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唯我獨裁

第510章 【核子工程】之人工嬗變

更新時間:2012-10-10  作者:巡洋艦
唯我獨裁 第510章 【核子工程】之人工嬗變
今天第二更

作為出力最大的中華帝國,中華帝國則只要求了約翰內斯堡附近的埃蘭茲蘭金礦和赫魯特弗萊金礦這兩處金礦,一共才年產90萬盎司的黃金。僅僅只要了這兩個不怎么起眼兒的金礦,令各國大跌眼鏡。

可以肯定的是,各國都非常高興,因為他們以為中華帝國會至少霸占南非一半的黃金礦區,為此已經做好了打長久談判戰的準備。但中華帝國的意外讓步令各國都松口氣,尤其是英國得到了最大的金礦區,反而感激其中華帝國來。中華帝國更是趁機宣布此舉是為了維護國聯各成員國之間的和睦友好,對于中華帝國的犧牲,國際輿論也贊美中華帝國的大方,予以高度評價。

然而,事實上真是如此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此時的約翰內斯堡還不是后來聞名于世的黃金城,兩個埃蘭茲蘭金礦和赫魯特弗萊金礦區只開采了一小部分,這時的礦藏專家都認為這里的金礦只能開采幾年就會枯竭,只有王辰浩知道,作為黃金城的支柱性招牌,這兩個不起眼的小金礦的下面,還有一條連在一起的長122公里,寬17公里,深5公里的巨大金礦脈,而且品質也是全球最高的,保守估計黃金儲量為1.1萬噸,將成為未來五十年內全球最大的金礦。由于跟上面的小礦脈之間隔開了一百多米深的一層礫化巖石才不被發現。

正因為王辰浩的堅持,中華帝國方面別的不要,只要了這兩個小金礦和對整個約翰內斯堡地區的開采權利。沒有人知道下面的寶藏,因此就沒有人反對。直到多年后,中華帝國的這兩個金礦分別發展成年產500萬盎司和300萬盎司的巨大金礦時,各國才知道那里的巨大財富,后悔的連腸子都青了。

當然,除了金礦外,聯軍也對鉆石礦進行了劃分。本來中華帝國方面也沒有提出要占大頭的意思,各國可能都因為在黃金礦藏分配上不好意思,從而在鉆石礦分配上給了中華帝國大頭。

參戰的各國組成鉆石投資公司,直接壟斷南非的鉆石開采和切割銷售,中華帝國獲得了20的最大股份,其他三十多個國家將剩下的80的股份分掉。

當然,南非民國也得到了一些股份,但非常的不滿。只不過不敢抗議,因為敵人太多了,一旦惹毛了他們,南非民國將要面對的是四十多個國家,等于向全世界宣戰,因此南非民國只好吃啞巴虧,期待一個有利的機會才能翻身。跟我讀請牢記

就這樣,國聯成員國瓜分了南非的黃金和鉆石礦藏資源,同時對南非施行托管十年,十年間聯合將視情況逐步將權利交還給南非民國政府。

盡管中華帝國的經濟高速增長的背后存在著一系列的隱患,但這并不影響中華帝國整體經濟發展的大局。中華帝國的經濟如此強勁增長是資源和科技相結合的產物,融合的美國式的資源爆發和德國式的科技爆發的結果。

經過三十年的掠奪式擴張,中華帝國的資源發展經濟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樣科技發展經濟的道路也是一路暢通。

在戰前,全球每年只有30的科學創造和發明屬于中華帝國,基本上都是在華外國人發明或者是中華帝國從國外買斷得來的成果,華人自己的科學創造和技術發明只占不足10。這種結果雖然不盡人意,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晚清的落后對人才的摧殘嚴重,使得剛剛成立沒多久的中華帝國沒有多少基礎可言。

不過,中華帝國將巨額的戰爭賠款用于對教育和科研的投入,普及十六年本科教育,設立中華寶星獎等巨額獎金扶植科學研發和技術創造,大規模從國外引進高技術人才作為導師來培養華人自己的科研技術團隊,三十年磨一劍的苦功終于在戰后獲得了大爆發。

截止光華二十七年,中華帝國教育部發布的統計結果表明,中華帝國年齡在40歲以下的人口全部實現義務教育,50歲以上的人口也基本上通過重讀、夜校等方式接受義務教育,六十歲以上的人口雖然有大部分只處于識字狀態,文化水平最低,但他們基本上都處于退休養老等非工作狀態,不對中華帝國的社會生產力產生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可以說,中華帝國普及本科教育體制下,已經基本上實現了全民教育的宏偉目標,而世界其他國家當中,教育最發達的德國也沒有實現義務教育之說,國民教育普及率不過70而已,且小學文化居多,跟中華帝國的普及本科教育差了個天上地下。

光華二十七年,中華帝國的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已經超過300個,在校博士生已超過13萬人,博士生培養規模位居世界第一,遠遠超過第二位的德國(1.2萬人)。中華帝國的本科、碩士生、博士生的比例是36:4.2:1。與歐洲國家相比,教育最先進的德國不過才達到10個碩士培養1個博士的程度,而中華帝國4.2個碩士就培養出1個博士,從而使得博士生的培養規模較大。加上中華帝國聘請的都是全世界各國的頂尖科學家們組成的專業導師隊伍,加上巨額資金支持,使得中華帝國的博士生的培養質量得到保障。另外,光華二十七年中華帝國的在校碩士生已經超過20萬,而在校研究生超過200萬,至于本科、專科生,由于開設的院校上萬個,并且普及教育的大形勢下,科生的資格考評已經不是那么特別的嚴格,保守估計每年的在校生在1800萬人左右。

中華帝國對于教育的投入是全世界最高的,從最開始階段的數億龍幣,到光華二十七年時,教育部的財政撥款每年已經高達30億龍幣。這比巨款以前有中央財政直接撥付,不過壓力逐年攀升,中央財政已經無法全部解決。為此,從光華二十七年開始,中華帝國將12年義務教育撥款轉由地方財政解決,中央財政只負責大學4年義務教育。

即使這樣,龐大的義務教育經費也讓帝國中央和地方財政吃緊,于是內閣最終出臺了新政,向國民解釋清楚,教育經費的來源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策略,帝國公民納稅項目中增加子女教育賦稅項目。該賦稅按公民工作的年限計算,每年扣除10元作為教育基金,年收入低于龍幣120元的公民個人以及家庭總收入低于240龍幣則免征該稅。

通過這種方式,中華帝國每年通過收取教育賦稅將獲得40億龍幣的財政收入,不但可以繼續維持義務教育制度,而且多出來的資金滾入教育基金,用于獎勵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和改善學校教學設施和教師工資待遇,一舉多得。

正因為中華帝國的龐大義務教育制度,使得中華帝國在二十世紀初期獲得了巨大的科研學術成就。

截止光華二十七年,中華帝國的科研成果和技術創新的成果占據了全世界70的份額,龐大的知識積累得到了大爆發,大多數的科研成果和學術成就都得以應用到了經濟發展當中,成為中華帝國經濟強勁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光華二十六年的中華寶星獎項當中,9個領域的13項發明創造當中,華人科學家第一次將其全部包攬,誕生了16位世界級科學巨匠。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華帝國北洋核物理工程實驗室的張克林博士。年僅42歲的張克林博士有幸成為居里夫人的首席助手,在核物理工程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張克林30歲進入北洋科技物理實驗室,最初只擔任一個不起眼兒的實驗室器材保管員。不過,天天面對物理實驗室里的一大群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物理學家們,他虛心學習,很快就成為盧瑟福的助手,并在他的指導下工作。

光華二十年,當時的盧瑟福剛剛接替湯姆遜擔任核子物理實驗室主任。這一年,張克林從北洋大學獲得了物理碩士學位,并繼續在北洋科技實驗室從事科學研究。張克林在科學上的重要貢獻是改進了威爾遜云霧室和照相技術,創制了自動計數控制的云霧室照相技術,借助于它來研究宇宙射線得到了許多重要發現。在盧瑟福的指導喜愛,張克林得以跟一批外籍研究人員創立了另具風格的一個宇宙線研究學派,開辟了一個全新的物理領域。

很快,張克林的才學得到了居里夫人的認可,當時居里夫人正在主持研究核物理工程,張克林得到上級通知,核物理工程最終必須掌握在國人自己的手里,他得知帝國皇帝陛下對此事的高度重視后,在幻想著某一天能夠有幸得到皇帝陛下的接見,于是張克林產生了巨大的動力,主動向居里夫人請求工作。居里夫人于是將原子核的人工嬗變的研究交給他。

人工嬗變就是人工誘發核反應,這本是盧瑟福在1919年發現的現象。光華二十四年,張克林利用他所改進的云霧室拍攝了α粒子轟擊氮核。這是一個吸能反應,根據質量虧損可以算出q=1.18(mex),這些結果證明了盧瑟福在1919年的分析。原子核的人工嬗變為人造新元素奠定了基礎,眾所周知,自然界中最重的元素是放射性元素鈾,它是92號元素,而92號以后的化學元素就是通過人工嬗變產生的,現在周期表中已排列了107種元素,隨著人們不斷的深入研究,更多的新元素必將能通過人工制造出來。正由于張克林在物理領域的杰出貢獻,中華帝國皇家科學院決定授予他1926年度的中華寶星物理學獎。

而張克林的人工嬗變的試驗成功,對中華帝國核物理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此中華帝國核子物理的研究進入到了最關鍵的時刻,那就是如何利用這次的人工嬗變吸能反應來控制u235核裂變時釋放的巨大能量,從而為核子反應堆的防護設施的建立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很快,張克林也單獨被王辰浩召見,也讓他參與了核武器的研究實驗,中華帝國的核武計劃也因此邁出了長足的一步。唯我獨裁 第510章 【核子工程】之人工嬗變

上一章  |  唯我獨裁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