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軍 第十五節根據地的變遷三
和大多數女人一樣,尤氏在家庭大事上做不了陳超的主。盡管她不愿意丈夫將祖產全都“交”出去,但阻擋不了丈夫的決心。陳超對妻子說,“你懂什么叫化家為國嗎?我們已經上了他的船,他若是敗了,你那點祖產也留不住;若是勝了,天下盡是你的,又何必在意那點蠅頭小利?”
這些道理,尤氏似懂非懂。但舉家遷入沂州后,家里發生的變化卻是實打實的,光是陳超在華源實業的股份分紅(去年第一次分紅)就比種地強的多!按照丈夫的預計,今年華源實業的盈利至少會是去年的三倍!紅利當然水漲船高。現在總算明白了,搞工業比種田強太多了!
錢是不缺,但尤氏還是舍不得那些祖產。這次回陳家崖,也有落實那些地分給誰的意思在內。按照尤氏的想法,便是贈與鄉親,也要自己贈與吧?至少對方還記個大人情,給了自治委員會,算什么事嘛。
尤氏與陳嫻在租屋住了一晚,第二天便吩咐套車,他要去找接了丈夫委員會主任之職的蕭觀魚。沒想到陳家崖的鄉親們聽說她回來了,呼啦啦涌進院子十幾號女人,都是陳家崖的鄉親,噓寒問暖,頓時讓寂靜的院落熱鬧非凡。
陳超多年扶危濟困,在莊子里本就威望極高,現在一下子捐出了名下全部的田土,更是令陳家崖的鄉親感動。聽說尤氏母女回來,串聯了一同來探視。
“哎呀嫂嫂,你這一走就是兩年,可想死俺們了……”這是一位平輩婦人。
“哎呀嬸兒,俺們約了去沂州看你呢,正商議著,你們就回來啦。今兒午間可得去俺家吃飯,都準備好了……”這是一位晚輩女人,但年紀看上去不比尤氏小多少。農村的輩分不代表年齡。
“哎呀小嫻呀。長高了,也更俊了,已經是大姑娘了呀,找婆家的沒有?”這也是尤氏的一位平輩,執了陳嫻的手一連串地問。
尤氏開心地笑著,“俺們也惦記著大伙兒呀。快進屋坐,咱們進屋聊。”尤氏將街坊們讓進屋子。
乍一回來。生活還真有些不方便了,連個茶具都湊不齊。尤氏歉意地說,“大家多擔待吧,你們看,手邊用慣的,都讓俺帶到沂州了。剩下的又缺胳膊少腿……”
“別忙乎啦。俺們就是來看看你。另外,聽說莊主他把地都捐給自治委員會了?真有這事?”還是那個晚輩婦人。她這句話問出來,另外幾個女人立即投以不滿的眼光。
尤氏警惕起來。她此番回鄉是臨時動議,并未與丈夫商議,她知道丈夫很重視此事,“嗯,這件事嘛。嗯,還沒有問大家,這兩年大家的日子過的好嗎?”
“日子還行,至少肚子是能吃飽了。尤其是那些種棉花的,都發財了……”
這件事尤氏知道,中興實業旗下的紡織廠就包了根據地的棉花,但是據說很多人家還是賠本的。
“日子比過去好過了,但就是瘆得慌。就說咱陳家崖吧,年輕人一半去當兵了,另一半去了沂州或者兗州的廠子做工,白日里男人們再下了地,莊子里像是沒了生氣……”
這是事實。陳家崖受陳超的影響,全力支持。參軍人數比例之高居根據地之首,這兩年來。特別是近一年來,陳超出于關心桑梓之念,數次派人回鄉招攬子弟赴沂州做工。
“可是,只有人都走出去了。日子才有了盼頭。像過去一樣死守著幾畝地有啥出息?勉強填飽肚子就不錯了。”一直未開口的陳嫻終于說話了。
眾人訝然。覺得陳嫻離開兩年,變化之大不僅是個子長高了些而已,原先在莊里時可是一個不愿意出頭露面的小淑女,當著長輩說話都會臉紅。
“小嫻說的是。但外面的事咱山里人總是吃不準,心里不踏實。就說俺家那個毛小子吧,在電廠每月能拿四塊銀洋,差不多是三兩銀子呢。原先誰能想到他一個毛頭小子一個月能掙這多錢?可是他捎話回來說,廠子里的規矩大,干啥都不自由,哪里如在家種地踏實?”話題還是轉回到了土地上,“嫂子,聽說俺哥真的將名下的田土都捐給自治委員會啦?”
“嗯,是有這事。”尤氏點頭道,“你們也曉得,俺就是個婦道人家,男人的事俺是不管的。只要家里有吃的,有穿的,有零花就行。”
“嬸兒,您老還要操啥心呀?有龍司令這桿大旗樹在身后,別說是縣里,就是州府,還不是橫著走?如今呀,您老就是拔根汗毛,也比俺們的腿粗。俺們就是想說,想說,”那位與陳淑平輩的中年婦女到這個時候也有些說不出口,“與其捐給自治委員會,倒不如給咱本家、鄰里分了……”
“為啥?”未等母親開口,陳嫻忍不住問道。
“原先俺叔做著主任時節,辦事都公道。人們也服氣。但現在不同了,自治委員會個成員,竟沒有咱莊一個!這不是明擺著欺負人嗎?蕭觀魚,申無病,程大牛,哪個不是只為自己莊子說話?小妹呀,俺們是跟王司令講不上話,這話還要你帶給王司令才好。他們這樣做,既看不起莊主他老人家,也是不將龍司令放在眼里。”
“她沒有說清楚。是這樣的,咱莊子里大多數都租種著老莊主的地,這些年來老莊主對俺們的照顧,俺們心里都感激著呢。若是地交給自治委員會,從俺們手里收回去重新租種給別人,俺們吃什么呀?是不是?”進屋后一直沒開口的一位瘦小婦人道。
這番話立刻讓尤氏變色。陳家崖過半村戶是陳家的雇農,如果從他們手里奪走土地,確實是個大事。
“各位嬸嬸嫂嫂,聽我說幾句吧。”陳嫻看母親臉色不虞,急忙站起來,“俺家的地怎樣處置,那是俺爹說了算的。俺娘連問都不問。所以呀,大家的來意俺明白了。這樣吧,俺將大家伙的意見帶回去。帶給俺爹。讓他決定好不好?”
送走一幫婆姨,尤氏立馬吩咐套車。陳嫻問要去哪里,尤氏說去找蕭觀魚呀。虧他還是你爹幾十年的好友,虧你爹推薦他接任這個勞什子主任。怎么搞的亂七八糟?
“娘,你咋能光聽她們的呢?再說了,要找也是找明遠哥,蕭叔叔敢不聽明遠哥的?”
“嗯。你這么一說,還有幾分道理。好吧,咱就再去鄭家莊一趟吧。”
母女倆坐了馬車,直奔鄭家莊。昨天回家心切,沒有多理會周遭的變化,今日細看。見道路拓寬了,栽了整齊的柳樹,不過樹苗還小,不足以遮陰。原先龍謙主持修建的那座木橋也加固了,刷了油漆。而鄭家莊莊子里的道理環境更加整潔,令從沂州來的車夫贊不絕口,“喔。真沒想到,這山村也如此的干凈,還有公廁呢。”
“真是少見多怪!”一名保安說,“這兒是龍司令發跡的地方,不知道?俺可是聽說過,龍司令就是靠著周邊幾個莊子,硬是一次次打敗袁撫臺的大兵!龍司令哪是啥人?上天下凡的星宿!你看咱沂州這兩年變化多大?”保安身負保護尤氏母女安全的重責,不敢須臾離開。
“嗯。那倒是。”尤氏聽那名消瘦精悍的保安夸獎自家女婿,也覺與有榮焉,“當初龍謙的司令部就設在那兒。比起沂州來,這兒還是土的不行呀。真是應了他那句話,先得有電才好。可是,從沂州把電引過來,那該要花多少錢呀?”
其實。沂州絕大多數百姓尚未用上電。但電是什么東西,對沂州來的三人卻是不陌生了,“夫人無需擔心,要俺看呀。只要龍司令管著沂州,再有幾年,保證將電引到這里!”
“那就借大兄弟的吉言了。”說著車子來到鄭家大宅前,崗哨通報后,王明遠親自出來,將尤氏母女接了進去。
不需要寒暄,尤氏劈面便將剛才聽到的與自己擔心的講了出來,“明遠啊,你叔既然決定舍了那些地,本來俺不該再過問的。但陳家崖畢竟是俺陳家的根,就算俺住在沂州,也會時常回來看看不是?總不能讓街坊本家對俺家生了怨恨不是?”
原來如此。王明遠微微一笑,制止了陳嫻的話,“嬸兒,陳叔捐出上千畝田土,真的令俺們佩服,什么是豪杰,這才是豪杰!司令多次教誨俺們說,草野之中多能士,還是司令厲害呀。那些地如何處置,現在還沒有定,現在地里都長著莊稼,怎么分?另外就是嬸兒說的,總不能讓人沒地種。原先俺想將這些地統一交給榮軍農場管,雇主該交的租子照交。收益歸農場。而且,經過這兩年的摸索,農場也積累了一些經驗,比如改種油菜、棉花,掙錢肯定比種糧食高。昨晚俺又想起司令曾跟俺講的話,又覺得這個辦法不一定是最好的辦法!
“咦,俺聽著蠻好呀。只要不搶了鄉親們的飯碗,其他的,俺真的不管。”
“嬸兒你聽俺說。”王明遠依舊微笑著,“司令給俺講,如果世上好人都有好報,那么人人都會去當好人的。陳叔是好人,為了司令的大業,舍得自己的家業。但是俺們不能不管陳叔和你呀?至于小嫻,俺倒不操心,反正有葉延冰負責呢。”王明遠順便開了句陳嫻的玩笑。
尤氏并不惱,“那倒是。明遠呀,你想的好,想的遠。難怪龍謙將你放在這個位子上!你說,要怎么辦才好?”
“俺也沒有想透徹。俺是想起華源和中興搞的股份制,忽然覺得咱們農場也可以搞股份制。陳叔的地,就算是對農場的投資!平素間如何經營,無需你們過問,但分紅時要請股東們一起來商議……”
“哈。這個法子好!”尤氏已經嘗到了股份制的甜頭,如此一舉兩得的美事如何不贊成?說實話,對于丈夫的決定,尤氏切切地肉痛不止。但又知道左右不了丈夫的決定,現在王明遠卻想出了這樣好的辦法來……
“成不成,還有交給委員會討論。嬸兒你別急……”
“成!怎么不成?另外,那個委員會你也得操操心。陳家崖好歹也是咱的老窩,總得有個代表不是?”
“嬸兒,這個你就別管了。其實俺也不大管。這是司令親口交代的,俺直管程序是不是違反了。至于犯錯誤,就讓他們自己去糾正。原先司令是事必躬親,后來也放手很多了不是?自治委員會的章程是司令審定的,他們議大事,全靠著那本章程。這就是程序。至于陳家崖,上次改選是沒有人進入總會,不過不要緊,換屆的時候或許就有了,但是要讓各村的代表投你的票才行。”
“那怎么行?俺陳家崖村子小,他們人多,無論如何是選不上的。”尤氏更加著急。
“不一定呀。石峁比陳家崖還小,上次不是一樣有人當選?主要是陳家崖的參選人不過關……”
“怎么不過關?”
“要進入總會,必須對代表大會提出自己管理委員會的主張來,這叫施政綱領。比如說,怎么敦促村民遵守鄉規民約,想什么辦法致富鄉里?對村里的不孝之子,懶漢怎么管束?你得有一套辦法才行……”
急促的腳步打斷了王明遠的話,通訊員帶著一個汗濕衣衫的軍人風風火火地闖進來,“報告王司令,總部急件!”
“哦,辛苦了。”王明遠摸出鋼筆,在回執上簽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接過封了口的信函,一面拆信,一面吩咐道,“帶這位兄弟下去用飯,洗澡,好好休息。”
看罷龍謙親筆書寫的來信,王明遠喊道,“來人,傳令警通排火速通知連長以上軍官來司令部緊急集合!限一個時辰到。”
“是!”隨著警衛通訊排的出動,司令部的氣氛立即緊張起來。
王明遠回頭對尤氏說,“對不住了嬸兒,軍情緊急。請你們先回吧。”(
蒙山軍 第十五節根據地的變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