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節 匈奴劇變

  將此事吩咐下去后,劉徹就感覺整個人的心神都放松了下來。

  草原的游牧民族的問題,確實是一個千古難題。

  但卻不是一個無解之題。

  事實上,只要漢室繼續進步,那么,百年之后,無論他們愿意還是不愿意,都再也沒有掙扎的余地了。

  蒸汽機會將他們碾碎,轟鳴的大炮,會讓他們知道,他們已經過時了。

  但在現在,怎么解決和如何處理草原,成為了漢家最大的難題。

  地盤打下來,總得實施有效控制和統治,那才叫真正吃到嘴里。

  而將忠勇軍以及樓煩軍里的有功軍官,分封出去,讓他們成為第一代牧場主或者草原的漢化貴族。

  這就是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啊…”劉徹在心里感嘆著。

  這一戰后,漢室的價值觀和文明,就要開始正式對外輸出了。

  這可比戰場上的戰而勝之,對劉徹來說更重要。

  軟刀子殺人,那才真正叫狠!

  所謂文化輸出和價值觀輸出,其實就是將敵人,變成自己人。

  讓異族和異國,過漢室的節日,信奉漢家的神明,用漢文字,穿漢服,這就是成功。

  而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要草原上的部族和牧民,認同和認可,漢室的威權,并且依賴和依靠漢室的威權。

  就像后世,明清兩代,盡管云貴的土司老爺們山高皇帝遠,但他們還是需要得到北京的冊封,才能名正言順。

  也如西漢末年,匈奴人為了漢朝印綬和新朝印綬,跟王莽扯的嘴炮。

  而分封忠勇軍和樓煩軍的有功漢化軍官,無疑,是一個成功的開始。

  但,不能僅僅只封異族。

  畢竟,這些人在中國生活的時間較短,認同度還不夠高。

  所以,劉徹就又道:“通知大鴻臚,為朕準備漢興以來,歸義列侯及貴族名單!”

  自劉邦開始,漢匈交戰,連綿不絕,哪怕和親條約簽訂后,兩國邊境也常常有摩擦。

  特別是太宗以來,漢匈之間,相互勾引和收買對方的貴族官員。

  漢室這邊跑了不少人去匈奴,匈奴那邊也有大把大把的歸義貴族跑過來。

  甚至,有人帶著整個部族跑來。

  而這些歸義候和封君,現在大多數已經在漢室生活了十幾年,甚至三四十年,已經是第二代,第三代了。

  對中國的認同度和對漢家文明的認可,無疑已經深入骨髓。

  作為天單于,給他們做主,讓他們風風光光的回歸故土,再次執掌大權。

  這既是給他們賣命的報酬,同時也符合中國的傳統價值觀。

  興滅國,繼絕世。

  任誰也挑不出錯來。

  如此,更可以將草原,分割成一塊塊各自互不統屬的實力。

  有些類似滿清的八旗制度,但比八旗更隱蔽,副作用更小。

  劉徹相信,只要政策得當,宣傳給力,兩三代人之后,草原的引弓之民,就會相信,他們也是諸夏一員,炎黃子孫。

  正想著這個事情,負責保衛劉徹安全的劇孟就走到劉徹身邊,輕聲稟報道:“陛下,抓住了幾個尾隨陛下的賊子,如何處置?還請陛下吩咐…”

  “嗯?”劉徹聞言,眉頭微皺。

  老劉家的皇帝和皇子,喜歡白龍魚服,微服出巡,這不是什么新聞。

  幾乎整個關中,都有著歷代皇帝到處留下的足跡和傳說。

  想當年,劉徹也曾經跑去河東,搞了個大新聞。

  而在歷史上,武帝更是此中高手,哪怕當了皇帝,他也曾經微服跑了數百里,甚至露宿山林,借宿農家。

  其后,多次東巡,封禪泰山,玩的不亦樂乎。

  劉徹其實也蠻想學一學的。

  但考慮到國家現在資源有限,國庫里的錢,打仗都不夠,就沒有這個想法了。

  但在長安城里溜達溜達,跑到關中地方,看一看,跟農民吹吹牛逼,這些年來卻也常常出現。

  甚至有時候,他還會來個忽然襲擊,上演一出明斷冤案的故事。

  如此一來,自然,他的安保問題也就成為了重中之重。

  僅僅是明面上保護的侍衛,就多達數十。

  暗地里,游走在附近和周圍的繡衣衛和羽林衛的探子、軍隊,起碼有好幾百。

  所以,劉徹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遇到敢尾隨他的家伙了。

  “什么來頭?”劉徹問道。

  “臣已經查明,這些人是本地的游俠,尾隨陛下,是害怕陛下知道他們的一些齷齪之事…”劇孟自然不敢隱瞞,也隱瞞不了。

  他不說,繡衣衛的那幾位肯定會興高采烈的跑去打小報告的。

  “什么齷齪之事?”劉徹問道。

  游俠們的那些狗皮倒灶的事情,劉徹清清楚楚,畢竟,他不是純粹宅在宮里面,不知道民間疾苦的君王。

  旁的地方,劉徹不清楚。

  但關中,尤其是長安的這一畝三分地,劉徹可是門兒清。

  “高利貸…”劇孟低頭說道:“還有倒賣人口,尤其是女孩…”

  劉徹聞言,閉著眼睛,嘆了口氣。

  這些黑暗面的事情,他早有所聞,也屢次下令,嚴厲打擊。

  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

  游俠們,就是寄生在城市的寄生蟲。

  金字塔頂尖的,譬如劇孟,寄生在劉徹身邊,手握大權,其次一些的,譬如季心,靠著與列侯貴族大臣的關系,活的非常滋潤。

  而中層的游俠,靠著這些年來興盛的商業以及茂陵的賽馬場,倒賣賭馬劵,鉆政策空子,倒也活的不錯,至少不用為衣食發愁。

  但,下層的游俠,就…

  為了錢,沒有事情,是他們做不出來的。

  特別是近些年來,商業的興盛和財富的爆炸,制造了大批土豪。

  這些土豪,為了妝點門面,就大肆購買女奴和婢女、歌姬。

  而他們的行為,讓下層游俠,開始癲狂。

  各種給人下套和設陷阱,逼迫百姓賣兒賣女。

  這也是劉徹為何要重新規劃和建設長安城的原因所在。

  他已經厭倦了跟游俠們玩貓捉老鼠的游戲了。

  干脆把桌子一掀,重新洗牌,讓這些灰色勢力,暴露在陽光之下。

  雖然不能完全消滅和杜絕,但至少,可以保護更多人。

  “送去給廷尉…”劉徹冷然說道:“告訴趙禹,窮追到底!無論涉及到誰,都給朕揪出來!”

  劉徹知道,他無法管天下的所有事情。

  但,遇到了,不能不管。

  而且必須從嚴從重!

  這也是他喜歡微服出巡的原因——總能碰到一些在宮里面看不到的事情,然后,揪著這些家伙,狠狠的教訓一頓,逼迫長安和關中的游俠、豪強、官僚,收斂一點。

  當然,劉徹也知道,在長安的游俠問題上,他現在的一切行為,都是治標不治本。

  只要長安還存在貧民窟,存在窮人,存在官府所無法保護的地方,游俠們就會一直存在。

  殺了張三,還有李四。

  說起來,其實還是當年劇孟在市井時,打著劉徹的招牌,整頓游俠的時候,長安市井的秩序要好一些。

  而現在,由于劇孟成為貴族,而從前鎮壓群雄的大佬季心又被劉徹打發去了南越。

  長安的地下勢力群龍無首,沒有了約束,群魔亂舞。

  事實證明,不僅僅國家需要秩序。

  就連黑社會也需要秩序啊!

  “傳朕的命令…”劉徹對劇孟說道:“詔:安東都護府備盜賊都尉,棘門軍屯墾團丞令,刀間回京!遷為京輔都尉,主備盜賊都尉,行緝捕之事!”

  把刀間召回來,劉徹相信,以此人手腕,碾壓長安城里的游俠渣渣,輕而易舉。

  對付游俠,還是得游俠!

  本來,劉徹甚至都打算上王溫舒了。

  只是,終究這里是長安,而王溫舒殺起人來,他自己都怕!

  回到宮里,已經是日暮時分了。

  一回宮,汲黯就找上門來了。

  “陛下,臣今日午間收到了榆林塞的飛鴿急報…”汲黯一見面,就立刻將一張紙條遞給劉徹:“出大事了!且渠且雕難在十日前,忽然率部挾持匈奴左賢王,攻降祁連山,擁立匈奴左賢王為單于,自己為左大將…”

  “此人的國書,已經在路上了,這是榆林塞報告的此人國書的簡要概述…”

  劉徹聞言,也是吃了一驚。

  這條狗,居然咬軍臣了?

  還抓住了現在漢匈大戰的機會,被他咬成功了?

  “這個背主奴才!”劉徹冷哼一聲,罵道,但卻接過了那張紙條看了起來。

  且渠且雕難這種行為,肯定是罵的。

  而且要大罵特罵!

  亂臣賊子,哪怕他是匈奴人,事實上在幫助漢家,但卻也必須罵!

  不罵不行!

  因為劉徹是皇帝!

  而皇帝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和統治地位,絕對是不分立場的。

  當然,罵歸罵,但這且渠且雕難做的事情,卻是讓劉徹做夢都想笑出來的。

  他現在的舉動,無論成敗,都是在給匈奴帝國的棺材上釘釘子。

  旁的不說,僅僅是他挾持于單,自立為左大將這一個舉動,就勝過十萬雄兵!

  所以呢,無論他現在在打什么算盤。

  劉徹都可以幫他一把。

  而將紙條上的東西看完,劉徹更是決定,給與他一定的援助和幫助,免得他被人宰了!(

哎呦文學網    我要做皇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