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六百八十六章:余音(七)
有道是“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韓廣想要保存實力沒有看準時機,現在根本不是他應該保存實力的時候,被衛翰劃入可攻擊范圍純屬是自找的。
戰事還不算真正開始,被折騰了一夜的聯軍也開始埋鍋造飯,可是等他們讓炊煙升起來,漢軍那邊已經吃完并在做迫近的行動。
逼近的是正南方向漢軍主力,走在最前面的是第二混編軍團的步卒,最前列是長矛兵,觀看長矛兵的陣列該是有五個曲,每個曲都是排列成橫向一百人、十個排的方陣,整個陣列也就是五百人是平鋪推進。
在長矛兵后面是弓弩手,他們是橫向二百人、二十個排的方陣,且側邊是橫向一百人、十個排的樸刀兵方陣,再后面是一些被作為預備隊的各色兵種,這樣一來徒步方陣就形成后部的縱列比較寬的陣形,看上去是一個非常正統的進攻錐形陣。
在騎兵方面,第五騎兵軍團的三萬騎兵在左側,禁軍的三萬騎兵在右側,與之步卒方陣又衍生成為一個大型的品字形。
漢軍的推進速度不算快,除了正南面的漢軍之外,西北面和北面的漢軍都沒有任何動作,已經搞不清楚狀況的臧荼沒有任何理由阻止韓廣又重新負責起聯軍指揮官的職責,只能是眼睜睜地看著韓廣頻繁聯絡東胡和陳勝那邊。
面對漢軍正在迫近,韓廣并沒有下令哪一支部隊出戰,給出的命令是嚴守營寨。
陳勝在接到來自韓廣嚴守營寨的指示后又消除了一些對韓廣背叛聯盟的疑慮,他對吳廣說:“要是韓廣放棄營寨的防御優勢下令我們或是東胡那邊出營接戰,那就代表有問題。現在的情況看來,韓廣只是對漢軍的接近偵查失誤,看著不像是和漢軍那邊有什么勾結。”
吳廣對此沒有表示任何看法,他像是在思考什么,久久之后說:“齊軍撤走,臨淄那邊道路不通,這邊包括我們在內有將近二十二萬人馬,糧食……”
“……”陳勝瞇起了眼睛。
是啊,聯軍的糧秣一直是依賴于齊國的補充,現在齊軍撤走,齊國還會運輸來糧食嗎?如果齊國不再運輸來糧食,聯軍現下的糧秣能支持多久,燕國那邊能承擔起糧秣的補給重任嗎?
“沒有可能,不說燕國本土離這里數百里,北邊已經出現漢軍,而漢軍的作戰方式就是分割和封鎖,燕國能打的部隊不是在這里就是進入秦地,燕國本土需要防備半島生變,沒有可能突破漢軍的封鎖將糧道建立起來。”吳廣越說臉色越陰沉:“現在已經出現的漢軍番號有三支,分別是第二軍團、第五軍團禁軍……”
漢軍第二混編軍團早為聯軍所知,畢竟在濟水一線攔截聯軍馳援臨淄的就是這支軍隊,他們在濟水區域這里打了三個多月,對該支漢軍的作戰特性有充分的了解,那是一支堅韌性非常強的部隊,且各種稀奇古怪的器械也著實多了一些,東胡騎兵某次在進攻的時候遭遇了該支漢軍密密麻麻的床弩漫射,那次之后東胡就徹底安份下去,再也沒有嘗試過攻擊。
漢軍第五騎兵軍團與他們所在的聯軍并沒有交過手,可是自漢軍北上之后,只要是有心必定能從各個渠道了解到該支漢軍的戰績。那可是一支三個月內橫掃有重兵把守瑯邪郡的騎兵,作戰向來是來去如風,由他們不斷地突襲和封鎖,另外一支漢軍的第三混編軍團才能輕易奪取瑯邪郡,將兵鋒直逼臨淄。在漢軍攻取瑯邪郡之后,該支漢軍騎兵又殺進了膠東郡,似乎是只用一個半月的時間就又將膠東郡的齊軍防線撕得支離破碎,結果漢軍一支步軍突然冒出來就輕易地攻下了膠東。
禁軍是首次亮相,此前并沒有參與過任何一場中原戰事,但是他們的前身基本都是一路追隨呂哲從夷陵廝殺過來的精銳,能作為一國大王的直屬部隊,用膝蓋陳勝和吳廣也能想象出這支軍隊絕對不會是什么弱雞。
陳勝與吳廣等部將在商議該怎么面對眼前這場戰事,韓廣卻是派人過來邀請,說是也邀請了東胡那邊的幾個大首領,三方應該一起坐下來好好的探討一下。
燕軍、東胡軍、陳勝軍,三方的營寨并不相連,營地與營地都有留出大約一里左右的空檔,會出現這么個情況韓廣給出的解釋是防止聯軍這邊因為不熟悉而產生摩擦,事實上卻是韓廣在見過臧荼之后為了方面“反水”做的安排。
私底下,韓廣向陳勝又透露說,燕人與東胡人是世代的仇敵,實在是不方便合兵在一個營地,至于韓廣又向東胡說了什么陳勝就不清楚了,但是三方也樂意不駐扎在一塊。
現在,陳勝也想去聽聽韓廣到底會做什么樣的安排,他讓吳廣做好出現意外接應的準備,帶上絕對的心腹武士就過去了。
在路上,陳勝碰見了祁連服匿和胥紕逼落,他們對漢軍迫近到一半又停了下來表示不解。
“還能是什么,肯定是在等后續的器械部隊調上來,”陳勝的部將之一,以悍勇聞名的胡武咧咧嘴:“估計還有半天功夫。”
東胡幾個首領點了點頭用著華族人聽不懂的語言說了幾句就靜下來,陳勝也借這個機會問昨晚東胡突圍都遭遇了什么,胥紕逼落倒是很爽快講各部落所遭遇的事情說了出來。
“各條要道都被漢軍封鎖?”陳勝可不太懂騎兵的作戰方式,下意識就驚訝道:“那么除了我們所看見的那些漢軍,在看不見的地方還有?”
“你們中原人不懂,漢國人的軍隊與我們草原人差不多。”胥紕逼落的意思是騎兵的高速機動性讓封鎖并不需要用到太多的兵力,只需要安排人盯梢發現動靜再招呼騎兵過來,利用速度進行攔截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一伙人結伴到了韓廣的所在,進去后誰也沒有客氣,祁連服匿更是一見到韓廣就啷啷地讓韓廣解釋解釋,那些東胡人預示到情況會十分的糟糕,急切地想了解漢軍是一支什么樣的軍隊。
什么樣的軍隊?韓廣是愣了半天才聽懂祁連服匿是說什么,他沉默了一小會,說道:“也好,在大戰之前了解一下也能該怎么應付。”
了解一支軍隊就要先從編制說起,而漢軍的編制真真實實是與現在所有勢力都不同……
說實話,呂哲十分明白現代的軍事制度,例如什么三三制……既是十一人(含班長)一班、三班一排、三排一連……這種軍事編制壓根就不適合冷兵器作戰……好吧,其實哪怕是在排排站槍斃時代都不適合,那是到了后裝槍普及,戰爭常態也改變到散兵陣列,類似的時代才符合的編制。
在冷兵器時代,人員的配置在基礎單位,也就是伍、什這一單位上無需太過糾結,但是到了什以上就有點講究了,在華夏體系中都是以五人為一伍、十人為一什為基準,到了下一級軍事單位的話絕對會是超過五十人以上的單位,例如秦時期的五十人屯單位,到了兩漢時期的五十人隊單位,仔細觀看軍事變革只要是華夏本土體系的整體在軍事單位上名稱可能會有變化,但是五十人為一個中下編制單位絕對是不變的。
秦時期的屯以后就是“百”這個軍事單位級別,然后是五百人為一“將”設立五百主,在之后就是兩個“將”成為一個“二百五”。二百五可不是罵人的話,其實就是一個千人的軍事單位。
在軍事變革上,歷史上的漢是承接“秦制”,也就是不但繼承了來自趙氏贏姓秦國的三公九卿,還繼承了來自秦國的軍事編制,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改變,首先改變的就是取消“屯”改為“隊”的五十人軍事單位,然后又取消了“百”這個一百人單位將“屯”擴編成為二百五十人的軍事單位,在“屯”之后也沒有五百人的軍事單位,直接就是跳到“曲”這個千人隊,然后就是“部”這個五千人規模的軍事單位。
一切復雜的演變都是出自于實際的需要,因為將軍們發現秦軍制其實是不適用于當時的需要,比如“隊”之后作為“屯”的編制又顯得士卒數量有些不足,結果又衍生出一種“別部司馬”的副官性質,他是一種可以隨機應變率領千人以下的武職,具有靈活性的同時在漢軍制度中其實就是一種制衡軍侯而存在的武職。
冷兵器時代的軍事單位編制說白了就是一定要簡單,一切只因為一旦某支部隊進入參戰狀態到了戰場,士卒的消耗絕對遠要比想象中來得迅速,極為可能一個千人隊投入某個戰場,一次參戰之后該千人隊等打完只剩下那么幾個人,所以伍與什壓根就是一種便于增補的軍事單位。
呂哲目前對軍隊的改編其余也是趨于像歷史上兩漢的需要,一旦進入戰爭狀態的軍隊極為容易被摧垮固有編制,因此怎么設立一套便于增補的軍事制度就很重要了,但絕對不會是什么現代的“三三制”,走的路線不怕丟人的來說……是以西漢對草原作戰的那一套。(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眾號!)(
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六百八十六章:余音(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