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三國之最風流

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

更新時間:2015-05-26  作者:趙子曰
三國之最風流 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
上傳失誤,重復上傳了一萬字,因為vip的內容不能刪減,所以刪不掉,只好先就這么放著了,再有更的時候還會放在這一節里,直到把那重復上傳的一萬字都更替掉為止。

董卓西去長安后不久,荀貞、孫堅填平了諸帝陵、清掃過了洛陽皇城,亦帶兵歸還潁川。

為天下矚目的荀、孫討董之戰,由此暫告一個段落。

因轘轅關的董兵已棄關而逃,故而荀、孫此次自洛東返,未走來時的原路,而是過偃師、經緱氏,徑往東南而行,過了緱氏縣,再往前行不遠便是轘轅關,而過了轘轅就是潁川郡界了。

這段路程總共只有一百六七十里,不到兩百里地。

荀、孫行軍雖不甚快,可也只用了兩三天就可遠見轘轅關卡了。

這晚駐營轘轅關外,荀、孫預備次日進關。

當夜,有急信從陽翟送來。

孫堅是潁川太守,因這道急信名義上是送給他的。

他瀏覽過后,不顧時已夜深,當即遣人速去請荀貞過來。

典韋諸虎衛舉火在前,護衛著荀貞來到孫堅營中。

見到荀貞,孫堅沒有多余的話,直接就把急報遞給了他,說道:“郡府郭俊諸君遣使星夜送來了此信。”

荀貞展開觀之,見這信卻是州府從事孔德寫來的。

信中的主要內容是恭喜荀貞、孫堅取得大勝,光復了洛陽,隨之在信尾之處,孔德筆鋒一轉,寥寥數語,提到了一件事:州刺史孔伷久病在床,州府為他延請了許多名醫診治,經過不間斷地治療,病情本已稍有好轉,可便在前數日,就在荀貞、孫堅大勝董卓的消息傳到州府后,孔伷的病情又急劇惡化,現已昏迷兩日未醒,眼看可能就要駕鶴西去了。

荀貞看完,把信還給孫堅,喟然嘆道:“文臺,你我出郡未久,不意孔公竟病重至此。”

孫堅撇了撇嘴,說道:“看孔從事信中所言,這孔豫州的病本已好轉,卻在聞你我二人兵勝復洛之后而忽又惡化,……貞之,他這分明是因疑懼你我兩人之故而致病重的啊。”

孫堅的這個分析很有道理,荀貞也是這么想的,但心中這么想,荀貞卻不想嘴上這么說,他神色不變,沒接孫堅的這個話茬,轉而說道:“文臺,今董卓雖敗,司隸半境猶在其手,豫州臨司隸,正處在對抗董卓的前線,不可一日無主,卻奈何孔豫州竟病重昏厥?”

“卿的意思是?”

荀貞先時表孫堅為潁川太守,其本意就是想用孫堅來控制豫州,從而可以成為自己在將來奪取徐州、以至爭雄天下時的一大助力,只是當時一來大義在線、討董為重,二來孔伷已在豫州,故而不能直接表孫堅豫州刺史,只能改表他為潁川太守,姑且算是做個鋪墊,現下董卓已敗,孔伷又病重昏迷,卻正是該到再表孫堅為豫州刺史的時候了。

“孔豫州臥病百日,不能起,無法視事,早就當以病辭。我欲表卿為豫州刺史,卿意如何?”

漢家制度,凡是官吏久病,夠百天而病尚未好,為不影響地方上的政務工作,就要辭職。

不過如是細細算來,孔伷其實并沒有臥病百日,他的病一個是身體上的疾病,再一個則是因荀貞、孫堅而起的心病,時好時壞,而且早先時也不是不能視事,只不過這幾天突然病重,以至昏迷罷了,按理說,是套用不上“凡病百日即需辭職”這條規定的,可是當今天下已亂,孔伷空有“名士”之名,而無軍旅之才,那么在面對荀貞、孫堅這兩個挾大勝之威、又挾光復洛陽之功歸來的如狼似虎之人時,他自就是沒有一點發言權,只能任由荀貞、孫堅揉捏了。

孫堅倒是沒有想到過有朝一日他居然會能成為豫州主官的,——雖然荀貞說的是欲表他為“豫州刺史”,不是“豫州牧”,然而如今早非太平之時,已是到了兵強馬壯為勝之時了,那么這“豫州刺史”和“豫州牧”在實際上也就沒有什么差別了,如無兵馬,便是空有一個“州牧”之銜也掌握不了一州之地,而如有兵馬,便是只得一個“州刺史”之銜又有何妨?因而,他聞得荀貞此言,又驚又喜,說道:“這、這……,表我為豫州刺史?貞之,此事能成么?”

荀貞表孫堅為豫州刺史,這很簡單,一個奏表就夠了,可要想坐穩這個位置卻就難了。

難在兩個方面,一是州內,二是州外。

首先來說州內。

豫州是大州,州內名士多,士族多,歷年來凡是能出任豫州刺史的要么為儒林名士,要么便是出身自公卿貴家,就拿最近的這幾任豫州刺史、豫州牧來說:王允,出自名族,家為州郡冠姓,世代為宦,本人也有才干,現為朝中尚書令、司徒;黃琬,也是出身名族,他的曾祖黃香做過尚書令,他的祖父黃瓊當過太尉,他本人在豫州牧的任后也出任過朝中的三公之位;孔伷,雖然沒有什么才能,可他卻也是出自名門,知名天下,乃是很有名氣的一個士林名士。

孫堅和他們比,完全沒得比。

那么以孫堅的出身,他能壓得住州內的那些名族、右姓么?州內那些郡國的太守國相又肯會聽他的命令么?

這是一個難點。

再一個說州外。

豫州地處中原,乃是兵家必爭之地,向來是難以坐守的,現今之時,又北有袁紹、南有袁術,袁紹、袁術之間,又還有張邈、劉岱等等的各路諸侯,憑孫堅的兵馬實力,他能抵得住這些人的虎視眈眈么?

這是又一個難點。

荀貞對此,卻是早已想得清楚了。

他令侍衛在自己席后的典韋等人退下,又請孫堅把孫堅的左右也都退下,當帳中只剩他與孫堅兩人后,他對孫堅說道:“袁本初覬覦冀州,袁公路意在荊州,如張孟卓諸輩,碌碌無為,不足提也,今能扶助漢室、討逆平亂、為民解倒懸者,唯數人而已,卿與我可算其二。卿如能得豫州,則卿在潁川,我在廣陵,東西呼應,攜聯成勢,縱有一時之內憂、外患,不足定也,卿又有何憂?”

孫堅聽出了荀貞的意思。

“孫堅在潁川,荀貞在廣陵”,這話的意思明顯是在孫堅得了豫州刺史位后,荀貞就要圖謀徐州。如荀貞真能占下徐州,那么到得那時,豫州、徐州兩州結盟,確可算是一股強大的勢力,便是袁紹得了冀州、袁術得了荊州,荀、孫只要聯手,也足能相抗了。

孫堅不覺地就又想到了那方傳國璽上,他心道:“方得傳國璽,便又將得豫州,……如我果能得豫州為資,再與貞之為盟,日后功業恐難言說!”又是激動,又是振奮,遂對荀貞說道,“此事果如能成,我自當與卿為盟,共討不臣,以扶漢室。”

話說到這個程度,兩人已經不需要再多明言了。

他兩個之前討董時雖也是盟友的關系,可那個盟友只是為了單純的討董,算是一個軍事上的暫時結盟,但現在的這個盟約卻是完全不同,不單有軍事結盟的內容,而且也有了政治結盟的內容,并且這個結盟也不再只是暫時的,而是一個長期的盟約了。

荀貞、孫堅相對一笑,兩人俱是心情振作。

不過在這振作之中,兩個人也各有一點忐忑,更有壓力。

就不說袁紹、袁術,便只豫州的那些郡國守相、徐州的刺史陶謙,這些就沒一個是省油燈的,擺在他倆面前,需要第一個跨過的難關便是他們。

好在有一點,現在袁紹尚未得冀州,袁術亦未得荊州,他兩人各有強敵需要對付,這就給了荀貞、孫堅立足豫、徐,從而徹底把此二州掌控在手的時間和機會。

荀貞使人連夜寫成奏表,以孔伷病百日應辭為由,表孫堅為豫州刺史,次日傳送各地。

同時,孫堅也寫了一道奏表,卻是表樂進為下邳相。

因轘轅關的董兵已棄關而逃,故而荀、孫此次自洛東返,未走來時的原路,而是過偃師、經緱氏,徑往東南而行,過了緱氏縣,再往前行不遠便是轘轅關,而過了轘轅就是潁川郡界了。

信中的主要內容是恭喜荀貞、孫堅取得大勝,光復了洛陽,隨之在信尾之處,孔德筆鋒一轉,寥寥數語,提到了一件事:州刺史孔伷久病在床,州府為他延請了許多名醫診治,經過不間斷地治療,病情本已稍有好轉,可便在前數日,就在荀貞、孫堅大勝董卓的消息傳到州府后,孔伷的病情又急劇惡化,現已昏迷兩日未醒,眼看可能就要駕鶴西去了。

孫堅撇了撇嘴,說道:“看孔從事信中所言,這孔豫州的病本已好轉,卻在聞你我二人兵勝復洛之后而忽又惡化,……貞之,他這分明是因疑懼你我兩人之故而致病重的啊。”

孫堅的這個分析很有道理,荀貞也是這么想的,但心中這么想,荀貞卻不想嘴上這么說,他神色不變,沒接孫堅的這個話茬,轉而說道:“文臺,今董卓雖敗,司隸半境猶在其手,豫州臨司隸,正處在對抗董卓的前線,不可一日無主,卻奈何孔豫州竟病重昏厥?”

荀貞先時表孫堅為潁川太守,其本意就是想用孫堅來控制豫州,從而可以成為自己在將來奪取徐州、以至爭雄天下時的一大助力,只是當時一來大義在線、討董為重,二來孔伷已在豫州,故而不能直接表孫堅豫州刺史,只能改表他為潁川太守,姑且算是做個鋪墊,現下董卓已敗,孔伷又病重昏迷,卻正是該到再表孫堅為豫州刺史的時候了。

不過如是細細算來,孔伷其實并沒有臥病百日,他的病一個是身體上的疾病,再一個則是因荀貞、孫堅而起的心病,時好時壞,而且早先時也不是不能視事,只不過這幾天突然病重,以至昏迷罷了,按理說,是套用不上“凡病百日即需辭職”這條規定的,可是當今天下已亂,孔伷空有“名士”之名,而無軍旅之才,那么在面對荀貞、孫堅這兩個挾大勝之威、又挾光復洛陽之功歸來的如狼似虎之人時,他自就是沒有一點發言權,只能任由荀貞、孫堅揉捏了。

孫堅倒是沒有想到過有朝一日他居然會能成為豫州主官的,——雖然荀貞說的是欲表他為“豫州刺史”,不是“豫州牧”,然而如今早非太平之時,已是到了兵強馬壯為勝之時了,那么這“豫州刺史”和“豫州牧”在實際上也就沒有什么差別了,如無兵馬,便是空有一個“州牧”之銜也掌握不了一州之地,而如有兵馬,便是只得一個“州刺史”之銜又有何妨?因而,他聞得荀貞此言,又驚又喜,說道:“這、這……,表我為豫州刺史?貞之,此事能成么?”

豫州是大州,州內名士多,士族多,歷年來凡是能出任豫州刺史的要么為儒林名士,要么便是出身自公卿貴家,就拿最近的這幾任豫州刺史、豫州牧來說:王允,出自名族,家為州郡冠姓,世代為宦,本人也有才干,現為朝中尚書令、司徒;黃琬,也是出身名族,他的曾祖黃香做過尚書令,他的祖父黃瓊當過太尉,他本人在豫州牧的任后也出任過朝中的三公之位;孔伷,雖然沒有什么才能,可他卻也是出自名門,知名天下,乃是很有名氣的一個士林名士。

豫州地處中原,乃是兵家必爭之地,向來是難以坐守的,現今之時,又北有袁紹、南有袁術,袁紹、袁術之間,又還有張邈、劉岱等等的各路諸侯,憑孫堅的兵馬實力,他能抵得住這些人的虎視眈眈么?

他令侍衛在自己席后的典韋等人退下,又請孫堅把孫堅的左右也都退下,當帳中只剩他與孫堅兩人后,他對孫堅說道:“袁本初覬覦冀州,袁公路意在荊州,如張孟卓諸輩,碌碌無為,不足提也,今能扶助漢室、討逆平亂、為民解倒懸者,唯數人而已,卿與我可算其二。卿如能得豫州,則卿在潁川,我在廣陵,東西呼應,攜聯成勢,縱有一時之內憂、外患,不足定也,卿又有何憂?”

“孫堅在潁川,荀貞在廣陵”,這話的意思明顯是在孫堅得了豫州刺史位后,荀貞就要圖謀徐州。如荀貞真能占下徐州,那么到得那時,豫州、徐州兩州結盟,確可算是一股強大的勢力,便是袁紹得了冀州、袁術得了荊州,荀、孫只要聯手,也足能相抗了。

孫堅不覺地就又想到了那方傳國璽上,他心道:“方得傳國璽,便又將得豫州,……如我果能得豫州為資,再與貞之為盟,日后功業恐難言說!”又是激動,又是振奮,遂對荀貞說道,“此事果如能成,我自當與卿為盟,共討不臣,以扶漢室。”

他兩個之前討董時雖也是盟友的關系,可那個盟友只是為了單純的討董,算是一個軍事上的暫時結盟,但現在的這個盟約卻是完全不同,不單有軍事結盟的內容,而且也有了政治結盟的內容,并且這個結盟也不再只是暫時的,而是一個長期的盟約了。

就不說袁紹、袁術,便只豫州的那些郡國守相、徐州的刺史陶謙,這些就沒一個是省油燈的,擺在他倆面前,需要第一個跨過的難關便是他們。

好在有一點,現在袁紹尚未得冀州,袁術亦未得荊州,他兩人各有強敵需要對付,這就給了荀貞、孫堅立足豫、徐,從而徹底把此二州掌控在手的時間和機會。

因轘轅關的董兵已棄關而逃,故而荀、孫此次自洛東返,未走來時的原路,而是過偃師、經緱氏,徑往東南而行,過了緱氏縣,再往前行不遠便是轘轅關,而過了轘轅就是潁川郡界了。

信中的主要內容是恭喜荀貞、孫堅取得大勝,光復了洛陽,隨之在信尾之處,孔德筆鋒一轉,寥寥數語,提到了一件事:州刺史孔伷久病在床,州府為他延請了許多名醫診治,經過不間斷地治療,病情本已稍有好轉,可便在前數日,就在荀貞、孫堅大勝董卓的消息傳到州府后,孔伷的病情又急劇惡化,現已昏迷兩日未醒,眼看可能就要駕鶴西去了。

孫堅撇了撇嘴,說道:“看孔從事信中所言,這孔豫州的病本已好轉,卻在聞你我二人兵勝復洛之后而忽又惡化,……貞之,他這分明是因疑懼你我兩人之故而致病重的啊。”

孫堅的這個分析很有道理,荀貞也是這么想的,但心中這么想,荀貞卻不想嘴上這么說,他神色不變,沒接孫堅的這個話茬,轉而說道:“文臺,今董卓雖敗,司隸半境猶在其手,豫州臨司隸,正處在對抗董卓的前線,不可一日無主,卻奈何孔豫州竟病重昏厥?”

荀貞先時表孫堅為潁川太守,其本意就是想用孫堅來控制豫州,從而可以成為自己在將來奪取徐州、以至爭雄天下時的一大助力,只是當時一來大義在線、討董為重,二來孔伷已在豫州,故而不能直接表孫堅豫州刺史,只能改表他為潁川太守,姑且算是做個鋪墊,現下董卓已敗,孔伷又病重昏迷,卻正是該到再表孫堅為豫州刺史的時候了。

不過如是細細算來,孔伷其實并沒有臥病百日,他的病一個是身體上的疾病,再一個則是因荀貞、孫堅而起的心病,時好時壞,而且早先時也不是不能視事,只不過這幾天突然病重,以至昏迷罷了,按理說,是套用不上“凡病百日即需辭職”這條規定的,可是當今天下已亂,孔伷空有“名士”之名,而無軍旅之才,那么在面對荀貞、孫堅這兩個挾大勝之威、又挾光復洛陽之功歸來的如狼似虎之人時,他自就是沒有一點發言權,只能任由荀貞、孫堅揉捏了。

孫堅倒是沒有想到過有朝一日他居然會能成為豫州主官的,——雖然荀貞說的是欲表他為“豫州刺史”,不是“豫州牧”,然而如今早非太平之時,已是到了兵強馬壯為勝之時了,那么這“豫州刺史”和“豫州牧”在實際上也就沒有什么差別了,如無兵馬,便是空有一個“州牧”之銜也掌握不了一州之地,而如有兵馬,便是只得一個“州刺史”之銜又有何妨?因而,他聞得荀貞此言,又驚又喜,說道:“這、這……,表我為豫州刺史?貞之,此事能成么?”

豫州是大州,州內名士多,士族多,歷年來凡是能出任豫州刺史的要么為儒林名士,要么便是出身自公卿貴家,就拿最近的這幾任豫州刺史、豫州牧來說:王允,出自名族,家為州郡冠姓,世代為宦,本人也有才干,現為朝中尚書令、司徒;黃琬,也是出身名族,他的曾祖黃香做過尚書令,他的祖父黃瓊當過太尉,他本人在豫州牧的任后也出任過朝中的三公之位;孔伷,雖然沒有什么才能,可他卻也是出自名門,知名天下,乃是很有名氣的一個士林名士。

豫州地處中原,乃是兵家必爭之地,向來是難以坐守的,現今之時,又北有袁紹、南有袁術,袁紹、袁術之間,又還有張邈、劉岱等等的各路諸侯,憑孫堅的兵馬實力,他能抵得住這些人的虎視眈眈么?

他令侍衛在自己席后的典韋等人退下,又請孫堅把孫堅的左右也都退下,當帳中只剩他與孫堅兩人后,他對孫堅說道:“袁本初覬覦冀州,袁公路意在荊州,如張孟卓諸輩,碌碌無為,不足提也,今能扶助漢室、討逆平亂、為民解倒懸者,唯數人而已,卿與我可算其二。卿如能得豫州,則卿在潁川,我在廣陵,東西呼應,攜聯成勢,縱有一時之內憂、外患,不足定也,卿又有何憂?”

“孫堅在潁川,荀貞在廣陵”,這話的意思明顯是在孫堅得了豫州刺史位后,荀貞就要圖謀徐州。如荀貞真能占下徐州,那么到得那時,豫州、徐州兩州結盟,確可算是一股強大的勢力,便是袁紹得了冀州、袁術得了荊州,荀、孫只要聯手,也足能相抗了。

孫堅不覺地就又想到了那方傳國璽上,他心道:“方得傳國璽,便又將得豫州,……如我果能得豫州為資,再與貞之為盟,日后功業恐難言說!”又是激動,又是振奮,遂對荀貞說道,“此事果如能成,我自當與卿為盟,共討不臣,以扶漢室。”

他兩個之前討董時雖也是盟友的關系,可那個盟友只是為了單純的討董,算是一個軍事上的暫時結盟,但現在的這個盟約卻是完全不同,不單有軍事結盟的內容,而且也有了政治結盟的內容,并且這個結盟也不再只是暫時的,而是一個長期的盟約了。

就不說袁紹、袁術,便只豫州的那些郡國守相、徐州的刺史陶謙,這些就沒一個是省油燈的,擺在他倆面前,需要第一個跨過的難關便是他們。

好在有一點,現在袁紹尚未得冀州,袁術亦未得荊州,他兩人各有強敵需要對付,這就給了荀貞、孫堅立足豫、徐,從而徹底把此二州掌控在手的時間和機會。

因轘轅關的董兵已棄關而逃,故而荀、孫此次自洛東返,未走來時的原路,而是過偃師、經緱氏,徑往東南而行,過了緱氏縣,再往前行不遠便是轘轅關,而過了轘轅就是潁川郡界了。

信中的主要內容是恭喜荀貞、孫堅取得大勝,光復了洛陽,隨之在信尾之處,孔德筆鋒一轉,寥寥數語,提到了一件事:州刺史孔伷久病在床,州府為他延請了許多名醫診治,經過不間斷地治療,病情本已稍有好轉,可便在前數日,就在荀貞、孫堅大勝董卓的消息傳到州府后,孔伷的病情又急劇惡化,現已昏迷兩日未醒,眼看可能就要駕鶴西去了。

孫堅撇了撇嘴,說道:“看孔從事信中所言,這孔豫州的病本已好轉,卻在聞你我二人兵勝復洛之后而忽又惡化,……貞之,他這分明是因疑懼你我兩人之故而致病重的啊。”

孫堅的這個分析很有道理,荀貞也是這么想的,但心中這么想,荀貞卻不想嘴上這么說,他神色不變,沒接孫堅的這個話茬,轉而說道:“文臺,今董卓雖敗,司隸半境猶在其手,豫州臨司隸,正處在對抗董卓的前線,不可一日無主,卻奈何孔豫州竟病重昏厥?”

荀貞先時表孫堅為潁川太守,其本意就是想用孫堅來控制豫州,從而可以成為自己在將來奪取徐州、以至爭雄天下時的一大助力,只是當時一來大義在線、討董為重,二來孔伷已在豫州,故而不能直接表孫堅豫州刺史,只能改表他為潁川太守,姑且算是做個鋪墊,現下董卓已敗,孔伷又病重昏迷,卻正是該到再表孫堅為豫州刺史的時候了。

不過如是細細算來,孔伷其實并沒有臥病百日,他的病一個是身體上的疾病,再一個則是因荀貞、孫堅而起的心病,時好時壞,而且早先時也不是不能視事,只不過這幾天突然病重,以至昏迷罷了,按理說,是套用不上“凡病百日即需辭職”這條規定的,可是當今天下已亂,孔伷空有“名士”之名,而無軍旅之才,那么在面對荀貞、孫堅這兩個挾大勝之威、又挾光復洛陽之功歸來的如狼似虎之人時,他自就是沒有一點發言權,只能任由荀貞、孫堅揉捏了。

孫堅倒是沒有想到過有朝一日他居然會能成為豫州主官的,——雖然荀貞說的是欲表他為“豫州刺史”,不是“豫州牧”,然而如今早非太平之時,已是到了兵強馬壯為勝之時了,那么這“豫州刺史”和“豫州牧”在實際上也就沒有什么差別了,如無兵馬,便是空有一個“州牧”之銜也掌握不了一州之地,而如有兵馬,便是只得一個“州刺史”之銜又有何妨?因而,他聞得荀貞此言,又驚又喜,說道:“這、這……,表我為豫州刺史?貞之,此事能成么?”

豫州是大州,州內名士多,士族多,歷年來凡是能出任豫州刺史的要么為儒林名士,要么便是出身自公卿貴家,就拿最近的這幾任豫州刺史、豫州牧來說:王允,出自名族,家為州郡冠姓,世代為宦,本人也有才干,現為朝中尚書令、司徒;黃琬,也是出身名族,他的曾祖黃香做過尚書令,他的祖父黃瓊當過太尉,他本人在豫州牧的任后也出任過朝中的三公之位;孔伷,雖然沒有什么才能,可他卻也是出自名門,知名天下,乃是很有名氣的一個士林名士。

豫州地處中原,乃是兵家必爭之地,向來是難以坐守的,現今之時,又北有袁紹、南有袁術,袁紹、袁術之間,又還有張邈、劉岱等等的各路諸侯,憑孫堅的兵馬實力,他能抵得住這些人的虎視眈眈么?

他令侍衛在自己席后的典韋等人退下,又請孫堅把孫堅的左右也都退下,當帳中只剩他與孫堅兩人后,他對孫堅說道:“袁本初覬覦冀州,袁公路意在荊州,如張孟卓諸輩,碌碌無為,不足提也,今能扶助漢室、討逆平亂、為民解倒懸者,唯數人而已,卿與我可算其二。卿如能得豫州,則卿在潁川,我在廣陵,東西呼應,攜聯成勢,縱有一時之內憂、外患,不足定也,卿又有何憂?”

“孫堅在潁川,荀貞在廣陵”,這話的意思明顯是在孫堅得了豫州刺史位后,荀貞就要圖謀徐州。如荀貞真能占下徐州,那么到得那時,豫州、徐州兩州結盟,確可算是一股強大的勢力,便是袁紹得了冀州、袁術得了荊州,荀、孫只要聯手,也足能相抗了。

孫堅不覺地就又想到了那方傳國璽上,他心道:“方得傳國璽,便又將得豫州,……如我果能得豫州為資,再與貞之為盟,日后功業恐難言說!”又是激動,又是振奮,遂對荀貞說道,“此事果如能成,我自當與卿為盟,共討不臣,以扶漢室。”

他兩個之前討董時雖也是盟友的關系,可那個盟友只是為了單純的討董,算是一個軍事上的暫時結盟,但現在的這個盟約卻是完全不同,不單有軍事結盟的內容,而且也有了政治結盟的內容,并且這個結盟也不再只是暫時的,而是一個長期的盟約了。

就不說袁紹、袁術,便只豫州的那些郡國守相、徐州的刺史陶謙,這些就沒一個是省油燈的,擺在他倆面前,需要第一個跨過的難關便是他們。

好在有一點,現在袁紹尚未得冀州,袁術亦未得荊州,他兩人各有強敵需要對付,這就給了荀貞、孫堅立足豫、徐,從而徹底把此二州掌控在手的時間和機會。

因轘轅關的董兵已棄關而逃,故而荀、孫此次自洛東返,未走來時的原路,而是過偃師、經緱氏,徑往東南而行,過了緱氏縣,再往前行不遠便是轘轅關,而過了轘轅就是潁川郡界了。

信中的主要內容是恭喜荀貞、孫堅取得大勝,光復了洛陽,隨之在信尾之處,孔德筆鋒一轉,寥寥數語,提到了一件事:州刺史孔伷久病在床,州府為他延請了許多名醫診治,經過不間斷地治療,病情本已稍有好轉,可便在前數日,就在荀貞、孫堅大勝董卓的消息傳到州府后,孔伷的病情又急劇惡化,現已昏迷兩日未醒,眼看可能就要駕鶴西去了。

孫堅撇了撇嘴,說道:“看孔從事信中所言,這孔豫州的病本已好轉,卻在聞你我二人兵勝復洛之后而忽又惡化,……貞之,他這分明是因疑懼你我兩人之故而致病重的啊。”

孫堅的這個分析很有道理,荀貞也是這么想的,但心中這么想,荀貞卻不想嘴上這么說,他神色不變,沒接孫堅的這個話茬,轉而說道:“文臺,今董卓雖敗,司隸半境猶在其手,豫州臨司隸,正處在對抗董卓的前線,不可一日無主,卻奈何孔豫州竟病重昏厥?”

荀貞先時表孫堅為潁川太守,其本意就是想用孫堅來控制豫州,從而可以成為自己在將來奪取徐州、以至爭雄天下時的一大助力,只是當時一來大義在線、討董為重,二來孔伷已在豫州,故而不能直接表孫堅豫州刺史,只能改表他為潁川太守,姑且算是做個鋪墊,現下董卓已敗,孔伷又病重昏迷,卻正是該到再表孫堅為豫州刺史的時候了。

不過如是細細算來,孔伷其實并沒有臥病百日,他的病一個是身體上的疾病,再一個則是因荀貞、孫堅而起的心病,時好時壞,而且早先時也不是不能視事,只不過這幾天突然病重,以至昏迷罷了,按理說,是套用不上“凡病百日即需辭職”這條規定的,可是當今天下已亂,孔伷空有“名士”之名,而無軍旅之才,那么在面對荀貞、孫堅這兩個挾大勝之威、又挾光復洛陽之功歸來的如狼似虎之人時,他自就是沒有一點發言權,只能任由荀貞、孫堅揉捏了。

孫堅倒是沒有想到過有朝一日他居然會能成為豫州主官的,——雖然荀貞說的是欲表他為“豫州刺史”,不是“豫州牧”,然而如今早非太平之時,已是到了兵強馬壯為勝之時了,那么這“豫州刺史”和“豫州牧”在實際上也就沒有什么差別了,如無兵馬,便是空有一個“州牧”之銜也掌握不了一州之地,而如有兵馬,便是只得一個“州刺史”之銜又有何妨?因而,他聞得荀貞此言,又驚又喜,說道:“這、這……,表我為豫州刺史?貞之,此事能成么?”

豫州是大州,州內名士多,士族多,歷年來凡是能出任豫州刺史的要么為儒林名士,要么便是出身自公卿貴家,就拿最近的這幾任豫州刺史、豫州牧來說:王允,出自名族,家為州郡冠姓,世代為宦,本人也有才干,現為朝中尚書令、司徒;黃琬,也是出身名族,他的曾祖黃香做過尚書令,他的祖父黃瓊當過太尉,他本人在豫州牧的任后也出任過朝中的三公之位;孔伷,雖然沒有什么才能,可他卻也是出自名門,知名天下,乃是很有名氣的一個士林名士。

豫州地處中原,乃是兵家必爭之地,向來是難以坐守的,現今之時,又北有袁紹、南有袁術,袁紹、袁術之間,又還有張邈、劉岱等等的各路諸侯,憑孫堅的兵馬實力,他能抵得住這些人的虎視眈眈么?

他令侍衛在自己席后的典韋等人退下,又請孫堅把孫堅的左右也都退下,當帳中只剩他與孫堅兩人后,他對孫堅說道:“袁本初覬覦冀州,袁公路意在荊州,如張孟卓諸輩,碌碌無為,不足提也,今能扶助漢室、討逆平亂、為民解倒懸者,唯數人而已,卿與我可算其二。卿如能得豫州,則卿在潁川,我在廣陵,東西呼應,攜聯成勢,縱有一時之內憂、外患,不足定也,卿又有何憂?”

“孫堅在潁川,荀貞在廣陵”,這話的意思明顯是在孫堅得了豫州刺史位后,荀貞就要圖謀徐州。如荀貞真能占下徐州,那么到得那時,豫州、徐州兩州結盟,確可算是一股強大的勢力,便是袁紹得了冀州、袁術得了荊州,荀、孫只要聯手,也足能相抗了。

孫堅不覺地就又想到了那方傳國璽上,他心道:“方得傳國璽,便又將得豫州,……如我果能得豫州為資,再與貞之為盟,日后功業恐難言說!”又是激動,又是振奮,遂對荀貞說道,“此事果如能成,我自當與卿為盟,共討不臣,以扶漢室。”

他兩個之前討董時雖也是盟友的關系,可那個盟友只是為了單純的討董,算是一個軍事上的暫時結盟,但現在的這個盟約卻是完全不同,不單有軍事結盟的內容,而且也有了政治結盟的內容,并且這個結盟也不再只是暫時的,而是一個長期的盟約了。

就不說袁紹、袁術,便只豫州的那些郡國守相、徐州的刺史陶謙,這些就沒一個是省油燈的,擺在他倆面前,需要第一個跨過的難關便是他們。

好在有一點,現在袁紹尚未得冀州,袁術亦未得荊州,他兩人各有強敵需要對付,這就給了荀貞、孫堅立足豫、徐,從而徹底把此二州掌控在手的時間和機會。

三國之最風流 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

上一章  |  三國之最風流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