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軍 第八節日本
起初日本人對崛起于山東的勢力起初并未太注意。直到1906年底龍謙率第五鎮主力南下湖湘鎮壓會黨暴動,日本才關注起的動向來,遂有卷入針對龍謙的廣州行刺事件。但日本人萬萬沒有想到,起兵后竟然摧枯拉朽地推翻了滿清帝國,連日本曾認真評估過戰力的北洋新軍也被打的一敗涂地。不等日本拿出一個針對中國局勢巨變的總體策略來,已經定都北京,進而席卷神州,建立了一個日本所不愿看到的大一統的中央政權了。
新中華外交倒向了德美。那段時間里,新中華并未公開流露對日本的敵視,當然其間也出現了一些齷蹉,比如漢冶萍公司債務的爭執,因間諜案驅逐外交官事件的發生。但兩國關系基本是正常的,新中國承繼了滿清對日的負面資產,日本的在華利益并未受到公開的侵犯,特別是南滿鐵路的經營權仍被日本牢牢掌握在手里。隨著新中華政治體制的建立,日本一部分元老甚至有拉攏中國的意圖,而中國同意向日本出口原油(折抵庚子賠款)緩解了日本朝野對中國的敵意,對于1910年中俄因外蒙問題而爆發的軍事沖突,日本就站在了中國一方,他們認為俄國對日本的威脅遠大于中國。
但這種短暫的“和平共處”隨著新中華經濟軍事的飛速發展而逐漸惡化了。日本人驚恐地發現,新中華并未出現日本政壇領袖所判斷的內訌(桂太郎和西園寺公望便預言新中國效仿英美議會政治注定失敗),民主體制下包藏的是強人政治,一個以龍謙為核心的軍事政治集團已經徹底掌控政局,滿清、民黨以及獨立于滿清之外的北洋軍事集團被次第掃平,中國已經沒有可以抗衡龍謙集團的政治勢力,更不用說是軍事勢力了。
一個日本不愿看到的中央政府成立后,中國的經濟復蘇速度令日本驚訝。在得到了美國和德國幫助后,在經濟、軍事方面以看得見的速度飛速發展。經濟方面,以鋼鐵為例,早在1911年,中國沂州、漢陽兩大鋼鐵基地的總產量就超過了30萬噸!將日本徹底甩在了后面。據日本掌握的情報,1913年底,中國的鋼產量超過了55萬噸,而日本只有25萬噸,尚不足中國的一半!石油方面,山東油田日產原油2500噸以上,日本基本是依賴進口。機械加工方面,中國在1910年1913年的四年間,從德國和美國進口的機床超過了一萬臺,在濟南、上海、武漢、南京、西安、太原、沈陽、長春、洛陽逐步建立了工業基地。可以生產汽車、紡機、自行車及普通機床等“高精尖”產品了,中國人自行設計的小汽車早已超過了日本,他們甚至可以在美德技術的支撐下產生軍用飛機!除此之外,醫藥、化工方面的成就也令日本感到驚恐,中國在火炸藥領域已經超過了日本。而受益于瑞士斑馬公司的技術支持,中國西藥制造和研究也走在了日本前面。
新中國對外貿易飛速發展,東北的大豆在組建農墾兵團以及實施農業訂單模式后產量逐年攀升,成為出口創匯的主力產品之一,僅1912年就為中國創匯1900萬美元。石油,有色金屬的出口量逐年增加,江浙一帶的紡織業發展迅速。使得日本傳統的出口優勢項目受到了挑戰,中國在生絲、紡織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進步極為明顯,正在搶奪日本的出口份額。他們在兩廣、瓊州建立了橡膠基地,日本反而要向中國進口生膠和橡膠產品了。
交通方面的情況也令日本擔憂。尤其是新中國鐵路建設成就斐然,京沈新線的提前通車(1914年3月全線貫通,比計劃提前了9個月)令日本開始擔憂起南滿的安全來。因為即便日本加強司令部設在天津的中國駐屯軍(原清國駐屯軍)的力量也無法阻擋中國內地向關外的增兵了。為此。日本開始增加南滿的兵力,從一個以護路為主要目的的旅團增設為師團(不滿員)。
最令日本感到擔心的是中國的發展速度,據日本經濟部門估算,中國近年來經濟增長速度超過了20,照這樣發展下去。領導亞洲的還會是日本嗎?
這種局面的形成其實就是大國和小國的區別,中國有著豐富的物產和無盡的人力資源,一旦消除內亂,建立堅強有力的領導中樞,制定切實可行的經濟政策后,其爆發的潛力絕不是一個島國所能比擬的。
經濟的復蘇必然導致軍工的進步。1912年日本得到了中國自行研制的半自動步槍,認為已經超越了陸軍列裝的明治三十八年式步槍,無論是備彈、射速還是殺傷力都超越了日制步槍,唯有精度稍差。中國在德國的全力幫助下已經可以生產以下的火炮了,彈藥的生產基本實現自產,不再依賴進口。
1913年,日本零星的情報經外交部匯總后遞交軍部,情報全面評估了中國的軍事潛力,認為中國已經可以抗衡日本了。但這個結論并不為所有閣員所認可,尤其是參謀總部,認為日軍一個聯隊足以擊敗中國的一個步兵旅,完全不接受陸軍省的結論。關于中國軍事情報有一個附帶的建議,因受制于國安總局越來越強大的反間諜能力,強烈要求建立專業的情報機構以加強對中國的情報收集。之前,日本是沒有專門的情報機構的,這份報告雖未得到軍部特別是陸軍參謀總部的認可,但促使了日本國家情報院的成立,這是后話了。
回到正題。
在歐戰爆發后,日本朝野一片歡騰。對日本朝野有著巨大影響力的井上馨公爵給日本陸軍的靈魂人物山縣有朋寫信,認為歐洲發生的大戰是對日本發展國運的佑護,日本應立即停止政爭,和英法俄聯手行動,確立日本在東亞的絕對領導地位。
井上馨元老給山縣有朋的信里隱藏著多重意思。是時,日本內部問題重重。
首先是極度虛弱的經濟。日俄戰爭后,為日俄戰爭而發行的外債本息已經超過了日本年度預算的二倍,達到10億日元。因為沒有得到一分錢的戰爭賠款,日本為了償還外債還要再舉外債。偏偏日本貿易又出了問題,隨著中國經濟的復蘇,在傳統的出口項目上受到了中國的擠壓,連年入超,經濟陷入困境。這種情況下,軍部還要繼續增加軍備投入,那就只能依靠增稅了和削減財政支出了。其結果是內閣和大藏省極力抑制陸海兩軍的擴軍預算,以至于海軍和陸軍為了爭奪有限的預算資源發生激烈的爭吵,總理桂太郎因此辭職。日本軍部為了實現各自的撥款要求,不得不分別走向政治策動的道路,軍部力量開始介入由政黨和藩閥微妙平衡的政界,使其均衡導致了動搖。
其次是日本海陸軍之間越來越深的矛盾。1913年“西門子”事件被曝光,海軍因高層人員巨額受賄問題被披露而推到了風口浪尖。長期受海軍壓制的陸軍總算有了出氣的機會,當然不放過這個絕佳的機會了。1914年2月,東京民眾在國會議事堂對面的日比谷公園因西門子丑聞發生騷亂,因沉重稅負而不堪忍受的民眾搗毀政友會本部和中央新聞社,并與警察發生沖突。事件導致山本權兵衛內閣總辭職,海軍因此萎靡不振,與陸軍的爭斗第一次處于下風。
井上馨元老所說的停止政爭主要是指海陸軍之間不和引發了系統性矛盾。
日本陸軍軍令機關參謀本部雖然無視陸軍省對于中國的軍力評估,但也對中國飛速發展的經濟和軍事力量深為擔憂。既然中國的發展已經嚴重威脅到日本的安全,那么就要早些動手消除這種威脅。現在機會終于來了!陸軍大臣岡市之助在決定日本參戰的會議上拋出進攻青島的計劃,是參謀本部研究已久的方案之一。
打仗總要找一個借口,對外需要,對內更需要。既然宣戰德國,攻擊青島就是最好的借口。當有閣員提出可能與中國發生沖突時,岡市之助肯定地說,陸軍歡迎這種情況的出現!陸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的出現。岡市之助進一步解釋道,山東是龍謙集團的根本,濟南是中國最大的軍火生產地,占領濟南進而占領山東,完全符合大日本帝國的利益!比起滿洲,山東是更好的目標。
岡市之助的計劃令內閣砰然心動!光是山東油田就令日本垂涎三尺了。如果實現這個目標,將是一舉數得之舉。但8月8日的會議并未批準岡市之助的計劃,內閣爆發了激烈的爭吵,最終也沒有形成一個結論。主戰及反戰的閣員們展開了積極的活動,他們其實懷著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為了日本的根本利益,在這一點上并無區別。
蒙山軍 第八節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