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百五十七節 撫恤(2)

  劉徹看著一個個公卿大臣,乖乖的將自己的名字和條件寫到紙上。

  他的嘴角終于露出一絲微笑。

  當皇帝或者說統治者,就像訓狗。

  只有讓自己的大臣形成條件反射,才能叫成功。

  這次劉徹之所以不要臉,逼著大臣們捐款和認領孤兒,也有著訓練他們的條件反射的原因。

  劉徹相信,經過這次之后,基本上,大臣和列侯們為了避免尷尬,等他下次在帶頭倡導和做什么事情的時候。

  他們就肯定會跟上自己的腳步。

  這樣,未來,劉徹就能通過自己的舉動,影響到列侯大臣們的行為模式。

  這很重要。

  在中國,想要玩工業革命,就必須如此。

  只有將列侯大臣們也綁到工業化的戰車上,劉徹才能避免人亡政息,人去茶涼的悲劇。

  正如商君在秦變法。

  正因為商君,把整個秦國上上下下的貴族官僚,都綁上了他那架名為‘耕戰’的戰車上。

  所以,即使商君被車裂。

  但他的改革成果和整個耕戰系統,卻依然存留著。

  與之相反,王安石變法,則徹底失敗。

  半個時辰后,汲黯帶著屬下,回來復命。

  同時被他帶回來的。還有兩三百位千石以上官員或者左庶長以上爵位的列侯士大夫親筆所寫的諾言。

  在通常情況下,白紙黑字。落到紙上的諾言和誓言,都有著強大的約束力和法律效應。

  更別說是對皇帝許諾的誓言。

  劉徹粗略的看完汲黯呈遞到眼前的小冊子。滿意的點點頭。

  “卿等果然皆天下之楷模也,朕謹為天下謝之!”劉徹微笑著說道。

  “不敢…”丞相周亞夫帶頭,百官紛紛叩首道:“愿為陛下效死!”

  只是,某些家伙的話語里,多多少少有些不是那么情愿。

  劉徹卻懶得再管這些。

  他將那本小冊子收起來,然后,看向群臣,道:“諸卿請平身罷…”

  等到大臣們都回到自己的位置,劉徹站起身來。說道:“此番馬邑之戰,驃騎、細柳、句注與飛狐駐軍將校士卒,英勇作戰,奮力報國,馬邑軍民齊心協力,共御大敵,涌現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

  劉徹從懷里拿出一份奏疏,對著自己的臣子們說道:“此乃驃騎將軍與塞候的聯名奏疏,諸君都好好看看吧…”

  劉徹將這份奏疏轉交給王道。后者立刻躬身接過,然后,傳遞到丞相周亞夫手中。

  同時,數十位侍中。分別捧著百十份早就復刻好的副本,分別送到了兩千石或者列侯以上的巨頭手上。

  眾人接過奏疏,微微一看。頓時人人驚訝,側目。

  奏疏上的內容。正是武州塞陷落后的那些忠貞不屈的英雄的故事。

  丞相周亞夫甚至只看到一半,就垂然淚下。出列拜道:“陛下,此等英雄豪杰,忠臣義士,雖古之伯夷叔齊,不過如此,臣愚以為,陛下當將此輩豪杰之事跡,錄于竹帛,載于青史,告于天下,嘉其父母,褒其子嗣!”

  御史大夫晁錯,也緊隨其后,奏道:“臣附議,另外臣以為,陛下不僅應當如丞相所言,褒楊此輩忠臣義士之父母妻兒,更應為其等立祀紀念…”

  在晁錯之后,幾乎所有有資格發言的臣子和貴族,都紛紛出列,附和周亞夫和晁錯的意見。

  此事的出現,讓每一個只要稍微有那么一點政治敏感性的人都知道,這個事情,是大漢王朝最好的文宣材料。

  同時也是國朝和天子,證明自己天命所歸,文治武功,皆已經達到一定境界的最好證明。

  若非國家養士有力,教化得當,豈能出現這樣的英雄?

  劉徹踱著腳步,看著自己的臣子們,他抬起頭,看向遠方。

  義縱和直不疑的奏疏上的文字,在他的心里重新浮現。

  “漢人是殺不絕的!你殺的了我一個,還殺的了天下千千萬萬的大漢豪杰?”

  “華夏貴胄,豈是刀劍所能屈服的?”

  “我這輩子,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可獨獨有一件事情,便是死了,骨頭都磨成灰了,也絕對不會去做,那就是:被發左袵,背棄祖宗宗廟!”

  這一句句英雄臨死之前的慷慨之語。

  讓劉徹仿佛看到了,這些英雄的容貌與永不屈服的脊梁骨。

  中國自古就不缺乏這樣的英雄!

  無論是吟唱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還是毅然唱諾著:八十日戴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英雄,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的閻應元以及那位慨然留下:活人不及死人香的江陰女英雄。

  他們都曾經撐起過諸夏的脊梁骨,用自己的生命,告訴了侵略者和異族:你們,休想征服我們。

  你們能消滅我們的肉體,但無法磨滅我們的精神。

  然而,劉徹同樣知道。

  當文天祥毅然赴死之時,江陰城中,萬眾一心,殊死抵抗之日。

  在其他地方。

  無數奴顏婢膝,舔著異族和侵略者臭腳的混蛋王八蛋,多如過江之鯽。

  滅亡南宋的是漢人張弘范。

  引清兵入關的是漢將吳三桂,甚至為滿清打下大明疆土的,依然是無數的漢奸們帶領的漢奸大軍。

  甚至到了抗日戰爭時期,那個民族主義和民族意識已經覺醒的年代。給小鬼子當帶路黨的。依然如過江之鯽,數之不盡。

  自南北朝開始。每一次的異族入侵,都伴隨著大量的漢奸投靠。

  甚至。毫不夸張的說,若是沒有漢奸投靠,中國歷史上,多數的異族入侵都不可能成功!

  就以漢室而言,倘若沒有中行說,匈奴就依然是那個原始而野蠻的原始部族聯盟,他們不可能升級到二本基地,爆出新的兵種,攀上新的科技樹。

  倘若沒有趙信、衛律。匈奴就可能會被衛青霍去病直接滅亡。

  也就沒有了后來延綿百十年的戰爭了。

  盡管劉徹知道,漢奸或者賣國賊,不是中國的專利。

  縱觀人類歷史,給自己國家的敵人或者對手賣命的,從人類出現在地球上開始,就從不斷絕。

  但劉徹依然想要嘗試,從源頭上斷絕漢奸的產生。

  至少,也要增加漢奸們投靠異族,甘坐異族屠殺自己同胞爪牙的成本和心理負擔。

  至少。也要讓像為了自己的一時的不如意,就干脆跑去給西夏賣命的張元,僅僅因為自己不爽,就去給契丹人當參謀的盧文進。這樣的家伙能夠絕種。

  劉徹知道,人都是自私的。

  不可能人人都是黃繼光,都是董存瑞。

  這要求太高了。是人類永遠無法做到的事情。

  但也不能讓張元、盧文進這樣的家伙,能招搖過市。甚至得到善終。

  尤其是目前和未來的十幾年時間。

  是漢室的關鍵時期。

  必須竭盡全力,防止出現帶著中國文化和技術的敗類。投靠匈奴人的事情。

  只要度過這個時期,等漢室的技術和文明再上一個臺階。

  那也就無所謂漢奸不漢奸,中國也估計再也產生不了漢奸的土壤了。

  道理很簡單。

  只要按照目前的軌跡,正常發展下去,十幾年后,漢室的冶煉、制造和鍛造技術,就將超出周邊一切民族和國家的理解范圍。

  這就好比一戰和二戰時期的歐陸,會出現投靠法國、英國的德國人,也會出現給德國人賣命的俄國人、英國人、法國人。

  但絕對不會出現甘愿給中國做奸細的人。

  為什么?

  因為沒有利益可圖啊。

  這就像到了后世,圖朝會有給米國、牛牛甚至棒子、鬼子說話的磚家叫獸。

  但你什么時候看到過,會有圖朝磚家叫獸高喊:津巴布韋是人類希望!岡比亞是世界救星!

  文明的代差和技術的飛躍,可能會在未來,徹底斷絕中國漢奸的生存土壤。

  但在現在,其實漢與匈奴的差距并不大。

  至少,漢室現在的技術,對于匈奴人來說,還沒有高深到無法理解。

  他們或許無法大規模制造和生產鐵器。

  但,青銅器的生產和冶煉水平,卻不算很差。

  在這個時候,只要有無恥文人,帶著技術和資料跑過去。

  劉徹相信,匈奴人雖然無法做到像漢室這樣的程度,但,總歸是能發展出自己的鐵器冶煉和制造技術。

  那樣的話,匈奴就有了一線生機。

  而劉徹不相信,匈奴人在馬邑之戰后,會意識不到,他們與中國之間的差距?

  只要肯下本錢,總能收買到愿意給他們提供技術,甚至給他們賣命的商人、文人。

  而對劉徹來說,最可怕的,卻不是匈奴人掌握了這些技術,然后與漢軍死磕。

  而是他們在未來帶著這些技術,跑去西方,跑去歐陸。

  就像蒙古人將火藥帶到了西方一樣。

  那會產生一個可怕的后果。

  甚至可能提前千多年,讓歐陸的羅馬覺醒。

  那樣地球就真要變成g2了。

  所以,劉徹必須要盡可能的杜絕無恥文人和商人,將漢室的文化、制度和技術,傳授給匈奴人的可能性。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除了嚴查出入邊塞的人,收緊大宗商品進出外。

  還需要從道德和倫理上下手。

  這武州塞的英雄,就是他最好的宣傳事跡。

  “朕,要讓他們的名字,響徹天地,讓他們的事跡,無人不知!”劉徹在心里說道。

  這樣想著,劉徹就看向自己的大臣們說道:“忠臣義士,國之棟梁,朕素來嘉之!”

  他看向汲黯,又看向顏異,又看向劇孟。

  然后他道:“朕即以尚書令黯、內史中丞異、奉車都尉孟等為朕之使,持朕朕節,尋及郡國,親至烈士忠臣之家邸,以朕之名,為烈士忠臣,立碑、做傳,敬問其父母長者妻兒!”

  汲黯、顏異與劇孟連忙出列拜道:“諾!謹奉詔!”

本字幕由XY字幕組提供,awsqbc發布

哎呦文學網    我要做皇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