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第48章 B級時代

更新時間:2023-10-07  作者:紅酒花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第48章 B級時代
“老板,買吧,明顯從碳化硅芯片生產線到SC09系統是一整套完整的技術,只有配合在一起才能發揮出最大作用。”

“對啊,三進制計算對人工智能學習應該很有優勢,未來復雜的深空載人航天器非常需要。”

“停停停,”林炬打斷了一眾已經開始力勸的工程師,怒斥道:

“剛剛我們就已經花出去了40億,發射場施工110億,今年的三百多億一半都沒啦!SC09和X32035又要20億,這么花下去錢根本不夠用,而且我們哪有那么多項目?現有技術完全夠用。”

林炬是真的有些受不了了,剛拿到幾百億巨款,眼睛都沒眨就沒了一半,這誰頂得住?

而且買來這么多技術也不能當飯吃,也沒有用得上的計劃啊!

雖然剩余資金還很多,但如果B級基地運轉起來,僅僅是維持人員和機械就是一筆天文數字;尤其是芯片生產線,典型的巨耗電耗水,運轉起來就不能停。

況且按系統的尿性,下一個任務估計不是登陸月球就是火星,沒資金說個屁啊。

幾個系統工程師轉過頭面面相覷,一番眼神交流后,眾人把安德羅夫推了出來。

大胡子韃靼人咳嗽一聲:“老板,作為一家大型企業,我們要有社會責任感;金錢可以再賺,但技術進步對全人類刻不容緩啊,再說這些技術并非沒有產出能力。”

林炬看了他一眼,又轉過頭:“愿意花錢上太空的富豪是有數的,而且不可能扎著堆一起上,賺他們的錢不需要如此復雜的技術。”

“不,不是太空旅游。”安德羅夫搖頭:“軟件技術同樣賺錢,研究院有強大的科研能力,雖然我們能購買的技術都是航天領域,但很多地方是相通的。

比如基于三進制芯片的人工智能,會比二進制更成熟學習能力更強,不管是用于數據處理還是交通工具智能駕駛都非常有用,而且能與二進制計算機體系共存;這些技術還有很多,只是需要花一點時間去轉化。

我們不需要親自下場去做產品,只要把握住核心技術,就能以最低的風險、最少的管理成本攫取最高的利潤。”

“這……”

安德羅夫見林炬意志松動了些,繼續趁熱打鐵:

“就比如華國落后的芯片體系,其實制造都并非最大的麻煩,主要是二進制的架構專利都被他人掌握,未來早就被瓜分完畢,而三進制依然是一片藍海。

只要我們攜成熟的三進制體系入場,說不得能將二進制計算機掃入歷史的垃圾堆,甚至更早地擁抱量子計算機。”

說道芯片有可能彎道超車,一下子戳中了林炬心癢的地方,畢竟這一塊是國人心中永遠的痛。

制造能力華國一直在進步,遲早有一天高制程工藝會取得突破,但設計這方面確實非常麻煩。

最龐大的民用市場基本被ARM與X86兩個古老架構瓜分,剩下的要么是封閉體系要么受眾較小,為了進入市場,就必須向這兩個體系妥協。

然而最底層的設計能力都有專利限制,沒有授權,在現如今的和平年代除非你要退出國際貿易,否則就不能夠生產。

但是三進制體系不一樣,現在人類的發展軌跡是從二進制過渡到量子計算機,但嚴格意義上的通用量子計算機也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造出來。

要是真如安德羅夫說的那樣……

“你們真是害苦了我啊。”

林炬嘆了口氣,找到筆記本將系統商城里的上百個道具費大勁羅列出來,干脆讓幾個系統工程師來決定購買哪些。

等他寫完工程師們一擁而上,立刻擠在一起瀏覽起各種珍貴的技術資料。

“800噸級氫氧發動機,要不要來一套?”

“你要那玩意有啥用,還是燃氣發生器循環的老東西,除了推力一無是處。”

“渦輪泵技術拿到手也好啊,現在我們的技術扛得住液氫導致的金屬脆化?”

“看看我找到了什么,M3月面移動基地車!還有步足式機器人?這個只要五億,一定要買!”

“30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不過是分級燃燒循環,這個很有價值。”

“我覺得不如這個,S700單段式固體火箭發動機,一段推力700噸,串四段就是2800噸推力啊!”

“這么大要給什么玩意用,液體火箭發動機才是王道!”

“組合動力發動機!還是3馬赫就能啟動的好東西,這不趕緊買?”

“……”

林炬聽到最后差點睡著,干脆離開讓這些工程師選個一天再說,反正他是打定主意要節省預算的。

一眾工程師吵來吵去,用了三天時間選擇技術,又拖到一周后,總結了份研究院的下一年度研制計劃表一起交上來。

購買的技術有:SC09智能控制系統、X32035三進制芯片技術,技術與K120同源的38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富氧燃燒循環500噸級液氧液氫發動機,20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90KN組合動力發動機、核熱火箭發動機、11米級巨型可回收箭體,一種測控衛星圖紙,一種大型衛星平臺等。

研究院的研究任務也隨著技術的豐富而大幅度更改:

新遠二號、三號將基于新發動機和箭體重新設計,由于科研力量大大提升,首飛進步并不會推遲;

H1型航天飛機暫且不變,H2型上馬,H2將基于新到手的技術進行改進,增大發射重量到100噸,同時將強化外表嘗試舍去隔熱瓦,降低單位發射成本;

以X32035芯片以及SC09系統為基礎,吸收三進制計算機技術,研究商業化可能,進行人工智能預研;

通過系統技術,研制多種型號先進火箭發動機,包括液氧液氫、液氧煤油、液氧甲烷、大推力可復用固體火箭發動機,推力從8噸到1000噸不等;

研制高度模塊化、通用化,直徑從3.5米、6米、11米的液體火箭家族,靈活配置發射任務;

研究起飛重量百噸以下的小型快速機動固體火箭;

開展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00到300噸的巨型火箭前期方案論證研究;

開展整體式空天飛機方案論證研究;

開展太空港口方案論證研究;

開展核熱火箭發動機改進項目,為深空旅行前期準備;

……

以上從系統購買技術的資金需要約30億,其余開展的研究計劃開支、人員擴張、技術培訓(購買技能卡)等多方面費用預計約三年90億,第一年投入約40億.

預計一年后新遠的固定人員將增加到2000名以上,將成為世界第一梯隊的太空公司。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第48章 B級時代

上一章  |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