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重生明末當皇帝

第048章:建造高爐

更新時間:2015-09-04  作者:夏烽原
重生明末當皇帝 第048章:建造高爐
此時明王朝天在不斷,顯然不占天時。野豬皮在東北崛起,王朝氣運岌岌可危,地利上也不占優勢。要想改變當前局勢,那就是靠人和了。

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其樂無窮。

這是后世偉人說的話,此時成了照亮朱由校前路的至理名言。面對明王朝這個‘氣數將盡’的帝國,再不展開斗爭,就要走向滅亡。

人與天、人與地、人與人,天地人三才的力量,互相影響、交織構成了這個世界的持續變化。

天地的規律,是人類無法改變的。但是其規律所帶來的變化,卻是人可以抗爭,甚至戰勝的。

當然這個口號朱由校是不能喊的,畢竟封建王朝都講究順應天意,所以皇帝稱之為‘天子’,這時候喊出與天斗,這不就被有心人抓住把柄,說皇帝違背天意,而他們才是順應天意什么的。

明王朝人口起碼有1.5億以上,又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力,人力物力上優勢是極大的,朱由校只要利用好這些優勢,足以與天時、地利相抗衡。

決定發展重工業,以調劑北方經濟的朱由校,第一個想到的自然就是采礦和鋼鐵冶煉了,北方發展鋼鐵冶煉顯然是比較有優勢的。

作為一個理科研究僧,對鋼鐵冶煉方面雖然并不是專業,但鋼鐵冶煉,無非就是化學反應上的問題,以及溫度上的問題。基本上的高爐煉鐵,原理十分簡單,朱由校對高爐結構還是懂的。

很快朱由校就把高爐圖紙詳細的畫了出來,不過這年頭還沒有蒸汽機進行鼓風,所以高爐沒辦法造得太大。

朱由校為了探索技術,所以也沒想著要造得很大,打算先造個小高爐,把技術先摸索出來再說。

同時還有煉焦、蓄熱技術。朱由校決定先用土法煉焦,污染大一點也無所謂了。蓄熱室有沒有暫時都還無所謂,高爐用冷風也能生產,只是用熱風效率更高,而且有了蓄熱室,就具備發展平爐鋼的基礎了,所以蓄熱室也要研究。

有了高爐,生鐵生產成本就能完爆民資鋼鐵廠了。

發展實業,重在速度。

事不宜遲,朱由校立即跑到皇家軍工廠,專門在邊上劃了一塊地皮出來,開始親自督造高爐。

皇家軍工廠當初在郊外選址,周圍地皮應有盡有,倒也甚是方便。同時還造了一批煉焦用的爐窯出來。這種土窯子,建造極為簡單。在爐窯內不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借助窯爐邊墻的點火孔人工點火,將堆放在窯內的煉焦煤點燃,這個過程延續8~11天,焦炭成熟,從人工點火孔注水熄焦,冷爐,扒焦。

這就是土法煉焦,缺點很明顯,污染比較大,周期比較長,耗煤也比較高。優點更為明顯了,那就是生產技術極為簡單。

皇帝突然要煉鐵、煉焦,整天住在軍工廠,很快軍工廠就變得禁衛森嚴。

朱由校搞了幾天之后,發現緊靠自己來發展技術,實在有點太過繁瑣,畢竟要發展的技術太多了。

培養人才的念頭再次冒了出來。

于是朱由校立即下旨成立‘皇家科技學院’,并且在北方各省張貼招募告示,只要十五歲以上,三十歲以下的童生,都可以報名參加皇家科技學院的錄取考試,錄取之后,學院免除學費,并且每月給銀一兩作為補貼,第一屆招募300人。

發展重工業自然需要大量人才的,徐光啟等這批最先接觸到西方數學、機械的人確實是人才,但是理論上還比較低級,還不如重新培養一大批人才出來。為了培養人才,朱由校開始著手編寫數理化教材。

這些教材,絕對就是超越世界幾百年的超級利器,只要用這批教材培養出一批人才,搞出工業革命是非常簡單的。

朱由校把招生工作交給錦衣衛去做了,這次招生的要求是比較嚴格的,必須‘根正苗紅’,只招收寒門士子,商人家庭的一律不要。

招生考題方面,也就是一些算術題,題目很有層次,低難度的有,高難度的也有,可以很好的看出一個考生的水平。

徐光啟聽說皇帝在軍工廠研究煉鐵,也急急忙忙的跑來湊熱鬧。鹽業公司那邊已經組織了一大波灶丁,在渤海灣的泥灘上開墾鹽田,技術上的問題徐光啟已經解決了,管理上有林舉升管著。

農業公司那邊同樣如此,水利怎么修,地怎么種,徐光啟都做了示范,公司的技術人員也都已經基本掌握。

來到軍工廠,徐光啟給皇帝當起了下手。

這時候朱由校正好在修編數理化教材,順便教了徐光啟一些化學上的東西。

自然界中的鐵大多是以鐵的氧化物形態存在于鐵礦石中,高爐煉鐵就是用還原的方法從鐵礦石中提取鐵。

這個還原過程是有化學公式的。高爐本體是一種逆流化學反應器,主要作用是將焦炭、鐵礦石和熔劑等固體爐料高溫熔化成鐵水。生產時從高爐爐頂裝入鐵礦石(包括燒結礦、球團礦、塊礦等)、燃料(主要是焦炭)和熔劑(石灰石、白云石、硅石、錳礦等)等,從高爐下部的風口鼓進熱風。在高溫下焦炭及可燃噴吹物(如重油、煤粉等)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以及固體碳,將鐵礦石中的氧奪取出來,從而得到鐵。這個過程就叫還原過程。還原出來的鐵水從出鐵口放出。鐵礦石和焦炭中的雜質與加入爐內的熔劑結合生成爐渣,從出渣口捧出。還原過程中產生的煤氣從爐頂導出,經過除塵處理后,供熱風爐、轉爐、焦爐、加熱爐等作燃料用。

整個高爐的結構,實際上非常簡單,朱由校這次建造的高爐是小高爐,設計為50立方米,可以說是非常小,工程量倒是不大。同時配備三個蓄熱室,朱由校一開始嘗試著造個非常小的試驗了一番,結果出乎意料的順利,照著模樣給這個高爐配備了三個蓄熱室,輪著給高爐送風用。

其實用冷風也可以,只是反應時間長一些,生產效率低一些,生鐵質量沒那么好。

徐光啟一頭扎進化學當中,簡直如同發現了寶藏了一般,學習刻苦到了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徐光啟倒也給朱由校帶來了比較詳細的民間鋼鐵冶煉技術的信息。

“我大明上好的鋼鐵,幾乎都是出自南方。因為北方冶煉所需的木炭沒辦法保障,只能用煤炭進行冶煉,但冶煉出來的生鐵質量很差,如果用北方鋼鐵制造槍炮,極易炸膛。”徐光啟所說的現象乍聽之下極為奇葩,但現實情況就是這樣的。

北方用煤炭冶煉鋼鐵,并非是技術的進步,而是迫不得已。因為北方的森林資源被大量破壞,很多地方被砍得光禿禿的,森林覆蓋率可能還不如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畢竟這年頭的人們,煮飯做菜、取暖大多都是用木材,冶煉也用木材,砍了之后又不種樹,導致北方大片地區的山頭就是光禿禿的。

沒有木炭,只能用煤炭了。乍看之下確實是技術進步了,但中國的高磷高硫含量的煤炭影響下,就造成了鐵產品質量的急劇惡化。在槍炮方面,含硫太多的鐵管容易炸裂,無法保證射手的安全。這也是中國火炮落后西方的一個重要因素。

以至于皇家軍工廠此時所用的鋼鐵,幾乎全是從南方購買的,都是用木炭冶煉出來的生鐵。

中國生鐵生產,技術上是領先歐洲人的,歐洲人在十八世紀的時候才超越中國。不過中國的鐵礦石資源貧礦多,亂七八糟的雜質也多,并沒有歐洲人那么好的發展環境。

鋼的生產方面,此時的中國和歐洲,都還無法直接生產鋼水。此時中國倒是有坩堝冶煉技術,不過并非是用來煉鋼,而是用來煉鐵的‘方爐’采用了坩堝技術,是半開放式的,溫度不夠高。

無法直接得到鋼水,就無法精確的把握鋼材中各種元素的比例,進而導致鋼材質量并不是太穩定,效率太低,成本自然也被拉高了。

從技術上來說,相比明代前期的官營鋼鐵廠,民營鋼鐵廠的技術是有很大進步的,從而在成本上占據優勢,通過市場價格得到了更強的競爭力,官營鋼鐵廠才被民營取代。

只要高爐煉鐵技術能夠試驗成功,官營鋼鐵廠在技術上就能反超民營鋼鐵廠了,并且是甩出一大截的優勢。

PS:很多讀者不習慣風水這個元素,但歷史上的歷朝歷代,風水都是皇帝之家的頭等大事,這個話題是完全避不開的東西。作者以前是研究過算命、風水的,雖然只自學了半年,水平僅限于半桶水,但這玩意的原理是搞明白了,作者能摸著良心告訴你們,風水確實是真的,而且是很了不起的國術,中國的風水學,是以《周易》的體系為核心發展出來的。中國傳統的科學體系,是非常高級的。西方人不能理解,那是因為他們還太低級。就如同只能造蒸汽機的時代,牛頓的經典力學就夠用了。但你要造原子彈,牛頓力學就不夠用了,需要相對論才行。發展到二十一世紀,相對論又有點低級了,于是又搞出了一個量子力學。那么你在蒸汽機的時代,搬出一套量子力學,那不是扯淡嗎?你讓人家蒸汽機時代的人怎么用這套理論來發展工業?中國的科學體系,也正是太過高級,已經到了闡述宇宙法則的程度,所以低級工業是用不上的,就算是二十一世紀的工業,也依舊不需要這么高級的理論體系。中國的這套理論體系,主要是用在‘人’身上的,如武術、中醫、風水、煉丹修仙等等。這也正是為什么,中國古代精英對工業發展不上心的原因,因為這套理論,讓這個民族的精英在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上都過于早熟,都能用這套理論來實現長生不老,還會有心思去發展十分低級的初期工業?

另外大家不要把風水的力量想得那么絕對,這只是一種并存的力量,就像是游戲中各種增益減益光環,打鐵還是要自身硬的。另外這個時代,騙子確實多,就連香港那些富豪都會碰上陳振聰那樣的騙子。不是頂級權貴,想找到靠譜的風水師,都存在一定的受騙風險。而且如今的風水業界,很多有本事的都到國外去混了,歐美財團已經在大量吸收這種人才。

歷史文出現風水元素,反而才是更真實的歷史。說了這么多,希望各位能夠理解,不要一味的盲從如今還不成熟的西方科學,那叫科學迷信,如今電視廣告上炒各種莫名其妙的科學概念,無非就是當前國人對科學極為迷信的結果。也不要把命運、風水想成人生的絕對主宰,那叫封建迷信。科學和傳統國術,實際上都有可取之處,但都不能絕對相信的。

重生明末當皇帝 第048章:建造高爐

上一章  |  重生明末當皇帝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