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漢道天下

第884章 有權沉默

更新時間:2022-06-23  作者:莊不周
漢道天下 第884章 有權沉默
劉協讓諸葛亮入座,說了一下剛才和蔣干談話的要點。

蔣干即將遠行。

從這一刻起,他的重心就已經慢慢轉移到拓邊。冀州也好,益州也罷,該做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完成,只要按部就班的推進就好。

博弈將一直持續,但主動權已經轉到了自己手中。荀攸出兵越過易水,士族的屈服就已經無法挽回,剩下的只是推進速度快與慢。

諸葛亮提醒他警惕地方主義,原因也正在于此。

諸葛亮也贊成西征,但他擔心十年可能不夠,或許需要二十年甚至更多時間來穩定國內的朝政。

他有一個基本判斷。

要將劉協的預想付之實踐,至少要等荀彧這一輩人退出朝堂,楊修這一輩人成為中流砥柱。只有如此,那些陳舊的思想才會喪失影響力,無法對新政形成阻撓。

要想走到這一步,至少還需要二十年。

而且二十年后,劉協也才四十歲,皇長子二十出頭,正是父子齊上陣的好機會。皇嫡子應該也快成年了,能夠擔當起監國的重任。劉協可以沒有后顧之憂的開疆拓邊,想在西域打多久就打多久,甚至可以一直西進,與大秦一較高下。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諸葛亮舉了兩個例子。

一是趙武靈王。他當年為了伐秦,就將國政交給了太子,自己集中精力,籌備軍事。他后來的失敗不是因為這個決定,而是因為沒有處理長子與太子的關系,導致內訌。

如果他明確的將王位傳給太子,然后帶著長子伐秦,就不會出現父子兄弟相殘的悲劇。

一是西域的傳奇雄主亞歷山大。他就是因為太年輕,沒有合適的繼承人,所以身死而國破,宏圖偉業轉眼成空。

劉協很滿意。

諸葛亮的天賦果然高,不僅能歷史吸取成功的經驗,更能從失敗中汲取教訓,而不拘泥于道德評判,這樣的讀書人才是他需要的精英。

“你對邢颙其人怎么看?”

“雖然有些迂腐,卻是可用之才。爭論無益于事,不如委以一縣之任,使其知治理之難。”

劉協同意諸葛亮的看法,決定抓緊時間和邢颙見一面。如果邢颙能改變態度,支持度田,就安排他在冀州任職。如果他還固執己見,堅決反對度田,那就安排他去中原。

當然,前提是他要言行一致,支持真正的以民為主,而不是嘴上說說。

次日,劉協就召見了田疇,詢問邢颙的來意和態度。

田疇早有準備,詳細介紹了他與邢颙相識的經過,最后很篤定的說,邢颙和毛玠一樣,是真君子,不是偽君子。他的問題在于囿于成見,對新政不了解,以為度田和告緍一樣,都是劫民之財。

經過他和劉和的解說,再加上親眼所見的變化,邢颙的態度已經有所改變。他或許對度田的手段還有些非議,但他對陛下的本心卻不再懷疑。

這個人可用,實踐會讓他進一步改變觀點。

有了田疇的保證,劉協隨即召見了邢颙。

田疇本人的改變,他是看在眼里的,可以相信。

仔細說起來,北疆人——包括劉備、田疇等幽州人和趙云、卑湛等冀北人——還是比較務實的,不像中原人那么自以為是。

等邢颙進帳,劉協端坐不動,看著邢颙躬身行禮。

邢颙一絲不茍,以布衣見駕之禮,拜伏在地。

漢代的禮節還沒有后世那么復雜,沒有三跪九叩這么隆重。但祭神如神在,邢颙身為道德君子,態度非常嚴肅,甚至讓劉協覺得他有些刻意,仿佛要展示出儒生知禮守禮的風范,不愧他“德行堂堂”的稱號。

“邢君平身。”劉協也擺出天子的姿勢,威嚴地說道。

既然你要擺譜,我就陪你擺一擺,看誰擺得過誰。

“謝陛下。”邢颙不敢大意,恭恭敬敬地拜謝,這才直起身,卻不敢直視劉協。

一旁的田疇聽了,也不由自主地收起了笑容,嚴肅以待。

“聽子泰說,君曾避亂右北平?”

“是。”

“天下洶洶,百姓倒懸,君既熟讀詩書,修身齊家,何不攘臂而起,解民于水火,反倒一走了之?”

邢颙心頭一緊。天子沒有賜座,他就知道這次見駕不會太輕松,卻沒想到天子會這么直接,這么不留面子。

他想了想,拱手再拜。“臣本書生,無濟世之能,只能獨善其身。”

劉協點點頭。“雖無濟世之能,卻有自知之明,也是好的。”

邢颙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君來見朕,是為何事?”

邢颙松了一口氣。“幽燕都護在河間推行度田,臣以為不妥,懇請陛下……”

劉協直截了當地打斷了邢颙。“幽燕都護度田有何不妥?”

邢颙一下子沒反應過來,正自猶豫,劉協又說道:“又或者說,君以為度田就是不妥?”

邢颙有些遲疑。

他的本意,的確就是覺得度田本身就不妥。可是昨天跟著田疇看了看,又聽田疇、劉衡解說,也意識到度田并非告緍,不僅能讓失地的百姓安居樂業,從根本上解決游民問題,還能激發百姓的積極性,提高糧食產量。

同樣的土地,由佃戶耕種,和百姓自己耕種,區別很大。

對朝廷來說,影響同樣不可小覷。

那些土地在豪強手中,他們是不會按規定繳納賦稅的,朝廷財政空虛,什么事都辦不成,連官職的俸祿都發不出來。

總本而言,度田肯定是利大于弊。

但是,利用武力強行度田,終究不義。

哪怕他看了不少關于度田的文章,他依然堅持這一點。如果不能諫止,朝廷以后再和酒榷、茶榷,將鹽鐵之類的全部收回,幾乎是必然。

“臣以為度田可行,但不能強行推進,尤其不能以大軍壓境。急易生變,將士粗野,萬一戰事連綿不休,利民之舉也成了害民之政,陛下的一片仁心也成了荒政。”

劉協笑了,幽幽地說道:“邢君,這天下豈是一人之天下?當與士大夫共之。就算出了什么差錯,也不是朕一個人的責任,自有天下士大夫與朕分擔。你是士大夫,荀公達難道就不是士大夫?朕可沒有下詔逼他度田。”

邢颙一愣,突然抬起頭,打量著劉協。

劉協說得沒錯,荀攸在河間度田是荀攸的自發行為,不是朝廷下詔所迫。

邢颙鼓起勇氣。“敢問陛下,臣亦是士大夫,那臣可以反對度田么?”

“當然可以。”劉協坦然說道:“別說你是白身,就算你是在職的官員,也有反對度田的權力。但是……”

劉協頓了頓,一字一句地說道:“你沒有反對百姓安民樂業的權力,也沒有為為富不仁者鼓與呼的權力。”

漢道天下 第884章 有權沉默

上一章  |  漢道天下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