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武家棟梁

第62章 神秘的堺町

更新時間:2013-11-02  作者:冰鎮烏梅湯
武家棟梁 第62章 神秘的堺町
本多彌八郎自從經歷上次的打擊就變的老實許多,白天跟在山本勘助身后學習筑城及管理技術,晚上一有月光的時候就跑到外邊借著月光看書,學習十分勤奮刻苦,比當年吉良萬松丸可要強出太多。

“只有這份毅力才能成就戰國著名的謀士吧!”吉良萬松丸嘆了口氣,對這種既聰明好學又刻苦勤奮的人只有佩服,與本多彌八郎相比,他那個弟弟本多三彌可就差多了,整天跟著瀧川慶次郎跑到西條備里廝混,死纏爛打非要跟著槍半藏渡邊高綱學習槍法,看到年紀輕輕的中條秀隆有一手絕妙的劍術,又跑過去要學中條家的兵法。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沒什么心眼大大咧咧的性格很對三河武士們的胃口,瀧川慶次郎這個外人很快就被大家所接受,連帶著他的父親瀧川益重也隨之收益,憑他們兩個年紀又小又沒心眼的憨實性子,還真就在三河武士里混出熟臉來。

據說瀧川慶次郎剛一上來還向渡邊高綱請求試合,渡邊高綱也沒有拒絕他的挑戰,結果當然是次次被一槍擊敗,每次執拗的爬起來都會再被打翻在地,最后渡邊高綱有些看不下去告訴他,雖然槍術基礎不錯,但是這還不夠,年紀太小氣力不足,再練幾年再說。

渡邊高綱又告訴他渡邊家的家傳槍術來自畿內,在畿內的槍術以南都北嶺為尊,最好的槍術要去興福寺、延歷寺學習,聽說興福寺寶藏院榮的槍術在畿內十分出名,瀧川慶次郎就悄悄躲在山岡善次郎不在的時候,求著吉良萬松丸帶他去大和國看一看。

“可是本家并沒有去大和國的打算啊!”

“聽說奈良的平城京的美景不下于平安京呢!主公先去看一看改日再帶著勝公主一起游覽吧!”瀧川慶次郎看起來大咧咧毫無心機的樣子,沒想到還能說出如此心思細膩的話,不過他得承認,這個提議確實不錯。

“好吧!只此一次,下不為例!”吉良萬松丸作勢考慮了片刻,就爽快的答應下來。

“謝過館主大人!”瀧川慶次郎興沖沖的跑掉,似乎是去通知他的小伙伴本多三彌。

宇治川屬于淀川的支流,同時也是唯一一條從琵琶湖流出的河川,與流經京都的鴨川在下游與園部川回合成的桂川,流經大和國的木津川,一同匯合成為淀川。

淀川的各級支流眾多流域面積也非常廣闊,這條近畿第一河川沿著向南偏西的河道奔騰者流過大阪平原,并最終在平原的盡頭流入大阪灣。

堺町就在大阪灣的一角,位于摂津國、河內國、和泉三國交匯之處,三州之堺也就成了他的名字,自從南北朝結束幕府中興,鹿苑院足利義滿向明朝永樂皇帝稱臣以后,中日之間勘合貿易興起,這座畿內的小港口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而迅速崛起。

而后隨著細川家在應仁之亂后獨攬幕府大權,堺町成為細川家掌握勘合貿易的重要港口,給這座新城注入了更大的經濟刺激,并逐步轉化為近畿地區最重要的商業口岸,幾乎壟斷九州,西國通過瀨戶內海與畿內的經濟活動,商業地位甚至超過京都的京町。

作為畿內第一大港口和新興的商業城市,堺町的規模絕對遠超戰國時代所有城下町的規模,僅僅只是靠近城市外圍就能感覺到濃重的商業氣息,整座城市是由一個名叫納屋衆的商會自治組織管理著。

在這個時代類似納屋衆的商會組織操控城市的還有很多,比如伊勢國的宇治山田町、大湊、桑名宿町,九州筑前國的博多湊,出羽國莊內的酒田湊等等,也都施行類似的商會共同管理自治的權力架構,這種組織又被稱作會合衆。

會合衆的制度與惣村差不多類似,惣村是隨著中世莊園制瓦解之后,鄉間的部分富農逐漸掌握了土地的地侍,在莊園制瓦解后有些地頭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占據這些村莊,于是新興的地侍與鄉民聯合起來形成自治體,選出幾位地侍或者農民中的有力者作為宿老地下人共同管理村莊。

它們同樣不服幕府和國主的管理,為了謀求自治權力經常煽動或者掀起一揆,比如嘉吉元年的德政一揆就是這群惣村鬧起來的,惣村集團很快聚集起三萬大軍,形成一股可怕的土一揆力量占據畿內各大寺院,并揚言幕府公方若不發布德政令就一把火燒盡所有僧院寺院,當時幕府正巧趕上嘉吉之亂,京都政局陷入混亂根本無力抵抗,所以惣村集團很輕易得到德政一揆令,也助長土民們的氣焰。

合會衆和惣村相同的地方就是內部制度完全一樣,只不過把農民與地侍的關系轉換為小商人與座商、豪商之間的關系,他們當然也不會聽從幕府和國中的管理,而是以每年定時定量繳納一筆“矢錢”作為保護費,來獲取獨立自治的權力,對于像堺町這類商業港口可以堪稱搖錢樹,包括細川家在內的各地領主也不敢過分催逼,因此他們的地位也比惣村集團要高出很多。

會合衆不但保持高度自治,還有自己的相關法律法規來處理各種商業糾紛,他們還有自己的執法機構處置詐騙,搶奪,盜竊甚至兇殺等犯罪行為,會合衆內每位成員由居住在這些都市里的商人聯合推選出來,他們大多數是來自各行各業中最頂尖的豪商,這群人被稱為“有德者”。

由這些“有德者”組成所組成的自治聯席會議,負責打理整座都市的日常事務,處斷各種商業矛盾以及刑事案件,大概就與著名的聯邦制度類似,各地的會合衆從制度到名稱上也都大同小異,比如宇治山田叫做“山田三方”,博多湊名叫“十二人年行司”,莊內酒田湊稱為“三十六人衆”,大湊就叫“會合衆”。

比如堺町的會合衆名叫納屋衆,從名字就能聽出來,納屋就是從事土倉等行業的商會組織,也就是說最初他們是由倉儲借貸典當商人發起的組織,只不過經過近百年的變化,納屋衆的成員更換許多茬,有舊的家族沒落也有新的家族崛起,最初納屋三十六人衆早已物是人非,時至今日世人皆知堺町掌權的是納屋十人衆,至于三十六人怎么只剩下十人,誰也不知道。

吉良萬松丸一行數十人喬裝打扮成普通的客商,一路混在各地趕來的商隊之中也并不顯眼,有些豪商的商隊前后呼喝數百人,動用船只數十條,而且雇傭一只數十人的浪人作為保鏢,有弓馬刀槍鎧甲齊全,比許多大名的武裝還要精銳。

“果然不愧是堺町,真的好厲害!”無論吉良萬松丸干還是身邊的側近眾都對堺町有了深刻的印象,堺町也確實很厲害,作為一座典型的環濠都市,堺町的周圍圍繞著土居川、內川、古川、豎川、新堀川等多條河川。

這些河川里有許多是堺町的商人出資挖掘出來的,為的是借助密集的河網以達到來往穿梭提高商貿活動及貨運速度的目的,據說從堺南到堺北最快到達的方法就是坐船,由此可見這座城市對水運的依賴有多么大,縱橫交織的的河道網絡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碼頭,這是堺町保持活力的基礎,也給這座城市的發展創造了優良的條件。

注:這也是烏梅查閱堺市史,以及相關資料所能找到的資料,可不是信口雌黃的說。武家棟梁 第62章 神秘的堺町

上一章  |  武家棟梁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