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軍 第二十七節清廷宣戰萬國
就在大沽口炮臺失陷的當日,6月17日,慈禧緊急召開了第二次御前會議。(一住本站跟著我一起來讀money錢ren人moneyren有錢人,記住本站,你就是有錢人。)在這次會議之前,榮祿單獨求見了慈禧,等榮祿離開,慈禧的近身內侍傳出一個驚人的消息:太后哭了。這可是個罕見的新聞,讓一向畏懼慈禧如虎的近侍們意識到,太后是個女人。
榮祿一早來見慈禧,是為她送來一份外交照會。這份照會沒有涉及任何正在進行的戰事,而是提了四項要求:
1、指明一地,令中國皇帝居住;
2、代收各省錢糧;
3、代掌天下兵權;
4、勒令皇太后歸政。
這是一份非常“過分”的外交文件。其來源卻十分蹊蹺,它不是經過正常的外交途徑送達的。按照榮祿的說法,是他通過秘密關系弄到手的。怎么弄到的?是一個叫羅嘉杰的糧道通過私人關系搞來的。糧道是負責轉運糧食的官員,跟外交八竿子打不著,轉運糧食的官員竟然轉運來一份外交照會,真是夠奇特的。
在慈禧對洋人的態度沒有最后決定之前,這份“照會”不啻是火上澆油。
慈禧大怒,決定與洋人開戰了。
無疑,這是一份假文件。就算不是還困在北京的外交使團的意見,而是出自大沽口外聯軍將領之手,正常的渠道也應該是讓駐守天津尚未與聯軍發生陸地交戰的直隸總督裕祿轉交。如此重要的文件怎么能落在一個糧道官員之手呢?所以只能是造假,誰造假呢?榮祿立即斷定這份誤導帝國大政的文件出自載漪之手。
已經徹底瘋狂的載漪是唯恐天下不亂。他知道。如果自己將這份文件交上去,慈禧不會信自己。精明的老太太一眼就可以看穿自己的詭計。但如果是榮祿,就完全不同了。他知道榮祿是看不上自己的,而偏偏榮祿的話是慈禧唯一相信的大臣。所以,載漪費盡心機將這份帶來嚴重后果的假文件傳到了榮祿手中。
榮祿毫不猶豫地在第一時間將“照會”交給了慈禧。
榮祿為什么這樣做?答案是出于自保。這是一份雙刃劍,榮祿知道,如果自己壓下了這份文件,將給自己留下莫大的隱患。如果第一時間將它交給慈禧,不僅無罪,還能固寵。慈禧會認為。還是自己跟她一條心。另外。如果朝廷打敗洋人,光緒是鐵定離位的,當上了太上皇的載漪那里,自己也是得分的。再退一步。假如帝國戰敗。榮祿還有好牌可打。他完全可以反戈一擊,揭發這份文件的來歷以洗清自己。作為軍機大臣,在收到如此重要的文件后第一時間上報最高當局。不是應該的嗎?
榮祿對于這份文件帶來的后果是什么,心里一清二楚。在他的心里,只有自己的榮華富貴,根本就不管國家的安危。
果然,當慈禧再議對洋人的政策時,反戰之聲依舊強烈。但慈禧將“照會”的內容透漏后,群臣便激憤起來。
那四條要求,拋開第一和第四,簡直就是亡國條款。而第四條,無疑要了太后的命,誰敢贊成?那不是找死嗎?最妙的是,頭腦還算冷靜,并且敢于發出自己聲音的光緒皇帝本來還怒氣沖沖地責問那些主戰的大臣,當四條照會要求一說,他再也不能吭氣了。
會后,慈禧派了三位反戰的大臣前往使館,對洋人說明大清帝國的立場,如果洋人“必欲開釁”,就請他們降旗歸國。
會后,慈禧再次留下了榮祿,讓他做好打的準備。榮祿終于決定了,調袁世凱部入京。
榮祿早有調袁世凱部進京的打算。就他手下的武衛五軍,他親自統帥的武衛中軍的戰斗力就不必說了,一位分統竟然被義和團殺死就是證明。那不是狙殺,而是正面交戰,說起來也真夠窩囊的,手握重兵的將領竟然被一幫泥腿子殺掉。這樣的部隊跟洋人見仗?別做夢了。
拋開中軍,宋慶的左軍尚在山海關,指望不上。只剩下天津一線聶士成的前軍和目前已調入北京正在躍躍欲試準備攻打東交民巷的董福祥的武衛后軍。朝廷一般叫做甘軍,因為其兵員基本來自甘肅回區。榮祿認為,危險主要來自天津方向,西摩爾聯軍以及可能出現的后續援軍——誰知道有多少呢?僅靠聶士成一軍有些玄。而慈禧所信賴的甘軍,雖然裝備了進口的洋槍洋炮,未必及得上聶士成的部隊。
如果增調援軍,最合適的莫過于山東袁世凱的武衛右軍了。距離近,裝備好,訓練更是聶、董所部沒法子比的。但袁世凱這廝竟然連續敗于魯南一伙土匪!這讓榮祿氣憤之余深為不解,調袁部勤王會不會導致山東局勢的糜爛?這也是榮祿必須考慮的,盡管他已經卸任直隸總督了,山東軍事,理論上仍歸他這個軍機大臣兼兵部尚書負責,他不能不全面考慮。
榮祿之所以沒有立即下令袁世凱軍北上,還是寄希望于這場已經蔓延開來的禍亂能夠中止,至少不要對使館動武。那樣也就不需要調袁世凱了。所以慈禧召集的御前會議結束時四個愣頭青頂撞慈禧,在一旁的榮祿實有回護之意。既然說起來了,等四人退下,榮祿還是跟慈禧密商了袁世凱部入京之事,榮祿認為,應當給袁世凱下一道命令,至少要其做好勤王準備,大軍開拔可不是戲文里的故事,那是一件費錢費時間的大事。
現在慈禧因為一份假照會被徹底激怒,榮祿就必須行動了。他立即以兵部的名義給袁世凱去了電報,讓袁世凱調集部隊,以軍事演習的名義集結于德州附近,做好入京的準備。電文的最后。榮祿指出,這是你待罪立功的最好機會。
戴什么罪?袁世凱一看就知。
這封電文剛發出,京畿局勢就急轉直下了。
第二天,也就是1900年的6月18日,慈禧再次召開御前會議,研究戰和問題。
思考了一夜的光緒皇帝決定豁出去了,或許這位中國最悲情的男人心里真的存了國家與民族的前途憂慮。會議一開始,光緒便明確反對開戰,理由很充分,朝鮮戰爭時。朝廷一致主戰。結果遭到了空前的失敗。現在列強實力十倍于日本,我們怎么打得過呢?
戶部尚書立山和大學士聯元都慷慨陳詞,支持皇帝的意見,絕不能打!甲午一戰。北洋水師已經喪失殆盡。如果戰端一起。南北交通(主要指大運河,京師最缺少的糧食一直依賴這條運河北運)斷絕,軍餉器械無從補充。依賴一幫無知的拳民,如何抵擋?
這番話當然惹惱了執意向洋人報復的載漪,他指責聯元和立山通敵(他二人剛去使館與洋人交涉回來),認為他們其罪當誅,請求慈禧下令處斬。
聯元是莊親王載勛的女婿,這位狂熱支持義和團的親王立即跪倒求情,慈禧鐵青著臉揮揮手,算是繞過了倆人。
會議沒有結果。在宮中生了悶氣的慈禧擺駕回到了她最喜歡的頤和園。她開始關心天津以及大沽口的消息了。因為她知道,人心和狂熱是不足以帶來戰爭的勝利的,如果真的打起來,依靠的還是軍隊。
這個時候,大沽口已經陷落兩天了。慈禧接到了來自前線最高指揮官裕祿總督的正式報告,奏折的題目竟然是《接仗獲勝折》!
裕祿的這份折子,顛倒黑白地描述了帝隊如何勇敢迎戰洋人,如何將洋人殺的落花流水,羅榮光如何沉著指揮,擊傷洋兵軍艦多艘。這份捷報讓慈禧意出望外,接著來到的是廊坊大捷的奏報,海陸兩路獲勝,讓慈禧數日的愁容一掃而空。
誰也說不清裕祿為什么寫這樣的折子。難道他不知道紙里包不住火?還是判斷已經占領大沽炮臺的洋人會主動撤退?
受到捷報鼓舞的慈禧次日再次召集御前會議,決定對洋人開戰了。
慈禧命令前文提過的總理衙門的大臣許景澄,讓他去使館傳達帝國朝廷的命令,限他們二十四小時內離開北京。
許景澄之所以被調入總理衙門辦差,是因為他曾當過清廷駐法、德、荷、奧、意等國公使。對于這個決定,對國際關系有著超越群臣的認知的他很是無奈。這時,意外的一幕發生了,光緒皇帝突然從御座上走下來,上前拉住了許景澄的手,哽咽著說,“朕一人死不足惜,如天下何?”許景澄也哭了。
慈禧大怒,罵許景澄無禮。如果是平時,慈禧定會治其罪,但現在正在用人之際,也只好忍著了。
這時,一貫采取壁上觀的軍機大臣王文韶竟然發言了,他說,自甲午后,財盡民貧,軍備不足。現在與十一國開戰,眾寡懸殊,如何善后,還望太后三思!
這真是難得。連一向圓滑明哲保身的王文韶竟然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慈禧壓住火,反問王文韶,你是為洋人進言嗎?
誰也不敢再反對了。
許景澄帶著照會去了使館區,轉達了帝國最高決策層的最終意見。使臣們自然不會遵循,他們也是無奈。因為使館已經受到了義和團夾雜著清廷正規軍的攻擊,如果他們攜帶家眷離開使館區,無疑去送死。
6月20日,清廷再次召開御前會議,完成了最后的戰爭手續,宣戰詔書已經擬好,只待發布了。
這一天,德國公使克林德在東單牌樓附近被神機營士兵槍殺,戮尸。這件事的發生,事實上斷絕了任何和平解決的可能。
山東。
這一天,已經結束了訓練計劃的整編正式結束。最后一期新兵被充實進連隊,每個營都新編入了連,成了四連制的大營。另外,每個營還編了一個六十人左右的后勤排,其中含十副擔架。
根據三個月的訓練成績,調整、提拔了一批連排軍官,每個連排都任命了兩名副職,并確定了接替的順序。
每個連編入了兩名男性的醫護兵。自元莊之戰結束,部隊辦了兩期醫護培訓班,招選了幾十名男性醫護兵。現在,這些醫護兵從后勤科醫護隊分配進了各連隊。
騎兵連已經先期出發,離開了鄭家莊,進入根據地最北面的張前村。
大批的原先沒有的裝備發了下來,比如止血包。很輕巧,里面是摻了云南白藥的自制繃帶,每人發了兩個。比如小圓鐵鍬,通過繳獲,通過這段時間后勤科的努力,戰斗部隊每個士兵都配了一把。比如挎包和皮帶,所有官兵都配備了,什么碗筷啊,醫護包啊,備用的鞋子啊,都可以塞入挎包,很方便地背在了身上。
所有官兵,包括自治委員會的“村官”們,都知道部隊將要展開戰斗行動了。
但大家都不知道部隊行動的方向。謠言紛紛,有說要打鄒縣的,也有說打平邑的。只有最核心的人物,才知道部隊真正的目的。直到6月20日,龍謙召開了連長以上軍官及自治委員會副主任以上會議,龍謙講了京畿一帶的形勢,他們才知道,部隊將要做一次漫長的遠征。
“我想參加過蒙山整軍的軍官們一定記得我曾給你們講過的故事,”龍謙在連長以上的軍官會議上講道,“一支遠離后方的孤軍,在圍追堵截中長途跋涉了一年,跨越萬水千山去爭取他們的前途。現在,我們就要做一次遠征了,我們的敵人,不是袁世凱,而是正在準備從天津上岸的洋人,他們來自這個世界上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國家,美國,”龍謙掃了眼坐著下面的大衛,“英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意大利,奧地利和其他。我們不允許他們攜帶武器侵入我們的國土,這是我們的原則,只要我們存在,就要與侵占我們國土的敵人做殊死的戰斗。
“是的,敵人會很多。他們武器精良,訓練有素,完全不是袁世凱的新軍可比。我們可能打不過他們。但是,這一仗一定要打,要讓全國,全世界知道中國人不是像滿清朝廷一樣無能。
“對于這一仗,要講政治,要張弛有度。我們不是去和洋兵們拼命。我們就這么點種子,還要依靠它生根開花,長成參天大樹。所以,要特別強調紀律,必須以更加嚴格的紀律來保證勝利。對于違反軍令軍紀的官兵,定會給予最嚴厲的制裁!
“根據地不會放棄。我們的病號,家眷,以及后勤機關將留駐鄭家莊。為此,必須留下必要的守衛部隊。司令部研究決定,每個營留下一個老連留守根據地,以封國柱為留守部隊司令,宋晉國為副司令,鄧清華為參謀長。四營由石大壽擔任營長。司令部參謀科長由藍心治接任,司徒均為副科長。其余官兵,做好在兩天內出發的準備。”
會后,滿腹疑慮的陳超單獨跟龍謙談了很久,提出兩個問題;
其一,如果朝廷不承認,怎么辦?硬打過去嗎?
其二,女兵全部留根據地,好。不過,還是將陳淑帶上吧。
這段時間,陳超已經進入了的核心層。有關這次遠征的意義,陳超已經完全明了。對于龍謙的野心,陳超既表贊同,又很擔心。而自己那個野性十足的侄女,已經毫不掩飾對龍謙的愛慕。盡管龍謙沒有做任何的表態,高層,尤其是寧時俊和王明遠,力促龍謙娶了陳淑。
龍謙答復道,“如果袁世凱不表態,我軍將取道直趨京津。自己掙出一份家業來。至于令侄女,還是留下吧。這一仗事關全軍的前途,一切等有了結果再說。”(。。)
祝書友們中秋快樂!愿書友們多多支持《》。
蒙山軍 第二十七節清廷宣戰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