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龍嘯大明

第七十七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

更新時間:2012-08-15  作者:木林森444
龍嘯大明 第七十七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
第七十七章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

其實不用勒克渾催促,耿仲明也知道要盡快趕到碭山縣來,畢竟多爾袞給他下令,五天以內,必須趕到山縣,否則就以軍處。耿仲明也不敢輕視。因此在接令之后,耿仲明立刻從陳州出兵,分為兩路,一路自己親自領軍,共計有四萬人馬,走柘城,另一路吳三桂手下的大將韓大任領軍,共計三萬人馬,走毫州,兩路人馬互相呼應,一起到達夏邑匯合,然后再去救援碭山縣。其中韓大任所率領的三萬人馬,全是吳三桂部的川軍。

從陳州到碭山縣,沒有官道直通,而且有幾條小路,因此分兩路進軍,也是合乎情理的,而且耿仲明部的人馬有大半其實都是吳三桂的川軍,將其中一路由吳三桂部的將領統帶,也順理成章,這樣的布置,誰也說不出什么不妥來。但誰都沒有想到,耿仲明在這里,還是耍了一個滑頭。

因為耿仲明當然清楚,中華軍決不會讓自己輕輕松松趕去救援,在中途一定會有人馬阻擊或是設伏,因此耿仲明首先讓韓大任走的線路是在外圍,而自己所走的線路卻是在內側,另外在行程上,耿仲明也故意放慢速度,讓韓大任部比自己快半天的路程,這樣一來,自已受到襲擊的可能性就將會小許多了,而且一但韓大任部遭到中華軍的襲擊,自已也可以立刻做好撤退是出戰的準備。

清軍就是在耿仲明的精打細算之下,向碭山縣的方面挺進。

中華軍占領了永城縣之后,立刻派出了大量的探子,打探軍的進軍路線,韓大任部到達毫州之后,行蹤立刻就被中華軍的探子查知,駐守永城的十八軍軍長黃繩武立刻向宿州發回了報告。因為永城縣四外除了東北的芒碭山之外,都是一片平原,缺乏可以伏兵的有利地形,因此黃繩武軍長建議,在沱河邊設伏,攻擊清軍。無論清軍走那一條線路,都必須渡過沱河。

在宿州的商毅和成進接到黃繩武的報告之后,也認為黃繩武的這個建議很好,因此立刻回復黃繩武,讓他馬上出動,首先在沱河也尋找埋伏人馬的地點,同時派參謀長尤洪亮帶領南京軍區第七、十七軍趕奔永城縣參戰,由第七軍配合十八軍伏擊清軍,十七軍擔任預備軍,并付責打擊軍的援軍。

沱河是一條半人工半天然的河流,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開鑿的一條聯接黃、淮、長江三大水系的運渠,發源于河南省歸府西南,流經夏邑、永城進入安徽省,再經宿州、固鎮至五河縣西南入淮河,全長約有六百余里。不過這時因年久失修,通航條件惡化,航道萎縮,僅有永城以下的河道可以通航。永城至歸段的河面淺窄,可以徒步渡河,這也是永城附近最適合襲擊清軍的地方了。

十八軍在沱河南岸的一個樹林埋伏,而第七軍在永城附近渡過沱河,在北岸邊的樹林埋伏。而十七軍預備待機。

下午的時候,韓大任率領清軍趕到了沱河邊,立刻開始渡河。等清軍渡到一半的時候,十八軍的騎兵師率先出擊,沖出了樹林,首先向沱河南岸的清軍發動了攻擊。

其實韓大任這時也知道中華軍占領了永城縣,因此在一路上也一直小心戒備中華軍的襲擊,不過永城一帶地勢平坦,伏擊的地點并不多,但就是這樣,韓大任也不放心,也派下了不少探子,以便遇到了中華軍之后,好提前預備。但韓大任部全部都是川軍,幾乎全是步兵,全軍只有三十多匹戰馬,除了一些主要的將領之外,能分給探子的馬,還不足二十匹,有不少探孑只能靠步行打探消息。

其實中華軍藏身的樹林離清軍的渡河地點還有十余里的距離,清軍還是有一定的時間來準備迎戰,但由中華軍進攻的全是騎兵,十余里的距離,也不過就是四五分鐘的事,而且等清軍的探子發現中華軍的騎軍,回來報信的時候,中華軍的騎兵離清軍的距離只有三四里的路程。幾乎就在韓大任得到報告的同時,中華軍的騎軍身影,就己經出現在他的視野中。

在吳三桂的五萬川軍中有一萬名火銃兵,而耿仲明分給韓大任五千,在渡河的時候,韓大任首先派遣了二千五百名火銃兵渡過沱河北岸駐守,在南岸只留駐了二千五百火銃兵駐守。韓大任也立刻下令,命火銃兵列好陣式,迎戰中華軍的騎兵。

無論是在另一時空還是在本時空里,吳三桂都能夠算得上名將的資格,而且也深知在這個亂世中,軍隊的重要性,因此入主四川之后,對川軍的訓練也十分嚴格,雖然他并不懂太多的近代火器戰術,但三段連射這種簡單套路還是訓練得十分熟練,因此就在這短短的幾分鐘時間里,川軍迅速列好了三排隊列,舉起火槍,向中華軍的騎馬開槍射擊。

在以前的戰斗中,中華軍的防線經常受到清軍的騎軍沖擊,而這一次的戰斗,卻完全反了過來,成為中華軍用騎軍沖擊清軍以火槍組成的防線。隨著中華軍戰馬的馬蹄飛踏,清軍也輪流開槍射擊,在沱河的南岸邊立刻展開了一場攻防大戰。

盡管川軍的士兵對火槍的操作和三段連射的使用都非常熟練,但使用的基本都是老式的火繩槍,這就決定了川軍的射擊速度和射程根本就無法與中華軍相比,就是和清軍相比,也都要稍遜一籌。

在戰斗一開始,川軍的前三輪射擊,確實給中華軍的騎兵造成了相當的損失,直接或間接死亡的中華軍騎兵達到了二百余人,但火繩槍的射擊,在前三輪之后,會有一個相對較長的填彈時間,如果是對步兵進攻,也許在第一次三輪射擊之后,還能有足夠的時間來重新填彈,但在騎軍的高速沖刺之下,這一點空隙時間,就非常致命的。事實上在中華軍成立的早期,以使用火繩槍為主的時代,商毅一般都會排出四列,甚致是五列陣式輪射,以保證射擊的速度。

而就在這時中華軍的騎兵,也使用火槍,對川軍進行還擊。以前的關寧鐵騎,確實是一支能夠使用火器的騎兵,但他們在馬上使用的是三眼銃,槍管極短,射程也很近,只有二十米左右,并且只能射擊一次,然后就拿三眼銃當長槍大棍使。而中華軍的騎兵裝配的火槍,是一長一短兩只,短管的是前裝槍,而長管是最新式的后膛火槍,在戰斗之前,都填充好了彈藥。雖然這兩種火槍的射程只有五六十米,比步兵使用的燧發槍都要小了許多,但比川軍使用的火繩槍卻差不了多遠。因此在川軍前三輪射擊之后,沖在最前列的騎兵也進入到自己的射程范圍內,于是也紛紛舉槍射擊。

雖然首先開槍射擊的中華軍騎兵只有百余人,但川軍的防線畢竟是在創促之間布置好的,沒有任何的遮掩物,就在中華軍騎兵的面前站成一排,而且站位十分密集,因此中華軍第一輪射擊,命中率極高,川軍的陣列中,中彈的人數超過了五十人,但進入射程內的中華軍騎兵越來越多,而且沖在最前列的騎兵在換槍之后,馬上又開始了第二輪射擊。

而這時在川軍的陣列中,也立刻出現了混亂、慌張情況,盡管川軍是經過了嚴格的訓練,但畢竟缺少實戰經驗,面對著沖刺而來的騎兵壓力,以及自己也遭到敵軍的火槍打擊之后,各種慌亂的情況也都出現,雖然川軍很快就展開第二個三輪射擊,但這一次射擊的威力己經下降了大半,而有的人還在填彈準備射擊,也有人在上刺刀準備近戰,也有人轉身脫離了陣列逃跑,第二個三輪射擊還沒有射完,川軍的陣列就己經有些亂了起來。

隨后,中華軍的騎兵沖到了清軍的陣式前,改用長槍或馬刀向川軍的火槍兵展開了攻擊,雖然有一部份川軍做好了近戰的準備,但這時川軍整體的陣列亂了,無法對騎兵的沖鋒組成團體抵抗,而這是在白刃戰中,步兵對抗騎兵的決定因素。

一匹一匹戰馬沖擊著川軍的陣列,有的被川軍擋住,有的死在川軍士兵的刺刀下,但也有不少硬是沖開了川軍的陣列,向陣式之后的其他川軍沖殺而去。川軍的陣列也在不斷的被突破,被撕裂開。

其實整個沖鋒過程還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川軍的火銃兵組成的防線就被中華軍的騎兵沖得七零八落。而其他川軍也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火銃兵這么快就被中華軍的騎兵給沖跨了,因此這時在火銃兵的防線之后,根本還沒有組織好防守陣形,結果被中華軍的騎兵一沖,沱河南岸的川軍立刻大亂了起來。

而就在這時,十八軍的另外兩個旅也趕到戰場,全軍全面展開呈一個扇面形狀,向沱河南岸的清軍包圍上來。

請分享龍嘯大明 第七十七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

上一章  |  龍嘯大明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