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第345章 復用還是不復用

更新時間:2023-11-20  作者:紅酒花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第345章 復用還是不復用
擴建國際空間站,這是一個大項目。

首先ISS是一個國際合作項目,而且是真的物如其名。

NACA在深空探測、航天動力方面有著深厚的底蘊,但是并不擅長大型在軌航天器的建造。

原因還得歸結于上個世紀的太空競賽,阿美在阿波羅計劃贏得登月以后就有些膨脹,并不太在乎在近地軌道發射區區幾個艙段。

當然也不是NACA就沒興趣執行近地軌道人員常駐任務,實際上這個項目已經包含在航天飛機計劃里。

第一架入役的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其實應該叫做太空實驗室而非單純的往返飛行器,它的機艙內安裝了相當多的實驗設備,而且也沒有后來航天飛機的可開合貨艙,自身就能在軌道長期駐留。

更何況一架航天飛機也一百多噸了,比前聯盟最開始的空間站還大。

而聯盟在發現自己的國力難以再支撐登月之后就選擇了近地軌道空間站的建造,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

國際空間站最開始是阿美想帶著歐洲小伙伴一起,甚至是自己單干的,但是由于經驗的缺失加上冷戰結束經費的斷崖式下跌,最后不得不把露西亞拉了進來。

這些年有時候兩家吵架的時候露西亞就會說讓國際空間站“分家”,因為如果ISS沒有了露西亞艙段的功能支持還真維持不下去……

就連擴建也是,不能忽略露西亞的意見。

蒙塔爾在ISS召開會議之前先私下找露西亞航天局通通氣,得到的反饋是模棱兩可。

尤里·鮑里索夫通過RT發表了一大通廢話,蒙塔爾細細琢磨之后只看出了兩個字:要錢。

露西亞航天局因為無力加入現在的登月競賽反而成為了被拉攏的香餑餑,前幾天意、髮聯合研制的艙段對接天宮空間站后他們也表示會和華國進行一系列空間站合作。

當然具體內容也是模糊不清,其實就是早就打好主意待價而沽。

現在ISS擴建讓露西亞出力可以,但是錢必須到位,哪怕主要的桁架部分需要依靠航天飛機。

蒙塔爾對此也無可奈何,露西亞還真拿捏住了痛處,畢竟NACA又沒法噌噌噌再造一個超級空間站。

但是隨著前進號在太空逐步成型越來越接近完全體,參議院也更加不滿意,擴建一定是要有的。

不僅要擴建,還得先進,哪怕沒法做到前進號那恐怖的質量,至少也要有可以宣傳的閃光點。

“四臺RS25,還是三臺RS25E?”

洛克達因和波音的團隊聚在一起,商議新航天飛機系統的發動機選用。

奮進號把三臺巨大的RS25引擎換成核發動機還不算困難,JFT已經給出了他們正在積極制造的對應發動機尺寸數據,相差并不大。

重心方面要調整一點,好在奮進號已經被拆的只剩骨架翻新,有現代計算機的輔助也能克服。

問題在于發射系統。

原來的航天飛機發射系統就很特殊,發射的時候航天飛機趴在巨大的橙色燃料罐上把燃料供給給自己尾部的三臺RS25,燃料罐兩邊又各自捆綁兩枚SRB固體助推器,一起產生約2800噸推力。

當SRB的固體推進器燃盡分離,航天飛機還要繼續帶著燃料罐飛行直到入軌。

RS25單臺推力(海平面)可以達到167噸,顯然核發動機沒有這個能力,后者的優勢在比沖而不是推力,況且FAA絕對不會給在地面啟動核發動機的航天飛機頒發起飛許可,否則民眾就得沖進國會山了。

改為核動力的奮進號需要像前聯盟“暴風雪”航天飛機一樣作為載荷而不是火箭的一部分進入太空,所以發射系統也需要做出重大改變。

這個看似艱難的問題沒有難住工程師們,實際上上個世紀關于STS改成純載荷運輸的方案就多的是,拿一個出來改改就行。

核動力版的奮進號依然是趴在燃料罐上,安裝四臺RS25發動機,但這四臺發動機安裝在燃料罐的另一面,與航天飛機相對。

相當于把原來航天飛機的四臺發動機移到了對向,保持了總推力不減少。

這四臺發動機安裝在一個圓形尖錐的三角體內,像航天飛機一樣汲取燃料供給發動機使用,產生公共670噸推力,多出來的推力一是抵消新結構的死重,二是彌補推力夾角帶來的動力損失。

燃料罐的兩側一邊一百多噸重一邊最多十噸重,顯然那四臺RS25需要更大的偏角,并且在離地后就要讓整個組合體傾斜,讓兩枚SRB和四臺RS25的推力交匯點與整體重心重合。

這樣一來航天飛機就不是以前那樣“后仰”著,而是“前趴”,和H2一樣,趴在火箭上面被送往太空。

這個方案和1125K“能源”號火箭極其相似,都是能在火箭側面帶上一百噸以上載荷,當初設想的目的就是為了在STS的基礎上開發出一種取代土星五號的巨型火箭。

難度小、方案有過預研,很快被確定為基本構型,成為了日后核動力航天飛機的發射方式。

現在波音和NACA在糾結的,是燃料罐側面的那四臺發動機要不要復用。

這個方案設計的最初目的肯定是要服用的,畢竟安裝四臺RS25的三角體做成那個形狀就是為了重返大氣,以將極其昂貴、接近兩億美元的四臺氫氧發動機帶回來。

否則的話直接按SLS的套路放在燃料罐底部不就得了,一下就能減少50以上的工作量。

但問題是推進部分的回收方式,波音現在有兩個方案:

第一是把三角體優化成中央升力體,作為變形的微型航天飛機帶著發動機滑翔著陸;

第二是沒有機輪濺海回收,直接通過降落時落海里。

兩個方案各有優劣,一個更安全一個更省心,但都需要更大的工作量,而現在波音作為不斷吞并各家近乎壟斷的巨頭已經嘗到了苦果,它是NACA的主力承包商,任務已經太多了,要減少工作量。

而且洛克達因的態度也讓他們更糾結,RS25單臺造價5000多萬美元,四臺RS25確實很有回收的必要;

但是洛克達因又說他們開發了簡化結構的RS25雞血版(一次性),推力增加到200噸(海平面),比沖和推重比也有所提高,價格降低到2000萬美元出頭,如果用RS25E,三臺發動機就夠了。

是給自己增加工作量回收價值兩億美元的發動機,還是省點事飛一次扔掉接近7000萬美元呢?

復用還是不復用,這是一個問題。

(本章完)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第345章 復用還是不復用

上一章  |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