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魂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世界大戰與中國
其實袁世凱這個大總統。是最不好做的一個國家領袖。
自清帝退位,民國初立后的外患不斷,應對稍有不慎,便是喪權辱國,地裂權分,留千古之罵名。
在中國近代史上,對中國瓜分壓榨最兇殘的莫過于俄日兩國,若是英美德法,還僅僅是爭奪利權,而俄日二國則動輒要割裂我國疆土,置中華民族于亡國亡種之兇險境地。
早在1904年,這兩個強盜還為了爭奪我國東北而大打出手,不料數年后卻又握手言和,密謀共同瓜分我滿蒙之地。
1907年7月,日俄簽訂密約,俄國承認日本在朝鮮的地位,日本則承認俄國在外蒙的利益;另外,又將我國東北劃分為南滿、北滿,將吉林攔腰一刀,吉林以南歸入日本勢力范圍,吉林以北劃入俄國的勢力范圍。倘若有其他列強想染指東北,則俄日持同一立場,彼此相助。
1910年,俄日兩國再度簽訂密約,反對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并在維持滿洲現狀上相互協助,最終使得美國的鐵路大王知難而退。俄日由于1912年7月第三次簽訂密約,密謀瓜分東蒙呼和浩特以東,歸日本,以及西蒙,呼和浩特以西歸俄國。
武昌起義爆發后,俄國立刻插手外蒙事務,策動喇嘛王公們“獨立”。
1911年11月28日,哲布尊丹巴在沙俄的幫助下,稱他們要建立“大蒙古國”。
1912年1月,在外蒙“獨立”后,陳巴爾虎旗總管福勝在俄國的策動和俄軍的幫助下,也悍然攻占了海拉爾和滿洲里并宣布“獨立”,成立所謂的“呼倫貝爾自治政府”。后來,在俄國的唆使下,“大蒙古國”授予福勝參贊大臣和海拉爾總督之職,將呼倫貝爾并入“大蒙古國”。
民國成立后,俄國人對中國邊疆的趁火打劫并未停止腳步。
對于俄國的步步緊逼下,袁世凱在民國未定的情況下,對事關主權問題的一概不予承認。
在袁世凱的強硬態度下,1913年11月,政府與俄國簽訂《中俄聲明文件。俄國承認中國對外蒙的宗主權并承認外蒙古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而中國則承認外蒙古享有自治權,同意只派出辦事大臣、屬員及衛隊進駐庫倫。
可以說,終袁世凱一生,從未承認過外立!
次后,唐努烏梁海地區又在1914年被俄軍強行占領,至今都為俄國所據有。
令人疑惑的是,對于這塊被侵占的領土以及外蒙古,不僅當時袁世凱政府未予承認,以后的政府也從未聲明放棄主權。
至于外蒙古是什么時候被承認獨立的,唐努烏梁海地區什么時候堂而皇之的成為“蘇聯”領土,就不是太好說了
在俄國對中國邊疆進行蠶食的時候,英國也加緊了對西藏地區的侵略。
1913年10月13日,中、英、藏三方在印度的西北小鎮西姆拉召開會議,民國政府派出的首席代表是西藏宣撫使陳貽范,英國代表是英國印度總督外務秘書麥克馬洪.在會議上,英方代表的態度極為強蠻,他們甚至早在會議之前便已經設計好議題并擬好條文,中方所做之事,竟然只是全部承諾而已。
這等談判,如何談法?
由于英國方面毫無誠意。袁世凱政府當時嚴令陳貽范不得在條約上簽字。由此,西姆拉會議談判進行了九個月后無疾而終。
但在這場流產的會議后,麥克馬洪竟然背著袁世凱政府與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在德里偷偷地私下換文,并在中印邊界東段沿習慣線往北一百公里劃出了一條印藏東段邊界線,這就是所謂的“麥克馬洪線”。
但是,袁世凱政府嚴厲斥責了所謂的“麥克馬洪線”,此后,英國政府也再未提到過什么“麥克馬洪”線。
袁世凱在捍衛國家主權方面,可謂不遺余力!盡了自己一切能盡的力量!
僅僅從這一點來看,袁世凱無愧于國家之偉大領袖!無論這人曾經做過什么!
此時,一直對中國虎視眈眈的日本卻十分著急卻又使不上勁,原因是俄國在中國邊境駐有重兵,隨時可以采取行動;而英國也可以通過印度的渠道進行滲透,但日本是島國,與中國領土并無交界,一旦要運送軍隊來華,未免興師動眾,會引起列強的不滿。
日本雖然和和沙俄簽有密約,準備在中國亂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兩國按密約中的滿蒙境內分界線,一起出兵瓜分了滿蒙。但沒有想到的是,辛亥革命的時間非常短,且沒有發展到兩個強盜期盼的“嚴重程度”;這一躊躇,出兵的機會便已經錯過了。
在清帝退位前,日本聽說中國即將實行共和制,當時還是打算出兵幫助清廷撲滅革命的。
原因很簡單,日本是君主制國家,一旦中國實行了共和制,勢必對天皇在日本國內的地位產生不利的影響。而且一旦日本幫助清廷完成這一“功勛”,自然可以索取高額的回報,何樂而不為。
可惜的是,日本援助清廷的計劃遭到了普遍的冷遇,其他列強對腐朽的清廷失望至極,已經不愿意在這艘破船上浪費時間和精力,而受命組建的袁世凱內閣對繼續維持大清也無興趣。
令日本不快的是,袁世凱卻是對日本極為忌諱和厭惡的。
袁世凱早年在朝鮮的時候就一直與日本人斗法,對日本的鬼蜮伎倆可謂是知根知底,而且袁世凱對日本人明顯具有一種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
日本人深知,袁世凱在外交上乃是李鴻章“以夷制夷”之法的衣缽傳人,其一貫主張聯英美以制日俄,他上臺,對日本的圖謀無疑是一種潛在的威脅。
辛亥革命的機會錯過了,但隨后的機會接踵而至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這是歐洲列強矛盾的總爆發,是發生在歐洲大地上的生死搏殺,但是,日本卻從中嗅到了機會
所有的歐洲列強都卷入了這場戰爭,其中英、法、俄抱成團與另一團伙的德國及奧匈帝國捉對廝殺,歐洲大地刀光劍影,狼煙四起,而日本在一戰前曾與英國結成同盟關系。
歐洲列強此刻無暇顧及遠東地區。日本當然不能錯過這次擴張的機會。
日本當時看中的肥肉是德國在青島的租借地,因為德國在中國是新來的暴發戶,勢力不大,根基尚淺,而此刻又被歐戰纏身,日本這時對德國宣戰并占領青島絕對是筆劃算的事情!
如果說俄英兩國陰謀割裂中國邊疆還算是“邊患”的話,日本的入侵對中華民族則可謂是生死交關的“心腹之患”。
而對這個“心腹之患”始終保持警惕的,除了袁世凱外,還有一個人:
蕭天!
蕭天為直魯豫三省巡閱使,山東亦是其管轄范圍。蕭天此人,什么事情都可以忍。唯獨一樣事情絕不能忍:
外國勢力對自己國家的侵略,尤其是日本!
在世界大戰尚未爆發之時,蕭天已經在山東有所安排。解決張勛勢力,也正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蕭天知道,日本對青島良港的優越條件早有耳聞并極為重視,在青島被德軍占領時期,日本常有日商到青島做買賣。日本當局為了及時掌握青島和山東的近況,還時常派特務化裝為中國人,潛伏到膠濟鐵路千里沿線進行活動,日本對青島的垂涎程度可見一斑。
日本明治天皇就曾叫嚷“以武力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于四方”。
1897年,德國強租膠州灣,日本打心眼里不自在,他根本沒有想到,日本比德國入侵中國早,由于自己忙于爭奪在中國東北和朝鮮的利益,山東和青島這塊肥缺卻成了來自歐洲的德國囊中之物,這對日本殖民地野心是一種挑戰和刺激。早已垂涎青島的日本對此耿耿于懷,一直千方百計尋找染指山東和青島的時機。
德國盤踞青島的前些年,日本不敢輕舉妄動,很少有人到青島活動,似乎日本對山東和青島沒有什么想法與興趣。
蕭天更加清楚,這種表面的心理平靜無法長期掩飾日本渴望占有青島的野心。
到了1913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日本突然活躍起來,對青島表示出異乎尋常的關注與興趣,頻頻派軍政要員到青島調查,窺探青島德軍情況,伺機取代德國對青島的“租借”,以建立向東亞侵略擴張的橋頭堡,這種強烈的占有欲,促使日本緊鑼密鼓地行動起來了。
在日本行動起來的同時,蕭天也開始行動起來。
蕭天所掌握各部,已經被秘密下達命令,士兵分發武器,隨時準備投入戰斗!并且頻繁發電,提醒政府對于日本野心必須早做準備!
“為了維護國家領土統一完整,我不惜再戰!哪怕戰至最后一兵一卒,亦在所不惜!”這是蕭天給所有部下下達的命令。蕭天慷慨表示:
“凡我各部,均應做好充分準備,一旦日人以軍事挑釁則我將毫不猶豫還擊!”
國魂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世界大戰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