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華夏 (一千二百五十)直布羅陀攻防戰
此時,“鸚鵡螺”號的艇長布羅克曼海軍少校正通過潛望鏡。仔細地觀察著海面上的情況。
對于美國潛艇來說,這里是一片充滿著危險的海域。
“鸚鵡螺”號的第一個獵物出現傍晚,那是一艘渾身雪白,涂著紅十字的中國醫院船,而且有兩艘護衛艦護航,盡管攻擊醫院船似乎有違美國的人道主義精神,但此時被中國海軍打紅了眼的美國人已經不想當什么紳士了。可惜的是,這一次布羅克曼碰到的中國醫院船跑得堪比兔子,壓根兒沒有給竟然配備了兩門6英寸艦炮,老掉牙航速低下的“鸚鵡螺”號占據魚雷射擊陣位的機會,而是非常快的穿過這片海域并消失在了夜幕中。
很快,浩瀚的大洋上,一支由四十余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艦隊正在海面上破浪而行。
當注意到了這支艦隊當中赫然出現了幾艘雄偉的航空母艦時,布羅克曼完全放棄了攻擊的念頭,果斷的下令將航速降低到1節的安靜航速巡航,以避免敵人驅逐艦的被動聲納發現自己。
布羅克曼艇長根本想象不到,從現在開始,另外一場大戰的戰幕已經徐徐拉開。
而事實上,在大西洋彼岸的歐洲戰場,一場更大規模的大戰也已經開始了。
在成功的迫使佛朗哥的西班牙加入“軸心國”陣營之后,野心勃勃的佛朗哥打算在德國和意大利的幫助下從英國手中奪回直布羅陀。為此佛朗哥在西班牙全國開始了總動員,并且在德國的援助下組建了精銳的“藍色軍團”。
為了幫助佛朗哥完成這一“壯舉”,德國慷慨的向西班牙軍隊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包括德國最新式的“3”號、“4”號坦克,“BF109”式戰斗機,“JU88”轟炸機和各種105毫米、150毫米火炮,本來裝備很差,實力很是虛弱的西班牙一時間氣壯如公牛,儼然又成為了歐洲一個軍事強國。
在第一次太平洋會戰中國海軍大敗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消息傳到了歐洲之后,佛朗哥更加堅定了追隨“軸心國”集團的決心,并打算讓西班牙也取得一場與中國人在“東方直布羅陀”相媲美的勝利。在經過精心準備之后,西班牙軍隊隨即展開了對直布羅陀要塞的進攻。
直布羅陀位于伊比利亞半島南端沿地中海沿岸的狹窄半島上,面積6.5平方公里,瀕臨直布羅陀海峽,扼地中海和大西洋通道的咽喉,是英國海軍的重要基地之一。在20世紀30年代末期以來,由于全球海軍軍備競賽的加劇以及西班牙內戰親法西斯的佛朗哥取得政權,直布羅陀的戰略地位日益重要,在幾百年的要塞建設的基礎上,英國又從皇家海軍的軍費里撥出了大筆資金對直布羅陀要塞進行了全面的現代化改造,除了對已有的設施進行完善之外,又新增加了大量的堡壘和炮臺,并擴建了那里的軍用機場和海軍船塢、海軍碼頭和備件倉庫。
在直布羅陀的周邊地帶,英軍配置了16個永備要塞堡壘群,其中心地帶由4個巨大的要塞群把守,靠海的突出部配置了2座巨大的要塞,正面則有6個巨型要塞。在防線最容易被突破的隘口,英軍配備有火力強大的雙聯裝戰列艦主炮塔要塞,它擁有雙聯裝343毫米45倍徑艦炮炮塔(從舊式無畏艦上拆下,自從中國被稱為“沙灘戰列艦”的“浦東要塞”建成之后,世界列強紛紛效仿,很喜歡利用舊戰列艦的主炮塔修建海防炮臺,以達到“廢物利用”的目的,象美國在瓦胡島同樣部署了大量的戰列艦炮塔),可以把635公斤的炮彈發射到44公里處,其底座防御層形狀酷似當時的戰列艦,由229至305毫米厚的表面滲碳裝甲板全面包裹(同樣拆自戰列艦),炮塔下面有3層永固工事,每層永久混凝土天蓋都厚達3000至4000毫米。所有要塞周圍都被永久混凝土裝甲板覆蓋,用地下通道和地下鐵路相連,在直布羅陀山部分更設置了難以數計的暗堡和隱藏火力點,所有的要塞炮塔都是下沉式安裝且具有絕對優勢的360度環射射界,而且設計者將要塞的基本彈藥存放在地下深達26米的主彈藥庫中,可謂萬無一失,固若金湯,以至于在理論上,驕傲的英國人甚至認為不可能攻破直布羅陀正面的防御地帶。直布羅陀是牢不可破的要塞。
相對于陸地一面的防御,直布羅陀市區面部面朝大海方向的防御力量也很強大,這里配置了3處巨型要塞,在這些要塞中間,穿插著5個主要的一線步兵防御陣地,一線陣地的西側有3個二線步兵陣地。為防止來自于海上威脅,在半島南端向海一側的陣地上也同樣設置了343毫米雙聯裝炮塔要塞。在二線陣地和直布羅陀市區之間是一處山丘陣地,算是整個要塞的最后一道屏障。守衛直布羅陀的英軍士兵是英國陸軍當中的精銳,還有部分海軍陸戰隊士兵,這些部隊的戰斗力和武器裝備、軍官素質都很強。在西班牙宣布加入軸心國集團并對英美宣戰后,英軍又進一步加強了直布羅陀的兵力,在西班牙人準備進攻直布羅陀要塞的前夕,通過陸續增援,英國在直布羅陀的守軍總兵力已經達到了127000人。
1943年3月15日,西班牙軍隊10個步兵師和4個德國人幫助組建的山地師從陸地上全面包圍了直布羅陀,西班牙最高統帥佛朗哥親臨前線坐鎮指揮。第一次直布羅陀要塞攻防戰正式拉開序幕。
由于深知直布羅陀的防御強大,佛朗哥并沒有選擇從正面向直布羅陀要塞發動進攻,而是聽從了德國顧問的建議,繞過了“勞合.喬治1”號炮臺(為了方便進攻和標識,直布羅陀所有的要塞和主要炮臺都被德國顧問給起了極富創意的名字),從要塞群西側進攻“溫斯頓.邱吉爾”要塞,西班牙軍隊的1200門師級以上火炮同時開火,向英軍陣地猛烈轟擊,在炮火準備的掩護下,成千上萬西班牙軍隊開始向前發動敢死沖鋒,向著幾百年來的夢想發動沖擊。
面對西班牙軍隊“不自量力”的進攻,英軍立即開始了猛烈的反擊,由于英軍對西班牙人的進攻早有準備,早就進行了試射。并編制了火炮諸元表格,反擊的炮火十分迅猛和準確,雙方進行猛烈的火炮對射,進攻的西班牙軍隊遭到了極大的殺傷,不但未能取得預期的戰果,反而被英軍炮火牢牢的壓制在原地動彈不得,死傷慘重。而英軍卻有永備工事保護,傷亡卻要小的多。
在將西班牙軍隊的進攻挫敗,并把西班牙人牢牢壓制住之后。英國海軍陸戰隊端著上了閃亮刺刀的“李.恩菲爾德”步槍,從直布羅陀山上直沖而下,竟然向扮演“進攻者”角色的西班牙軍隊果斷實施逆襲和反沖擊。雖然新配備了大量的先進武器,但骨子里仍然素養不足以農民為主的西班牙軍隊所構建的臨時戰線迅速被擊破了,腹背受敵的西班牙“農民軍”被打得暈頭轉向,紛紛向后潰退,丟下了一地的德制武器。對直布羅陀要塞的第一次圍攻戰以西班牙軍隊的全面失敗而告終。
由于對失敗的迅速和慘重沒有太多的心理準備,佛朗哥急得當場嘔血,在確定了西班牙軍隊已經無力再憑自己的力量拿下直布羅陀之后,佛朗哥只能和墨索里“泥”一樣,選擇向自己的大哥希特勒求救。
在接到了佛朗哥的求助電報之后,希特勒立即做出了反應。“萬事齊備,只欠東風”的德軍迅速開進西班牙,德軍第11集團軍(下轄1個裝甲師和12個步兵師)開始聯合西班牙軍向英軍發起攻擊。德國第8航空軍也開進了西班牙,同陸軍協同作戰。打擊抑制英國皇家海軍,支援陸軍一舉拿下直布羅陀要塞。
德軍司令隆德施泰特上將深知直布羅陀要塞的防御十分強大,為了確保第二輪攻擊成功,隆德施泰特除了向希特勒要求里希特霍芬上將的第8航空軍支援以外,還要求加強陸軍炮兵的力量。在隆德施泰特的強烈要求下,希特勒從國內調來了自開戰以來最為強大的炮兵火力。
1943年4月6日,第二次直布羅陀圍攻戰拉開了序幕。由于在英軍防線最北部的“勞合.喬治1”號炮臺壓制著北方德軍和西班牙軍的主要前進道路和險要地帶,英軍的343毫米火炮隨時會對德軍步兵造成毀滅性威脅。當天,316個德軍炮兵連集結在北部要塞群,隆德施泰特試圖在英軍最強的防御線上打開缺口,從而發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瘋狂的一次炮擊作戰。由于普通的火炮對這個堅固無比的炮臺根本無法可想。而那些威力強大的雙聯裝343毫米巨炮的40多公里射程更是讓德軍和西班牙軍寸步難移。為了打破這座英軍最強的炮臺要塞,德軍不惜動用了他們最強,也是全世界最強的巨型火炮——兩門800毫米鐵道炮。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1937年,為了打破法國人號稱“堅不可摧”的馬其諾防線,希特勒便下令德方研制口徑在700至1000毫米的巨型火炮。德國陸軍兵工廠把這一重任交給了曾經設計制造過“大貝爾塔”和“巴黎大炮”的克虜伯兵工廠,在1942年的春天,克虜伯兵工廠終于制造出了口徑達800毫米的超級巨炮。
這門昵稱為“大多拉”的巨炮身管長度為32.48米,全炮長43米,寬7米,高11.6米,重1350噸,炮彈(榴彈)有7.8米長,重4.1噸,射程可達47公里,另外還有一種專門用于破壞混凝土掩蔽部的穿甲彈,重達7噸。經過多次試射,希特勒對巨炮的性能十分滿意,將該炮命名為“重型古斯塔夫”,以紀念克虜伯的創始人古斯塔夫.克虜伯。而德國炮兵則更喜歡叫它“大多拉”(設計師穆拉的妻子的名字)。
作為德國炮兵的王牌,由一名陸軍少將擔任總指揮,射擊時則由一名上校具體指揮,直接操作大炮的炮兵多達1500人,而動用超級巨炮則必須由德國總參謀長哈爾德上將批準。
在聽了隆德施泰特關于進攻直布羅陀要塞的方案之后,希特勒同意調用“大多拉”巨炮到西班牙參戰。德軍最高統帥部經過縝密策劃之后,將“大多拉”巨炮在最短的時間里調到了直布羅陀前線,除了“大多拉”以外,另外還有其他巨炮參戰,它們包括420毫米固定式臼炮“剛瑪”和600毫米自行臼炮“卡爾”,此外還包括了大量的240毫米和210毫米重型加農炮和榴彈炮,還有一些280毫米遠程鐵道炮在遠處開火提供支援。
從4月17日開始,德西聯軍在空軍和炮兵火力的有力支援下,再次向直布羅陀要塞發動了進攻。
德軍巨炮首先要轟擊的第一目標是英軍的“阿斯奎斯”炮臺,“古斯塔夫”巨炮向“阿斯奎斯”炮臺連續發射了32枚重達7100公斤的混凝土穿甲彈,巨型穿甲彈直接穿透了所有防護層,命中位于地下深處的“阿斯奎斯”彈藥庫中部,霎時引起了驚天動地的大爆炸,一時間有如天崩地裂。仿佛世界末日來臨,英軍存放于彈藥庫中的大量彈藥一瞬間殉爆化成了一個巨大的彈坑。
隨后,“古斯塔夫”巨炮順著臨時搭建的4條大型鐵軌轉向并調轉炮口,開始攻擊“溫斯頓.邱吉爾”炮臺。同時北線德軍炮兵開始集中全力轟擊“勞合.喬治1”號炮臺。
此時北部炮擊的主角換成了600毫米“卡爾”臼炮(被西班牙人稱為“雷神之錘”)。“卡爾”的射速較快,重達2200公斤的600毫米高爆彈瞬間傾瀉在了“勞合.喬治1”號炮臺要塞的周圍,在一陣死一般的沉寂后,突然迸發出一聲電閃雷鳴般的爆炸聲,“勞合.喬治1”號炮臺的永久水泥裝甲板被打成了四分五裂的碎片,炮臺的內部瞬間暴露無疑;此時德國第8航空軍的轟炸機傾巢出動,每天采用投擲1噸重和2噸重巨型穿甲炸彈的轟炸,迫使英軍士兵向直布羅陀要塞內部退卻。而為了壓制英軍步兵的突圍和增援,420毫米“剛瑪”臼炮對要塞周邊地區又進行了猛烈轟擊,1000公斤重的420毫米炮彈產生的猛烈爆炸完全粉碎了堡壘周圍所有的地下交通壕和地下鐵路網,“勞合.喬治1”號炮臺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當中,但殘余英軍仍然在炮臺堅持作戰。
4月20日,德軍開始發動全線總攻,在不到40公里的狹窄陣地上,3500門德軍火炮對“勞合.喬治1”號炮臺進行不間斷的猛烈炮擊,整個要塞完全被炮彈爆炸產生的高溫熱流和沖擊波覆蓋,炮臺所有的外圍防御陣地幾乎全部化為灰燼。但是英軍最重要的雙聯裝343毫米炮塔卻未被擊中,仍然堅持向德軍開火反擊。為了打掉這個對進攻部隊威脅巨大的雙聯裝炮塔,隆德施泰特調撥了2門600毫米卡爾臼炮對英國343毫米雙聯裝炮塔實施精確打擊。在精確打擊開始前,隆德施泰特命令所有的德軍火炮使用穿甲彈對炮臺進行齊射,壓制英軍炮塔的反擊火力。當英軍炮塔被壓制時,8枚600毫米混凝土穿甲彈從高空砸落,從炮塔頂部穿入炮塔的水泥裝甲板,這些裝有延遲彈底引信的炮彈在數分鐘之內連續爆炸,給炮塔內部造成了嚴重破壞。英軍裝甲炮塔的頂蓋被整個的掀開,德軍炮兵不失時機的動用了280毫米火箭炮對腸子肚子全都已經暴露出來的英國炮塔實施密集火力覆蓋,其它的火炮則改用高爆彈繼續轟擊炮塔周邊設施。
在德軍前所未有的強大炮火猛烈轟擊下,“勞合.喬治1”號炮臺的343毫米雙聯裝炮塔被完全摧毀,駐守炮塔的英軍官兵全部被炸死。
在戰線的另一側,在巨炮和轟炸機的掩護下,德軍也開始對英軍的第一防御線進行壓迫性攻擊。4月21日,德軍兵分3路向英軍發動進攻,德國第18步兵師北上直撲“帕麥廷頓”高地,由第1山地師牽制英軍“貝蒂”和“杰利科”炮臺進行掩護,4月22日,德軍占領“帕麥廷頓”高地,另一個德軍步兵師由中路迅速繞過“尼維爾.張伯倫”要塞,奪取了“費希爾”高地;隨后德軍主力連續攻克“威廉山”和“馬爾博羅”高地,然后從側后進攻“白金漢”要塞,英軍措手不及之下,陣地很快宣告失陷。
崛起之華夏 (一千二百五十)直布羅陀攻防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