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圣天 第689節:節皇十策
民間傳聞,亞圣在還是夫子的時候,就給當時的亞圣上了一份書簡,講的就是要削弱皇權的事情,據說當時的亞圣并不是非常贊同,于是把那一封書簡給封存了起來,而后,現任亞圣繼位,怕給朝廷留下口實,就把那一份書簡給銷毀了。
至于為什么好好地要銷毀自己的作品,這件事情的其中原因,墨君無是提到過的,因為那份書簡的全稱叫做《節皇十策》,也就是讓儒門制約皇權的十條建議。那可不是像《社稷論》這樣,空口喊一喊,說說皇權的壞話,這么簡單的事情,而是真的有條有具,想要前任亞圣動手的建議。
這樣的區別就好像是罵人和動人一樣,你被人罵了一句,你可以充耳不聞,可如果你儒門的亞圣一個巴掌呼在圣天王朝的臉上,無論是哪一位陛下,都沒有不還手的道理吧?
至于后來他為什么要銷毀自己的《節皇十策》呢?也很好解釋,亞圣現在要做什么,已經不需要通過任何人了,他完全自己按照自己腦海里的《節皇十策》去做事情,那又何必留下這卷宗給人去抓把柄呢?
無獨有偶,深夜,青燈熒熒光華之下,墨香氤氳,當時還是夫子的亞圣現在奮筆疾書所寫的,正是《節皇十策》。
“在下嘗聞,吏部史侍郎因忤平城侯之意,被平城侯家丁伏殺于京畿郊道,身被七刀,慘不忍睹。訴至刑部,竟以山匪論,不追平城侯之責。史侍郎子,衣縞素,停棺于午門之前,以告陛下,然陛下雖令刑部重辦此案,蓋因平城侯乃皇室姻親,此事不了了之。嗚呼,此乃皇權蔽法,公義不彰之殤也。”
秦孤月看到這一篇《節皇十策》的開頭,微微皺眉,從這一篇文章的開頭來看,亞圣果然不是突然起意,而是為這名吏部的史侍郎鳴不平,想必也結合了自身早年的不平待遇,所創作的。如此看來,這名亞圣早年做夫子的時候,還是很有責任心和正義感的。
但是當他掌握了儒門大權,成為天下士子領袖之后呢?不是一樣動用了十分卑劣的手段,讓抨擊他的禮部尚部尚書身敗名裂,家破人亡了嗎?
想到這里,秦孤月長嘆一聲,其實讓儒門的士子來制約皇權,尤其是皇親國戚的亂行,是完全可行的,也是為了圣天王朝的長治久安著想,但是問題卻是出在,如果儒門來制約皇權,那么誰來制約儒門呢?會不會由帝王專權,變成了文人秉政?那會不會更加是一場災難……
沒有節制的皇權可怕,沒有節制的輿論,更是可怕。
當然,也有可能是秦孤月與亞圣楚鳳歌兩人所站的角度不同,一個是天下第一世家的長子,無夜太子的替身,朝中的從三品太子少保,另外一個則是早年就受盡權貴欺凌,一步一步走上巔峰的儒門寒士,自然看待節制皇權這件事情的看法上就會產生巨大的分歧了。
不過,本著兼收并蓄的態度,秦孤月并沒有直接不看那《節皇十策》,而是繼續饒有興致地看了下去,不過卻是越看越心驚,越看越感覺,亞圣如果不毀掉這《節皇十策》,傳到圣天王朝來,武烈陛下就算不像以前滅儒的朝廷那樣焚書坑儒,肯定也要亞圣楚鳳歌好看的!
“無以規矩不成方圓,而今皇權至盛,而無有節制者,實非天下蒼生之福。”以這一句話為引子,接下來亞圣分別擺出了節制皇權的十條建議。
其策之一,天下文官皆要入圣賢書院,不入者稱不入流,但凡書院中人,皆不得推舉,如有違背,視為逆流,人共抨之。
其策之次,廣設分院,教化諸民,使民懂教化而知好惡,民不昏聵而君者,翼翼小心,長自省也。
其策之三,以天下分院,監聽民風,引導輿論,以民之輿論,為吾之戒刀,進可清君側,退可監百官。
其策之四,暗植天下勢力,造成群雄并起之勢,互為制衡,則尊者不敢驕奢淫逸,從者自不敢肆意妄為。
這《節皇十策》,秦孤月才看了四條,就已經感覺到額頭冒冷汗了,這不就是亞圣現在做的事情嗎?天下文官皆出圣賢書院,王朝各地廣開分院,監聽民風,輿論殺人……但是這第四條,暗中培植天下其他的勢力來與圣天王朝抗衡?這……
秦孤月一皺眉,心道,這可是謀反啊!天大的把柄啊!雖然亞圣的初衷看起來還是好的,培植其他勢力,來讓皇朝有危機感,帝王戰戰兢兢,不敢驕奢淫逸,肆意妄為,底下的人就更不敢了,看起來是想要給圣天王朝敲警鐘,但是從實質上來講……這就是謀反啊,通敵謀反還是!
但是秦孤月很快就郁悶了,這天大的把柄是把柄啊,可是怎么抓得住呢?這真是一個叫人蛋疼的問題啊!《節皇十策》這書簡,已經被亞圣自己毀掉了,那是肯定毀得連灰都不會剩下來了,那還有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要找《節皇十策》就只有兩個地方有了,一個是亞圣楚鳳歌的腦袋里,還有一個地方,就是這宛如鏡花水月的神秘空間里了。
明顯看來,前者你借給秦孤月一個膽子,他也不敢拿,也沒法拿,那就只有在后者里想辦法了。
只是秦孤月怎么進來的,自己都不知道,又怎么可能...
無上圣天 第689節:節皇十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