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節 戰前(1)
李廣帶著眾人,離開獷平,繼續北上,在當天下午傍晚時分抵達了漁陽郡最大,同時也是漁陽東北部最重要的前敵軍塞——要陽都尉所。()()(八)
要陽都尉所與漁陽的郡名一樣,都源于河流。
在要陽塞的南方,要水從塞前流過,形成一條天然的護城河,故此,燕人選擇在此筑城。
同時,要陽塞還背靠著潮山山巒,潮水從山中流出,基本上,從南方來的敵人不可能攻擊到要陽。
另外,要陽塞與漁陽另外一個重鎮白檀互為犄角。
在要水與濡水之間的廣闊山區,敵人只能選擇攻擊要陽或者白檀的其中一個。
而這立刻就會解放另外一個要塞的守軍。
當年燕國兵就是靠著這一手,耍的東胡人團團轉。
打要陽,白檀軍隊就可以順著濡水去捅菊花,打白檀,要陽守軍出要水,走直道,照樣能讓你欲仙欲死。
不過,現在,這些地區最大的問題就是兵力不足,糧食不夠。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它們是在造襄長城的外圍塞城。
沒有燕山的遮蔽,也得不到長城的掩護。
所以,敵人很可能根本不管它們,直撲在長城的滑鹽和虒奚。
但偏偏,這兩個地方不可以放棄。
因為,通過今天一整天的觀察,李廣已經明白,為什么燕秦至今,漢軍都要在造襄長城之外的這個地區設置重兵。
原因就在于,造襄長城,攻強守弱。
倘若放棄這兩個地方,其實虒奚和滑鹽就失去了輾轉騰挪的空間,會被敵人窒息而死!
但有了這里,整條防線就活了過來。
從虒奚和滑鹽塞出的漢軍,可以安全無虞的在廣闊山區活動,打擊任何想打擊的敵人。
而且,倘若棄守這兩個地方,對虒奚和滑鹽甚至漁陽塞的守軍,都會構成巨大威脅。
沒有了要陽塞和白檀塞控扼住潮山、潮水以及要水、濡水后。
匈奴人就可以借著河流的便利,長驅直入。
匈奴的輜重,甚至都不需要人來運了。
他們完全可以在上游扎個筏子,讓木筏順流而下,不知道要省多少力氣!
李廣在巡視了一圈后,心里面多多少少有了些眉目。
他對眾人道:“山河形勝,要陽可守而不能守!”
“準備做好撤離要陽和白檀百姓的準備,全部撤退到獷平之后的平谷縣!”李廣當機立斷:“現在就開始著手撤離,動員軍隊,深入村亭,幫助百姓撤離!”
“同時準備好柴禾和油脂,隨時準備焚城!”
“將軍!”要陽都尉陽時立刻就急了:“要陽和白檀不可棄啊!”
白檀縣縣令兼任白檀都尉的張奉更是紅了眼睛:“祖宗之地不可棄!將軍若棄白檀,請從俺尸體上跨過去!”
對燕人來說,故土家園之情是最難割舍的。
尤其是對于這些選擇留在這寒苦之地的軍官,更是如此。
若非深愛著家鄉,舍不得離開故土的山水,他們早就去安東了。
安東的護濊軍、各屯墾團還有那朝鮮國,全都是求賢若渴。
但他們卻不為所動,選擇留下來。
這漁陽之地,雖然貧瘠,雖然寒苦,雖然困難。
但,這是他們的家鄉,是父老鄉親和祖輩生活的地方,是祖宗祠堂之地。
放棄了家鄉,等于放棄了對祖宗陵寢和宗族祠堂的保護。
只要想到祖先和宗族的先人陵寢可能會受到匈奴人的襲擾甚至破壞,他們就難受的想死!
就連漁陽塞都尉梁顯也說道:“將軍就不再考慮一下嗎?要知道,欲守長城,必守要陽和白檀,這是祖祖輩輩留下來的教訓!”
“要陽和白檀若失,長城的虒奚和滑鹽兩塞,也就成為了匈奴騎兵的活靶子……”梁顯誠懇的分析道:“還請將軍三思!”
李廣點點頭,道:“俺當然知道,要陽和白檀的重要性,俺也看過了地圖和舊日的檔案,非是那種不顧現實的人……”
李廣在長安做衛尉的時候,每次上朝,他的前方坐著的一直就是漢家元老俞候欒布。
作為前輩,欒布也曾經給他講過一些漁陽、上谷和右北平的常識。
而欒布對燕薊長城的評價一直就是——攻強守弱!
如今,親眼看了長城和長城外的地理地貌和城池情況后,李廣更是已經理解了欒布當年說的話的意思。
他望著眾人,道:“俺說了,要陽可守而不能守……原因就是……此番來襲的虜騎,不是一萬兩萬,而是至少五萬甚至更多!”
“整個漁陽的男丁加起來,也可能沒有這么多……”
“且虜騎先鋒,必定銳氣十足!”
“兵法說:一鼓作氣,再而衰,其次竭!”
“俺的想法是,避開匈奴的鋒芒,誘敵深入……”李廣笑著說道:“然后,我軍在這里,給匈奴人來一下狠的!”
李廣舉著地圖,手指在要水和潮水交匯之處的山陵地帶重重一指:“一口就要吃掉匈奴人一個萬騎!”
“諸君,堅守城市,俺們可能要直面匈奴主力的鋒利,無數同袍和手足,將會戰死,而且,他們的死還將毫無意義!”李廣說道:“打純粹的防守戰,這是不行的,也不可能靠防守守住漁陽長城!”
“別說是這里,就是雁門關,也不能靠純粹的防守守住……”
雁門關,是天下雄關!
也是人們耳熟能詳的要塞。
但是,在過去的五十多年里,雁門關曾經數次被匈奴人攻破。
別說是雁門關,就連太原和晉陽這樣的大城市,也在平城之戰,曾經陷落在匈奴之手。
哪怕在過去,漢軍的高層也都清楚,靠著防守是守不住的。
必須在野戰中消滅或者擊潰敵人,才能守住城市!
不然的話,再堅固的城市,也會因為包圍而陷落。
而且守城戰的損耗太大了!
完全就是拿著人命去填!
在今天,以進攻主導的漢軍之中,防守這種事情,已經很少有人去考慮了。
世所公認的一個事實是——防守無法帶來勝利,只能帶來無畏的損失。
類似過去漢匈之間,在長城一帶,猬集數十萬大軍,彼此大眼瞪小眼,誰也奈何不得誰的事情,沒有人想再來了。
更何況,如今這個漁陽郡守還是李廣!
而且是壯年時期的李廣!
李廣的壯年時期,哪怕是在歷史上,漢匈之間騎兵力量完全不成正比的年代,他也敢于與匈奴野戰。
以至于當時的大鴻臚公孫昆邪要上書景帝:李廣才氣,天下無數,自負其能,數與虜戰,恐亡之。
在那樣的時候,李廣都已經自信到了敢于匈奴野戰,并且敢與匈奴騎兵進行騎射游戰,而且,常常自己主動去找匈奴人的麻煩。
甚至故意挑釁,大膽到敢于只帶幾百人,就去射殺匈奴的射雕者。
他的膽子,自然是極大的,胃口也是級強的。
如今,他來了漁陽,又是在現在這個漢匈力量對比完全傾斜到了漢室這邊的時候。
他自然不會傻乎乎的在長城和長城外的城市里猬集重兵,跟匈奴人打一場常規的消耗戰。
那不是他的性格,也不是他會選擇去做的傻事!
“目前,漁陽有多少騎兵?”李廣問道。
“將軍,不足兩千……”漁陽都尉梁顯慚愧的道。
作為邊塞,漁陽的騎兵數量,確實是如今的中國之恥。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漁陽人連肚子都吃不飽,哪來的財力和精力養騎兵?
這兩千騎,還是漁陽人在長安撒潑打滾,才拿回來的經費和馬匹。
就這些經費,還差點被燕王挪用了……
總之,說起來都是淚!
“那有多少會騎馬的士兵?”李廣又問道。
“回稟將軍,會騎馬的士兵,大約有五千……”要陽都尉陽時驕傲的道,漁陽地廣人少,還窮,但,漁陽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地處邊塞,幾乎人人都在練習騎射。
地方上的豪強子弟們,更是人人都練得一手好本領!
而且,漁陽的兵源素質非常高。
不然,安東那邊也不會拼命過來挖墻腳了!
“這就可以了!”李廣一拍大腿,說道:“將所有會騎馬的士兵全部集中起來,戰馬的事情,俺來解決!”
其他人聽了,卻是有些不可思議。
想要再組成三千騎兵,至少還需要補充五千匹戰馬!
這可不容易!
更不提,戰馬也需要裝備,倉促之間,眾人都想不到從那里可以得到這么多的軍械和馬匹。
但李廣卻是拍著胸脯,說道:“諸君去準備就可以了!”
戰馬和軍械的問題,確實很麻煩。
但對李廣來說,也僅僅是麻煩而已。
以李廣所知,天子在馬邑之戰后,曾經在趙國和燕國,都開了馬場,用以養馬。
他做過衛尉,與太仆和少府衙門的人,多多少少有些交情,所以在來的路上,他已經派人前去這些馬場調馬了。
在他抵達漁陽時,趙國和燕國馬場里的七千多匹已經裝備好的戰馬就已經在路上了。
這就是人脈的好處了!
但李廣并不想與眾人說這個事情,他并不愿意對漁陽人講他的人脈有多廣,勢力有多大,那無益團結,更無益于作戰。(
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節 戰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