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元陽道君

第十八章 體系

更新時間:2020-06-21  作者:劍扼虛空
元陽道君 第十八章 體系
深夜,酒宴散去。

回到自家府邸將身體甩在舒適柔軟的榻上。

王方平整理收獲。

心想今日實是再完滿不過。

如意真人入山君府能大大補全元陽道元陽正法的缺圖,其接下神位青金氣柱融入山君體系是對他最直接的提升,但最令他高興的卻不止這些。

說來近段時間他著蛟王去整理元陽正法和金風秘錄,蛟王的每日所得他都是有過目拿著印證自身,但有所得卻始終沒能窺得這方世界修行得真正堂奧。

此番如意真人修行太清正法已是第七階,帶著這份道行入了山君府,也就連帶將相關已成就和前進的道路都帶了過來,卻是叫個中精彩盡數直接呈現在他神位視野中,加上另外一位第七階似道路有所差異的蛟王,和著心頭白虎山君身上不同階段的變化,許多就豁然開朗了。

仙道對他再不是隱秘。

不僅如此。

往上和往下看也是一通百通、一線貫穿。

就說西游世界多數人、妖,但凡偏屬道門序列的,就如如意真人這等持太清正法的,打熬形神、練氣完滿成就大丹之后,乃須將大丹化開成就元神。

這就是第五階到第六階的功侯。

大丹得成是五階。

成就元神是第六階。

第六階往第七階乃是有了元神可以感悟大道并納大道于元神之上成就的過程。

仙人時常提到誰道行深淺中的道行就是這個。

在此之前修士的修行只能說是練術、修法,只有到了這一步才可稱之為修道,而只要能憑借無窮元氣于元神上成就一道道行鑄就道基就算是步入了第七階。

也就是如意真人此時的階段。

往后,第七階到第八階天仙之境的道行功侯須的就非是一道,而是要完滿許多道行功果,生生以道基為基礎將元神造化升華,鑄煉成能不借外力能夠獨自長久運行下去的道體仙身。

道體仙身一成則天仙道果得焉。

當然這是道門元神天仙體系。

佛門想來是舍利金身體系,雖有各類差異本質還是一致的,還有就是蛟王這等大妖、神獸等非道非佛成就妖丹后并不化出元神,只在此基礎上繼續打熬妖身、凝煉道行法力將妖身作仙身完滿,總歸都是要憑元氣作基、凝煉道行自成法度和體系。

不過天仙雖得長生,但傳說中尚有五衰。

所謂五衰多半是仙身有缺只得部分大道,初成獨立體系并未真正完滿,短時間幾百、上千年都是無事,但放到萬年的尺度有缺者那一線有缺,就會放大開來可能導致整個仙身種種崩潰之相,是以天仙要往上就需要繼續完滿道果并剔除仙身缺漏。

想來等到真正完滿無缺無漏就是不朽之金仙道果之成就。

五階大丹以下呢?

大丹之下的五階雖有五階,但修行中統統被歸在煉氣筑基的范疇,似昔日野里都統和啟陰山鬼王、妖王之下所有都處在這個階段,放在漫長的仙道修行才是起步幾乎可以不計。

而站在這個體系之上,結合自身山君的認知。

王方平也自是理解了本世界許多仙神們的心態。

仙神們對于仙道之下的個體,大多只關注成丹和有機會成丹者,因為只有具大氣數、大資質能筑基成功得了大丹者,才有些許機會與自己同列,就算今生未成也可下一世引渡繼續,對這一類視為潛在的仙人、同類。

至于本世界的普通凡人?

凡人、凡物的對仙神體系的價值僅在于底層支撐,數目眾多乃可源源不斷產出香火、愿力或有些其他特殊關聯產出是其一,偶有氣數天資在身者出來增加廣大仙人序列是其二。

再然后就沒了。

大多仙神對凡人的生命死亡本身并不過于看重,因為仙神眼中凡人不得長生反正是要死的,早死是死而晚死了是死,壽終正寢還是各種凄慘同樣是死,都是要入輪回洗了記憶再來。

區別僅在于凡人若是提前死了而非老死的話,神道體系可從這個凡人身上獲得的香火愿力總量大為減少,但輪回到下一世仍然可以繼續割。

就是死的太頻繁會影響效率。

所以也別把一個凡人的香火愿力看的太重。

對于凡人的非正常死亡,幾十上百個城隍這等神或還會關注,因這個規模的意外死亡對城隍這個體量來說不容忽視,而在上層仙神就無足輕重了。

他們的本質太高太遠。

休說什么幾十上百,就是成千上萬也就是那么回事,像大國王朝末世導致數以千萬計的人口銳減并牽連無數可能影響到自己因果的才會被他們稱劫。

此等心態之下仙人們最畏懼和天庭給予的最恐怖懲罰反而不是徹底灰灰,而是被斬了仙身、奪了神位貶為凡人,更可怕的是永世不能超生,生生世世以各類凡物的身份渾渾噩噩的輪回下去。

這就是這個世界的仙神與凡人啊。

拋開這些。

王方平將此仙道體系印證自身道路。

他這類大地真神卻是不同于其他仙佛。

仙佛須感悟天地,他則根本就不須去做這些,因為他的啟陰山曾經就是大天地的一部分,內里必然包含一方天地之所有大道和法度,所以只須經營好讓神位上去了就可一切道行悉自足。

這就是屬于山君的道路。

但這還僅是心頭白虎山君中屬于山君的部分。

白虎部分還有更多、更不可測知的隱秘,但卻不是王方平此時可知道的了。

然后所謂修行正法。

修行正法就是有得成天仙以上果位者將自己如何成丹、成就何丹、如何駕馭元神以已知的、可行的、完善的道路鑄就元神法身成就天仙的經驗集合。

有此則修行者能參照不走歪路。

不然許多自我摸索者多是大丹不純沒法真正跨入第五階更不用說以后,更有許多修士必然在第七階苦熬,須自我摸索出一條能修成完善仙身的路。

正法的品級則全看創出正法者修為如何了。

普通天仙的著出的成仙正法和金仙乃至更高的自然有高下之分。

有的只能叫特定資質人群沿著自己開辟的道路修行,前途也止步天仙,因人與人之差異換個其他有資質不同者未必能成或花費百倍氣數功夫,而太清正法這類圣人傳下的正法之道路就無限宏大,幾乎有機緣者多半能得出一條路,就是得多得少和得到什么的問題。

元陽道的元陽正法。

王方平本意乃是靠著蛟王這等天仙之姿者摸索著走出一條路。

有了如意真人則又不一樣,叫他參與編撰等于這條新路有了最少一條或兩條通天大道可作參考,而今日明了仙道奧妙后,他倒是有心在自己身上作些文章。

要知道道行再完滿的天仙仙身都是模擬大天地的部分,他這個山君的根本啟陰山本身就是一方天地,而心頭的白虎顯然也非是凡物,若有能力只參悟化用出來部分很可能就不得了。

這樣就是他自己也可以參與進入元陽正法的編撰了。

“這卻是妙極。”

“我的元陽道看來是要真正上路了。”

稍后王方平又尋思了元陽道的門派架構。

這是他在有心立下元陽道這一門時就想過的事,只是具體采用什么架構一直沒定下來,在他心中架構無疑是許多的,穿越前看過太多的小說而現實中也有太多的組織形式。

最經典的自是許多仙俠小說中元老、長老、真傳、內門、外門的模式,然后有一整套體系可以叫弟子門人去完成各色師門任務,為師門立功得到功德換取法術啊、神通啊、修行物資啊等。

又是各種門派大比、小比啊什么的。

只是這架構好是好,卻有個麻煩,乃需在山君府體系外再構一個體系,王方平反倒覺得不如直接就用現行山君府體系,只須將元陽道門單獨列出一部再安插進去就可。

王方平心中構思的這個安插模式。

首先山君府乃選拔具修仙天資者歸于特殊人才,然后選出者在山君府提供的基礎修行物資和指導入門后,依據修為層次和天資直接獲得與修為相應或更高等級不同神位。

有神位這些弟子自有獲取功德的渠道。

因是山君門人自然要重點培養,所以其獲取功德的渠道和量比其他神明更廣更多,能就職一些增設的唯有元陽道門人才可擔任的專設職位,并憑借功德換取修行所需足夠先天元氣和各類修行物資。

考慮到他們的主要事情還是修行。

相關任務獲取功德的渠道乃以不耽誤修行的各種歷練而設置。

至于他們以誰人為師?

啟陰山元陽道不用仙俠小說世界那等落后的師徒模式。

山君府整個神位體系有張現成的神位輔助網絡,自然是最先進的采用“網絡教學”了,各級修行法門和要點都叫蛟王和如意真人兩人詳細解說并收錄,但凡列入元陽道門人弟子者可根據修為層次得到相應權限進行觀看,再然后就是定期開設指導課程也就是針對性的講道了。

這般人才選拔到培養教育以及安置就都完整了。

恩?這時王方平心中一動。

這個模式除了教學不同其他倒是感覺和本世界道門和天庭的模式很相似?

本世界的道門仙人和仙人以下有門路者,除非那些自有氣數來源渠道的大仙、大佬,大多都會在天庭任個職,就是圖個掙取功德換取修行所需氣數。

這也就是所謂的神仙法脈了。

將天庭換做山君府,道門換成元陽道門。

這很實在,也很西游。

有此認知王方平對這個方案架構認同度一下就上來了。

接下來只剩繼續完善以及各種細枝末節。

這些全都無須他自己來操心,山君府的輔政部門是做什么的?

府中那么多神明卻都不是白封、白養的,王方平直接通過神位輔助將后續事情提交給了他們,然后就等著他們提出幾個方案,然后敲定一個再教其進一步總結完善批復實行就可。

這時已是深夜,大致確定這些,便不愿再多想,直接躺下休息。

明天,又將是個全新的開始。

元陽道君 第十八章 體系

上一章  |  元陽道君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