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清 第六十六章 殺機如潮
可嘆者一
在原時空那場叫人刻骨銘心的水戰中,直到以“揚武號”為旗艦的船政水師全軍覆沒,閩江口至馬尾的“層層相連、環環相扣”的天險,都幾乎沒有派上過任何的用場。
一四年七月十四日,第一艘法艦“阿米林”號緩緩駛入閩江一四年八月二十三日上午十點,法國駐福州領事白藻泰照會閩浙總督何,法國艦隊將于是日開戰,攻擊船政水師及岸上目標。
下午一時五十六分一十三秒,法炮艦“野貓號”桅盤里的哈奇開斯五管機關炮猛地咆哮起來,馬江之戰正式爆發。
七月十四日至八月二十三日
整整四十天的時間內,法艦一艘接著一艘,從容進出閩江,自閩江口上溯八十余里,直抵馬尾水域而中國的沿岸炮臺群和船政水師艦隊,眼睜睜作壁上觀,由始至終,未做任何的干涉。
就是說,開戰之時,一切天險什么“五虎把口”、“雙龜鎖口”、“雙鬼拍門”、“銅鐵交繞”統統已在法艦之身后了。
如是,再怎么“層層相連,環環相扣”,又有何用?
扼腕之余,不禁要問,何以至此?
原因簡單而諷刺:
彼時,中、法兩國雖然早已在越南大打出手,然而,都未向對方正式宣戰,按照萬國公法,中、法非“處于交戰狀態”,外交關系是“正常”的不然,也不會有法國駐福州領事照會閩浙總督之事而福州為開埠商港,按照條約和公法,法艦有權同其他國家艦船一樣,自由出入福州港。
“會辦福建海疆事宜”的張佩綸唯一能做的,就是通知閩海關以及“沿海、江各處”,禁止為法艦提供引水服務。
這條禁令,如果能夠得到嚴格執行,還是可以給法國艦隊對造成很大的麻煩閩江的天險,可以因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利用。
前文提及的“阿米林號”進入閩江的第一只法艦,就因為不熟閩江的水文,在“金剛腳”附近,觸礁擱淺,水線以下,破了一個大洞,狼狽不堪。
這也是“阿米林號”未能參加馬尾一役的原因堵漏之后,匆匆退出閩江,前往馬祖島搶修之后,又在武裝運輸艦“梭尼”號的護衛下,駛往香港,入塢大修。
“天險”二字于閩江,確實不僅僅是個形容詞。
然而,張佩綸的命令,只對中國人有效而閩海關內,還有相當數量的外籍職員。
法國艦隊統帥孤拔,以每人四千兩白銀、雙倍引水費的巨額報酬,收買了閩海關的五名外籍引水員兩個英國人、兩個德國人、一個意大利人,輕輕巧巧的解決了艦隊引水的問題。
而因為中、法兩國并未宣戰,其余國家并無“中立”義務,這幾個外籍海關職員的行為,雖然極不道德,卻沒有違反任何法律。
在七月十四日至八月二十三日的這四十天內,孤拔非但用銀子解決了艦隊的引水問題,更有極充分的時間,從從容容的將閩江水文摸的熟透,甚至反客為主,在對船政艦隊發起進攻時,將閩江的特殊水文,變成了法國艦隊的利器。
閩江口是一個典型的強潮河口,漲潮、落潮,其潮差,最大可達七米,平均大于四米,十分驚人潮波沿河上溯,逐漸衰減,其潮流界即潮水上溯之最遠點,可抵洪山橋距長門一百零二里其潮區界即潮水動力影響之最遠點,更可抵侯官距長門一百一十八里。
長門就是“雙龜鎖口”于先、“雙鬼拍門”于后的那個長門
閩江口至馬尾,不過八十余里,就是說,整個馬尾水域,完全在強潮影響范圍以內。
馬江江水每天上午漲潮,午后二時前后,開始退潮,于是,孤拔就將開戰時間,設定在下午二時,而其用意在于
漲潮、落潮,潮水涌動,碇泊的軍艦的艦位,會發生明顯的、乃至一百八十度的變化,根據觀察,落潮之時,泊于船政廠區前的“揚武”等中國主力軍艦,受潮水推動,會形成艦艉對向法艦之局面,此時開戰,法艦將得以直接攻擊中艦火力最薄弱的艦艉,置中國艦隊于最被動、最不利之窘境。
如前所述,一四年八月二十三日下午一時五十六分一十三秒,法國艦隊打響了進攻的第一炮。
一切皆在孤拔算中。
主動、被動,判然分明,這樣的仗,未戰已可言勝敗了。
再考慮到對陣雙方實力之懸殊,當“野貓號”的哈奇開斯機關炮射出第一梭炮彈之時,此役之結局,其實就已經注定了。
馬尾一役,法軍投入軍艦十艘,總噸位一萬五千六百七十噸。
而整個馬江戰役,即馬尾一役再加上其后的“通航戰”法國艦隊由馬尾出閩江口,得先走八十里的水路,這個時候,沿岸的炮臺群就不能沉默了法軍共投入軍艦十三艘,總噸位二萬二千一百三十五噸。
這個總噸位的數據中,還不包括武裝運輸艦“梭尼號”。
另一方呢?
全軍覆沒的船政水師,一共十一艘軍艦,總噸位九千九百一十二噸。
法軍的優勢,極其明顯。
而且,這些數據,還遠不足以說明雙方實力之差距。
船政水師的十一條軍艦,除了兩條小小的蚊子船“福勝號”、“建勝號”為鐵肋木殼之外,其余艦只,盡為木肋木殼。
反觀法國艦隊,只有“窩爾達號”一艦為木肋木殼,其余諸艦:排水量居艦隊第三位的“杜居土路因號”以下,皆為鐵肋木殼排水量最大的兩條軍艦,“拉加利桑尼亞號”、“凱旋號”,為鐵甲艦。
這個優勢,是壓倒性的。
獅子插一句:介個“凱旋號”,可不是本書中“北京東京”艦隊的“凱旋號”喲,原時空的這個“凱旋號”,排水量四千五百八十五噸,“北京東京”艦隊的“凱旋號”,可沒有介么大,而且,也不是鐵甲艦。
再看武器:
參與馬尾戰役的法軍十艦,共裝備各類型號、口徑火炮一百三十一門。
船政水師十一艦,攏共只有火炮五十一門。
而火炮質量之差距,更較數量之差距為大:
船政水師的五十一門火炮之中,有二十二門為落后的前膛炮,占總數的百分之四十。
這種前膛炮,早已為海軍強國所淘汰,法國艦隊是一門也沒有的。
口徑上,法艦炮更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還有,法國艦隊的一百三十一門火炮中,包括了一定數量的哈奇開斯機關炮,這種新銳武器,多安裝在桅盤之內,居高臨下,彈如雨下,對體量較小的木制艦船的露天火炮甲板,有著毀滅性的打擊能力。
這種機關炮,船政艦隊一門也沒有。
另外,法國艦隊中,還有一種船政艦隊見都沒見過的秘密武器:桿雷艇。
強弱對比如斯懸殊的情形下,船政艦隊唯一的機會,就是先發制人。
馬江江面狹窄,不存在多少機動、回旋的空間,這一仗,什么陣勢、隊形的花樣都是談不上的,基本上,就是個“排隊槍斃”彼此對轟,誰先扛不住誰輸。
而對陣雙方距離既近,命中率必然就高,很有可能,一、兩輪炮轟出去,便可以分出勝負了,所以,先動手的一方,占有不言而喻的優勢。
如果這個“先發制人”還是出敵不意的話,那就更加的妙了。
嗯,對了,就像本書升龍戰役我越南分艦隊伏擊法艦“蝮蛇號”、“梅林號”那樣。
問題是,船政艦隊能夠“先發制人”嗎?
亂清 第六十六章 殺機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