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三百十九章 傳教實踐
1647年4月1日,麥哲倫海峽風高浪急。一支由七艘艦船組成的船隊在起伏的波濤中劈波斬浪、艱難前行,如果單從船只外形上來看的話,這支船隊毫無疑問是來自東岸共和國的船隊。因為那獨特的桅桿分布以及冒著黑煙的煙囪無一不在提醒著人們她們的來歷,是的,她們是來自東岸的船隊!
船隊里沒有一艘戰斗艦只,取而代之的是兩艘彈藥補給船、兩艘食水補給船、一艘運兵船、一艘修理船和一艘運煤船,全部七艘船只都是蒸汽風帆船,總噸位在八千噸以上。這些船都是上個月剛剛入役的新船,還好不是什么戰艦,七艘船才只需要12o名水手,因此海軍總算還能夠支應過去。不過饒是如此,這12o人里起碼有一半是匆忙培訓的、沒出過幾次海的菜鳥水手。
菜鳥水手帶來的惡果是顯而易見的。這不,在副官的指引下,船隊總指揮黃楊海軍上尉已經看到了正在風浪中緩緩下沉的“雜貨商店”號食水補給船。這條船似乎在風浪中作不當,不甚觸礁。即便是從新華夏運來的堅硬紅檀打造的船殼也承受不了如此猛烈的撞擊,船底瞬間破了個大洞,然后迅速進水,水手們堵之不及,目前該船整體已經在向左側傾斜。船長開始下令棄船,水手們垂頭喪氣地乘坐著交通艇,在忽高忽低、忽左忽右的涌浪中奮力朝最近的大船劃去。有時一個浪打來便能將小艇上的水手們打進海里,然后水面上除了一團泡沫外便再無其他痕跡。
忙活了三個多小時后,“雜貨商店”號上的船員們大約有一半(9人)被救了起來,其余8人則永遠消失在了波濤洶涌的海水之中。處理完這檔子事后,心有余悸的眾人繼續前行,并最終于4月9日緩緩駛進了位于里奧貝爾德地區的東岸情報站。
情報站和去年陸銘率隊來此地時已有了不小的變化。首先就是東岸派駐此地的人手多了起來。國家情報總局的特務們加上內務部警察有了三十多人,再算上情報站內招募的約四十名高大的巴塔哥尼人仆役,目前這個秘密據點內的人口已經達到了七十多人。更別提還有一些前來此地療養、訓練的阿勞坎人了,整個情報站內的人口突破一百是肯定的。
碼頭棧橋依舊是原來的那種由原木搭建的簡易棧橋。已經降低到六艘船只的東岸船隊依次靠了過來。卸下了大量武器彈藥和食品補給,此外還有一些醫療用具和藥品。情報站內積存的金銀幣、貴重首飾等阿勞坎人拿來交換的物品也要被運走。至于那些牛羊馬等牲畜則不便帶走,因此便留在此地,由那些巴塔哥尼仆役們放牧養殖,以給可能過往的東岸船只補充一些鮮肉。
隨船而來的還有少許從本土搜羅來的各類人才。其中包括一名醫生、一名裁縫、兩名獸醫、兩名槍炮修理匠、兩名鐵匠、四名道士以及一百名建筑工人。他們將用運過來的海量建筑材料在此地動工修建大量磚石建筑,以將這個秘密情報站修建成堅固的永久據點。
趙琰也跟在建筑工人的隊伍中下了船,情報站的負責人畢拉斯本來正笑容滿面地接待著從本土過來的人,待看到趙琰這廝后,先是一番錯愕,然后便是滿臉苦笑,是誰把這位爺給請來了啊?
作為東岸最早的一批移民、來自瑞士的18o多名加爾文派教徒如今早已活躍在東岸的各個角落。畢拉斯就是其中之一。本來在舊頗受排擠的他們以為到了新就是自由的世界,可沒想到這里更是一個宗教的監獄。在這里,天主教都受到若有若無的壓制,更別提異端加爾文宗了。本來將自己的信仰藏在心底的畢拉斯以為這輩子就這樣了。懷揣著見不得人的信仰、擔任著陰暗的秘密警察,做著骯臟下作的事情……
沒想到有一天這個名叫趙琰的“貴族”會突然找上門來,然后聊了一通在自己看來簡直“喪心病狂”的言論,畢拉斯猶記得這位宗教事務處的趙副處長是怎么和自己說的。
“世間唯一的真神,就是天尊,天尊在世間的形象幻化萬千,威能無匹。天尊在中國召喚了黃帝軒轅氏做虔誠且富有的君王,他憑借著對神的堅定信念最后成就了召喚,成為富饒、廣袤的神眷土地上的共主,并繁衍了多個世代。”
“完成這個教化后的天尊騎著青牛西出潼關,然后又召喚了虔誠的亞伯拉罕。當然由于天尊離開中國較早,黃帝后來的繼承者像所羅門王一樣更重視世俗的享樂,從而導致中國失去了天尊的正統傳承。而無知的民眾在渾渾噩噩之中竟然誤以為天尊是異教的神,真是可憐可嘆。”
“后來亞述正統教會為什么會不遠萬里派人去中國活動?這就是去為了正本清源的啊!不過他們自己的教義本來就有偏差,內心也不夠堅定虔誠,所以到了中國后反而被光怪陸離的外界世俗所迷惑,沒能完成使命。現在,將由我們東岸道教來完成這個歷史使命。”
如此種種。這些言論曾經一度讓畢拉斯暴跳如雷、無法接受,但經過趙琰這個前傳銷組織核心成員,在少林寺外賣過香燭、在武當山下看過風水、有三寸不爛之舌的資深騙子的長期洗腦下,這個瑞士人或許是真的信了這個,或許又是懷揣著別的目的,總而言之是不情不愿地加入了道教。
雖然稀里糊涂地加入了道教,但并不意味著畢拉斯本人能夠接受這個在他看來很是別扭的宗教。因此,雖然來到麥哲倫情報站好幾年了,肩負在巴塔哥尼人中間傳教使命的他卻不甚積極,每次向道教東方縣長老會匯報的時候都支支吾吾,說這些高大的野蠻人不識教化云云。情知中間有異的趙琰這次干脆向宗教事務處申請到這邊來看看,正好宗教事務處的一幫資深神棍們也對由他撰寫的新教義爭論不休,對這種幾乎是照抄加爾文宗的教義會產生什么后果也不敢妄下定論,因此便遂了趙琰的心思,讓他先去麥哲倫情報站那里的巴塔哥尼人、阿勞坎人中間去傳教,評估下效果如何再說。
于是趙琰便從首都長老會里挑了四個助手,然后帶著他們匆匆登上了海軍船只,跟著來到了麥哲倫情報站。眼前所見果然讓他有些失望,這個情報站內小一百號人信奉道教的只有區區十余人。除了從本土過來時便是道教信徒的幾人外,這幾年發展的信徒竟然只有區區五個人,其中更是只有一人是巴塔哥尼人!
這怎么可以!趙琰狠狠瞪了一眼畢拉斯,同時心里也嘆了口氣,暗道:基礎薄弱、傳教不易,說不得要在這里從零開始了。
由于有著政府開具的介紹信,因此此番從本土運來的建筑材料中將有一部分被用來修建一座不大的道觀,作為在本地的核心傳教機構。趙琰盤算著,有自己帶來的四名神棍級別的道士,以及本土支援的為數不少的圣藥(阿司匹林、硫化亞鐵、鯨魚肝油等),當能在那些愚昧的巴塔哥尼人、阿勞坎人中打開市場,獲得大量的信徒。
有了這些信徒后,他便可以以這些信徒為依托,在本地大力實踐教義,即“世界就是我們的修行地,塵世中的工作是我們修道的主要方式,是天尊安排的任務,是神圣的天職。每個人都要入世修行,將自己在世間的工作和生活經營好就是在修行和敬拜,就是在盡一個信徒的本分。”
趙琰深信,這樣的教義是非常適合目前東岸的體制的,對于國家、社會有不可低估的正面促進作用,而且對于歸化新來的歐洲移民也大有裨益,以后必然會得到國家的大力推廣和財政補助,然后蓬勃發展起來。不過宗教事務處的顧慮也是對的,先在一個偏僻小地方實踐一下,有什么好處或者不良后果都可以通過時間得到驗證,并加以評估。而且,其實目前趙琰所撰寫的教義也是漏洞百出,要完善也得有一個過程,那么在這些人丁稀少的野蠻人中間傳教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如果一切順利那自然是好,而就算是出了什么岔子那么也不至于影響太壞,不就幾個野蠻人么,能有什么惡劣影響?
因此,下船后還沒來得及休息,趙琰在和施工隊負責人商討了道觀的建造方案后,便匆匆走到了營地內那些巴塔哥尼人的居住場所,利用自己后世豐富的坑蒙拐騙經驗與這些人攀談了起來。這個過程自然得帶上畢拉斯了,因為這個家伙會一些巴塔哥尼人的語言,沒有他在場翻譯還怎么交流?
無奈之下,畢拉斯只能安排自己的下屬先去和那些阿勞坎人商量,要求他們近期發動攻勢策應東岸軍隊在拉普拉塔的行動。而自己則跟著趙琰來到了那些仆役的居住木屋,開始了坑蒙拐騙之旅。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三百十九章 傳教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