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邊軍一小兵 第一章 火路墩
風呼嘯刮過,卷起一片塵土,吹得身上的衣衫也是獵獵作響。
“嘩”的一聲,王斗從河面上提起一桶水,打破了波光粼粼水面的平靜。他將水桶仔細在岸邊放好,又順手洗了個臉,清涼的河水讓他精神一振。直起身后,王斗長長地呼了口氣,看著遠方,眼睛又習慣性地瞇起。
眼前的景物與江南之地的秀美大為不同,隱隱約約的山脈,莽莽蒼蒼的大地,平原上稀稀拉拉的樹木,隱約可見的堡壘村莊,極目遠去,總讓人有一種蒼涼與廣袤的感覺。
這就是宣府鎮,大明邊鎮北地的景色。
“來到這個世界有十六天了吧?時間過得真快。”
王斗在心中默默想道。
不錯,眼前這個王斗雖然身體是明朝的人,但這個軀體的精神與靈魂卻不是這個世界的人,而是來自后世二十一世紀一個三十多歲的歷史教師身上。簡單來說,就是王斗穿越時空附身了,過程很莫名其妙,具體情況也不可考,總之是后世的王斗占.有了這個大明朝普通墩軍的身體。
也是巧合,這個身體的主人也叫王斗,不過略有區別的是,這個大明朝王斗的斗是大斗小斗的斗,而后世王斗的斗卻是斗爭的斗,雖都是斗,不過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
對于自己身上發生的莫名其妙的事情,王斗無法解釋,也沒有機會找到能解除自己疑惑的人,只能默默地放在心里。不過任是誰身上發生了這種奇怪的事情,都會感到惶恐害怕,王斗也不例外。好在放在后世時,王斗就是個心思沉穩,內心素質比較過硬的人,只是短短幾天后,他就接受了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并開始仔細地思考起未來該如何辦的問題。
王斗附身時,同樣占.有了該身體的記憶思想,這讓他少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從他腦中的記憶加上這些天自己的默默了解,他大致也明白了自己身處的身份環境。
自己來到這個世界是崇禎七年七月的二十八日,眨眼十幾天過去了,眼下己是八月的十三日。身處之地是在宣府鎮懷隆道東路的保安州一帶,身份為舜鄉堡董家莊轄下靖邊墩一個普通的墩軍,家內有一個老母以及一個還未完婚的媳婦,她的身份是童養媳。
這個世界的王斗年在二十二歲,比后世的王斗年輕得太多,而且身體高大強壯,不但精通拳腳,而且還擅長使用長槍,大弓等武器,讓后世常年處于亞健康狀態的王斗也是心下欣慰,不過遺憾的是,這個明朝王斗雖然長得人高馬大,身體強壯,卻是性格憨傻,膽小懦弱,經常受人欺負而不敢反抗,讓擁有了他現在身體及記憶的王斗不由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不過在后世時,王斗的性格就是謹慎冷靜,所以附身后,并沒有貿然就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而是在冷眼觀察周邊環境,同時在回憶自己所知的明末歷史。
王斗后世在福建某地教授中學歷史課文,他個人更是精通明末歷史,同時在地理上也有很深的造詣,特別是對河北與山西的地理研究極深。依他所知,明末這段歷史可用內憂外患來形容,數十年連綿不絕的災禍造就了層出不窮的流寇與戰亂,直到摧毀這個國家最后一絲元氣為止,最后這個龐大的帝國轟然倒塌,勝利果實被異族竊取。
一個非常混亂,寧為太平犬,莫為亂世人的時代,人命如同草芥,就算自己身為士兵也是同樣朝不保夕。越是了解這段歷史,王斗越是對將來的生存感到憂慮。
有時在夜深人靜時,王斗會想起后世的雙親及妻子女兒,想到此生自己不能再見到她們,他的內心不免隱隱作痛。不過在內心深處中,對于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王斗內心還是隱隱有一絲興奮的。在后世時,他就是個不甘心平淡的人,他的權力欲.望很大,可惜造化弄人,一直沒有上位出頭的機會,或許在這個時代,自己可以擁有不同的生活軌跡。
只是理想歸理想,現實總是殘酷的,眼下自己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火路墩小兵,原先懦弱的聲名更是讓誰都可以踩到他頭上,雖說現在王斗附身后陰冷沉默了許多,看上去象是不好惹的樣子,不過具體沒有做出什么事之前,別人仍是當他透明的,墩內的苦活臟活,仍是第一個差遣他去做,比如說眼下每天離墩幾里的挑水工作。
常年的干旱,讓王斗所處靖邊墩內的水井也是干涸,而墩內幾個墩軍及家口每天的用水需求便落到了他的頭上,光挑水,每天就要在這條河與火路墩內往返幾次。
這條河當地人稱董房河,從保安州南面高山上發源后,經由輝耀堡、舜鄉堡與董家莊境內后,再往下流經十里,便匯入了后世鼎鼎大名的桑干河內,此時人稱渾河的便是。
放眼看去,董房河河水清澈,兩岸也多草地綠樹,只是過了河的兩岸后,便多大片大片干燥的土地,風隨便一吹,便不時卷起一片塵土。在河兩邊,有著一些屯軍或是民戶的田地,河水蜿蜒流向西北,一直滋潤灌溉著河邊的這些土地,不過由于長年干旱,這條河的水位己是下降了不少,露出了不少河灘之地。
王斗收回目光,盤算著挑了這趟水后,今天的挑水量就算完成了,可以稍微輕松一下。
此時他身上穿的是一件破舊的紅袢襖,原本鮮艷的顏色幾乎退去不見,頭上戴的紅笠軍帽也快跨了半邊,腳下同樣是一雙破舊的紅襖鞋。這便是他穿的大明軍隊制式軍服:鴛鴦戰襖。
舊例大明軍士的鴛鴦戰襖每三年給賞一次,不過此時大明很多邊軍的戰服怕是十年都沒有換過了,王斗身上的軍服同樣是破破爛爛,不過雖多補丁,倒是漿洗得十分干凈,這都是家內那個童養媳謝秀娘的功勞,她的賢惠是不用說的。
在王斗腰間,還掛著一面表明他身份的腰牌,腰牌木質,正面篆刻“墩軍守衛王斗”六字,左側刻著“保安衛勇字捌佰肆拾伍號”幾字,背面刻著“凡墩軍守衛懸帶此牌,無牌者依律論罪,借者及借與者罪同”等字。這是王斗在靖邊墩戍守的重要憑證,遺失可是大罪。
在水桶的旁邊,還放著他的長槍。王斗取起槍,一股血肉相連的感覺涌上心頭,在這個朝不保夕的年代,這根長槍就是他生存的最大保障了。王斗左手拿槍,彎腰將水桶挑起,并習慣性地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的動靜。由不得王斗不小心,雖說此時后金軍大部己往大同一帶,不過仍是有小股游騎在保安州與懷來衛一帶活動,自己要小心遇到他們。
在上個月的七月初七日時,后金汗皇太極,明人稱之為黃臺吉的在領軍征服蒙古察哈爾部后,借口明邊將擾其境、殺其民、匿逃人等名,領軍數萬于尚方堡破口而入,隨后在宣府鎮境內大肆劫掠,進而兵圍鎮城,宣府城守兵發炮將其擊退,黃臺吉退往大同一帶。后金軍入寇的消息傳來后,大明震動,初九日,京師戒嚴,同時兵部急令保定總兵陳洪范守居庸,巡撫丁魁楚守紫荊,防止后金軍進入京畿之地。
七月二十三日,在王斗來到這世界的前五天,后金中路軍攻陷了保安州,軍民死傷無算,知州閻生斗自盡殉節。隨后后金中路軍在阿濟格帶領下退往大同與黃臺吉會合,當王斗來到這個世界時,保安州各地仍是滿目瘡痍。依王斗對歷史的了解,雖說此時后金軍大部應該都在大同一帶肆虐,不過一直到閏八月時,他們才會全軍退往塞外,自己仍得小心。
……
王斗挑著水往東面方向行走著,他這個身體可稱得上是虎背熊腰,雖說挑著兩個沉重的水桶行走數里,仍是感到毫不費力。
一路而去,皆是平坦的土地,環顧四周,地勢開闊,土質也算優良。這保安州便是后世的涿鹿縣,不過此時的保安州可比后世的涿鹿縣大多了,后世屬于懷來縣的新保安,東八里,西八里,沙城,桑園等地,此時都是屬于保安州衛的重要城堡鄉里。
保安州這一帶環境優越,素有“千里桑干,唯富涿鹿”之說,在桑干河兩岸及洋河兩岸,土地肥沃,灌溉方便,在這里,甚至可以種植水稻。特別是在桑干河南岸,河流水渠廣布,更是宣府鎮重要屯田之所,為保屯田要地不受侵擾,在這一帶,建有密集的火路墩。
不過在這舜鄉堡一帶,由于己靠近丘陵高山地區,灌溉不是很方便,加上近來越來越大規模的旱災,除了靠近那些河邊與水渠邊的田地外,王斗看到許多本是優良的田地都荒費了。
再行走了一里多,遠遠的,便看到一個微微隆起的小丘上,一個高大的火路墩威嚴聳立,墩身高達十余米,整個外形呈覆斗式,隱隱可以看到上首的望廳房屋及燈柱軍旗,在墩的四周,還有一道長達三十多米的馬圈圍墻,墻外還有壕溝,那便是舜鄉堡董家莊轄下四個火路墩之一的靖邊墩,內有守軍七人,王斗就是其中的墩軍之一。
大明在九邊各地大建墩臺,一般三里一墩,五里一臺,甚至在一些緊要之處,更是每里就建一墩,近塞稱為邊墩,腹里地方稱為火路墩或是接火墩,每墩守衛五或七人,在整個保安衛境內,便有各樣墩臺四十余座。
王斗所在的靖邊墩只是普通的煙墩,所以整個墩身以夯土筑成,并未包磚。如果包磚,就稱為樓臺了,周邊的馬圈圍墻可達一百多米長,外面的壕溝更深,不過建一座樓臺所需青磚至少五萬八千塊,白灰近百石,以大明的財力,只得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建臺了。
眼看就要到家,王斗內心也是喜悅,不由加快了步伐,很快,他就來到了靖邊墩圍墻外的壕塹旁,這道圍墻高約四米,南向設有大門,門匾上寫著“靖邊墩”三個大字。門的上首設有一個懸樓,內有擂石等守衛武器,并控制著一個吊橋,平時靖邊墩的墩軍出入,都要依靠這吊橋。
王斗小心避開壕塹旁幾個暗藏的塌窖陷阱,來到大門前面,沖懸樓上高喊:“我回來了,快放吊橋!”
喊了幾聲,過了好一會兒,懸樓上才懶洋洋探出一個腦袋,看到是王斗,那人笑道:“王大傻子回來了?你挑水倒是挺快的,路上有沒有遇到韃子?”
王斗知道這人叫楊通,是一個馬屁精,平時跟在甲長鐘大用身旁狐假虎威,時不時以取笑王斗為樂,王斗向來對他沒有好感,他不理他,只是喊道:“快放吊橋!”
楊通討了個沒趣,不由罵道:“娘的,你急什么急,我這不就放吊橋了嗎?”
他一邊罵罵咧咧,一邊放下了吊橋,又沖圍墻內喊道:“王大傻子回來了,快把門打開。”
很快的,吊橋放下,接著懸樓下的大門也打開了,一陣男女的吵雜聲傳了出來,幾個腦袋出現在視線內,都是看著王斗笑,一人更是大叫:“王大傻子回來了?沒有被韃子抓去?”
王斗挑著水踏上吊橋,兩個沉重的木桶讓腳下的木板吱呀吱呀的響,他陰沉著臉,不理那些人,直接進入圍墻里面。
明末邊軍一小兵 第一章 火路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