圈中去挑選敵人和盟友。印度現在已經成了孤家寡人一個,并不對中國構成威脅,反而成了中國需要盡量去爭取的潛在盟友。
這五大勢力圈中。可以說是一半將是敵人,一半將是盟友。
原因很簡單,歐洲勢力圈正在入侵中東勢力圈。歐洲玩家發動的十字軍東征已經長達半年之久,歐洲各國玩家自行組建地陸上十字軍和海上十字軍,不斷的騎馬或者是乘船登陸巴勒斯坦的土地,和中東勢力圈爭奪耶路撒冷、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
此外,西班牙艦隊、葡萄牙艦隊、英國艦隊、法國艦隊、意大利艦隊十多支歐洲艦隊,也在頻繁的入侵非洲勢力圈,試圖在非洲大陸上建立起殖民地。當中國正在收拾日本和印度的時候。他們也絲毫沒有耽擱時間,擴張著歐洲集團地勢力范圍。
歐洲勢力圈可以稱得上是表現的非常活躍,而且極具富有進攻性。
當然了。在《帝國里,非洲和中東的玩家并不是不堪一擊,他們也有不弱,甚至強悍的戰斗力,并沒有讓歐洲玩家輕易得逞。
擺在中國玩家的選擇很簡單,要么和歐洲勢力圈結盟,要么和中東勢力圈以及非洲勢力圈結盟。一旦選擇其中一邊為盟友,那么另外一邊必然是敵人。
北美洲勢力圈的美國和加拿大軍隊同樣也在積極的入侵南美洲,試圖瓦解南美洲聯盟。控制南美洲大陸。南美洲各國的玩家也在積極的反擊北美洲地入侵。北美洲實力很強,但是南美洲聯盟也不是好惹的,雙方正殺的一塌糊涂。
中國玩家地選擇很簡單,要么和北美洲結盟,瓜分南美洲大陸。要么和南美洲結盟,打擊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
從整個世界的格局上來看,正在形成歐洲集團VS中東集團和非洲集團,北美洲集團VS南美洲集團,東亞集團坐觀戰爭的格局。
中國勢力圈目前的處境最好。暫時還沒有其它五大勢力圈碰撞、廝殺在一起。
中國和俄遠東、日曾經短暫交火,但是俄、日已經潰敗,戰火停息,不足為慮。印度玩家現在印巴戰爭的泥潭中掙扎,并沒有和中國玩家真正殺到一起。中國周邊的小戰雖然不斷,但是跟其它大型勢力圈的碰撞卻沒有。
擺在中國玩家面前的形勢十分有利,唯一要做地,就是從其它五大勢力圈中挑選敵人和盟友。要么直接殺入兩大超級戰場,或者是。繼續坐山觀虎斗下去。
中國作為一個有資格問鼎《帝國霸權。并且正在試圖獲得《帝國霸權的超級大國,能夠選擇的余地其實并不多。
辦法之一是:打擊和削弱其它強者。扶持和拉攏其它弱者,是登上權力巔峰的最佳原則。這個原則可以簡單的稱之為“鋤強扶弱”,中國自古以來總結出來的異常樸素卻又異常實用的策略,可以適用于絕大部分競爭領域。從草根階層到帝王權貴,都喜歡使使用這個策略。
辦法之二是:和其它強者聯手,攻擊和侵吞其它弱者,避免強者之間相互廝殺,稱之為“強強聯合”。
這兩種手法都有大量的成功者和失敗者。如果打算獨吞利益,那么最好是“鋤強扶弱”,把其它強者都干掉,剩下只有自己獨享霸權。如果打算和別家均分利益,那么可以“強強聯合”。或者是兩個方法交替著使用。
目前游戲內,歐洲、北美洲兩大勢力圈處于進攻強勢,中東、非洲、南美洲三大勢力圈處于防守弱勢。中國暫時中立,處于快速擴張期,而且還沒有遇到強勁的對手。
大周王朝國是議會,存在爭議地問題是,中國方面應該采取“鋤強扶弱”的策略打歐洲和北美,或者還是采取“強強聯合”的策略和美歐一起瓜分中東、非洲、南美洲?
哪一個國家,列為中國的頭號對手,成為優先打擊目標?
從感情上來講,“鋤強扶弱”符合中國人的道德習慣和心理優越感。中國大部分的首領和普通玩家,都對中東、非洲、南美洲玩家抱有同情心,而對不斷入侵中東、非洲和南美洲的歐洲玩家和北美洲玩家有所不滿。咄咄逼人和欺人太甚,被大部分的普通中國玩家所厭惡。中國玩家都很樂意當一回英雄,幫助中東、非洲和南美洲各國玩家對抗歐美玩家。
從現實上來看,如果中國和歐洲、北美洲全面對抗上,也不符合中國玩家組織的利益。這將會大量失去兩大玩家集團地貿易訂單,直接損失很大一部分地利潤(金錢)。而且和歐洲北美對抗上,會令中國方面損失嚴重。
國是議會,九大諸侯玩家代表進行了數場大辯論,持有兩種觀點的人都不少,但是那一方也沒能說服另外一方。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帝國遠征 320 下一個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