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長天下 第1764章 民主的本質
ps:謝謝楓林深處阿文的打賞!
眼見著自己的學生被崔正源逼到了墻角,無力招架,他們后面的老師出來了。
一個看起來跟沈太峰年歲差不多的老教授站了出來,滿頭的銀絲、清雋的面容顯示了此時是多么的睿智和博學。
老教授沒有通報姓名,而是直接說道:“有了反對的聲音,這說明我們的執政者還做的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果將牽涉的各方代表都集中起來進行討論,相信一定會得出一個令所有人都滿意的結果。而這,才是民主的實質。讓每一個人都有暢所欲言、表達自己訴求的能力和機會,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和社會才能做到真正的完美不是嗎?”
相對而言,現場的學生深受民主思想的洗禮已經很多年了。讓他們接受崔正源的理論,顯然不是那么容易的。
就在他們陷入苦惱的之后,老教授的話給他們指明了道路。
對呀,有了分歧沒有關系。民主的核心思想不就是聽取各方各面的意見,綜合了大家的利益之后拿出的決策,豈不是更加容易施行和產生效果?
于是乎,這位教授的發言迅速得到了大家的響應,那如雷的掌聲卻好像跟崔正源示威一樣。
面對著群情洶涌,崔正源卻依舊面色如常。他的笑容始終都沒有變過,就好像面前的這些如許多人。跟草木竹石等死物一般。
而且面對這個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他也沒有在乎對方的權威。隨意地點點頭,但是話里的機鋒卻前所未有的尖銳。
“聽起來似乎不錯。好像萬無一失。那么請問,這個商討需要多久呢?幾天、幾個月,還是幾年?如果所有的國事都這樣拖拖拉拉的討論,豈不是什么都耽擱了?別的國家都在高速發展,只有我們還在緩慢蹣跚地做事,長久之下,我們難道不是落后了嗎?另外這件事雖然利國利民。但最后要是沒有得到通過呢?耗費了那么長的時間在研討上,還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我實在不知道這樣的所謂民主有什么必要。”
老教授木立在原地,臉色青紅皂白急速轉換。
說真的,他不是惱羞成怒,覺得崔正源不尊老敬賢。而是他跟很多的學生沒有什么區別。從來就沒有分辨出這個從美國流傳出來的民主思想的陷阱。
是的沒錯,在崔正源看來,這個民主的思想就是美國給全世界種下的一個化解不開的陷阱。
因為這個思想理論的表面上看起來,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頗有人民當家做主的感覺。
但實際上,凡是按照這套理論建設社會制度的國家和地區,就沒有一個搞好的,相反還會慢慢地變的一團糟。
韓國是這樣,歐洲是這樣。非洲是這樣,甚至就連美國自己都深受其害。
事實上在美國政治上,一直以來都存在政閥主導和財閥主導兩種較量。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還不是世界第一大國,影響力也沒有如今那么的強大。
那個時期的美國,其實還處在學習的地位。他們學習的目標,是當時世界的中心——歐洲。
而1929年的經濟危機,除了幫助美國奠定了崛起的基礎之外,還帶來了一個后果。那就是政閥的出現和抬頭。
眾所周知,富蘭克林.羅斯福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正是在他的領導下。美國克服了經濟危機的影響,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謀取了世界第一大國的地位,成為世界的霸主。
但不要忘了,弗蘭克里.羅斯福除了是一個偉大的總統之外,還是來自于一個具有傳統的政治世家。
他的遠方叔叔西奧多.羅斯福也曾經做過美國總統,而且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妻子就是西奧多.羅斯福的侄女。
一直以來,美國的政治都是被財閥把控的。
洛克菲勒、摩根、杜邦等龐大的經濟托拉斯依靠無比強大的財力掌控著國家的所有權力,甚至于能夠決定總統的人選。
可是1929年的經濟危機,導致美國的經濟遭遇了空前的危機。就連這些頂級的經濟巨頭們也都損失慘重,不復昔日的榮光。
加上現實的經濟危機,所以他們不得不默認了富蘭克林.羅斯福那一系列卓有成效但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看起來離經叛道的改革。
按照如今的看法來說,羅斯福的那一整套拯救經濟危機的方法,簡直就是戰時的翻版。
一個崇尚自有資本主義的國度,居然要靠的經濟方法來拯救危機。
是不是很諷刺?
但這件事就那么真實地發生了,而且還取得了無與倫比的效果,幫助美國一舉沖破了歐洲的藩籬,開始在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力量。
同樣的,因為輝煌的執政履歷,讓羅斯福在深孚人望的同時,完全地掌控了整個國家的權力。
而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冷戰的序幕拉開。為了和蘇聯爭奪世界霸權,美國的整體政治需要都迫使失去了主導權的財閥們只要暫時忍耐下來。免得真的爆發了第三次世界大戰,所有的一切都徹底完蛋。
這也是為什么在過渡的杜魯門之后,上臺的總統會是艾森豪威爾這么個軍人。
這其中自然是有美國為了應對蘇聯的現實威脅的考慮,認為一個戰爭經驗豐富的軍人總統,一旦在大戰爆發的時候,能夠很好地領導美國抗爭的擴張。
可惜冷戰永遠都是冷戰。不可能變成熱戰。處于互相之間的忌憚,以及毀滅性的核武器的出現,導致美國和蘇聯并沒有辦法取得壓倒對方的優勢。
在艾森豪威爾之后。繼任的總統是肯尼迪。
很不幸的是,肯尼迪跟羅斯福一樣,同樣是聲名赫赫的政治世家。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按照這種趨勢看下去,政治世家將從此以后一直把持美國的政治。
但意外發生了,那就是肯尼迪被刺殺事件。不光是肯尼迪,他的弟弟羅伯特.肯尼迪也同樣被刺殺。
從這以后。政治世家在美國的政界的壟斷地位就徹底被打破,恢復了實力和忍耐了許久的財閥們又一次掌控了美國的政治。
肯尼迪總統被刺殺之后。他的副總統林登.約翰遜繼任為了總統。
查看約翰遜的履歷可以知道,此人來自于德克薩斯州。而此地,正是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財團起家之地。
其實在這之后,政閥和財閥之間關于國家主導權的爭奪并沒有停止過。后來的古巴導彈危機中。尼克松總統險些就要將主導權拿到手了。
結果一個水門事件,導致他黯然下臺。而接過了他權柄的人,則是福特總統。
聽聽名字,福特總統,誰能相信他跟汽車大亨福特集團沒有關系?
最最重要的是,福特總統和他的副總統一樣,都是沒有經過選舉而接任的副總統和總統。
而他的副總統,名叫納爾遜.洛克菲勒。
看看福特總統在任期間的政績就知道了,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越南撤軍。徹底地將美國從越南的泥潭中拉了出來。
美國在越南陷的越深,最倒霉的就是各大財閥。所以他們支持的福特總統上任之后,這些財閥們才迫不及待地收縮力量。
但是連年對待的軍事行動。還是給美國的經濟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加上普遍的經濟危機的爆發,又一次讓財閥們的力量被削弱了。
此消彼長,在財閥失去力量的時候,就是政閥們開始抬頭的良機。
這一點從老布什總統的上臺開始,愈發的明顯。
他之后克林頓總統、小布什總統全都是政治世家的杰出代表。
或許那位奧觀海同志是財閥政治最后的掙扎了。
因為根據目前美國的政治形勢判斷,未來能夠勝任總統的人。將不是希拉里.克林頓,就是小小布什。
看看他們的名字和家族關系。赫然就是家族把控國家政治的新鮮的例子。
為什么美國在實行了多年的看似美好的民主政治后,漸漸地開始步入了政治勢力把控的寡頭政治局面呢?
很顯然,這個現代民主主義的發起國,其中的有識之士也意識到了民主政治的強大缺陷。
凡是實行西方民主政治的國家,都有一個極大的難題無法解決。那就是效率低下、互相傾軋。
只要是政治,就會牽扯到利益。
而在民主政治制度之下,允許所有人發出聲音,擁有干涉政治的權力。那么導致的結果就是,許多時候反對派純粹是為了反對而發對。
不管執政黨的政策好與壞,他們都會找出無數的理由來反對。
而且民主政治制度之下,大家同樣都很有力量和財富,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
可以有人會存在疑問了,為什么好的政策反對黨也會阻撓呢?
你想啊,你執政黨的政策這么好,實行起來普通民眾不是受惠了嘛。這些有選票的民眾得到了實惠,會念誰的好啊?
那自然是執政黨了。
這樣的話下次選舉的時候,民眾們感念執政黨的好處,當然會把票投給他們了。于是執政黨繼續做下去,在野黨還有上臺執政的機會嘛?
就算為了不讓你執政黨拉攏民心,也不能讓你的好政策施行下去啊。
再說了,這個世界上哪有萬全的完美政策,可以造福國家中的每一個人。所以想要對一個政策找出反對的理由,不要太容易。
試想,在這樣的政治制度下,你能指望一個國家會往好的方向發展嘛?(
社長天下 第1764章 民主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